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例子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 用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B. 一颗种子发育成一棵植株 C. 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发育成皮肤D. 断尾的壁虎重新长出了尾巴 2.真核细胞的直径在10~100微米之间。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①受核质比的制约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转运和交换
③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转运和交换④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 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C.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 分裂间期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4.在观察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制成装片找到分生区后,看不到细胞内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原因是( )
A. 观察时间不对B. 细胞分裂速度慢C. 细胞已被杀死D. 观察的部位不对 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物的体细胞都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B. 生物体内的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分子 C. 植物细胞中都无发出星射线的结构D.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一定离不开细胞 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 S期核糖体数量大大增加B. 不同的生物体,M期的持续时间都相同 C. G2期核内染色体数量加倍D. 动物细胞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7.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c段一定发生了DNA分子的复制B. 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着染色单体 C. de段一定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D. ef段细胞核DNA—定是cd段的一半 8.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B. 可用酸性染料醋酸洋红将染色体染成红色 C. 染色后应用50%的酒精漂洗以便洗去浮色D. 末期可观察到细胞形成细胞壁的过程
9.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d、5d后,分别制片后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仅为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1
B.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 C. 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D. 制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10.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
A. DNA的复制方式B. 是否出现星状射线
C.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 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11.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红细胞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B. 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并平均分配 C. 细菌可以无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后代D. 在高等动植物体内,无丝分裂时常存在
12.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 图1中的b、图2中A→B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 图1中b+c是一个细胞周期D. 图2中B→A→B是一个细胞周期
13.如图甲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毎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 B. 图乙中D→E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C. 图丙所处时期与甲图细胞相同 D. 图乙中B→C过程会有染色单体的形成 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但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B. 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且蛋白质的种类有变化
C. 癌变的细胞中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代谢中有特殊的蛋白质产生 D. 细胞凋亡时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15.人体内干细胞的分裂是一种不对称分裂,就是指分裂的方式是不对称性质的,亲代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类型不同,即一个子细胞获得维持干细胞状态所必需的信息而成为子代干细胞,另一个子代细胞则不得不走向分化。下列对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分裂间期有中心体复制、染色体复制和核DNA复制 B. 着丝点断裂,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 同一干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种类有差异
2
D. 同一干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全能性大小一致
16.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 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 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 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 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17.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通过相同的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该分裂方式中,始终处于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内的细胞会发生( ) A. 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 D. DNA聚合酶较为活跃
18.下图是某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是由一条环状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B. B. 该类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 该类生物不能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D. ①是该类生物唯一具有的细胞器
19.有人要确定S期(细胞分裂间期中合成DNA的阶段)的长度,他在处于分裂期后期细胞间质中加入了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最适合作为R化合物的是( )
A腺嘌呤 B胞嘧啶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20.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A.20个,20条 B.40个,40条 C.20个,40条 D. 40个,0条 21.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 A染色体复制 B着丝点分裂 C纺锤体牵引 D(A)(B)(C)均起作用 22.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并杀死细胞 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③用龙胆紫染色是为了将染色质、染色体染成紫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发生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⑤ D②③④ 23.在一般情况下,下列有细胞周期的是( )
A根冠细胞 B精细胞 C皮肤的角质层细胞 D茎的形成层的细胞
24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3
A.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 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 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 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5.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结构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其中能正确表示中心体之间的距离和着丝点分裂之后两个新线分别是( ) A. a、b B. b、c C. c、d D. a、c
26.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若从一极观察,可见到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图中的( )
27.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 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 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
28.某细胞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a、b、c表示不同的时期。该细胞可能是( )
A. 根尖伸长区细胞B. 叶片表皮细胞 C. 动物的红骨髓细胞D. 动物的神经细胞
29.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着丝点之间距离的曲
4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A.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30.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进行压片的目的不包括( A. 避免压碎盖玻片B.防止盖玻片移动C.避免污染盖玻片D.使压力均匀
3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相同,而染色体数目肯定不同的两个时期是( ) A. 间期和前期B. 前期和中期C. 中期和后期D. 后期和末期 3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没有核仁和核膜的时期是( )
A间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间期、中期和后期 D中期、后期和末期
33.家兔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点分别是
①22对 ②22条 ③44条 ④88条
⑤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⑥每条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A. ①和⑤B. ③和⑥C. ④和⑥D. ②和⑤ 3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能连续进行增殖的细胞群就是癌细胞 B能进行无限恶性增殖且不受机体控制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
D细胞内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35、关于细胞调亡和细胞坏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调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控制的 B细胞坏死与细胞调亡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C细胞坏死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与细胞调亡无关
5
) 一、选择题 1 16 31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质的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回答:
2 17 32 3 18 33 4 19 34 5 20 35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1)来自________的囊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板上彼此融合,囊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囊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________。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胞间连丝,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上图不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该植物细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比值”变化曲线图(要求:注明变量值及其变化关键时期)。
2.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变化的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6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时期(填字母)。
(2)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__(能、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_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________点才开始变化。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段。
3.细胞的基因可分为管家基因(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基因)和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两类,下表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基因中属于管家基因的是__________。
(2)甲基因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填“管家基因”或“奢侈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细胞形态、功能表现不同,从细胞结构方面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像,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比为________。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3)图甲中c的数值是________,图丙中n的数值是________。
6.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叫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C过程叫__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D过程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便促使细胞________。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__,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先将视野中的目标移至________,并调节视野________度。 (6)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
(7)如图所示,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是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