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级汉语综合课课程规范

来源:独旅网
初级汉语综合课课程规范

初级汉语综合课课程规范

综合课是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语言要素和语言材料出发,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也就是说,综合课是一门集语言知识和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技能以及交际技能教学为一体的课型。但在语言习得的初级阶段,我们主张在听说读写四会并重的前提下,突出听和说的训练。这一点符合语言习得规律,也为40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所证明。

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起着主导作用。按照现行课程设置,综合课除介绍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等必要的知识,训练学生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交际外,同时还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为听力课、阅读课和口语课等起“铺路”作用。每一课的新词、新语法点和短文内容都始现于综合课,其他课型基本上是围绕着出现于综合课的新内容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同时综合课为打头课,学生对综合课的接受情况直接影响到其他课型的学习。

综合课的目的和任务

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及一般场合的交际需要,学习结束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所规定的一年级的标准;具有听专业课、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能力,以满足他们进入中级阶段或进入其他大学学习专业的需要。

综合课的教学目的还包括适当地介绍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减少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汉语交际的需要。

综合课的教学任务是以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句子和词语为重点,进行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的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我们把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这三个阶段分别为语音阶段、语法阶段和短文阶段。

语音阶段(《初级汉语课本》l一15课)

此阶段重点教授汉语的声母、韵母、四声、连读变调、轻声的特点和发音方法、儿化韵的发音规律等。词语的出现以实词为限,语法点主要有主谓语句、疑问句、量词、方位词、能愿动词“会”和“可以”等。学习者能表达诸如问候、打招呼、读电话号码和房间号码、互问姓名和国别及方位等简单思想。

语法阶段(《初级汉语课本》16--55课) 1.语言知识方面

①语音:语音在整个教学中应常抓不懈。这一阶段语音训练虽然不比语音阶段那么集中,但仍需加深巩固,要突出训练语调、语气和重音。

语调、语气能表达说话者的态度、意图或感情。这是语法和词汇所不能代替的,它有助于在交际中的领会和预测。初学者应该理解语气和语调中隐含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会话。

词重音在非声调语音中常起着辨别意义的作用,但在声调语言中,它的作用就不那么显著了。不过汉语有句重音。句重音在语流中表现在某一个(或几个)词上,这个词就是语句的核心。句重音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他喜欢喝茶”中,若句重音在名词“茶”上,表示他喜欢喝茶而不是咖啡、汽水;若重音在代词“他”上,则表示是他而不是她喜欢喝茶。

②语法:

在这一阶段,主要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汉语的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

学习和掌握实词和特殊词类是这一阶段词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汉语中的特殊词类包括量词。现代汉语的名词不能直接与数词结合,我们不能说“一书”、“三学生”、“五鸡”等。在名词与数词之间必须用量词。这点与许多其他语言不同。外国学生初学很不习惯用量词,且每遇到新的名词不知道或难以选择合适的量词与之搭配。这一特殊问题是我们教学刚进入第二阶段不久就要面临的,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汉语中的特殊词类还包括表示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

“得”和表示时体关系的助词“了”、“着”、“过”等。由于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于是“了”、“着”、“过”在表示时间的动态上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同时汉语是单音节性的、很少形态的一种语言,它在构词方面很少使用词根加词缀(如英语的ful,一ly,ness,-ation)的派生形式,而且在词与词组成短语的时候,语序和虚词成为主要的语法手段。这样表示修饰、补充成分的附加的“的”、“地”、“得”使中心成分和修饰补充成分的关系得以显现,并使二者的语序得以固定。“了”、“着”、“过”和“的”、“地”、“得”以其特殊的作用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汉语的句法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汉语的主要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修饰、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以及这些句子成分的基本语序。

汉语里有一定数量的长定语和长状语。长定语能用于中心语名词、代词前,长状语可用于谓语或主语前。不能像英语那样出现于中心语之后。补语的情形较之定、状语更为复杂。表示程度、结果、可能、趋向的四大补语。不但各自的语义、结构复杂,而且还牵涉到与谓语所带宾语的位置问题,同时程度、结果、可能补语三者之间还有易被混淆的地方。因此,教会学生区别和使用它们,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

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句式,如“把”字句、存现句(墙上挂着一张画)、无标志被动句(房子盖好了)、“是……的”句(他是坐飞机来的)、比较句等。这些句式学生闻所未闻,但它们确实体现了汉语的语法特点,具有表达特定意义和思想感情的功能,属于基本句型,因此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尽管语法句型的用法及意义各不相同,但语法教学却不可避免地包括机械性操练、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操练三大步。机械练习指对语法形式表面结构的认知,有意义的操练是对隐含于语法结构中的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基础教学中句型操练必须使语法形式和语义特征紧

密地结合起来。然而这还不够,语法操练只有被置于较为真实的情景中,才更有意义和成效,即语法教学要注意语法形式、语义、语

用的有机结合。

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要放在语法点、句型的教学上。因为只有通过语法教学,学生才能了解语法规则,运用学过的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开始成功地用汉语进行交际。但也不能忽视词语教学,应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学习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所规定的甲级语法项目133个,基本掌握常用义项和用法。

③词语: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只有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和句型的积累,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才会提高。这一阶段虽然以语法教学为重点,但是并不是说不重视词语教学。词语教学应当为语法教学服务。学习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所规定的甲级词1033个,要求基本掌握。

2.语言技能与语言交际技能方面

掌握所学汉字、词和句型,在听、说、读、写全面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能用所学词语和句型及简单的文化知识。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会话,正确地表达较为完整的意思,具有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同时这一阶段还有继续承担巩固语音的任务。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词重音、句重音及停顿准确,不产生歧义。

