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
2. 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3. 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能正确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每次体育盛会,我们都期盼看到这样的画面。 (颁奖时国旗升起。)
师:从升旗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平移现象
师:请同学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生:推拉门,直梯。
教师举“平移”两个字做平移运动的例子。 (板书:平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二、探究新知
出示课件:请你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师:在画之前大家有什么疑问?
学生思考、交流画法。 动手画一画(同桌检查) 集体分析对比,找出错误画法的原因。
(出示课件:分析对比错误画法,总结一般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我们得出,要想画出平移,需要以下三点。(板书:选点、移点、连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按教材设计,直接让学生探索向左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给予学生一个开发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通过讨论统一认识,进一步掌握画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方法。突出了重点。
出示课件:请你画出小旗向上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师:试着把小红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 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小旗向上平移4格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向左还是向上平移,只是平移的方向不同,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研究视图——充分想象——画出图形——验证方法”的过程,体会同一个图形不同方向的平移后图形画法,学生既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又完成了知识目标,积累成功的体验。 师: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出示课件)
师:试着把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次平移与前两次平移不同。 师:第一次平移后的图形用虚线画、第二次用实线画。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的设计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推断,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练习
课本26页:1、2、3、4题。 四、课堂小结
1.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作平移现象。 2. 判断一个图形能否经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必须要去注意图形本身的方向和大小不发生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