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管理方法观察与体会

来源:独旅网
・560・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Feb 28(3) f4]胡逞颖.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 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5):580—581. [5 JFu Tianshui Huang Yitie.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failure,the application of 18 cases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综上所述.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 关节置换术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术后的关节功能.缓解术 后疼痛,还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显著,值得临 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i]黄长智,杨效宁,刘大诚,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伴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8): 756—757. (with reports)[JJ_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201 1,26(4):340—341. [6]t建华,曾国庆.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 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l1(24):1984—1984. [7]1i xiao.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proximal femoral in— tramedullary nail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senile intertroehanter- f2]5增东琏星烨 刘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 ic fractures treated by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southwest, 2013,15(2):125—128. 骨折t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8):759—760. f3]杨希亮.髋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研 究[J].中国医学仓0新,2013,10(22):125~127. [8]韦辉贤,磨惠君,韦继锋.DHS PFN及TH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 骨折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2889—2891. 收稿日期:2016—12—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管理方法观察与体会 胡荣荣(东莞市东城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7) 摘要: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 组采用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 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遵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健康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7)03—056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其治疗仅能采用对症干预与支持治疗等…:而近年来随着医 沟通技巧、人文关怀、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严重程 度分级等相关知识以及患者的教育、管理,例如氧疗管理、饮 食管理、心理管理、用药管理、有效排痰及呼吸功能锻炼管理 疗模式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等原因影响.健康管 理日益受到重视且被逐渐运用于临床 .本文利用健康管理 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以干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等:培训形式以讲课、情景再现为主,确保成员掌握健康管理 内容及实际操作。(2)建立健康档案:收集患者信息、留取联 系方式.告知其用药时间、用药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 时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等.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 教育家属参与到患者的监测和防控中,取得支持、改变家庭 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 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 指南(2007版) ]诊断标准且患者生活均能自理。其中男48 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提高依从性。(3)健康管理 内容:①预防管理,教育患者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减少有害 例,女16例;年龄62 78岁;病程1 3年;文化程度:小学2l 例、初中20例、高中l6例、大专及以上7例。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尸> 0.05).具有可比性 粉尘、刺激性气体吸人,尤其是雾霾天应减少外出、呼吸道流 行病爆发时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且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② 心理管理。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 的疏导管理.包括说理疏导管理.即向患者表达同情与关怀 之情、消除陌生紧张等心理,取得患者信任:移情相制管理,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即向 患者宣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日常生活、 预后等相关知识.以及各种药物治疗的目的、用法、药物副作 用等,对疑难问题予以随时解答:告知患者应按时服药、自我 监测、定期复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方法:(1)建立慢 即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其思想负担,利用言语诱导调动其 积极性,根据患者文化背景,采用移情、满足、疏导和暗示法 等疏导不良情志.同时采用相制管理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 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管理小组.由主任、副主任、主管医师、 医师构成.共计5人,成员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包括 情志以淡化不良情志、使患者处于最佳精神状态:采取解疑 答惑管理,以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疏导劝说,且积极与家属沟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Feb 28(3) ・561・ 通争取其最大的支持。③饮食管理,饮食以鱼蛋奶等优质蛋 白、清淡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④ 氧疗管理.教育患者利用鼻导管持续2-3L/arin低流量吸氧, 时间12 15h.教育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等情况 时.及时就诊。⑤康复管理,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合理安 排患者生活与工作.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祛痰 剂,教育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方法、掌握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膈肌呼吸.2-3次/d、反复3 ̄5次/d;比如呼吸操训练,首先嘱患 者平静呼吸、立位吸气、前倾呼气,其次上臂单举吸气、双手 压腹呼气.随后上肢平举吸气、双臂下垂呼气,上肢平伸吸 气、双手压腹呼气,抱头吸气、转体呼气,最后保持立位上举 。 够合理的摄人.上肢吸气、蹲位呼气、由腹式缩唇呼吸至平静呼吸,2-3次,d。 1.3效果评价标准观察对比两组肺功能评改善情况:(1) 6min行走试验;(2)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 )、1秒钟用力 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FVC)。观察对比两组遵医 依从性:根据Moriskv问卷表【4j,含五个维度,包括合理饮食、 合理运动、合理服药、自我监测和定期复查,分为完全依从、 不完全依从、完全不依从。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 理。计量资料采用主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 率)表示,行x:检验。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FEV1、 FEV ̄/FVC、6min行走试验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 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 2.2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遵医完全依从 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比较[n(%)】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可逆 性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呈进行性发展以及反复发作等特 点.目前尚无药物和治疗方法能彻底阻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者肺功能下降的态势_5];健康管理作为一种低投入、高社会效 益回报的方式.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 地位不断显现,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使 得部分地区无法得到优质医疗服务.而健康管理则能满足人 们对医疗资源的渴望、符合现代医疗模式的理念且有助于降 低医疗费用的支出等_6I 本文将健康管理运用于慢陛阻塞陛肺疾病中 通过表I及 表2.可知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肺功能, 所以有助于稳定病情、降低复发率等:同时遵医依从性得以 明显提升.因此使得患者健康意识得以强化,利于降低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规范患者行为、提高疾病的治疗效 果等:例如盂春英等学者 7J利用“知已”能量监测仪以及生活 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系统对3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对其饮食、运动进行监测,同时予以个体化、系统化的健康管 理.随访三个月后。结果显示30例慢性病患者蛋白、脂肪能 且其体重、腰围、血糖及BMI等指标改善尤为 显著,达到了健康管理的目的,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合。究其 原因.本文认为健康管理是以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标准与预 防、控制指南及规范为基本内容。以健康所需为导向、通过对 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评价等,为特定人群所存在 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管理与干预 并提供有针对性 的健康咨询与服务指导、规范个人行为的过程;具有标准化、 个体化和系统化等特点.实现了三级预防、预防医学与临床 医学的结合及全民参加的目标[8_:同时.此种方法涵盖患者生 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方面,使其被动配合变为主动配合,提 高了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到最大的 健康效果.从而使患者能够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 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糖、体重等风险因素、规范了用 药行为.同时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日常保健方法.进而使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进展被得以有效延迟或降低[9] 总之,健康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满意.能有 效监测影响患者健康的高危因素、降低疾病复发风险、节约 有限的医疗资源、减轻社会负担等,值得进一步完善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容辉,曾焕雄,杨少河,等.健康管理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9):1363—1365. [2]凌文华.预防医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25.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版)_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O(1): 8—17. [4]胡永善,戴红.社区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邹小芳,肖桂华,刘青.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9):1359—1361. 【6]张荣葆,谭星宇,何权瀛,等.不同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的干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4):3017—3021. [7]陈霄,杨志敏.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31f4):1—5. [8]郝楠,郭明华.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院管 理杂志,2013,2Of61:562—564. 【9]Casas A,Troosters T,Garcia-舢merich J,eta1.Integrated Care pre— vents hospitalisations for exacerbations in COPD patients『J].Eur Respir L2006,28(1):123—130. 收稿日期:2017—0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