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草地农业系统与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独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7卷第2期 青海草 业 V01.17.No.2 2008年6月 QINGHAI PRATACULTURE Jun.2008 文章编号:1008—1445(2008)02—0021—05 草地农业系统与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东华 (宁夏平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石嘴山753400) 摘要:本文依据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现状,认为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水土流失与土壤荒漠化是导致西部 地区贫瘠与灾害的主要根源,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其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失调。依据 西部的自然生境特点及资源优势,结合前人在该地区开发治理的经验和发展草地农业试点的成果,提出 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西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的看法,阐述了草地农业在西部生态环境治 理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发展草地农业系统的基本方针。 关键词:草地农业系统;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西部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地农业系统应是西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 中国的西部地区,从南到北跨越亚热带、暖温 途径的看法。 带和温带三个热量带,降水从1 600//1//1向西降至 2西部地区贫瘠与灾害现状 250mm以下,其范围包括滇、黔、川、陕、甘、青、宁、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农业生产陷入 新、藏及山西、内蒙古西部。总土地面积6.19× 低产困境,环境恶化,尤其是土壤荒漠化和水土流 10。km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48%,总人口3.39 失严重。目前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达2.62× ×10 人,占全国人口的27.2%¨ 。该区在我国 10 km ,占总国土面积的27.32%;1/3以上草地 经济、国防建设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退化、沙化,产草量下降30%一50%;水土流失面 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于自然、社会 积达1.07×10 km ,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经济的叠加影响,特别是不合理的砍伐、滥耕、过 59.35%;风蚀、水蚀使农田土壤退化,中低产田达 牧和单一的作物经营使西部的生态环境濒临崩溃 到了2/3。 的边缘。环境的恶化致使该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 人类从自然中掠夺了财富,但也付出了沉重 陷入困境,经济落后。如今,国家提出了实施西部 的代价。据报道 J,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次每 大开发战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治理西部生态 年呈上升趋势,强、特强沙尘暴由50年代的5次 环境的指示表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高度重 上升到90年代的20次以上。频繁来临的沙尘暴 视。因此,研究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 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每年造成 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的经济损失高达541亿元。 本文就这一地区自然生境特点和资源优势, 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75%, 结合前人50年来的历史经验和上世纪80年代以 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10 t 。在流失的土 来在这一地区发展草地农业试点的成果,提出草 壤中,每吨含:有机质6—8kg,全氮0.5—1.2kg,全 收稿日期:2007—11—2O 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磷1.1~1.5kg,全钾20~21kg。若把整个黄土高 原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计算在内,大约相当于 中国化肥总产量的一半被流失了 。水土流失不 仅使当地变得千沟万壑,土瘦民穷,而且泥沙使黄 河下游河床每年升高约10cm,形成地上悬河。 肥水肥土流失了,留下的只有贫瘠和灾害。 农业生产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因此,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开发和实 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3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西部环境恶化到了如此地步,究其原因。除 客观上存在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较差外(该区 是典型的ECOTONE--生态脆弱带),更主要的则 是长期的重社会经济发展而轻生态环境治理,致 使农业系统失误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并形成了恶性 循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系统中长期以来强调“以粮为纲”, 致使“垦草毁林屯田”的思想长期以来就一直笼罩 着西部大地。