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

来源:独旅网
第24卷第2期 2013 ̄1z6月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Vo1.24.NO.2 Jun..2013 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 金芬,吴倩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摘要:根据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三 个方面构建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 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评价,并利用加权的方式量化评估内容.实践表明:评 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导向和调控功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内在动力,实现学生、教师和 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5475(2013)02—0063—04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Proj ect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INFen. Qian (School of Mechano-electrical Engineering,Suzhou Vocational Univevsity,Suzhou 2 1 5 1 04,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project courses,the paper constructs a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project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teachers,and courses.The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by using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evaluation subject,evaluation conten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and quantifies the assessment content with weighted method.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tter guidance and regulative function.It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and effe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eachers and the curriculum. Key words:the project course;developmental evaluation;evaluation object;evaluation indicator;weight 课程评价的改进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否合理、课程结构是否合适、课程 改革是否有效、课程绩效如何等问题,都需要课程评价做出价值判断.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评 价主体单一的传统评价模式难以与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战略相适应.与之相比,发展性 评价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为目的,同时促进课程的自身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监 督功能.因此,发展性评价对于推动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理论 与实践并重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意义深远. 1 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高职项目化课程是以项目为驱动、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 收稿日期:2013—03-03;修回日期:2013 04—08 作者简介:金芬(1969),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控制教学与研究 63 第24卷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职业能力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核心目标,并评价课程 的自身发展,本质意义在于对课程开发全过程进行“反思”llI.为此,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首先应 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考量课程内容设置是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能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 用性和实践性;其次,发展性评价应重视以改进为主要特征的形成性功能,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以反馈 调控和改进完善为目的,实现发展功能 】;再次,发展性评价以“学生”、“教师”和“课程”为评价对象,通 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激发学生、教师的内在动力,不断改进课程,实现学 生、教师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 2 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使用PLC实现控制过程” 课程为例.近年来,该课程采用 “项目引领型”的教学模式,教学 过程是学生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 程 J.根据该课程的目标与改革要 求,构建了以学生、教师和课程为 评价对象的三维立体发展评价体 系,如图l所示.课程的绩效如何, 不仅取决于学生评价,还与教师 评价和对课程本身评价有关.评 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 对课程全过程进行评价.它将形 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又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 合,同时还有质性评价和量化评 价相结合,这些评价方式的结合 以期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 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 图1 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 情况、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学指导委 员会等.通过学生、教师的自评与互评,以及学校管理层评教等多元化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 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励教师研究学生和课程本身、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水平.评价 内容多元化,既包含对知识的评价,也包含对学生或教师能力的评价.本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通过评价 项目来体现,它作为评价活动的载体,需要围绕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目的进行精心设计.其中评价项 目的数量可以不同,通常取4至6项.每项评价项目的评价指标数也不尽相同,通常取4至6个指标,并根据 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量化评估内容.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指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特别是学生评价, 应包含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制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 图1中评价维权重为6c,评价项目权重为 ,评价指标权重为),,评价主体权重为 .每项权重根据重要 程度可取不同值,但需满足 a=l, =1, y=l, =1. 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目标达标程度需进行量化评价,因此需量化各评价对象的评估内容,尽量 使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简单易操作.以学生评价为例,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为:各评价主体即课程教 师、学习小组和学生自己分别对各项目下的所有评价指标给出评定成绩,该成绩为评价主体项目指标成 绩.评价项目指标成绩= (评价主体项目指标成绩×评价主体权重),评价项目成绩= (评价项目指标 成绩×评价项目主体权重),学生评价成绩= (评价项目成绩×评价项目权重).同时,各评价主体分别 金芬等: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 2013年第2期 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及表现给予评价及发展建议.教师评价维、课程评价维的设计也是如此. 课程达成度情况即课程绩效成绩,课程绩效成绩= (评价维成绩×评价维权重).该评价体系将定 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多元性和发展性,使评价更趋科学合理. 3 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3.1 学生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强调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和调 控,重点评价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学习的迁移能力.因 此,评价应关注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这些问题如何排除.