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肩周炎推拿治疗

来源:独旅网


推拿治疗肩周炎

摘要: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其特点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逐渐加剧,经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疼痛逐渐消退,功能慢慢恢复,最后自愈。推拿可以……

关键词:肩周炎 推拿治疗 综述

中国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有两面: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是则是风寒湿邪。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老年人多肝肾两虚,故出现肝血虚、肾气虚、骨惫懈惰,素体虚弱,如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邪客于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阻滞而形成肩周炎。从局部关节而论,肝主筋,筋赖以肝血的滋养,肝血虚,筋失所养,故出现弛萎无力,肩臂不能运动,或筋痉挛而致肩臂伸展不利。肾主骨,骨是赖以肾气充营的,肾气衰,精少

骨髓不足,故出现骨惫懈惰,所以肢伸运动无力。也可因长期劳累,在汗出当风或睡卧时肩部裸露,风吹受凉时发生。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涉及内因和外因俩个方面,病机主要是在

年老肝肾两虚的基础上外感风寒湿邪,

邪客肩部经络致气血阻滞而形成肩周炎。笔者现将近5年肩周炎的推拿治疗文献总结如下:

.一.单纯推拿

单纯推拿是指在临床上单用推拿手法来治疗肩周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很常见,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也很多。纵观这些临床报道,其治疗组一般治愈率都在30%以上,有效率都在90%以上,这说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靠,并且已被广大肩周炎患者接受和认可。

黄忠平[1]用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00例,治疗方法:(1)肩关节牵拉法:患者一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先用滚、揉、推、抹、拿等手法在患肩部施治10分钟,再行分拨理筋手法,用拇指点揉、弹拨局部僵硬,痉挛的软组织,然后医生一手握住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臂,作缓慢向上牵拉患者肩膀,逐渐增加前屈上举高度。如患者一取仰卧位时,医生一坐于患者一侧旁,一手扶持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肩或肘部,作缓慢向上牵拉,逐渐增加上举口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反复上举及牵拉3~5次。(2)肩关节摇转法:患者一取坐位,医生一手握住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臂作缓慢向上摇动如患者一取仰卧位时,医生坐于患者一侧旁,一手扶持患者一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肩或肘部,作缓慢向上摇动,反复摇动3~5次,最后再按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肩关节。(3)穴位点按法:取合谷、曲池、缺盆、肩骼、肩井、天宗各点按一分钟,最后以抖法、搓法结束。每日治疗一次,10天为一疗程。

唐光丽[2]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100例,操作:松肩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站于患侧。拿捏风池、肩井同时配合小鱼际揉从肩井至风门数次,然后点豁风穴半分钟,沿胸锁乳突肌方向用拇指按揉至缺盆穴,反复操作2~4分钟,使患者上肢或臂背有麻胀感。合掌按肩法:按上势,医生立于患肩侧,以双手合掌十指交叉置于患肩前后,同时掌根用力挤按,微微将肩上提,手法后肩关节松动,活动度明显改善。旋臂拉肩法:接上势,医生立于患肩侧,左足蹬在椅子上,以膝顶住患肩腋窝,右手将患臂外展、牵引、左手拇指弹拔粘连处(胧二头肌长、短头部位)2~4分钟,同时一手扶患肩,另一手握患肢腕关节,将手臂旋向身

后,用力牵引,再屈肘时逐渐向上抬高,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按揉患肩法:接上势,医生以掌揉肩峰、肩胛、再揉肩前,上臂,同时配合点揉肩前、肩贞、曲池、合谷等穴。旋肩摇臂法:接上势,医生立于患肩背侧,患者屈肘,医生手固定患肩,另一手托肘沿胸肋作旋转肩关节动作3~5分钟再令患肘伸直,大幅度摇臂旋肩3~5分钟。摇肩抖臂法:接上势,医生立于患肩侧,一手扶患关节,另一手握住患掌作摇抖动作旋转3~5分钟。拉肩拔伸法:接上势,医生立于患肩后侧,一手握住患者腕关节;另一手握住患臂缓缓向上提3~5分钟,嘱患者肩部放松,同时将患臂向上拔伸,动作要快,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搓臂舒筋法:接上势,生立于患肩侧,双手合掌,对称置于患臂,由肩到腕自上而下搓揉,然后以揉推空心掌扣法结束。治疗结果:治愈52例,占52%:显效40例,占40%;好转例,占6%;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达98%。

