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松江区农业标准化生产之探讨

来源:独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农业科技 2008—1 松江区农业标准化生产之探讨 陆萍李红何涛蒋丽君(上海市松江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中心201611) 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化, 农业标准化不仅是发展产业化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农业的一 个重要特征。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 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特定农产品 质量标准和生产经营技术规范,并加以实施推广,使农业生 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人标准生产和管理,从而保 安全作为全镇工作中心来抓,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证书。作为上海全市蔬菜市场最大供应点之一的松江区五厍 农业园区,现已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市质量技监局以及 各权威专家的考核认证,它种植的蔬菜可追根溯源至蔬菜的 种子、种植土壤、水质、肥料及农药等种植信息,并可提供 相应的符合标准的依据,确保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产品市场 竞争力的核心。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国外质优价廉农 产品的冲击,对我国农业构成了威胁。因此推进农业标准化, 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 市场占有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农业标准化现状 1.1 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 自2000年以来,农业部根 据各行业发展实际需要,已发布农业国家标准2000项,农业 行业标准近4000项。农业地方标准近6000项。其中种植业 标准609项,畜牧兽医标准382项,渔业标准263项,农垦标 准192项,农机类标准147项,资源环境及高新技术标准122 项。标准范围从原来只涉及少数农作物种子和种畜方面发展 到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基 本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 过程。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补充,企业标 准为基础的农业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 1.2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建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 品质量法 、《标准化法 、 计量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结 合农业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和 规定,有力地指导了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也规范了农业标 准化体系的建立和质检体系建设,使农业标准化纳入法制管 理的轨道,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奠定了基础。 1.3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逐渐完善参照国际上质量认证的 通行做法,组建了中国水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农机产品 质量认证中心。通过认真学习国外经验,如美国水产品认证 体系HACCP,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体系,并在种子、 饲料、兽药等一系列产品方面进行认证前的试点,摸索经验, 扩大认证领域。 1.4农业标准化受到社会重视 随对外开放的深化,逐步 形成的市场上优质优价机制激励着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极 力采用先进标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提高农产品档 次和市场竞争力。标准化的运用,大大地加强了科技成果的 转化速度和先进技术的普及,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又节约 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农业标准化这种促进经济发展 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2松江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 2.1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叶榭镇是我区无 公害蔬菜基地的主要镇,又是上海市五个蔬菜安全监管示范 镇之一。几年来一直把规范蔬菜标准化生产、确保农药使用 由上海农科院植保所、上海交大农学院、松江区蔬菜技 术推广站等单位共同承担的上海市科技兴农攻关项目《连栋 大棚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已通过专家验收,并获得了 几项成果:(1)对上海地区连栋大棚蔬菜品种进行了筛选,并 确定了黄瓜、番茄、茄子、甜椒为适应品种。(2)建立了黄 瓜、番茄、茄子、甜椒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3)研究了连 栋大棚温湿度变化规律及相应的调控措施。(4)研制了基质 及营养液配方,并提出了基质栽培及土壤栽培肥水管理操作 规程。(5)明确了连株大棚病虫害发生种类与危害时期,并 提出了连栋大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6)建立了黄瓜、番 茄、茄子、甜椒数据库,并形成了病虫栽培管理专家系统。(7) 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松江区九亭、泗泾、五厍、新桥等10个园 艺场近500亩基地进行辐射,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后,黄瓜、 番茄、茄子、甜椒分别增产16.3%、l0.7%、l0.3%、l5.7 %l产值分别提高20.5%、15.3%、12.4%、29.5%。(8) 通过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的应用,春季示范基地黄瓜、番茄、茄 子、甜椒的畸形果率分别为5.1%、8.6%、6.0%、6.0%, 均低于考核指标10%。 2.2农业标准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工 作,市郊在农业标准化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检测体系、认 证体系和信息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建设,特别是1999以 来,围绕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质量这个重点,制定了水产品、 猪肉、蔬菜等12类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标准及生产技术 操作规范和产地环境标准,并以规模化基地(场)为突破口, 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快农业标准化在面上的普及及 推广。从2002年起用两年时间,对全区基本农田实施土壤环 境质量普查。 2.3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体系的成立上海市松江区食用 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于2005年1月成立,于2005年8月 获得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 认证合格证书,批准上海市松江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 中心检测项目涉及动物疫病、兽药残留、农药残留、生产环 境监测4大类共54个项目。 2.4农业标准化生产安全监管网络的形成在区政府重视 和区财政支持下,全区各镇都已建立蔬菜安全监管领导小组, 由村农副主任、园艺场场长、蔬菜配送公司经理等组成蔬菜 安全监管协调员共200多人,形成了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 蔬菜安全监管网络。通过摸底调查,因地制宜建立了303个 收稿日期:2007—12—1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农业科技 2008一l 关于稳定发展畜牧业的几点思考 陈水南周荣元杨建国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发展局215131) 稳定发展畜牧业不仅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更 是确保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安定天下的需要。