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原创】《平均分的方法》教学设计

来源:独旅网
小学-数学-打印版

平均分的方法

课题 平均分的方法 课时 使用日期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根据每份几个或平均分成几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掌握用不同方法进行平均分。 课件。 教学过程 反馈旧知 分一分,填一填。 ★游戏一:分硬币。 10枚硬币,每2枚一份,分成了()份。 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复习旧知。 (一) (二)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 -打印版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打印版

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表演开始了,你都看到什么了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应用。 出示课本62页第1题。 建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在说一说。 四、感悟收获 师:通过分一分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边学边练 填空: 下面▲每3个一组可以分( )组。每4个一组可以分( )组。每6个一组(一) 可以分( )组。 ▲▲▲▲▲▲▲▲▲▲▲▲ 巩固训练 1.圈一圈,填一填。 9个,每3个分一份, 10个,每2个分一份, 可以分(3)份。可以分(5)份。 2 -打印版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打印版

2.摆一摆、填一填。 (1)14支铅笔,平均分成(7)份,每份(2)支。 (2)14支铅笔,每(2)支一份,能分(7)份。 答案不唯一。 3.填一填。 (1)(8)个蘑菇,每次运2个,(4)次运完。 (2)(8)个蘑菇,4次运完,平均每次运(2)个。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方法 分成2组,每组6只2只一组,能分成8组 分成4组,每组3只4只一组,能分成4组 分成6组,每组2只8在一组,能分成2组 分成3组,每组4只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在新授过程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分果子情境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在活动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比一比,不仅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3 -打印版 小学-数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