王春林,杨云才,夏惠明[3]用推拿治疗肩周炎48例,疼痛期治以活血祛风、通经镇痛,采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揉法、搓法、振法、运法等手法,注意手法宜柔和轻快,施术时间不宜过长,被动活动应在生理范围内进行。每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约巧分钟。‘粘连期治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手法分:松法、动法二步。松法:(l)先以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揉法施于肩关节周围,重点施术部位为胧二头肌长头肌键、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等,施滚法时可配合肩关节

上举、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等被动运动;(2)拇指弹拨法施以腋窝前后壁痉挛之筋膜(胸大肌及背阔肌筋膜)和肪二肌长头肌腿鞘;(3乏插法:以左侧肩关节为例,医生左手扶住患者左肩,右手四指并拢,插入肩脚骨内侧缘之下方,随患都乎吸,缓缓向外向上用力;(4)按揉肩脚骨周围之软组织,重点为肩脚骨内侧缘及外侧缘之下方。动法:运肩关节,以运动关节类手法为主,先施肩关节上举、内收、外展、后伸内旋等扳法,然后施运法,注意被动活动应在患者能忍受的范

围内进行,忌粗暴用力,最后施搓法、抖法结束治疗。隔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约20分钟。结果:疼痛期18例,治愈16例,好转2例,平均治疗次数n次;粘连期30例,治愈24例,好转6例,平均治疗次数23次。

黄传雄,黄秋丽,黄任康[4]用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站在伤侧,用手从肩头循下揉捏患臂至肘部,手劲由轻到重,来回数次,继用滑动拿法,捏拿伤侧肩部斜方肌,腋前之胸大肌,腋后之背阔肌,肩上部之三角肌2~3次,然后医生一手拇指按患侧肩肿骨缘突上、其余四指按肩脚冈上,摸清从二头肌短头及缘胧肌腿抵止端的左右滑动感,判定短头的钝厚、粘连、压痛等,然后使上臂处后伸外展位;用单拇指触诊法,取与肌腿纵轴相垂直的方向左右按序弹拔,分离二肌键抵上端,然后拇指下压,顺滑使二肌键抵止端平复。再运肩、抖肩,医生右手第二、三指夹持伤员中指近侧指骨,并握拳撞紧,嘱伤者肌肉放松,以伤者肩部为圆心,先作上肢划圈旋转动作2~3次,然后肩关节在轻轻上举位时,医生迅速用力将伤肢向外及向下迅速牵伸,而产生挣抖动作,使伤员感觉伤侧上肢及胸部产生酸麻感,重复进行2~3次,之后医生一手托举患肢上臂外展90度左右,另手拇指用左右分筋法,在肩峰下、冈上肌、粘液中施行分拨顺理。每周治疗3次、2周为1疗程、可连续2~4疗程。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痊愈3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李国准[5]:用手法治疗损源性肩周炎75例,治疗手法:准备手法:主要松解颈部肌肉。用大鱼际肌、掌根或指腹交替在两侧颈部肌肉或穴位,自上而下做回旋按压,以理顺颈部及肩部肌肉,重点在患侧。旋转手法:患者坐位,医生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扶住头颈,一手以拇指挠骨侧面检查颈椎关节突的顺位情况,在检查出侧歪的关节突后,以C5右偏为例,医生以左手拇指按压在C5关节突右侧,其余四指分开托住患者枕部,右手屈肘,托住其颗部,用医生前胸固定患者后头部,然后缓慢地用右手带动头向右方旋转,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右手突然快速向上牵引,左手拇指同时在偏歪的棘突上向中线推压,此时可听到

一声或数声弹响音,提示手法成功。善后手法:治疗手法完成后,再按摩颈后两侧肌群,以消除手法产生不适感。结果:本组75例中,痊愈51例,占68%,显效18例,占24%,有效5例,占7%,无效1例,占1.4%,总有效率为98.6 %

二、推拿配合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一般由医生根据病情,选定所需中药,将其研成细面,调和成膏,外敷于病变部位或特定穴位。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不乏见,但基本都有配合推拿进行综合治疗,单独用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的很少见占

