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中国结-鞭炮结

来源:独旅网
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中国结-鞭炮结

中国结——鞭炮结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结,感受中国民间技艺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艺术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绳结法编织中国结——鞭炮结。

3、在编织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结实物。

2、学生准备:60厘米长的彩绳两根,五厘米长的彩绳一根,镊子(或锥子)、强力胶(或打火机)、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结。

2、提问:这些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饰物是什么?你在哪里见到过中国结?你了解中国结吗?

3、介绍中国结的由来、特点及其用途。激发学生对中国结的浓厚兴趣,导入新课。(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

二、自学讨论,讲解演示 1、中国结是怎么编制出来的?

2、你能参照图示一步步编出鞭炮结吗?试着编编看,提出你觉得困难的地方,在小组里议一议。

3、讲解并演示重点、难点。

⑴编结材料中的一根五厘米长的短线绳是做什么用的?编结时怎样插入、固定它?

⑵演示说明“井”字互套,直至线绳全部编完(可用粗绳演示或

投影片图示说明)。

⑶怎样收尾?岁收尾时的操作有什么要求?一定要注意什么? ⑷如何将各人编结好的“鞭炮”组合成“一串鞭炮”?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编结操作时,小组内同学间互教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启发、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想办法解决难题。

四、评价拓展

1、小组自评、互评各人编的单个“鞭炮”,根据评价结果填上“☆”。

2、展示评价各小组的“一串鞭炮”,颁发团体优胜奖。 3、思维拓展。

⑴如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互套穿编,“鞭炮”柱体会呈现什么形状?

⑵可不可以用三根(六股)、四根(八股)……绳来编呢?“鞭炮”柱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课后试试看!

4、课外活动:参照技术信息提供的阅读材料,或自己创新设计编结自己喜爱的中国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