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独旅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 累 运 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7分)

1.母亲被铁路工厂cí tuì( )了,她去了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又开始mánɡ lù( )起来。那是个充满了zào yīn( ),空间低矮得使人yā yì( )的地方。可为了孩子,母亲的jǐ bèi( )永远挺得笔直。

2.父亲xīn ténɡ( )我,用几片玻璃和彩色zhǐ xiè( )糊了一个万花筒。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远远看去,龟(jūn ɡuī)裂的大地就像乌龟(jūn ɡuī)的壳。 ..

2.爸爸用木塞(sāi sài sè)封好水杯,带我领略美丽的塞(sāi sài sè)外风光。 ..三、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3分)

启迪 启发 启示 1.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 )者。 2.老师善于运用诱导的方式( )我们独立思考。

3.他( )人们,不应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尊重客观事实。 四、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嘲笑(cháo) 蚕茧(jiǎn) 缴费(yāo) 枕头(zhěn) ....B.誊写(ténɡ) 衣兜(dōu) 客栈(zhàn) 颓败(tuí) ....C.谨慎(jǐnɡ) 权力(quán) 褐色(hè) 缝纫(rèn) ....D.兼顾(jiān) 慈祥(xiánɡ) 疲惫(bèi) 偏僻(bì)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挺:①笔直。②撑直或凸出。③副词,很。④量词,用于机枪。

(1)江老师穿着笔挺的西装走上讲台。 ( ) .(2)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 ) .(3)我们走路时要挺胸抬头,不可弯腰驼背。 ( ) .(4)战士拿着一挺机关枪对准了敌人。 ( ) .

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

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A.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C.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犹如金色的海洋。

D.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4.对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表示语意未尽) B.“我……要钱……”(表示声音的延长)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表示列举的省略)

D.同学们齐声读起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表示引文的省略)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外貌描写)

B.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动作描写) C.母亲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语言描写) D.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环境描写)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母亲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仿照句式写句子,注意用上几个连续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爱如山,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充句子) 4.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仿照句式,写一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分)

1.《父爱之舟》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____________。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迪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____________”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_。

3.“____________,戒奢以俭。”古往今来,勤俭节约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____________,当思来处不易;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但是“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仅靠自觉,无法真正将杜绝浪费落到实处,还需要大力营造“不想浪费、不愿浪费、不能浪费和不敢浪费”的社会氛围。 七、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

1.上图中的爸爸妈妈想让孩子做什么?这位孩子想干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样的“父母之爱”,你有什么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图中的孩子,你会怎样回复爸爸妈妈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 读 感 悟

八、阅读文段,完成练习。(9分)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

1.读第①段,“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龟裂的手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选段主要写母亲给“我”钱,所以不应该细写另外一位女工。 ( ) (2)从另外一位女工的抱怨和责备中,能想象到“我”当时的愧疚不安。 ( ) (3)通过描写另外一位女工的言行,侧面衬托出母亲的伟大。 ( ) 3.读第③段,母亲塞给“我”的不仅仅是钱,还有( )(2分) A.无声的责备 B.无私的母爱 C.家庭的责任 D.生活的不易

4.读第④段,关注加点的词语,说说这样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爸爸的胳膊长

小时候,一家人因坐在长方形的餐桌旁,爸爸总是坐在最远的地方,什么样的美味佳肴,都摆放在我们兄妹的眼皮底下。

我们吧唧吧唧吃得香, 从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哥哥读了大学,他第一次从外省回家,带了爸爸爱喝的铁观音。他沏好茶,一圈圈的雾气飘向坐在餐桌一角的爸爸。爸爸欣慰地笑着,哥哥说:“爸,您坐中间来吧,这会儿就不用展现您的优势了。”①爸爸依然跟平时一样,只说一句:“爸的胳膊长。”他就坐在那里不移动。妈妈在一旁看了,推推他,说:“你这老头子,总是仗着胳膊长,快,往前凑凑!”

从此以后,只要哥哥在家,爸爸也不再和哥哥争,幸福地被哥哥推拥到中间的位置。 后来,哥哥带了女朋友回来——不用说,连我这个小妹也得往边儿靠。妈妈在摆放碗筷的时候,依然把爸爸的位置安排得最远,荤的素的香的甜的,妈妈总是放在哥哥和他女朋友的眼前。直到我嫂子进了门,爸爸依然是因为“胳膊长”而坐得离菜和汤远远的。

等到我也带了男朋友回家,那时又有了小侄儿,爸爸的胳膊更长了,坐在最远的地方,任凭谁劝,他也不换地方。有时,妈妈干脆就专门拿个菜碟,各样菜给他夹一些。“独享”的时候,他时常停下来笑眯眯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后来,爸爸比妈妈先离休,他天天去早市采购各种食材,烹饪各种美味,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以神厨自居的爸爸,总是坐着偏席,②看着儿孙们饕(tāo)餮(tiè),他眼睛里都洋溢着喜悦,还总是说:“幸福的人都是胳膊长的人,爸这辈子都是胳膊长的人哩!”