(三)短文阶段(《初级汉语课本》56—75课) 1.语言知识方面

语音:能正确的变音变调。掌握语流音变,字词句发音准确,语调语气基本正确。

语法:巩固基本句法,学习并掌握基本句式的引申用法,扩大表达能力。如“起来”的引申用法、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等。学完语法大纲规定的乙级语法点249个,要求掌握90%以上。

词语:上一阶段已学完了常用语法句型,学生可以表达简单的思想,然而要联句成篇、成段表达还要学习大量的词汇。要培养学生准确地以词达意的技能,也需掌握丰富的词汇,因而词语教学就随着学生掌握语法结构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显得更加重要了。

词语教学的注意力应放在:(1)重要动词如“干”、“搞”、“以

为”、“免不了”、“当”、“受”;(2)虚词中的副词如“倒”、“简直”、“难道”、“何必”、“并”等有加强语气或强调程度的作用;(3)连词。如“无论……”、“尽管……还是……”、“既然……”、“连……”、“由于……因此……”等在上下文语义、语气的启承转合上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不但词汇量大,而且一字多音,如(“好”、“转”)、一词多义(如“就”、“才”)、一词多性(如“忙”)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散见于不同的学习时期,在这一阶段有必要对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做一些总结和归纳。

汉语词语丰富的表达力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介绍和归纳。词语教学应将词语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并在真实的情景中活学活用,切忌单纯孤立地大讲词语。在这个阶段,语词的搭配是个重点。语词搭配既是词法问题,也是语法问题。要求学完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规定的乙级词2018个,掌握90%以上。

2.语言技能与语言交际技能方面

学习者在听、说、读、写方面,具备正确的、有效的成段表达能力,为进人中级阶段的学习或进入其他大学学习作好准备。

听:能听懂含生词不超过2%、关键性新语法点不超过1%的语言材料。语速为160--180个/分钟,理解正确率应达80%以上。

说:能够在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交活动中,或就某个专题表达自己的需要、愿望、意见,能进行比较流利的成段叙述,能借助讲稿进行比较完整的篇章表达。

三、综合课的内容及要求 (一)语音阶段

这一阶段以汉语的语音教学为主。现代汉语的语音是以一个汉字为一个音节的,每个音节包含声母、韵母和声调。语音阶段的教学时间短而任务紧迫,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较为准确地掌握汉语的发音,教师除要对学生提出对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语调变调、轻声的掌握等全面要求外,还要突出抓以下四点。

1.难发、易混的声母:

汉语声母中,j、q、X、Z、c、s、zh、ch、sh为难发的音。其中zh、ch、sh欧美、日本学生易发成[tl][t,][,],韩国学生惯将Z、C、s和zh、ch、sh混同起来。

其次汉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英语则不然。欧美学生在区分这两种音时有困难,如b-P、d-t、g-k、z-c、j-q、zh—ch

2.难发、易混的韵母:

在汉语的单韵母中,外闻人普遍感到困难的是o、e和t3。外国人学习复韵母的难点是:(1)把复元音分解成两个音,如把ai发成[n J-fc]。(2)把汉语复韵母发成单元音。如ou发成[o]或[。J。(3)ie、ue两个韵母因受字母不同读音的影响,有的学生发成[iel 和Iye]。

复韵母的易混音是ai-ei、ao-ou。

鼻韵母的问题是去分前后鼻音有困难或者二者混用。 3.声调、变调:

音节只是声母和韵母的组合,但还不能构成汉语中的字音。对于一个母语非汉藏语系的外国学生来说,要懂得字音不仅是声母加韵母,还必须有决定意义的声调。声调是汉语语音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声调说不准确,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还可能

造成理解上的偏误。声调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四声相混和发音不到位。语音教学要从听说人手,抓好学生的四声及其变调,争取使学生在拼读四声、变调上少留遗憾,一次到位。

学习汉语时,只学好单音节的字调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这些单字调在两字或三字(乃至更多的字)组成的词或词组中出现的变化。

重点是三声连读变调。 4.轻声、儿化

轻声的特点是短而轻且有依附性,单独的轻声是不存在的。一般是只有依附在其他音节后的音节,才有可能读轻声。如:爷爷(yeye),好不好(hanbuhao),进来吧(jinlaiba)等。有些词的轻声具有辨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如:东西(dongxi)和东西(dongxi)、买卖

(maimai)和买卖(maimai)。

在语音教学上,轻声并不是难点,但学生在说汉语和读汉语的时候,往往该读轻声的字没有读轻声,或者是忘记了,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哪些字应读轻声。所以学习轻声的重点,在于掌握“必须读轻声字”,这样才能在使用时熟练正确地把握轻声音节。

对于学习现代汉语的外国人,正确掌握儿化的发音非常重要。儿化不仅带有北京方言色彩,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区别词性、区别词义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如:画和画儿(hur)、头儿、小球儿、门缝儿等。

(二)语法阶段

此阶段要巩固语音阶段的教学成果并培养学生对词重音、句重音、语气、语调的感知和运用能力。这个阶段是集中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及句型的过程,语法教学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学内容包括:

选择疑问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动作的进行、动作的即将发生;“了”、“着”、“过”;时间状语、定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是……的”句、“把”字句、被动句、比较句等。学生学会在会话中谈打算、计划、时间、钱数、购物、看病、节日、天气、问路、问方向;了解中国人的习惯;用恰当的方法问年龄、打招呼等。词语中实词居多,逐渐加入一定数量的副词、连词、助词等,以满足学习句型和言语表达的需要。

(三)短文阶段

此阶段是基础教学的最高阶段,词语教学占有首要地位,词语大量出现,其中要准确掌握常用副词、连词、动词的意义和活用。语法教学表现为对复句中连词组合的教学,以及以某些词为重点的语法结构的引申教学。课文的题材、体裁多样,涉及多方面的文化因素,适量适度地介绍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