同时 评价应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强调过程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指标,以激活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 动力,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使用PLC实现控制过程”课程的学生评价维设计了五个评价项目:课程工作簿、程序设计、项目报 告、实操练习和故障排除.评价维的特点是:①评价主体多元化.包含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 各评价主体赋予了不同的权重,以减少主观个人因素对被评价者的影响.②评价内容多样化.课程工作 簿评价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笔记、自学及资料查阅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程序 设计项目侧重于评价学生对PLC指令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编程与程序分析的逻辑性和创新性;项目报告 侧重于评价分析过程和实施方案,注重细节的处理或表达;实操练习和故障排除等侧重于评价学生做事 的信心和态度、思维的逻辑性及安全意识等,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③评价方式多样化.既有量化的评 价,又有质性评价,既对学生的行为、态度表现做评价,又对其成果(报告、作品)进行评价.④关注评价的 反馈及发展过程.学生若是对评定成绩不满意,可根据评价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正,允许学生重新练习, 直至完成项目.这种重视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发展性评价起到了较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有效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 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面 较为宽广,除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评价外,还包含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的责任心评价、对所授学科专 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评价、团队协作与沟通评价和科研能力的评价. 教师评价维包含五个评价项目.①对学生及其学习的责任心评价.主要评价授课教师是否具有强烈 的责任心;是否尊重个体发展,关注和承认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是否信任和肯定学生,使学生富有激情和 较强的自信心.②具备专业知识评价.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是否理论与实 际联系紧密,并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内容是否丰富及教学方法是否新颖.③教学方案的设计 与实施评价.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④教 科研能力评价.侧重于评价教师的科研态度、诚信度和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教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 问题或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开发产品等工作,可以很好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并促进项目化课程的教 学.⑤团队协作与沟通方面的评价.该项评价侧重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合作、改 善学生与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教学组对课程教师的评价往往更全面一些,他们能关注到被评教师的课 程开发与自我发展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团队中发挥的作用情况,是否敢于承担责任等. 教师评价的主体由学生、教师和教学组组成,通过对教师教学的全面评估,敦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 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管理水平,强化竞争意识,并为学生发展和课程的发展服务. 3.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主要评价课程设置合理性与必要性、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的贴 合度、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发展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一致性程度等.课程评价维包含三维度的评价.① 课程实施即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评价.建构主义认为课堂教学模式应强调学生发现的探究式模式 65 第24卷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参与及体验,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有效合作者,课程中要反映复杂问题和真实 情境.因此,该项主要评价教学模式、学习情境创设等是否符合项目化课程要求,评价课程资源、课程教 学是否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评价学生参与度等.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能力紧密度评 价.主要评价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技能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贴合度;评价课程设置与 教学内容选取是否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评价课程教学过程是否体现职业活动过程;评价社会认可度情况 等.③课程设置与教学团队评价.主要评价课程设置与专业能力要求的符合度、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设 置合理性等;评价教学团队教学水平与企业实践经验情况;评价团队组成成员的职称、年龄梯度能否保 证课程持续发展. 课程评价主体由教学管理机构、教学委员会、学生和教师组成.其中以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委员会 所占权重为主导.教学管理机构成员对教学模式、教学情境、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一定的 研究和关注,熟谙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委员会成员对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能力紧密结合度的评 价更为合理、客观和全面,在评价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项目 内容设置,完成课程本身的发展. 4实施效果 经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三个班级近两年的实践,由于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能较 客观、完整地反映学生在各项目完成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及教师教学过程的执行情况,可行度较高,对学 生、教师和课程本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该评价体系多元化、综合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职业素养,他评与自评相结 合,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更为积极主动,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充当着组织者、协助者、引导者、监督者、被监督者等多 重角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由于涉及的评价项目及指标较多,需要教 师具有足够的耐心,熟悉各种指标的评价方法并能认真执行,应该说这是一种挑战和锻炼.这种评价形 式反过来也极大地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并推动课程的发展. 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引入多元评价机制,并注重对教学过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评 价,不仅积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 高教学水平,体现出教学评价对教学、学习和课程的指导作用.但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尚处于探 究阶段,在该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优化多元评价体系结构、如何保证评价实践的连贯性、如何 在人数较多的班级实施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吴倩,滕刚.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18—21. [2]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8-220. [3唐树伶.高职院校项目教学考评体系研究[3]J].成人教育,2010(3):22 23. 【4]邹茜茜.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之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2010(5):53 54. [5】王惠.发展性课程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2008(3):81—83.J] 【6]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1刘瑞霞,郝静.基于产品制造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项目化评价模式探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26(4):50 53. (责任编辑:李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