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飞行程序“高度”相关词汇解读

来源:独旅网
飞⾏程序“⾼度”相关词汇解读

飞⾏程序设计是⼀门⾮常“严谨”的学课,⼏乎每⼀项内容都有⼀个专业的名词与之对应。由此带来的⼀个问题就是对“新⼈”不友好,特别是短期培训中,由于时间有限,⽆法详细涉及过多的词汇,导致很多⼈对词汇的理解和识记存在困难。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与“⾼度”有关的⼀组专业词汇:DA、DH、MDA、MDH、MEA、MOC、MOCA、MSA、OCA、OCH。

1、MOC Minimum obstacle clearance 最⼩超降余度

这⼀组词汇中最核⼼的当属MOC,其它的词汇都与这个词汇有关。飞机不能贴着地⾯飞⾏,⼀定是留有余度的,飞机与障碍物之间的最⼩垂直间隔就是MOC。

在不同的航段对MOC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仪表)航线飞⾏,MOC⾄少为300⽶,⼭区可以到600⽶(⼭顶上600⽶飞过时,草甸上的⽺和⾛路的⼈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在⾮精密进近程序中,起始进近MOC为300⽶,中间进近MOC为150⽶,最后进近75⽶(有FAF)或者90⽶(⽆FAF)。复飞中间阶段MOC为30⽶,复飞最后阶段MOC为50⽶。

对于不同的机型,在制定运⾏标准时,MOC的要求是不⼀样的。⽐如⽬视盘旋条件下,A、B类MOC为90⽶,C、D类MOC为120⽶。精密进近条件下,A⾄D类机型超障余度可以从40⽶到49⽶不等(精密进近中⽤⾼度损失HL来表⽰这个概念)。离场初始段超障余度⽤距离的0.8%来表⽰,即从起飞离场端5⽶⾼度开始,距离每增加1000⽶,余度增加8⽶。

2、MEA Minimum en-route altitude最低航路⾼度 与MSA Minimum sector altitude 最低扇区⾼度

从超障的⾓度来说MEA就是图上标识的最低飞⾏⾼度。(最低飞⾏⾼度还需要考虑通信、导航信号的覆盖因素)

MSA是以导航台或机场基准点ARP为圆⼼,半径46公⾥,外加9公⾥缓冲区范围内划分扇区,障碍物之上最少300⽶余度得到的⾼度。MEA与MSA都是⼤范围上的最低⾼度,它们都需要保持300⽶以上的MOC。

3、OCA Obstacle clearance altitude /height 超障⾼度 与MOCA Minimum obstacle clearance altitude 最低超障⾼度

对于某个特定的障碍物,在它上⾯加上特定的余度(⽐如:主区使⽤300⽶余度,副区余度可以逐渐减少),得到的就是飞机安全飞越该障碍物所要求的超障⾼度OCA。

对于某个航段来说,找出所有障碍物计算得到的OCA,从中选择最⾼的OCA作为航段的超障⾼度,这个⾼度就是航段的MOCA。OCA与MOCA的关系就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每⼀个障碍物都对应⼀个OCA,每⼀个航段只按照最⾼的那个OCA来控制,称为航段的M-OCA(加个横杠帮助理解。)

4、OCA Obstacle clearance altitude 超障⾼度OCH Obstacle clearance height 超障⾼MDA Minimum descent altitude 最低下降⾼度MDH Minimum descent height 最低下降⾼DA Decision Altitude 决断⾼度DH Decision height 决断⾼

飞⾏程序中提到A(Altitude ⾼度),通常就会有H(Height ⾼)与之对应。A是以海平⾯为基准,⽽H通常是以机场标⾼或跑道⼊⼝标⾼为基准。

OCA与MDA相对应,OCH与MDH相对应。通常这些词汇会写在⼀起,就像这样:OCA(H)、MDA(H)、DA(H)。

MDA(H)⽤来描述⾮精密或⽬视盘旋运⾏标准,DA(H)⽤来描述精密或类精密(RNP APCH)进近的运⾏标准(后⾯聊精密进近时再详细讨论)。

OCA(H)是设计⼈员在设计过程中计算得到的超障⾼度(⾼),MDA(H)是航图中最终公布的最低下降⾼度(⾼)。在公布之前,最后再增加⼀些额外的余度,或者进⾏⾼度取整,得到MDA(H)。规范中提到的与额外余度有关的考虑因素有:

通过上⾯的介绍可以知道:1)MDA(H)不低于OCA(H)。

2)OCA(H)仅出现在设计阶段,最终公布的航图中不会出现这个词汇。最终公布的航图数据是下图中的格式。

图中⽬视盘旋(CIRCLING)的MDH是以机场标⾼为基准,其余的MDH、DH通常是以⼊⼝标⾼为基准。今天的话题在规范中是下⾯这两张图⽚的内容:

上⾯两张图词汇⽐较多,记往 A与H 的差别,记忆量就可以减少⼀半。好了,今天就聊到这⾥了,祝周末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