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1. 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树形拓扑 2. 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A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3. 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C )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 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
4.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D )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5. 由于帧中继可以使用链路层来实现复用和转接,所以帧中继网中间节点中只有( A )
A.物理层和链路层 B.链路层和网络层 C.物理层和网络层 D.网络层和运输层
6.
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 A )
A 分组交换技术 B 电路交换技术 C 报文交换技术 D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7.
帧中继是继 之后发展起来的数据通信方式,但帧中继与 不同,其复用和转接是发生在(C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链路层 D 运输层
8.
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 IP 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C )
A 为全 0 B 为全 1 C 相同 D 不同
9.
专门为单位或个人进入因特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英文简称为( B )
10. 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 B )
A.包 1
B.比特
C.帧
11. TC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B )
D.数据块
A.分配IP地址 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12. 下列协议中运行在应用层的协议是( D )
B.提供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 D.提高传输速度
13. 局域网的链路上无差错的传输比特流称为( D )
A.包 C.分组
14. IP地址属于( A )
B.信元 D.帧
类地址 类地址
类地址 D.广播地址
15. 下列地址中与“域名”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C )
地址 地址
16. 用户E-mail地址中的用户名( C )
B.网页地址 D.物理地址
A.在整个因特网上是唯一的 B.在一个国家是唯一的
C.在用户所在邮件服务器中是唯一的 D.在同一网络标识的网上是唯一的
17. 广域网中信息从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采用的传输方式是( A )
A.储存—转发 C.一点—多点
B.广播 D.异步传输
18.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网络协议三要素的是( B ) ...
A.语义 C.语法
19. 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 D )
B.接口 D.同步
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 C.由ISO定义的一个标准
D.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 20.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作( A )
A.帧 C.分组
B.位 D.报文
21. TCP/IP协议簇中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C )
A.TCP C.DNS
B.RARP D.IP
2
22. 构建一个交换型100Base-T以太网,应选用的网络连接设备是( C )
A.集线器 C.交换机
B.网桥 D.路由器
23. 局域网技术主要对应OSI参考模型底层的( B )
A.1层 C.1—3层
24. IP地址属于( B )
A.A类地址 C.C类地址
B.B类地址 D.广播地址 B.1—2层 D.1—4层
2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共有( D )
层
层
层 D.7层
26. TCP/IP的互连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A )
,ICMP,ARP,UDP ,ICMP,ARP,RARP
,ICMP,UDP,ARP ,IP,ICMP,RARP
27. 某部门申请了一个C类IP地址,若要分成16个规模相同的子网,其掩码应为( C ) 28.
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
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C ) A.为全0 C.相同
B.为全1 D.不同
29. WWW上的每一个网页包括主页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由32位二进制表示则称为( C )
地址 C.域名地址
地址
D.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30. FTP文件传输协议对应于OSI的( D )
A.第2层 C.第4层
B.第3层 D.第5—7层
31. 为了提高公共数据网的数据吞吐率和传输速度,公共数据网最新采用的交换协议是( C )
32. 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作( C )
A.帧 C.分组
33. TCP协议的全称是( B )
A.互连网协议 3
B.传输控制协议 B.位 D.报文 B.帧中继
C.数据报协议 D.超文本协议
34. TCP/IP协议簇中属于互连层协议的是( B )
35. 因特网中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对应于OSI的( B )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36. 一个大网通过子网掩码分成若干子网,子网之间的连接设备可以是( B )
A.网关 C.转发器
B.路由器 D.集线器
37. 一个网络标识为的C类IP地址,掩码为,与主机在同一子网的是( D ) 38.