仅上世纪50~70年代,西部3次大 规模开荒屯田就破坏森林20×10 hm 、草地67× 10 hm 。如宁夏陶乐县月牙湖吊庄开垦草地造田 1400hm ,仅1993年5月4日一夜大风,沙子就把 其中120hm 埋没。大面积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 了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扩展。 (2)在耕地治理上,过分强调水利工程而生物 工程配套率差;片面扩种而忽视养地增产;片面强 调粮食生产而导致作物生产结构单一,从而使在 有限的水源下不能发挥绿肥牧草的改土保墒作 用,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土地施肥时强 调施化肥而忽视施有机肥,违反了土壤有机氮和 无机氮1:1.4的科学比例 ,造成土壤结构失调 而板结。从上世纪60~70年代,宁夏海原县土壤 有机质下降5.5%,含氮量下降11.2%~20.3%, 反映在施化肥和粮食增产效应上,近20年由1:28 下降到1:12。 (3)在草地的利用方面,许多地方对草地畜牧 业的评价仍停留在“数字畜牧业”的水平上。家畜 私有私养,而草地仍公有公用,有用无建。草地长 期超载,加剧了草地的沙化和水土流失,进而降低 了草地的综合生产水平,使草畜俱伤。6O年代我 国天然草地的综合生产力与国外同类草地相比无 22 青海草业 2008年 第17卷 第2期 明显差异,而目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澳大 利亚的10%,美国的8%,荷兰的2%。 (4)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长期以来不顾当地 的自然条件,单纯强调造林治理而忽视种草治 理 。 。由于有些地方雨量不足和风沙危害,林木 生长困难,多年后仍然是“小老头树”,发挥不了林 业应有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单纯“造林治 理国土”的战略长期不能取得根本成效。 上述问题概括起来,在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 发展中,违背了经济发展必须同生态环境治理协 调平衡这一规律。现代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均已证 明:只有农林牧有机结合,实现多元种植结构,才 能建立起稳定的农业系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高产、稳产的农业系 统就是草地农业系统。 4草地农业系统与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 草地农业系统是在大农业系统中含有较大比 重的草地与养殖业,是更为优化的一种农业系统。 它是在农业系统中充分调动家畜、牧草(特别是豆 科牧草)的作用,把种草与养地、种草与养畜、土地 与家畜结合起来,同时不断把生态系统向外延伸, 渐趋复杂化、扩大化。在该系统中,草地面积应不 少于农业用地的25%,由于动物与植物之间互惠 共生的协同进化 J,动物生产在农业生产值中应 不少于50% ,所以也称有畜农业。 西部地区农业人均耕地面积和可供饲草生产 的非耕地资源都很丰富,也是本区发展草地农业 的优势所在。实践证明,草地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和优势。 4.1 牧草能有效地防止土地荒漠化,控制水土流 失 草地具有积累土壤有机质优势,3年内可使 土壤有机质增加24%,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 又决定着其持水力的高低和保水力的强弱-9 J。当 土壤含水量低于6%时,土地就易发生荒漠化。 据西北水保所测定 ,种草的坡地在大雨的状态 下可减少地面径流47%,减少冲刷量77%,保水 能力比农田大数十倍。 若林地与草地相结合,则其总体生态效益会 更佳。林木常常形成空中绿化,地面缺乏覆盖物, 土壤流失仍很严重。而覆盖在地面的牧草不但其 株体具有截流作用,而且牧草丛生型的生长可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草地农业系统与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径流,因而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也就十分显 著。据报道 ,生长2年的草地拦截地面径流和 含沙能力分别比3—8年林地高出58.8%和 188.5%。 陈东华 历史教训让我们认识到:在发展农业经济时, 既要考虑生态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二者缺一 不可。草地农业系统是一个生态上靠自我维持, 经济上有强大生命力的农业系统。它是以植物生 产和动物生产为核心,向前延伸为前植物层(景观 农业),向后延伸为外生物生产层(生物产品的加 工及流通)。该系统不仅是农、林、牧的产业结构, 4.2草地农业系统可实现土壤的改良和土地的 合理利用 草地农业在农业系统中引入牧草,改变了现 有的用地局面,使种植业形成由粮食作物、经济作 物和饲料作物组成的三元结构。据测定 ,牧草 特别是苜蓿,种植4年土壤有机质提高20.3%,速 效氮增加25%。每公顷残留根茬累计增加土壤 氮素1 250kg,相当于施3 O00kg尿素,轮作粮食产 量3年内平均增产80%。种植优良牧草不仅有效 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而 且牧草种植的发展,必将带动畜牧业的发展,而畜 牧业的发展,又可为种植业提供大量的有机肥,使 农业生产迈向草多一畜多一粪多一粮多的良性发 展道路。 4.3牧草能有效的利用水、热等自然资源 西部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尤其 是春旱。这主要是因为该区降水季节与农作物生 育全程的需水量不能吻合。但牧草的耗水系数远 低于其它所有作物,其生育全程的需水量与降水季 节也能较好的吻合,故可使干旱地区有限而有宝贵 的降水资源最大量的转化为系统生产力。譬如苜 蓿,即使一次小于5mm的无效降水也能很好利用。 一些旱生和超旱生牧草与灌木可在年降水量 lOOmm以下的干旱地方生长,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由于干旱、风沙和土层瘠薄,该区树木成活率 低,即使成林也是“十年树木”,时间太长,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植树的积极性。而牧草当年种 植当年就可以覆盖地面,并可为家畜提供一定的 饲草,具有林木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粮食以收获籽实为主,而牧草以收获茎秆为 主,故其对热量的适应性比籽实作物更为广泛。 