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0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word版 有答案)

来源:独旅网
2020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九下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第1题每空1分,其他题每空2分,共22分) 1.请在下列数值的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填单位符号):

(1)你正在解答的这张物理试卷的纸张厚度大约70__________; (2)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5____ ______;

2.被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的海底隧道长5.6km, 设计时速最大100km/h,则汽车通过该海底隧道至少要__________min(保留一位小数)。

3.磁场对处在其中的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洛伦兹力,其符号常用f表示。一个质量为m且带正电的粒 子在如甲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恰能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将图甲中带正电的粒子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见 图乙中的“·”)。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乙中作出该带电粒子所受到的重力和洛伦兹力的示意图(图中“×”表 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4.由某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图像可计算出由该物质组成的质量为120g的物体的体积大小为________m.

5.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200N的推力把一箱质量为40kg的货物从斜面底端缓慢匀速推进车厢(即推到斜面顶 端),已知斜面的长度为5m,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该斜面的高度为________m.

6、我国首次在南海成功试采出绿色能源――“可燃冰”。完全燃烧50g的“可燃冰”来加热水,最多可以使质量为 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升高到________℃[q可燃冰=4.2×108J/kg;c水=4.2×103J/(kg·℃)].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上的OA∶OB=4∶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底面积为100dm²,其重量为150N;物体乙(悬 空)的重量为200N,则当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时,则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_Pa.

8.甲、乙两个电子元件的I-U图象如图所示,将甲、乙并联接在电压恒为2V的电路中,则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 比为_________;如果该电路通电5min,则甲、乙消耗的总电能为_________J.

9.将定值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之比为1∶4,则电阻 R1∶R2=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站在河岸上的人(人的眼睛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其实该小鱼的真实位置在水面以下 的B点,请在图中作出人眼看见该小鱼的光路图(作出一条完整的光路图即可)

1 /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其一端伸出桌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C.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B.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D.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其响度越大

12.如图所示,是用3D打印技术将固态树脂打印成的工艺品。3D打印机的喷头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可使固态树脂 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在喷头按照3D图纸轨迹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将液态材料挤出,液态材料放热后迅速变成固态, 并与周围的材料粘结,就这样层层叠加组成了立体实物的工艺品。在上述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和凝华

B.汽化和液化

C.液化和凝固 D.熔化和凝固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其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一定要消耗机械能 D.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14.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二者一起向右做匀速 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木块m受到方向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木块m受到方向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如图所示,某一型号的“小米智能电子锁”设置了三种打开方式:密码(S1)、特定指纹(S2)或应急钥匙(S3), 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16.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C.条形磁铁受到的排斥力增大

B.电磁铁左端是S极

D.条形磁铁所受的吸引力减小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变大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2 / 5

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6分,共16分)

18.小明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么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写出一条即可)。

(2)纠正错误后,小明进行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并通过描点法绘出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如图甲 所示,根据图甲可知,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_____cm.

(3)如图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则烛焰经过凸透镜折射所成像的像距v_________20cm(选 填“>”、“<”或“=”)。

(4)如图丙所示,在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小明把一副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只有将光 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放置的是一副_________眼镜 (选填“近视”或“远视”)。

19.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要竖直向上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 并计算得到如表格中所示的两组实验数据: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该杠杆提升钩码做功时,也存在额外功,不计空气阻力,其额外功的主要来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不能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量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实验结 论。其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保持钩码的重量及其悬挂点不变,只将弹簧测力计改为始终垂直杠杆向上匀速拉动, 则在钩码不断被提升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0.小明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其中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小灯泡额定电压 为2.5V.

(1)小明在开始实验前,检查电路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其电路连接完整。

(2)纠正电路连接的错误后,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

变大,小灯泡却始终不发光,电压表也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正确写出一条即可)。

3 / 5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 功率,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____________W.

(5)小明发现图丙中小灯泡的I-U图像是一条平滑的曲线,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于电流表与电压表本身都有一定电阻,对实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利用由图甲改正后的电路图来测量小 灯泡的电功率,则所测得的电功率要比其真实的电功率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6分,共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

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用一根轻质的不可伸缩且绷紧的绳子连接起来,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 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1min,已知F=3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B=20N,不计空气阻力。求: (1)绳子的拉力大卜;

(2)绳子的拉力对A物体做功的大小。

2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dm²,高为20cm的圆柱形木块由一根不可伸缩的轻质细线与装有一定量水的圆柱形容器底 部相连。细线刚好伸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0cm.求:

(1)细线刚好伸直时(即细线的拉力为零),木块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大小; (2)该木块的质量大小;

(3)如果向圆柱形容器中缓慢注水,当圆柱形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8cm时,细线恰好被拉断,则细线所能承受 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23.现有一个满偏电流Ⅰg,(即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6mA的灵敏电流计G,其内阻Rg为10Ω,小明同学利用

所学的物理知识将该电流计G改装成了一个既可以测电流也可以测电压的多用电表,改装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求: (1)接A、B接线柱,多用电表可作量程为0.6A的电流表使用,电阻R1的阻值大小(保留一位小数); (2)接A、C接线柱,多用电表可作量程为3V的电压表使用,电阻R2的阻值大小。

4 / 5

2020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九下物理二模试卷答案

1、(1)μm;(2)km/h; 2、 3.4; 3、 ; 4、 9.6×10-5; 5、 2;

6、 70; 7、 100; 8、2:1;360; 9、 1:3; 10、11-17:ADBCBCD

18、(1)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2)10; (3)大于; (4)远视;

19、(1)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刚赶上的拉力; (2)①杠杆的自重;②杠杆支点处的摩擦; (3)①两次实验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②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的结论不可靠的; (4)不变; 20、(1)略; (2)电流表与小灯泡并联;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记下两表的示数;

(4)0.5; (5)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偏大;

21、(1)F拉=F-fB=30N-20N=10N; (2)S=vt=0.5m/s×1×60s=30m; W=F拉S=10N×30m=300J; 22、(1)V排=1×1=1dm3=1×10-3m3; F浮=ρgV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因细绳的拉力为零,

木块此时受浮力和重力两力作用;F浮=F下-F上=F下=p下S; p=F浮/S=10N/1×10-2m2=1000Pa; (2)F浮=G=10N; m=G/g=10N/10N/kg=1kg;

(3)V´排=1×1.8=1.8dm3=1.8×10-3m3; F´浮=ρgV排=1×103kg/m3×10N/kg×1.8×10-3m3=18N;

F拉= F´浮-G=18N-10N=8N;

23、(1)Ug=Ig×Rg=6×10-3A×10Ω=0.06V; I1=0.6A-6×10-3A=0.594A; R1=Ug/I1=0.06V/0.594A=0.1Ω; (2)U2=3V-0.06V=2.94V; I2=0.6A; R2=U2/I2=2.94V/0.6A=4.9Ω;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