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4315033 U (45)授权公告日(45)授权公告日 2015.05.06
(21)申请号 201520009420.6(22)申请日 2015.01.07
(73)专利权人王爱民
地址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东海中路5号青
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老年内科(72)发明人王爱民(51)Int.Cl.
G08B 21/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现有技术缺乏易于老人接受的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为此,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包括表壳、时钟控制电路和蜂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和卫星定位追踪器,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包括线圈和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且常开动触点上设有一手动按扭,所述常开继电器开关还设有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该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的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并联后,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的线圈和卫星定位追踪器一起跨接在电池正负极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型轻巧、使用方便,外表美观、易于老人接受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养老院、医院及其他家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或单位。 C N 2 0 4 3 1 5 0 3 3 U CN 20431503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包括表壳(1),该表壳(1)内设电子表芯和电池(2),并配有表带(3),电子表芯内设有时钟控制电路(4)、蜂鸣报警器(5)、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和手动开关(K1),时钟控制电路(4)与电池(2)组成回路,且时钟控制电路设有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包括线圈和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手动开关(K1)包括两对动触点和静触点,且两对动触点联动,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串联后一起跨接在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池(2)负极之间,另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跨接在电池(2)正负极之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和卫星定位追踪器(6),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包括线圈和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且常开动触点上设有一手动按扭,所述常开继电器开关(KM1)还设有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该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并联后,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线圈和卫星定位追踪器(6)一起跨接在电池(2)正负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手动按扭设置在表壳(1)背面的圆形凹坑(7)内,该手动按扭外端膨大为圆盘(8),该圆盘(8)设置于圆形凹坑(7)内,其外表面突出于圆形凹坑(7)。
2
CN 204315033 U
说 明 书
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述,现有电子手表包括表壳1,该表壳1内设电子表芯和电池2,并配有表带3,电子表芯内设有时钟控制电路4、蜂鸣报警器5、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和手动开关K1,时钟控制电路4与电池2组成回路,且时钟控制电路设有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包括线圈和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手动开关K1包括两对动触点和静触点,且两对动触点联动,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串联后一起跨接在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池2负极之间,另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第一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跨接在电池2正负极之间。[0003] 工作原理:需要使用定时提醒功能时,用户先通过表壳上的按扭或旋扭设定好预定时刻,然后或同时将手动开关K1闭合,时钟控制电路4运行在预定时刻时,时钟控制电路4的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导通,产生磁力吸引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蜂鸣报警器5通电报警。人们需要停止报警时,通过手动开关K1切断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和蜂鸣报警器5的电源供应,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复位。[0004] 早期老年人、或者老年痴呆患者防走失的设备只是老年身份卡,有的戴在手腕上,缺少定位和报警功能,无法满足一些高端用户、特殊用户需求。为此,人们发明了卫星定位追踪器,但很多老年人,特别是一些自尊心强的老年人不愿面对自己记忆力衰退、甚至患有老年痴呆的现实,外出时不愿携带卫星定位追踪器。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易于老人接受的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包括表壳1,该表壳1内设电子表芯和电池2,并配有表带3,电子表芯内设有时钟控制电路4、蜂鸣报警器5、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和手动开关K1,时钟控制电路4与电池2组成回路,且时钟控制电路设有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包括线圈和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手动开关K1包括两对动触点和静触点,且两对动触点联动,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串联后一起跨接在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池2负极之间,另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跨接在电池2正负极之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和卫星定位追踪器6,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包括线圈和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且常开动触点上设有一手动按扭,所述常开继电器开关KM1还设有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该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并联后,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线圈和卫星定
3
CN 204315033 U
说 明 书
2/3页
位追踪器6一起跨接在电池2正负极之间。[0007] 如此设计,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外形和普通手表无异,便于老人接受。老人外出时,医护人员或家人,帮老人设定外出时限,超过时限,卫星定位追踪器自动开启,便于医护人员或家人追踪到老人。老人自愿情况下,也可以主动打开卫星定位追踪器,便于家人或医护人员追踪寻找。[0008] 作为优化,所述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手动按扭设置在表壳1背面的圆形凹坑7内,该手动按扭外端膨大为圆盘8,该圆盘8设置于圆形凹坑7内,其外表面突出于圆形凹坑7。如此设计,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只要配戴在老人手腕上,卫星定位追踪器就自动打开。
[0009] 本实用新型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具有外型轻巧、使用方便,外表美观、易于老人接受的优点,广泛适用各种养老院、医院及其他家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或单位使用。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作进一步说明:[0011] 图1是现有电子手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12] 图2是现有电子手表的电路简意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实施方式一的电路示意图;[0014] 图4是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实施方式二的背面结构示意图。[0015] 图中:1为表壳、2为电池、3为表带、4为时钟控制电路、5为蜂鸣报警器、6为卫星定位追踪器、7为圆形凹坑、8为圆盘、KM1为常开继电器开关、KM2为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1为手动开关。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方式一:如图3所示,本老人防走失定位追踪报警器包括表壳1,该表壳1内设电子表芯和电池2,并配有表带3,电子表芯内设有时钟控制电路4、蜂鸣报警器5、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和手动开关K1,时钟控制电路4与电池2组成回路,且时钟控制电路设有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常开继电器开关KM1包括线圈和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手动开关K1包括两对动触点和静触点,且两对动触点联动,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串联后一起跨接在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池2负极之间,另一组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第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跨接在电池2正负极之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和卫星定位追踪器6,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包括线圈和一对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且常开动触点上设有一手动按扭,所述常开继电器开关KM1还设有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该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并联后,与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线圈和卫星定位追踪器6一起跨接在电池2正负极之间。[0017] 工作原理:老人外出时,医护人员或家人用户先通过表壳上的按扭或旋扭设定好预定时刻,然后或同时将手动开关K1闭合。定时提醒功能打开。时钟控制电路4运行在预定时刻时,时钟控制电路4的定时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导通,产生磁力吸引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第一常开
[0018]
4
CN 204315033 U
说 明 书
3/3页
动触点和静触点和第二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同时闭合,一方面蜂鸣报警器5通电报警,担醒老人外出超时;另一方面卫星定位追踪器6和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线圈通电工作。
[0019] 在KM2的线圈通电后,吸引其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这时即使老人手动关闭手动开关K1,常开继电器开关KM1的线圈及其常开动触点和静触点也仍然保持通电工作状态。不会卫星定位追踪器6启动后,因定时程序关闭而停止工作。[0020] 实施方式二:如图4所示,所述带按扭的常开继电器开关KM2的手动按扭设置在表壳1背面的圆形凹坑7内,该手动按扭外端膨大为圆盘8,该圆盘8设置于圆形凹坑7内,其外表面突出于圆形凹坑7,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一所述,略。
5
CN 20431503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6
CN 20431503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7
CN 204315033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