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海电大《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来源:独旅网
《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练习一(第一、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11、A 2、C 12、D 3、A 13、A 4、D 14、A 5、B 15、D 6、D 16、B 7、D 17、D 8、D 18、C 9、B 19、C 10、C 20、B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ACD 2 BCE 3 ABD 4 BC 5 CDE 6 ABD 7 ABD 8 AD 9 ABD 10 ACD

三、阅读理解题(含三小题,共20分)

1.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或“了解”)你(是怎样的);你原本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2.试分析庄子游濠梁、知鱼乐体现出怎样的审美境界?(7分)

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的身心处于无限自由的境界,在“游”的境界中,忘却了自身与外物的区别,发出“鱼乐”的感慨是很自然的。(4分)由此,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心理条件下达到了身与物齐(或“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3分)

3.就本文看,庄子和惠子各自思维的特点是什么?(8分)

庄子是诗性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往往打通物我,融合物我,往往以个人审美体验为依据。(4分)而惠子却是以实证为基础,恪守物我界限,一切以经验和逻辑为准绳。(4分)

四、作文(共40分)

作文要求:能结合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表述自己的感受、观点,内容具体、翔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评分标准:

A类(36——40分)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巧妙、语言流畅。 B类(30——35)主题较为鲜明、内容较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C类(24——29)有主题、内容一般,中心一般、选材一般,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D类(18——23)有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一般、语句较为通顺。 E类(18分以下)无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不合理、语句不通。 (错别字、字数不满酌情扣分)

《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练习二(第三、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11、A 2、C 12、C 3、A 13、C 4、B 14、B 5、C 15、C 6、C 16、B 7、A 17、A 8、C 18、B 9、D 19、A 10、B 20、C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BD 2 ACE 3 ABCDE 4 AC 5 ABCE 6 ABD 7 AD 8 ABC 9 ABD 10 AD 三、阅读理解题(含三小题,共20分)

1. 这则故事在伊索寓言中的本意是什么?(5分)

这则故事在伊索寓言中的本意是:讽刺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或:讽刺无能且自我安慰的人。)

2. 对于这则故事,钱钟书由伊索寓言引申出的新解是什么?(7分)

钱氏引出的新解是:人的心理具有复杂性(比寓言中人格化的狐狸的心理要复杂),即使吃到葡萄仍旧说酸,因为一方面自己贪心不足,一方面还具有唯恐他人也得到的自私心态。

3. 谈谈钱钟书在这一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8分)

这是一种“续文”的思维方式,也即一种“接下去”思考的方式。(此为要点,须略举例作一两句分析。)

四、作文(共40分)

作文要求:能结合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表述自己的感受、观点,内容具体、翔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评分标准:

A类(36——40分)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巧妙、语言流畅。 B类(30——35)主题较为鲜明、内容较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C类(24——29)有主题、内容一般,中心一般、选材一般,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D类(18——23)有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一般、语句较为通顺。 E类(18分以下)无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不合理、语句不通。 (错别字、字数不满酌情扣分)

《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练习三(第五、六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A 11、D 2、B 12、B 3、C 13、A 4、A 14、B 5、A 15、B 6、C 16、D 7、C 17、D 8、A 18、A 9、B 19、A 10、A 20、C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CD 2 BCE 3 ACD 4 ABD 5 ABCD 6 ABCD 7 ACD 8 ACD 9 ABDE 10 ACD 三、阅读理解题(含三小题,共20分)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5分)

作者为母亲在上流沙龙里自信、从容自在的表现而感到自豪,但回来后母亲却满腹心事,不自信自己的丈夫是否满意自己的表现。

2.母亲在与作者对话时的“费劲”、“黯然神伤”和“沉默”,表明了什么?(7分)

表明了母亲虽然渴望要知道自己的亲人尤其是自己的丈夫对她的看法,但她的传统的布尔乔亚的教养又把自己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即她唯恐自己出门在外有失教养,所以急于想知道自己丈夫的评价,而直接的询问又被认为是有失教养的,只能与惴惴不安为伍。

3. 结合全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情的?(8分)

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相当矛盾的:作者与母亲的圈子不同,存在隔膜;作者为母亲在沙龙中的从容自在和见地而感到自豪;作者为母亲不知是否获得父亲的满意而感到同样的遗憾和伤怀,也为母亲送礼物的庸俗功利性的情意和伪饰感到失望乃至愤怒;正是在交流的困难中,作者逐渐理解了母亲的表现方式背后的原因和母亲真正的天性与感情,并决心要同压抑天性的传统的布尔乔亚的所谓教养,这一习惯势力进行斗争。(无标准答案,此仅为参考答案,学生如能就其中一点展开并谈出自己的看法或是另有别解,视其道理圆融程度给分。)

四、作文(共40分)

作文要求:能结合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表述自己的感受、观点,内容具体、翔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评分标准:(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