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活动方案(5篇)

来源:独旅网

安全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陌生人与熟人。

  2、知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拒绝陌生人碰触自己的身体。

  3、知道跟陌生人走时,要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家人、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张。

  2、饼干、巧克力、玩具适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引导幼儿学习区分陌生人和熟人。

  (1)请幼儿把照片上的人按家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分成三组,说一说每一组都有谁。

  (2)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都是家人,认识的人是熟人,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

  2、引导幼儿讨、交流正确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1)陌生人都是坏人吗?

  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为什么?

  (2)小结:陌生人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很多陌生人都是好人,医院里的医生能给病人看病、清洁工人能给我们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警察能保护大家的安全,所以他们是好人。但陌生人里也有一些坏人,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但是会想一些坏主意,做一些坏事,欺骗小朋友,有的还会伤害小朋友。所以遇到陌生人时,要多加小心。

  3、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遇到陌生人》,引导幼儿学习与陌生人正确交往。

  (1)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某个幼儿面前搭话并请他(她)回答,引导全体孩子思考、讨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怎样回答更好?

  陌生人:“婷婷,给你一块巧克力,可好吃了!”

  婷婷:“谢谢你!我不认识你,我不吃巧克力。你走吧!

  陌生人摸摸瑞瑞的头和身体说:“瑞瑞,我知道你的名字,咱们做朋友吧!”

  瑞瑞:“请别摸我!我不认识你,我要去找爸爸了。”

  陌生人:“同同,妈妈在那边等你,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同同:“妈妈说好来接我的,让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妈妈,妈妈同意我才能跟你走。”

  陌生人:“唉!这些小孩真机灵!”

  (2)小结: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也不要;陌生人触摸、拽拉自己时,要马上避开,大声告诉他不行;陌生人要带你走时,一定要有爸爸妈妈、老师的同意才可以走,爸爸妈妈、老师不知道不能走。用这些办法可以很好地保护还好自己。

安全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附故事:会咬人的电一只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门去,溜进家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细尾巴,小老鼠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把台灯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台灯就亮了,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小老鼠想:这可是个好宝贝,我要把它偷走。可是,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小老鼠说:“我去请朋友来帮忙。”它刚出门正好碰到了灰太狼,小老鼠赶紧说:“灰太狼,喜羊羊家有个宝贝,你敢不敢去偷?”灰太狼马上说:“我什么都不怕,快带我去吧!”

  来到喜羊羊家,灰太狼看着那个宝贝摇摇头说:“那是什么宝贝吗?又不能吃,也不好玩,我不偷了。”小老鼠很着急地说:“那个宝贝很神奇,它能让电视机说话,能让台灯亮起来,能让电风扇转起来。”灰太狼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灰太狼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小老鼠吓得大叫:“灰太狼,危险!快扔掉!”可是灰太狼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着火了,冒起了黑烟。“好疼啊!”灰太狼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

  喜羊羊回到家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灰太狼,说:“灰太狼一定是到我家来偷东西的,我得赶紧报警。”包包大人把灰太狼抓走了并关了起来,等灰太狼醒过了,包包大人问:“灰太狼,你是怎么昏倒的?”灰太狼低着头说:“喜羊羊家有一个宝贝,我一摸就昏倒了。”包包大人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你的手一定伸到电插线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电到了,能醒过了就算不错了。”灰太狼吓得直吐舌头,以后再也不敢碰电插线板了。

安全活动方案

  设计背景:

  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熠熠生辉的火光总感到好奇,总喜欢睁大眼睛盯着看。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了解防火知识,不懂得安全用火,常常因为好奇和贪玩,致使小火成大灾,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我们必须根据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和孩子常犯的错,有选择地教会他们一些实用的知识,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幼儿防火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1.认识火警电话119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

  (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儿,尽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附属图片,加深认识)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观看视频。

  2、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四、播放消防知识儿歌结束。

安全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慌张;

  2、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防空报警音乐、用纸壳制作的大石头。

  活动过程:

  1、介绍安全避震的方法。组织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比较安全?小朋友会怎样做?小结,楼房:墙角、卫生间、厨房等较小的地方;平房:桌下、床下;农村:跑到空旷的田野等地方。

  2、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要及时躲藏。地震虽然很厉害,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小朋友们不要慌张,要及时躲藏。

  3、游戏活动“发生地震时我不慌”

  (1)带领幼儿进入布置好的场地。

  (2)游戏方法:听防空警笛声,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老师手中拿一块地震时要掉下来的“大石头”,“大石头”落到谁的身上,就被砸伤了,不要互相拥挤,躲好之后就不要随便更换地方。