屠晓钢,乔凌,刘兵[6]用推拿按摩加外敷中药泥膏治疗漏肩风100例,治疗方法:(1)推拿疗法:“早期”在肩前部上臂内侧施揉法,背及肩脚部揉碾天门、肩中枢、肩外枢5分钟~8分钟,点肩贞半分钟然后一手握肘,一手扶肩,做上臂环转前后5次~10次取健侧位,医生一手扶外侧,一手在腋后与肩同侧施该法3分钟,然后医生一手托肘,一手扶肩患肢上举,提拉牵拌上肢内外侧施搓法,上下往返1分钟~2分钟;“后期”取仰卧位,医生立患侧,重复早期手法3分钟~ 5分钟,而施仰卧抬臂压肩松解法,医生立患侧头部、患肢上举过头,医生双手伸向患者一上臂后侧双掌重叠,拢抱其肩关节上部,稍做活动,乘其不备,医生以肩部顶压臂后近腋窝部,患肢上举过顶,觉肩部有破布撕裂感或响声的同时,把患肢稍做向外上方斜压活动,第二次出现撕布感或响声角度不要过大以免脱位;(2)中药外敷:威灵仙120克,元胡60克,防风30克,秦芜30克,将上药粉碎和5%樟脑酒调成泥膏外敷肩部最痛处包扎,每日1次(此药可用5天,干了加5%樟脑酒调成泥膏再包扎)一般一个疗程5天,即愈重者根据病情最多不超过5个疗程。治疗结果:100例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痊愈61例,显效22例,好转14例,无效3例。

李子成[7]用肩凝效灵散外敷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28例,治疗方法:(1)中药外敷:药物

组成威灵仙、姜黄、元胡、伸筋单纯推拿是指在临床上单用推拿手法来治疗肩周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很常见,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也很多。纵观这些临床报道,其治疗组一般治愈率都在30%以上,有效率都在90%以上,这说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靠,并且已被广大肩周炎患者接受和认可。草、苏木、透骨草、红花、桑枝、羌活各15g,川乌、草乌各12g,取上药一剂,用水3L,浸泡2小时后,中火煎至1500mL,装容器内备用,用时取药液适量,将无菌纱布浸湿敷于压痛部位,以红外线烤灯照射加热30分钟,每天两次。(2)手法松解经用上法治疗后,以2W0利多卡因10mL做痛点封闭,在无痛状态下采用揉搓、弹拨、拔伸、牵引等手法松解,在手法松解过程中,有些病例会听到粘连得到松解时的声响,伤肢运动明显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可嘱病人在此基础上,坚持功能锻炼,如摸高、划圈等动作,以巩固治疗效果。治疗结果治愈19例,好转7例,无效2例。

夏冬成[8]用理筋扳动手法加外敷九分散治疗肩周炎126例,治疗方法:(l)理筋扳动方法:患者取坐位,用0.5%普鲁卡因5~10ml注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医生站立病人患侧,用手掌或掌根部揉按肩周3~5分钟后,一手拇食中三指对握三角肌束作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扳动5~8次,然后再按摩肩前、肩后及肩外侧5分钟,继之按压并扶住肩部。另一手握住患肢上臂中下段,稳而有力地由前向上扳动肩关节至功能位4次,再做肩关节后伸拉的扳动4次,然后反复外展、内收肩关节至正常限度,隔日1次。(2)外敷法:术毕外敷九分散。药物组成:麻黄50g,乳香50g,没药50g,血竭50g,马钱子50g(勿入口),将上药共研细末,用白酒调成糊,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一般2~4次可愈。同时术后宜坚持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后及“蝎子爬墙”等功能锻炼。治疗结果:疼痛1周内解除者51例,2周内解除者58例,3周解除者12例,4周内解除者5例,126例全部治愈。

