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只接受普通护理的患者45例中,发生便秘的有18例,占了40%,而试验组添加了食疗联合穴位和腹部按摩后,2周内发生便秘的人数只有6例,占总人数1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说明,添加了食疗联合穴位和腹部按摩之后,患者的便秘情况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我们应用食疗联合穴位和腹部按摩对于脑卒中后便秘的情况确实比一般护理要好,可以作为预防脑卒中
后便秘的手段之一。参考文献:
[1]吴巧珑,苏淋.脑卒中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及多因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27):14-16.
[2]黄素芳.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2):132-133.
[3]蔡文智,王丽,郭丽,等.脑卒中后便秘与脑损伤相关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1):117-120.
[4]朱惠芳,杨玉英.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行腹部按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29-30.
[5]杨焕芝,周在霞,娄秀娥,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防治脑卒中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0):2799-2802.
作者简介:
李俊侠,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编辑:姜力 编号:EB-17042009F(修回:2017-06-23)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Effective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stroke sequelae by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张海军
(莱芜市中医医院,山东 莱芜,271100)
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8-0028-02 证型:BIA中图分类号: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10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摘 要】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和NIHSS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DL和NIHSS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关键词】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bstract】
stroke sequelae. Methods: 104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ADL and Neural NIHS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DL and NIHSS scores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e situation before treatment, and ADL and NIHS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had better effect on stroke sequelae, and was worthy to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ation therapy; Stroke sequelae【Keyword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8.014
中风后遗症是指在中风患者发病后,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㖞斜等症状,称之为中风后遗症,其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1,2]。本研究选取我院104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并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及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初
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 第18期
-29-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我院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MRI检查,临床表现等确诊,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及《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49~89岁,平均年龄为(63.4±6.5)岁,患者病程5.2~15.8个月,平均病程为(9.2±3.7)个月。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9~90岁,平均年龄为(64.2±6.4)岁,患者病程5.5~16.5个月,平均病程为(9.3±3.6)个月。排除伴有肝、肾、心、脑及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且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该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ADL 训练、ST语言功能训练及PT 肢体功能训练。①ADL 训练训练主要训练患者由卧至走,训练患者的平衡力、耐力,逐渐训练患者穿衣、如厕、进食、洗漱、步行等日常活动能力训练;②ST语言功能训练主要对患者进行呼吸、唇舌及发音训练,同时采用卡片、口令等形式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理解能力及认知功能;③PT 肢体功能训练主要训练患者的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的运动,同时训练患者的肌肉耐力和运动协调能力。患者每日训练1 次,每次训练30~60min,20 d为1个疗程,训练2个疗程。与此同时教会患者家属帮助病人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康复训练方法同对照组,针灸治疗方法如下:取患者的手三里穴、气海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悬钟穴、外关穴、曲池穴、内关穴、曲泽穴、百会穴、三阴交穴、合谷穴、梁丘穴、膻中穴、大椎穴、命门穴、肩髃穴等,
每穴位施针以补虚泻实为原则,留针30min,
每次15min。运动迟缓的患者加施针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以及昆仑穴;语言障碍的患者加施针哑门穴和廉泉穴(不留针且刺入后即刻拔出);痉挛的患者加施针照海穴、申脉穴、居髎穴以及跗阳穴;吞咽障碍的患者加施针水沟穴和哑门穴;口角歪斜的患者加施针地仓穴和颊车穴。20d为1个疗程,针灸治疗2个疗程。1.3 观察指标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根据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越好。1.4 统计分析
对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2 结 果本研究中所有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前的ADL 评分和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但两组患者经过
治疗后,ADL 评分和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
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可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和NIHSS 评分比较组别NIHSS 评分ADL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5.17±6.4949.37±13.58*
29.07±5.17
13.24±1.77*观察组
15.23±6.53
69.58±15.47*∆29.11±5.29
8.15±1.87*∆
注:*
代表: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与对照
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脑中风的频率也在与日俱增。脑中风患者往往伴有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后遗症[3]。康复训练是常见的改善脑中风患者后遗症的治疗方法,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如:针灸、补阳还五汤、推拿等[4,5]。刘宝国、刘庆军等[6,7]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中,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观察组患者的NISS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
[1]卢春玲,刘蕾,梁艳.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64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11):46-47.
[2]秦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4):32-33.
[3]杨学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7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4(07):68-69.
[4]吕寅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4):55-56.
[5]王啸,闫建玲.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15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05):50-51+53.
[6]刘国宝,马静.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08):214-215.
[7]刘庆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276-277.
编辑:赵聪 编号:EB-15091603F(修回:2016-06-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