在人民生活质 量明显提高的今天,畜禽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 品。2007年,我国猪肉、禽蛋等畜禽产品货紧价高的形势引 起了中央领导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在举国上下建设 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丰衣足食。当然,提升规模养殖水 平,提高养殖科技含量,探索生态养殖技术,也是我们要去 努力的方向。笔者就稳定发展畜牧业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1 优化区域养殖布局 在制订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要落实 农业区域发展布局。首先,根据新一轮苏州城市总体发展规 划,相城区496km 面积中有一半区域将纳入苏州中心城区, 面临着发展和改善城乡环境的压力;其次,根据保护太湖和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在加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进 程中,如何稳定发展畜牧业引发了很多思考。尤其是在长三 角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表现出来的矛盾相当突出,集中 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畜牧养殖业对环境影响大,应严 格控制;二是觉得农民宅前屋后养猪、养鸡不利于村容整洁, 影响新农村建设;三是受饲料价格、市场供应和人工价格的 制约,畜牧养殖业效益不高不稳四是受发展和规划的制约, 搭建的猪、牛棚往往成为违章建筑物。正因为这样,导致了 畜牧业有所滑坡,其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村容整洁,又要重视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既要 外来菜农联户小组 并经组员协商产生联户小组长,明确了 阳澄湖水质的总体部署,还面临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质 的压力;其三,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人口急剧增 加,又面临着畜禽产品安全保供的压力。因此,在新形势下, 制定并落实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显得极为重要。从区域地 理分布来看,分为重点发展区、严格控制区和一般养殖区。即 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北地区为重点发展区 以两大淡水湖 收稿日期:2007-11-03 4.2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要按照农业结构调 联户岗位职责,确保蔬菜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全区已形 成了市级抽检、区级抽检、镇级自检的三级蔬菜农残监测网 络,全部检测仪器与市、区蔬菜办联网,随时掌握监测情况。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整、农产品质量升级、保护消费者利益、公平贸易和与WTO 规定接轨的需要,加快农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主要农产品 的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保鲜和安全卫生标 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农业部计划五年左右,使主要农产品的 3.1 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挑战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综 合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产 品全面短缺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供求正向 卖方市场转变。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农业发 展的主要障碍已从资源约束转向资源配置和市场需求的双重 约束。从表面上看,这是生产量增加、消费制约、进口冲击 标准配套,基本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作为技 术依据。 4.3 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示范 要建立完善农村信息网络, 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供求信息,指导农民生产。围绕标准组织 生产,发挥比较优势,用标准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行为和评价农 产品的质量优势,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适时淘汰一些不适销 对路的品种。运用产地保护的标准化措施,保护传统品种的 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实质上与缺少标准化有很大关系。 特色,培育大宗农产品名牌。采用标准化生产示范的方式,促 进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加强农民培训,使农民从标 准中学到独特的技术、技能,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大力宣传 3.2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约因素错综复杂,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 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和处理,涉及到农业、工商、贸易、卫生 等许多政府职能部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部门之 推广价格适中、效果显著的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为无公害 农产品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保障农业标准化建设 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保护农产品品牌和推进农业标准化,应 加强农产品检测和执法工作,切实保护生产者利益,使其在 间缺乏统一协商,多头管理现象造成了职责不清,资源浪费, 管理中的错位和三不管现象同时存在,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农产品市场准人机制尚未健 全,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仍不够强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 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4对策 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创名牌中真正得到实惠。 4.4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充分发挥农业质量监 测体系的监督管理作用,搞好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重点突 出农产品中农残、兽残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督,实施 有效监控和跟踪管理。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产业 化和品牌战略,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确保农产品的食用 安全。因此在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管理,防 4.1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农业生产者要面向市场,提高产 品竞争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农业标准化意识,从标准中了 解市场需求。其次要善于采用标准来保护自身利益,把农业标 准化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业标准化工作 深人人心,把按标准化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变为生 止重制订轻实施,重品牌轻内容的倾向,重点突出作物生长 的农田生态环境、农药、化肥使用安全,以保证农产品的卫 生和质量。 一产者自觉行为,为农产品优质优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