林伍伍[9j用手法与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一)手法:患者取坐位。①痛

点分筋理筋法:在肩周各痛点根据肌键及肌纤维的走向分别施分筋理筋手法2~5分钟。②生理功能方位活动关节法:按肩关节各生理活动方向,在持续牵引下活动,如内收、外展、后伸,抬举动作。③旋肩法:以左肩为例,医生站于患者左后方,左手握住患者腕部或肘部,右手掌心置于肩上部,拇、食二指用镇定手法紧压在肩周1~2个主要痛点上,左手被动旋转患肩,按顺、逆时针方向各旋转20~30周,幅度由小到大。④牵抖法:医生双手握住患者手掌腕部,牵抖患肢2~3次。搓肩法:医生用双手掌或掌根在患肩上、前、后、外侧搓揉1~2分钟。(二)中药外敷,方药组成:生川乌100g,生草乌100g,樟脑100g,细辛50g,研细为末,每例患者每次用15~30克,用食醋将药粉调成糊状,涂于肩前后外侧,或痛点上,用塑料簿膜敷盖,再置上治疗巾1~2层,用热水袋在患肩上加热30~60分钟后清除。每天行手法和外敷药1次。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时间最短6天,最长30天,痊愈21例,占42ry0;好转29例,占58%;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

三、推拿配合内服中药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内服中药治疗肩周炎一般还需要辨证,不同证型用不同的方剂治疗。虽然单纯用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报道也不少,但配合推拿治疗的更多,且单纯中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一般都不如配合推拿进行综合治疗明显和可靠。

周就荣[10]用独活寄生汤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86例,治疗方法:(1)中药内服独活寄生汤(独活、杜仲、牛膝、秦芜、防风、细辛各9g,桑寄生、生地、党参各12g,当归、川芍各12g,肉桂3g,甘草6g。痛甚者加延胡索、田七或地龙、川乌;风胜者加白花蛇或乌梢蛇;寒胜者加吴茱英、熟附子、干姜;湿胜者加防己、川木瓜、生该仁等)。水煎服,每日一剂,15剂一个疗程。(2)手法:肩部按摩:患者坐位,肩自然下垂,医生立其侧后方,用双手掌对颈肩背部进行按摩、揉、捏。另外,用一手扶肩,另一手用拇指对痛输部位进行分

筋、理筋、镇痛等方法,约5分钟~10分钟;运肩:医生一手扶持肩部勿使其摇动,另一手握患者肘部,作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前屈上举:医生位于患侧,以一手掌扶持患肩并下压固定,另一手托住患肘,先使患肢前屈,继而慢慢用力向上抬举;内收搭肩:医生位于患侧,先使患肢屈肘,然后医生一手扶患肩,一手托住患肢肘部,使患肢手掌能搭到健肩或过肩,使肩关节内收,角度由小到大;外展抬举:医生位于患侧,以一手掌扶持患肩,另一手拉住患肢逐渐外展向上举;背后屈肘:医生站于患侧,以一手托住患肢肘部,一手握住患肢手腕部,使患肢背后屈肘,使患肢后伸的同时向健肩方向牵引;牵抖活肩:医生站于患侧,一手扶持患肩,一手握住患肢手腕作对抗牵引并抖动,然后再作肩关节大幅度的环形活动;拍打揉搓:最后,医生在患肩、背、臂部进行拍、打、揉、搓手法。以上手法每三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功能锻炼:嘱患者回家后做爬墙,背后拉手,摇动肩膀等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以巩固疗效。治疗结果:经1个心个疗程治疗后,86例中治愈55例,好转30例,无效1例。

毛定华[11]用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1)局部按摩以肩部为中心,用手掌采用推拿滚动等手法,对肩部背部上臂等肌群,反复按摩推拿1~15分钟。轻症肩周炎采用穴位和局部按摩,就能取得满意疗效。手法松解适用于病程长,肩关节功能受限严重,肌萎缩明显的重症肩周炎,须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①上举法:患者坐位,助手立于身后,双手固定患侧肩脚骨,医生站在患者对侧先稍下蹲,将患肢放在肩上,双手环抱肩部,然后医生缓缓将腰伸直,使肩关节前屈上举与头齐平。②外展法:患者与助手准备同上,医生站在患肩外侧,稍下蹲,将患肢放在肩上,双手环抱肩部,慢慢将腰伸直,外展至极限与头齐平。③后伸环转法:医生站在患肢侧方,一手握住前臂,一手握住上臂,在稍加牵引下将患肢极度内收后伸,再将肩关节大幅度旋转4一5次。手法松解时注意不可暴力强求,用力缓慢均匀,防止胧骨干发生骨折。手法过程中可听到韧带粘连松解的撕裂声。(2)辨证施治治以培补肝肾,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为主。用三痹汤为基本方:杜仲15g,牛膝15g,当归10g,黄 芪20g,细辛5g,羌活、独活、白参、获荃、防风、桂心、续