唉,亲爱的老爸,哪里是您的胳膊长,分明是您和妈妈对我们的爱无边呢!

——有删改

1.结合语境,品味文中词句,完成练习。(5分)

(1)第2自然段中的“吧唧吧唧”是个拟声词,生动地写出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说明“我们”( )(2分) A.年少无知,在父母面前毫不顾及形象。 B.吃得非常香,已经不顾及自己的吃相了。

(2)读画线的句子,写出运用的描写手法,再完成练习。(3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我从这些描写中,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父亲形象。 2.文中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这么做真的是因为胳膊长吗?读了短文,你想对文中的爸爸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表达。(3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您说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爸爸”或“妈妈”,也可以填写那些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向他们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和敬意。2.把要说的话用一封信的形式写出来。3.语言得体,情感真挚。4.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辞退 忙碌 噪音 压抑 脊背 2.心疼 纸屑 二、1.jūn√ ɡuī√ 2.sāi√ sài√ 三、1.启迪 2.启发 3.启示

四、1.B 2.(1)① (2)③ (3)② (4)④

3.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与之相同的是B选项。 A、C选项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选项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4.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B选项中的省略号表示声音断断续续,而非延长,故判断不正确。 5.A

五、1.母亲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她们是当妈的呀,她挺高兴我爱看书的。

2.示例:他拿起笔,打开信纸,看着泛黄的照片,开始给远方的亲人写信。 3.海 教你心胸宽广

4.示例:这是我第一次真正骄傲的笑,与在电脑游戏前狂野的笑,在老师面前拘谨的

笑,在爸妈面前放肆的笑都大不一样,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和畅意。

六、1.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 无限思念

2.糟糕透了 爱

3.居安思危 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由奢入俭难

七、1.图中的爸爸妈妈想让孩子继续做作业;孩子放假不想补习,想休息。

2.示例:我认为这样的“父母之爱”太有压力了,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过

分给孩子施加压力,劳逸结合会更好。

3.示例: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爱我,很多事情是为我好。但是我的生活不能只有学

习,我需要一些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也有益于我的学习。

八、1.钱攒了很久 钱来之不易

2.(1)×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并分析判断的能力。选段中描写女工,是通过侧

面描写来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所以选段“不应该细写另外一位女工”的描述是错误的。

(2)√ (3)√ 3.B

4.四个“立刻”的反复使用,表现了母亲丝毫不停地投入工作,突出母亲挣钱养家的不容易。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是格外心疼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修辞手法作用的能力。“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联系选段内容,体会作者心中的情感:几个“立刻”描写了母亲的动作,也反映了儿子在看到母亲忙碌地工作,辛苦地赚钱时,其内心是心疼与愧疚的。 九、1.(1)津津有味地吃东西 B

(2)①语言描写 ②神态描写 和蔼可亲、疼爱子女

2.(1)哥哥读大学时,回家带了铁观音,请坐在餐桌一角的爸爸坐到中间。 (2)哥哥带女朋友回家,吃饭时,爸爸坐得离菜和汤远远的。 (3)“我”带男朋友回家,吃饭时,爸爸坐在最远的地方,却很开心。 3.示例:不是的。我想说:您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子女,真是一位慈爱的好爸爸。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联系短文内容以及最后一句话可知并不是爸爸的胳膊长,而是他对子女的爱无私而伟大,然后表达出对文中的爸爸的赞美即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 累 运 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8分)

1.lí mínɡ( )时分,qī hēi( )的夜色渐渐褪去,天yù lái yù liànɡ( )。我pāo kāi( )烦恼,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

2.yè mù( )下的天马hé pàn( ),大rónɡ shù( )无视江水的zhǎnɡ luò( ),正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二、选字组词。(6分)

假 暇 瑕

( )如 闲( ) ( )疵 应接不( )

稍 捎 梢

( )带 ( )微 树( ) 眉( )

榆 愉 喻

( )快 比( ) ( )树 ( )悦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晕(yùn) 纠正(jiū) 一更(ɡēnɡ) 果实累累(léi) ....B.袅袅(niǎo) 空旷(kuànɡ) 嫉妒(jì) 不可计数(shù) ....C.山寺(shì) 聒噪(ɡuō) 凛冽(lǐn) 嫦娥(chánɡ) ....D.瓷盆(cí) 木桩(zhuānɡ) 未免(miǎn) 悄然无声(qiāo) ....2.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歇(歇:尽) .

