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整理 (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D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2.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某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 )B A.冒顿单于,王昭君 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C.汉元帝,王昭君 D.冒顿单于,吕后 3.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B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4.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C ...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非常气愤 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5.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的是( )C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李鸿章 6.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A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 ④群众基础好 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7.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B
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8.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C
A.广州 B.深圳 C.厦门 D.上海 9.右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A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10.某历史专栏出现了以下三幅图片,该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D
纳 赛 尔 卡斯特罗进入哈瓦那
A.经济全球化 B.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C.拉丁美洲的独立 D.亚非拉的奋起 二、判断和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小题5分,第12小题6分,第13小题5分,共计16分)
1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与历史故事。请将以下成语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用线连起来。(5分)
卧薪尝胆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鸿门宴
11.卧薪尝胆——吴越争霸;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退避三舍——城濮之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12.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 】内打“√”,错误的在题前【 】内打“×”。(6分) 【 】(1)宋代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造船技术也很先进,娱乐场所还出现了京剧表演等。 【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3)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 】(5)马可·波罗在元朝朝廷里任职,还到各地视察,他曾出使日本,他在《马可·波罗行纪》里记述了日本的情况。 【 】(6)哥伦布受葡萄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横渡了茫茫的太平洋,终于发现了新大陆。 12.(1)【×】;(2)【√】;(3)【√】;(4)【×】;(5)【×】;(6)【×】。
13.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有关“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小结,其中有五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过来。(5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外,还有旧贵族。革命中,英国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表明英国最终确立了总统制的资产阶级政权。正如学者所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纳西比战役是它的关键转折点,美军打败了英军,迫使英军5000多人投降。在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他还多次打败了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13.错误:旧贵族;改正:新贵族。错误:人权宣言;改正:权利法案。错误:总统制;改正:君主立宪制。错误:纳西比战役;改正:萨拉托加战役。错误:罗伯斯庇尔;改正:拿破仑。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11分,共计20分)
1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主义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从材料有可以看出,20世纪八十年代苏联改革的结果怎样?(3分) (2)导致苏联改革出现上述结果的客观历史因素是 。(2分,填字母代号) A.“八·一九”事件 B.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措施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4分) 14.(1)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3分,若只答“苏联解体”,给2分)(2)C;(2分)(3)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③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抵制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4分,每点1分。答出其他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5.上海世博会是举办,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也引发了对科技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内,以工业革命伟大成果为内容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隆重开幕了。1.7万参展者带来了大约100万件展品,在160天的展期内,迎来了世界各地多达630万人次的参观者,这次展览会云集了工业革命时代最先进的工业成果,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在展览会上大放异彩。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博会的前提条件是 。(2分,填字母代号) 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②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③有1.7万人参展,有大约100万件展品,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盛大体验 ④《共产党宣言》发表,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
⑤“日不落帝国”的巨大号召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2)假如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以下展品中应该入选的是 。(2分,填字母代号)
①蒸汽机 ②发电机 ③耐用电灯泡 ④内燃机 ⑤火车 ⑥轮船 ⑦汽车 ⑧飞机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⑦⑧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⑦⑧ (3)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特点是 。(2分,填字母代号)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C.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D.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它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当数千万中国人以无比欣喜的心情迈进上海世博园大门时,便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人类文明的脉搏,按照7000万的参观者计算,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上海经济直接拉动效益可观。加上全球正处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这样的盛会就更加引人注目。但在世博会展示的场馆中,中国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活力不足,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等
(4)结合材料二分析举办上海世博会的意义。(3分)从材料二中你还能得到什么感悟?(2分) 15.(1)C;(2分)(2)B;(2分)(3)D;(2分)(4)意义:上海世博会是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新成果的平台;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文明进步的形象;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感悟:但也要看到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2分,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四、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14分) 16.国际关系史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某校历史小组同学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主题一: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0周年。6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3分)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主题二: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也遭到北约导弹袭击。这就是科索沃战争。其间,美国首次打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 (3)应该如何评价科索沃战争?(2分)
(4)美国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什么?(2分)
主题三:中美建交后,仍不断有摩擦和冲突。如,2004年撞机事件,2009年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等。因此,有同学认为还是不与美国建交为好;有的同学则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一定的摩擦和冲突,但双方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应该友好合作。 (5)请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4分) 16.(1)美国侵略朝鲜,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3分)(2)捍卫了我国的安宁,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分)(3)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2分)(4)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的途径。(2分)(5)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全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分)(本题不拘泥于文字表述;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