断、秦芜、白芍各10g,甘草5g。治疗结果:治愈42例,好转8例,全部有效。疗程最短7天,最长7周。

仇连峰[12]用手法松解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52例,治疗方法:采用患者颈部肌间沟麻醉后行肩关节手法松解术。方法:患者平卧位,给予患者颈部肌间沟麻醉,待患者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皮肤感觉消失后,.医生一手抓住患侧上肢,另一手保护患侧肩关节,使患侧上肢依次进行上举、外展、后伸、内旋和外旋运动,达到功能位置,然后取绷带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胸壁上。术后24小时去掉绷带,令患者开始上肢功能锻炼。其方法为:①爬墙法:患者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每次巧分钟,每天2次,10天为1疗程。②划圈法:患者两足分开站立,微弯腰,健手置于背后,患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不断划圈,每次15分钟,每天2次,10天为1疗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自拟肩周炎方。处方:熟地黄、黄精、当归、白芍、黄茂各20g,桂枝、羌活、秦芜各10g,白术12g,续断15g,天麻5g,附子2g。每天1剂,水煎至500ml,早晚饭后各服l次。10天为1疗程,治疗5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结果:治愈48例,有效4例,治愈率92.3%;达到治愈标准最短时间10天,最长时间25天,平均15天。

四、推拿配合针灸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对肩周炎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很广泛。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目前己经是肩周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针灸治疗肩周炎主要取用肩部局部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配合推拿松解粘连,其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率都在95%以上。

高强强,刘继华等[14]用长短针配合关节松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41例,针刺方法:

取穴:肩骼、肩骼、肩贞、肩内陵、臂孺、曲池、合谷、条口、承山。操作:让患者取端坐体位,暴露小腿用巨刺,左关节疼痛取右侧穴,右肩关节疼痛取左侧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5mm×75mm毫针从条口穴向承山穴方向透刺,进针约60~7Omm,捻转提插强刺激,患者感觉胖肠肌或整个小腿均有酸麻胀感。与此同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尽量寻找疼痛体位并故意造成疼痛。留针5~10分钟后起针。然后让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垂肩曲肘,用同号针自肩骼穴进针向下经过肌层刺到臂蠕穴,提插捻转用泻法,以肩关节有较强的酸麻胀感为度,得气后出针。再用0.35mmx4Omm毫针常规消毒后直刺肩骼、肩骼、肩外陵、臂孺、曲池、合谷,弱刺激留针20~30分钟。手法:治疗时病人取坐位,在局部施揉按手法后,依次采用下列手法:分离牵引;前屈后伸摆动;侧屈摆动;旋转肩关节。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15分钟治疗组41例,痊愈34例,好转7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2.93%。

杜培学,朱江[14]用条口透承山配合运动手法治疗肩周炎176例,治疗方法:针刺以患侧腰部夹脊穴为主,垂直进针3~4寸,行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沿大腿后部传至足部。腰痛加命门、肾俞、大肠俞,腿痛加患侧秩边、环跳、殷门、风市、委中、承山、昆仑等穴。留针30分钟,起针后行推拿手法,用滚、按、揉等手法施治于腰脊柱两侧,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点按患侧秩边、环跳、委中、承山;压腿法。仰卧位,在患者直腿抬高90度时将足底下压,使坐骨神经过度牵拉,位移突出物与神经根;脊柱旋转法。仰卧位,助手固定肩部,医生将患者屈膝屈髓掀压旋转腰部,以调整后关节紊乱,从而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后伸扳法。俯卧位,使腰部过伸,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针灸隔日1次,推拿每日l次,10次为1疗程。治疗结果:治愈:80例占53%,好转60例占40%,无效10例占7%。有效率93%。

任玉华,李淳娥[15]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42例,治疗方法:.推拿治疗患者坐位,医生立于患侧,首先用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者肩前部及上臂内侧,往返数次,配合患者被