A.一个主页 C.一个网页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是Internet上的( B )
B.一个Web服务器 D.全球信息资源网络
二、 概念题
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 和 用户间信息交换 三个方面。 2.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 半双工 和 全双工 。 3. OSI的会话层处于 运输 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 表示 层提供服务。
4. 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 TCP 和 UDP ,其
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5. 通信子网主要由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组成。 6. 分组交换可分为虚电路分组交换和帧中继两种类型。
7.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 协议 。 8. 局域网上支持由“0”、“1”组成的比特流以帧的形式在链路上无差错的传输。 9. IP地址属于A类地址。
10. 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通信子网负责链路和传输。
11. 概括而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12. 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称为数据传输速率,而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个数称为波特率。 13. 数据链路层的最基本功能是向网络层提供透明的和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 14. 按照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可将光纤分成单模光纤和多模两种类型。 4
15. 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即语义、语法和同步。 16. 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A/CD。
17.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转换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采样、量化和编码。 18. 传输层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进程间通信服务的问题。
19. 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0. 网络通信协议(Protocol)是为进行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它定义了设备间通
信的标准。
21. 网络的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和同步 22. 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的两个性能指标:带宽和时延
2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及其组成部分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而这些功能是用什么
样的硬件与软件去完成的则是具体的实现问题。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它是指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
24. OSI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并规定了每层完
成的功能及相应的协议。
25. 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物理层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对上一层尽可能屏蔽掉差异,比如使用的传输介质、
在传输介质上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等,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实现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26. 物理层是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层实体之间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
和规程的特性,以实现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27. 双绞线组网时,其接头采用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 28. TCP/IP协议的网络层使用的地址标识符叫做IP地址。 29. IP协议有两个版本:IPv4协议版本,IPv6版本。 30.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
31. 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至少应该有一个IP地址。
32. IP地址采用分层结构来表示。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网络号用来标识一个子网,主机号用
来表示某个子网中的一台主机。
33. 根据不同的取值范围,IP地址分为五大类。
34. 三级层次的IP地址的构成是:网络号(net ID)-子网号(subnet ID)-主机号(host ID。第一
级网络ID定义了网络的位置;第二级子网号定义了物理子网;第三级主机号定义了主机和路由器。 35. 二进制数的IP地址与掩码按位与运算得到网络号。 36. DNS域名空间是一种树状结构
1. 信道容量: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单位为位/秒(bps)。
2.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在数据通信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
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复用,简称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3. 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通过增加1位冗余位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恒为奇数或偶数的编码
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方法。这是一种检错码。(后一句话不答也算对)
4. 信源:就是发送信息的一端,是发出待传送信息的人或设备。 5. 信宿:也就是接收信息的一端,是接收传送信息的人或设备。 6. 信道:信道是传送信号的道路,由传输介质及相应的附属设备组成。
7. 传输速率:为了衡量数据在传输时速度的高低,实际中采用两种不同的单位来度量,分别为“比特率”
和“波特率”。
8. 信道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所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它体现了信道的传输能力。
9. 帧中继(FR,Frame Relay):是为解决在地理上分散的局域网实现相互通信而开发的一种通信技术。 10. DHCP协议来动态地为网络中的机器分配IP地址。
11. 域名:用一串有意义的、便于记忆的字符取代IP地址来访问主机,我们称这串有意义的字符为域名, 12. Telnet:也被称为远程登录协议
13.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
三、 简答题、解析题
1. 请说明与相比,帧中继(Frame Relay)在操作上做了哪些简化工作。 2. 什么是域名简述因特网域名系统DNS的构成及功能。 3.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4. 简述数据报操作方式的特点。 5.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6. 计算机网络的3个发展阶段 7. 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
8. 网络的时延:主要包括4个部分 9.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10. 简述信息、数据和信号三者的异同。 11. 简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异同。
12. 简述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和无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 Pair)。 13. 简述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异同。 单模 用于高速率、长距离 成本高 窄芯线,需要光源 耗散极小,高效 14. 简述中继器和集线器的异同。 15.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 16. 简述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多模 用于低速率、短距离 成本低 宽芯线,聚光好 耗散大,低效 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7. 网络层功能
18. 解析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异同
19. 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功能和逆地址解析协议的功能: 20. 顶级域名分配 顶级域名 com edu int mil net org gov 国家顶级域名 类型 企业公司 美国专用的教育机构 国际组织 美国的军事部门 网络服务机构 非营利性组织 美国的政府部门 国家代码,如cn代表中国 21. 试述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异同。
22. 解析各种计算机网络间的通信线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波、红外线、卫星等 23. 解析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分类 24. 解析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 25. 解析全双工、半双工、单工通信。
四、 计算题
第5章课后练习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