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班级文化

来源:独旅网
.

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一个好的班级,必然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激励和鼓舞着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是空洞虚拟的概念,它应该具体地、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上。

从打造最美教室开始

“请问你们班的班训是什么?”

“尚勤明志,立诚求精,海纳百川,有恒乃成。”

“请解释一下班徽的含义。”……

这是天津四中“打造最美教室”系列活动中班级文化巡礼的场面。同学们热情高涨,学唱班歌,设计班徽,制定班规,布置环境。有的班自发买来砂纸将墙面打磨干净,每间教室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打造最美教室”不仅是该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活动,也是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创新举措。

天津四中德育主任杨文欣介绍说:“从时间角度讲,学生呆在教室里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还要长;从空间角度讲,一间教室就是一位教师的工作天地,是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天地;而打造最美教室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平等,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贯穿其中。”

他们通过基础层面的建设,即:三洁(墙面,地面,桌面)、四有(班训,班徽,班歌,班规)、两规范(学生规范,班主任工作规范)、两自主(班级日志、图书角),加强了班级

整理范本编辑word!

.

文化建设。高三5班辛情同学说:“在逐步走向成人的道路上,班训和班风并不只是为了增强我们学习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将融入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在塑造品质的同时,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这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

假期里,天津四中的每个学生都收到了这样一张表格:《记录最美教室里的最美故事》。其中有三栏,一栏是镜头一:学生间的故事;一栏是镜头二:师生间的故事;最后一栏是镜头三:最美故事里有我。同学们认真填写着,思考着,寻找着身边的美……

在回校后的班会上,气氛真热烈,大家争先恐后地讲述着他们眼中的最美故事,挖掘教室内的美好、和谐、诚信和善良。高二4班焦雯欣同学说:“记得一年前每个同学怀着既喜悦又好奇的心情第一次迈进这个教室时,我们是那么的陌生,而现在我们早已熟知彼此,是这个教室见证着我们无数次的喜怒哀乐,从无知到博览群书,从对一道题的百思不解到最后的豁然开朗,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更完美,直至找到那个最美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说:“在这里发生了很多让我难忘的第一次。在学校过的第一个周末班主任给我送来了水果;第一次生病班主任带我去医院;尤其是第一次全班给我过生日,听着小伙伴们自发唱起的生日歌、打开礼物品尝蛋糕、接受老师同学们的拥抱时,猛然间我发觉自己竟如此富有,我在同学和老师身上看到了亲人的影子。”

高二9班的祝晗同学说:“我们班的同学依照着班规完善自己,例如班规的第八条‘诚实地面对一切,谨慎地对待诺言,勇敢地面对承诺,快乐地享受生活’,这28个字包含了为人处事时的具体要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两字。”

教室里蕴含梅兰竹菊的品质

整理范本编辑word!

.

河西区湘江道小学在班级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设中,给每个年级定义了一种有积极象征意义的花卉:一年级是象征阳光、自信、朝气、热情的向日葵;二年级是被赋予了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美誉的竹子;三年级是蕴含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的梅花;四年级是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品格的菊花;五年级是自古被喻为君子的兰花;六年级是清雅、高贵、贞洁、奉献的荷花。各个班级可根据各自文化特色的方向自主设计,利用各个区角自主开展活动,形成了一个展现班级文化魅力的大花园。

比如二年二班叫“绿竹班”,这个名字代表全班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一起进步。班级以“竹文化”为主题,意在为学生创设一种品德文化,即学习竹子的心虚节坚、坚忍不拔的气节。他们通过搜集有关竹子的知识,深挖竹子精神,利用板报,让学生们对绿竹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绿竹的过程中,明确自己应该如何上课、如何写作业、如何做游戏等等,师生共同制订“绿竹公约”,共同遵守。教室中选定一片区域设为“茁壮成长”展示栏,将同学们在校参与的生活实践活动记录下来。利用窗台,摆放各种盆花竹子,学生轮流浇水,既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又使得教室充满生机,体现绿竹青翠挺拔、四时长茂的意境。学生制作环保箱,把平日废弃的、可回收的物品放到环保箱中,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师生共同精心布置的教室,充分发挥了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教育事半功倍。既美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地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

前不久,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最美十大孝心少年”、现已被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录取的许卓婧,六年级时就是在“荷花班”里学习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爱荷花的清雅、高贵;颂荷花的贞洁、奉献。在“荷花苑”自主园地展牌上,张贴着学生制作的以荷花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及学生的书法作品等。在教室的一角创建了“荷花书屋”,书籍都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还建立了借阅制度,选定了图书管理员进行自主管理。在班级中开展“小荷才露

整理范本编辑word!

.

尖尖角—读书交流活动”、“荷花会—国学诵读活动”等活动。《班级成长相册》记录着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点滴进步……

湘江道小学师生共同参与的“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活动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能说话,都能微笑,都能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形象化,这应该是一种创造。

老师和学生有个幸福的约定

天津九中通过开展幸福班集体建设,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我们听一个发生在九中的幸福故事。

高三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作为常年担任高三班主任的第九中学刘娜老师来说,苦和累自然是一种常态,但也给刘娜和她的学生留下了很多幸福的瞬间。

刘娜的班上有一个孩子,他封闭、忧郁、孤独,被医生确诊患有轻度抑郁症。高三的生活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都是极度紧张压抑的,更何况他呢。他不愿来学校,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流;他也不愿意待在家中,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他一个人。至今,刘娜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无论是什么原因,父母都不应该自私到让孩子陷入无助之中。

在同学们忙于备战高考的日子里,大家无暇关注他。刘老师和他有了一个约定—“每天晚上的9点到9点30分,我用电话陪伴他,而他也要保证每天能够按时到校上课来陪伴大家。他勉强接受了我的建议。”刘娜说,在约定的时间里,每个夜晚,无论多忙多累,在帮儿子辅导过功课后,都会准时坐在电话边,耐心地倾听着他诉说自己的困惑、焦虑。

整理范本编辑word!

.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247个日子里,我都会在教室里看到他的身影。”

高考的日子临近了,这个孩子也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坚强。“6月4日是我们不变的离校日。那天,当我为他的书包亲手系上承载着我满满祝福的红色中国结的时候,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同时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潸然泪下:‘娜娜老师,感谢您在我最难的日子里陪伴我,我将铭记终生,在考场上我会尽最大努力,相信我!’目送着他的离去,我的内心如释重负,不是因为摆脱了一个包袱,而是收获了一份幸福。”高考结束后,这个孩子顺利地考入了一所高职院校。

“更让我意外的是这份约定的延续。”刘娜的父亲因癌症过世,而那个早已离校的孩子在寒冷的冬日出现在葬礼上的时候,让刘老师惊呆了。“老师,您不用知道我是从什么渠道知道消息的,您在我最难的日子里给了我最有力的陪伴,我也要在您灰色的日子里陪伴您。”那一刻,刘娜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的幸福。

这样的班集体孕育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诠释和传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的诗篇。

学校里最小的空间是教室,最基层的单位是班集体。每个教室就像一块园地,而班集体里的每一员都是这块园地的耕作者。大家在这块园地里学习知识,也在这块园地里学习做人、学会交往、懂得生活。在这所有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们一点点、一滴滴地立德树人,用行动具体地、生动地、逐渐地铸就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整理范本编辑wor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