一般来讲,牧草的生长期要比农作物延长70d左 右 ,光合作用的时间与效率也随之提高。据报 道¨ ,牧草填闲夏收作物可提高光能利用率 50%,填闲秋收作物可提高光能利用率40%,全年 栽培可提高90%。 4.4草地农业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而且是许多产业的循环系统。故只要在任何一个 生产层插人中间环节,进行不同生态系统的耦合 和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和交换,就能不断取得更 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牧草不仅具有景观、生态价值,还可直接 加工形成高蛋白的绿色饲料。苜蓿经加工后蛋白 含量在20%以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我国目 前苜蓿产量只占未来需求量的7%一12%)。国 际市场苜蓿原料价格在50美 t,加工价格在 120—240美 t,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甘肃农 业大学在陇东旱塬坡地调查表明¨ ,种植苜蓿比 种植小麦每公顷增收703元,增收率为95%。 (2)草地农业以家畜为杠杆,通过与植物生产 层的耦合,效益将进一步放大。宁夏盐池县四墩 子村自1987年开始建立草地农业系统u ,经过 四年的试验,该村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地达到农业 用地的44%,林地覆盖率超过了15%,牧业产值 达到3l%。人均粮食产量500kg以上,人均收入 达到1 081元,分别比1986年提高69%和62%。 四墩子村已成为宁南山区率先脱贫向致富过度的 典型。 (3)草地农业系统功能的耦合放大,可有力的 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草地农业系统中不仅植 物、动物生产层的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其外生物生 产层通过机械、生物等手段对前两个生产层的产 品进行加工增值,形成一整套农业系统工程。同 时,草地农业系统还可促使高效林业 , ]、水产业 等产业的发展,使农业走上持续、高效的产业化发 展道路。 . 以上对草地农业系统从不同角度的阐述。不 难看出,草地农业应是西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有效手段。 5 西部发展草地农业系统的基本方略 5.1把握机遇,推广和发展草地农业系统 草地农业在西部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青海草业 现在又面临着绝好机遇。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对生态环境 2008年 第17卷 第2期 宜,调整草地农业系统中各子产业的比例,发展各 具特色的草地农业系统。在草地草山区,应建立 治理的高度重视。所以要认真把握这次难得的历 史机遇,充分认识到草地农业在治理生态环境、实 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 科学的合理利用草地的制度,以草定畜,防止过 牧,对天然草地实行轮封轮牧制度,利用飞播或人 工撒播改良退化的草地,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快家 畜品种改良,同时大力兴建人工草地,推广家庭长 期有偿草地承包制;在林区,应积极开展林间种 要作用与意义,不失时机地在西部推广和发展草 地农业。 5.2发展草地农业系统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草,促进林业与牧业的共同繁荣;在农区,应将坡 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对草地农业要 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粮田集中在川地,实行科学的 进行物质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不仅要“稳”,而 草田轮作,改土增肥,同时应增加人工草地面积, 且要逐年增加;二是建立健全草地法规,严格执 发展牧业及牧草和畜产品加工业;在风蚀严重的 法,切实保护和科学建设草地;三是加快草地有偿 地区,应大力增加旱生耐沙灌木和牧草的种植面 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彻底改变草地“吃大锅饭”的 积,制止土地荒漠化的扩展;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 现象;四是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推动其健康发 区,应根据立地条件发展草灌为主、灌乔为主、乔 展。 木为主或草、灌、乔结合的植被类型,以发挥不同 5.3 以草产业为枢纽,因地制宜,走综合治理与 植被类型水土保持的高效益性ⅢJ,保障工、农、牧 发展的道路 业的生产。 (1)在总体上,西部地区草地农业的发展应以 5.4发展草地农业系统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草产业为枢纽,发挥地区草地资源优势和牧草品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走向市场经济,走向集约 种资源优势,选择适宜该区的优良牧草(特别是豆 化经营的具体体现,也是农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科牧草),以种草为基础,草、灌、乔结合,改善治理 的关键,草地农业也不例外。因而,发展草地农业 西部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牧草加工 系统要从实际出发,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革传 业、畜牧业、种植业及相关的林业、水产业等子产 统格局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开拓市场,作好产 业。使农林牧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走综合治理与 业链的协调,把其真正建成有产品、有市场、有效 发展的道路。 益的产、I 。 (2)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因地制 参考文献: [1]吴发启,赵晓光.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J].水土保持研究,2000,(1):1~13. [2]孙凯.沙尘暴频频光顾河西走廊[N].中国青年报,2000,04,17,第三版. [3]张自和.