  (3)播放快乐的音乐,小朋友自由活动。

  (4)教师发口令:“地震了”(播放防空报警笛声)幼儿自己躲避。

  (5)警笛声停,教师检查幼儿躲避的情况,看“大石头”能否“砸”到小朋友。

  (6)评价游戏情况,对躲得快、躲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延伸活动:1、了解不同场所的避震自救方法;2、游戏:火警119。

  区域活动:提供各种报警电话号码。

  活动反思:

  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安全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戴口罩是预防很多病毒的关键办法之一。

  2.能用正确的方法戴口罩,并愿意主动戴口罩。

  教学重点:

  能理解口罩具有隔绝空气中漂浮的飞沫和病毒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口罩小卫士ppt。

  2.幼儿正面大照片或自画像、白纸、彩笔、练习用的口罩1个。

  3.幼儿对新型冠状病毒和其预防方法已经有一些了解

  教学设计:

  一、复习冠状病毒的传播方法和预防措施

  导入:出门要戴口罩

  教师引发思考:“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今年冬天新来的这个病毒叫什么名字吗?谁能告诉老师,你在家里都做了哪些预防病毒的措施呢?”可以请两三位幼儿说说自己在家为预防病毒所做的措施有哪些。

  继续提问:“看来小朋友们在家里都做好了充分的抗病毒的准备。老师想问问,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近期家里有人出门去的呀?老师知道,一定有一些不得不出门的原因,才会出门去的,那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他们和平时出门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发现爸爸妈妈出门都会戴口罩。

  “小朋友们有戴过口罩吗?戴口罩是什么感觉呢?”可请有戴口罩经验的幼儿讲讲戴口罩的感觉。“有的小朋友说,戴口罩的时候会挂在耳朵上,呼吸也没有平时顺畅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戴口罩呢?一起来看看小小的口罩到底有什么作用吧!

  二、介绍口罩作用

  演示ppt口罩小卫士的部分,解释“这个圆滚滚戴皇冠的就是病毒了,病毒最愿意看到小朋友们生病了,打针、吃药、离开爸爸妈妈住进医院。病毒是小小的,眼睛都看不到,住在生病的人身上,啊啊啊,啾!随着他们的喷嚏,一下子就飞到空气中了。空气中的病毒会迅速找到其他身体健康的人,顺着他们的鼻子嘴,跑到人们身体里面。结果健康的人也生病了,开始发烧、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住进医院。这可怎么办?要把嘴巴鼻子捂住吗?”可以请幼儿说说,要怎么挡住病毒进入鼻子嘴巴。

  “当当当,口罩小卫士登场了!我就是保护人类的口罩小卫士!我能把病毒挡在外面~我能撑起小伞,为你的鼻子遮风挡雨;我能拉起防护网,为你的嘴巴拦住病毒。和我在一起,病毒就会远离你啦~哇!原来小小的口罩卫士这么厉害!我也要戴起口罩,远离病毒!看,小朋友和小动物们都戴上了口罩!”三、学儿歌,用正确方法戴口罩。

  演示戴口罩方法的部分,“小朋友们,小口罩本领这么大,能够抵挡病毒的入侵,那么,你知道要怎么戴口罩吗?”可请幼儿表演戴口罩的方法。

  演示正确的戴口罩的方法,先要洗手,保证手部清洁,用颜色或标志分清口罩的里外,有鼻贴的方向朝上,把口罩挂在两边耳朵上,扯开口罩罩住鼻、口、下巴,最后把鼻梁压紧。

  学儿歌,记牢戴口罩的步骤“先洗手、戴口罩;分清里外很重要;鼻、口、下巴都罩好;压紧鼻梁莫忘掉。”

  三、一起来给自己的照片画个小口罩

  进行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口罩小卫士,它能保护我们免受病毒的袭击。口罩是保卫我们健康的小卫士,在这个特殊的冬天里,请你一定要相信它。当然,疫情很快会被医生叔叔阿姨打败的,希望你一直保持健康,等到春暖花开,我们再与小口罩告别,去大自然里痛快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接下来,老师想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照片,我们一起给自己的小照片画一个可爱的大口罩吧!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口罩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这几个部分分别长什么样子。”可以请1名幼儿介绍口罩外观,并用正确的步骤试一试,看看口罩戴在脸上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老师这里有个医用外科口罩,它有一个长方形的口罩主体,还有2根戴在耳朵上的绳子,戴起来之后,长方形的口罩主体上下两条直线变成了弧线,2根绳子会在耳朵上下绷紧变成直线。请小朋友们观察自己的照片大小,用白纸和彩笔,给自己的照片画一个可爱的小口罩吧~”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画好的小口罩剪下来,粘贴在照片上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