B.聒碎乡心梦不成(聒:这里指风雪声) .C.王孙自可留(王孙:指姓王的人的孙子) ..D.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盛的榕树 翠绿的颜色 B.蒙蒙的细雨 朦胧的微光

C.凛冽的清晨 明亮的月夜 D.闲逸的心情 七彩的红霞

4.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只画眉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B.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C.榕树茂盛的枝干向四面伸展开来,树叶密不透风,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D.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 5.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迹》一文中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中堂、院中、河边三个地方,这也正是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足迹。

B.巴金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傍晚去,没有看到鸟,第二次是早晨去,看到了众鸟纷飞的景象。

C.《四季之美》一文中描写冬天早晨的美时,作者主要采用了静态描写的写法。 D.“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应用赞美、感慨的语气来朗读。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上去了。(仿照句式,运用动态描写把句子补充完整)

成群结队的大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柳树舒展开了枝条。(把句子写具体)

春天,柳树舒展开了________________枝条,柳条在微风中__________,远远看去柳树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语境填写古诗词名句。(8分)

1.天色已晚,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清清泉水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好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画!这不禁令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外风雪交加,环境恶劣,睡梦被无情打断,这使出征的词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枫桥夜泊》中描写秋夜江边之景,表达诗人孤寂忧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居秋暝》中直接表达诗人归隐山林的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实践。(3分)

有关数据显示,每天有7.5亿人进入微信朋友圈,平均每人要看十几次,每天的朋友圈浏览总和为100亿次,朋友圈作为一个展示自我、传递信息的平台,深受用户的喜爱。

元旦小长假即将到来,北京各大公园广泛开展群众冰雪活动,让市民走出家门领略冬季运动的魅力。请你以此为主题在微信朋友圈发一条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2022年世界杯宣传画,完成练习。(7分)

中文名称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届 数 第22届 主办国家 卡塔尔

举办日期 2022年11月21日至2022年12月18日 举办场馆 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 决赛场地 勒赛尔地标体育场 参赛队数 32支 比赛场数 64场

1.世界杯每__年举行一次,2022年世界杯在______举行,决赛场地在____________体育场,这是第____届世界杯。(4分)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2022年世界杯不是集中在一个城市举行。 ( ) (2)比赛持续29天。 ( ) (3)王楠可以在2022年12月20日前往卡塔尔观看世界杯。 ( ) 八、阅读文段,完成练习。(7分)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____________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___________。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2.根据课文内容,将第2自然段补充完整。(2分)

3.文段是按______顺序写的。每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都是______。(2分) 4.秋天的黄昏有哪些动人之处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它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除了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有删改

1.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1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7分)

(1)第②段主要采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的手法,描写了家乡秋夜里的田野、______、______等景物。(3分)

(2)第③段主要采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的手法,描写了家乡秋夜里的人声和______声。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想象画面,试着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将其写具体。(4分)

3.下列句子中,与“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这句话采用的描写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一阵风吹来,柳条儿随风飘扬,轻轻抚摸着我的脸庞。 D.鸟儿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描绘出了家乡秋夜的美丽。 ( ) (2)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表现出家乡秋夜的生机勃勃。 ( )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结尾更说明“我”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 5.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勾勒家乡秋夜的美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 作 天 地

十、习作表达。(30分)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多姿多彩。你一定去过一些景色奇丽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你游览过或熟悉的景观写一篇作文。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注意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把景观写得生动鲜活;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黎明 漆黑 愈来愈亮 抛开 2.夜幕 河畔 榕树 涨落 二、假 暇 瑕 暇 捎 稍 梢 梢 愉 喻 榆 愉 三、1.A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的能力。C选项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故C选项错误。 3.D 4.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C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榕树的“大”,故与例句不同。 5.C

四、1.示例:在高空中比翼而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2.难道那“鸟的天堂”不是鸟的天堂吗?

3.细细的柔嫩的 轻轻飘荡 穿着绿纱裙的美丽少女 五、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3.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4.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六、示例:畅玩冰雪世界,点燃运动激情。大家一起来领略冬季运动的魅力吧! 七、1.4 卡塔尔 勒赛尔地标 22 2.(1)√ (2)× (3)× 八、1.即使 也 2.成群结队 心旷神怡 3.时间 总分

4.乌鸦归巢,大雁比翼而飞,风声、虫鸣令人心旷神怡。

九、1.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它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2.(1)静态 月光 竹林

(2)动态 动物 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3.B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句子描写方法的能力。例句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而B选

项是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体现其蓬勃的生命力,故两者的描写方法不同。 4.(1)√ (2)√ (3)×

5.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家乡秋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和理解写作手法的能力。动静结合是一种写作手法,它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动静结合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活灵活现,直观形象。短文第②段围绕“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大量运用了静态描写,第③段围绕“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大量运用了动态描写。作者借写家乡秋夜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秋夜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