动外展、外旋活动,后在肩外侧和腋后用滚法,配合肩骼、肩贞等穴,被动使患者作上举、内收等动作。结合患者病情做环绕摇肩法、上肢被动后扳法等功能锻炼,活动范围和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佳,时间每次20分钟左右为宜。针刺穴位治疗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疼点分布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分而治之。肩肘臂外侧疼痛、肩脚肿痛、肩垂不能举,肩背痛及臂屈不利,肩蠕肘臂外侧有明显压痛者取肩骼、会镰、外关、中洁穴。肩部臂内侧酸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旋转反背动作时压痛明显者,取太渊、经渠、列缺、天府、中府等穴。肩外后廉及肩脚牵制疼痛,痛引顶部,疼痛在肩后和肩脚中央,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收、抬高障碍为主者取后溪、小海、肩贞、天宗、肩外俞穴。肩峰及肩前廉疼痛、痛引肘臂,肩关节活动受限以抬高、外展障碍为主者取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肩贞等穴,所有患者均采用先推拿手法后针刺穴位联合治疗。以一指禅推、滚、拿、摩、点、扳、摇、抖法,重症者配合上臂爬墙运动,推拿20余分钟后,循经取穴为原则,用经络迎随补泻法,留针20一3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疗程,并配合积极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疗最短者4次,最长者18次。治愈31例,治愈率73.8%;好转11例,好转率26.2%,总有效率达100%。

五、推拿配合拔罐

拔罐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并使其吸着于病痛部、经穴处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罐内负压、温热等作用产生治疗效果。拔罐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拔罐后,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或皮下轻度的癖血,使机体气血活动旺盛,经络通畅,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非常适宜对肩周炎的治疗。临床拔罐治疗肩周炎的报道也不乏见,但常配合推拿进行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彭玉初「16」用推拿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漏肩风86例,治疗方法:推拿治疗一般以坐位推拿为好,便于施行手法以及作肩部被动活动,对于疼痛剧烈或年老体弱的患者,亦可取

仰卧或健侧卧位推拿。松筋活血:运用滚法、揉按、捏拿手法放松患者肩周围肌肉等软组织,以肩部透热为度。在肪二头肌长头、短头肌腿、三角肌、冈上肌、小圆肌等压痛敏感处,先作垂直于肌纤维的横向提拿弹拨,再作顺肌纤维的纵向按抹手法,然后用动摇关节:采用环转摇肩、被动后扳、背后拉臂、提抖患肢等方法,牵拉活动患肩关节,同时点按肩部痛点。施术时,须根据患者体质及耐受情况缓慢有力逐步进行,切忌粗暴伤及病人。疏经通络:取肩井、天宗、肩贞、肩骼、肩骼、臂蠕、曲池等穴及阿是穴,每穴按揉2分钟左右,注意指力深透,以局部酸胀得气并循经传导为好。治疗中反复运用揉法、松法以放松肌肉,缓解不适,最后用搓法、叩打法、牵抖法疏理筋肉结束。总共施术10~20分钟左右,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刺络拔罐:病人取坐位或健侧卧位,充分暴露患肩。在患肩关节周围查找压痛最敏感点,或根据循经取穴原则选取相关经络的皮部或穴位,并进行常规消毒,梅花针和医生的手也要按要求消毒。操作:用梅花针在己消毒好的治疗部位重力叩打5~10下,以见渗血为度,迅即用闪火法加拔火罐,留罐10分钟左右,出血量以2~3ml为度,起罐时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并用酒精棉球消毒1遍。可隔日或3~5天1次,根据病情及治疗情况掌握。治疗结果:86例患者痊愈63例(占73.25%),显效20例(占23.25%),有效3例(占6.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崔峻,徐杰[17]用局部刺络拔罐加推拿治疗初期肩周炎116例,治疗方法:让患者充分暴露患肩,以肩关节间隙为中线划出宽约10cm的前、上、后带状区域,用75%酒精严格消毒。取梅花针1根,常规消毒,待肩部皮肤及梅花针上的酒精挥发干后,用梅花针重叩该区域,以全部渗出血珠为度,然后沿该带状区域来回走罐2~3遍,拔出许多黑色血液后,擦干血迹。梅花针叩刺每周1次。同时,要求患者治疗期间主动活动患肩,每次30分钟,每日数次。连续治疗3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本组116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52例,占44.8%,好转64例,占55.2%。