黄土高原草地农业及其技术.黄土高原农业系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兰州:甘肃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2,97~98. [4]王宁.隔坡梯田与草地农业一黄土高原草地生态农业的一种新格局[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8, (3):21. [5]宁夏农业普查办公室.宁夏农业产业化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314—316. [6]李毓堂.大西北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新方略一以草产业为基础,草林牧农工商结合, 综合治理发展[J].草业学报,2000,(1):60~64. [7]Belsky,A.J.Overcompensation by plants:herbivore optimization or red herring[J].Evolutionary EeologT, 1993,7:109~121. [8]任继周.草地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草地农业系统与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东华 [9]任继周,王宁.草地农业应该是黄土高原农业系统的主体[J].黄河文化论坛,2000,5:143—163.30. [10]高振生,等.苜蓿草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国草地科学进展[c].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8,132—135. [11]任继周.黄土高原草地的生态生产力特征[e].黄土高原农业系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兰州:甘肃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5. [12]曹致中,等.甘肃草产品商品化现状、前景及经济分析[J].草业科学,1995,1:38—45. [13]王宁,等.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与经济开发途径的研究的综合报告[A).宁夏盐池草地农业系统研 究[c].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3. [14]AFPF.Proceedings of 16th I.G.c.[J].Vo1.1,2,3.Association Francaise pour La Production Four- ragere,1989,167—168. [15]NZGA and TGSA.Proceedirgs of the 17th I.G.c.[J].Vo1.1,2,3.Keeling&Mundy Ltd,1993,86— 88. [16]West E.Neil.Rangelnds ian a sustainable Biosphere,Proceedings of the 5th I.R.c.[J].Vo1.1,2, 3.Sociaty for Rang Management。Colorado 80206U.S.A,1995,166—168. [1 7]WuQinxiao,LiuXiaodong,et a1.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s in mountain poplra stand and its benefist to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loess hilly region[J].Envionmentral Sciences,1994,6(3),44—45. GRASSLAND AGRICULTURAL SYSTE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WEST PARTS Chen Dong——hua (Animal Health Authority,Ningxia PinglUO County 753400,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and its main cause of deterioration in China west parts were ana— lyzed.It were concluded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 especially serious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deserti— ication was tfhe reason of the poor and natural calamity in the west parts of China,the cause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was the unbala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time.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forefathers achievements and the place situation,we proposed grassland agricultural system could play a mai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Was an essential way for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west parts of China.At the sanle time,the basic role of grassland agricultural system both i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for the region was illustrated and the strategy or sustfained development Was proposed. Key words:Grassland agricultural system;Ecological economical management;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a 一 culture;China west part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