六、推拿配合针刀

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肩周炎是其适应症之一,随着针刀医学的发展,其治疗肩周炎的前景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李汉基,易建军,潘长青[18]用推拿配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100例,推拿手法:(l)一指禅推法:患者取坐势,运用一指禅推法及揉法于肩前部及上臂内侧。手法力求柔和有力、持久,以痛点为重点反复操作,配合患肢外展、外旋、上举、后弯等被动活动。(2)弹拔法:体位同上,医生以拇指或中指腹在病人粘连部位沿肌纤维的垂直方向快速弹拔,动作要快速、柔和、有力、然后用掌揉法于肩周。(3)摇肩法:体位同上,医生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握住病人的手,由前向后,由后向前分别回旋病人肩关节运转,然后推拿肩井、天宗、肩贞等穴位,用搓法、抖法结束治疗。小针刀疗法:对于严重粘连,水肿肌肉或水肿明显的肌肉起点使用小针刀治疗,一般选择咏突、大结节及冈上肌进行松解。常规消毒后,分别用小针刀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术后在刀点敷创可贴,一般进行一次治疗。结果:肩部疼痛及压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70例,占70%。肩部疼痛及压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接近正常30例,占30%,总有效率100%。

陈银环,田平[19]用小针刀及弹压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周炎87例,小针刀治疗: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见以咏肪韧带、嚎突处、冈上肌抵止端、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压痛为着。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患肩皮肤充分暴露,在敏感痛点及条状病性反应物定点常规消毒,铺洞巾,每处用2ml局部麻醉(麻醉液:取2%利多卡因10ml、维生素B121mg、香月一注射液4ml、地塞米松5mg混合)。医生持针刀加压分离刺人,针刀到达病灶后,用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剥离3~5针,当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最后创可贴敷盖创口。每隔1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术后配合弹压手

法,弹压手法复位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医生站于外侧,并嘱患者充分放松患侧肌肉。操作:先用滚、拿、揉法放松术后紧张的肌肉,然后双手握住腕部抬高患臂至最大程度,顺势瞬间向上牵拉患肢。其间多可闻及如裂帛之声,患者感觉疼痛,可在15分钟内缓解。术后嘱患者功能锻炼,肩关节活动幅度以患者自觉疼痛可耐受为限,

每天1次,1月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89.66%

张远东,王庆雷狂[20]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治疗方法:小针刀①定点:选用朱汉章创造的工型4号小针刀G7,患者取坐位,肩关节周围压痛明显部位、缘突大结节、肩峰下、肪骨头前外侧和后侧,用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医生戴手套,铺小洞巾,右手拿消毒的针刀。②定向:刀口的方向与病变处的神经血管肌纤维的方向平行。如在大结节处,应与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的肌纤维方向一致;在咏突部与肪骨头前外侧,应与嚎肪韧带的方向一致。③加压分离:用左手拇指在痛点处加压,使神经、血管避开。④刺入:右手持小针刀,从标记处快速刺入,以患者感觉酸胀时为度,如有触电感或疼痛剧烈时应将针刀提至皮下调整方向。在缘突、大结节处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如有结节必须切开并疏通,切断嚎肮韧带挛缩部分,肩峰处用通透剥离法。⑤包扎:术毕可用无菌敷料或创可贴包扎。针刀术后,行推拿治疗,让患者仰卧,患肢外展,肩部充分放松,用手法将三角肌推向背侧,胸大肌与胸小肌分拔开。再让患者俯卧,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利用推拿手法使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的粘连分离开,此时患肢外展上举可增加20度~40度。然后医生一手压住肩部,一手托住肘部,让患者上肢最大限度外展上举,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快速向上一弹,尽量达到正常范围,这时可听到粘连肌肉松解开的撕裂音。然后再推拿按摩,让患者休息10分钟,颈腕带悬吊,3天后锻炼肩部功能。治疗结果:60例病人中,痊愈5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1次治愈50例,经治2次症状完全缓解者10例,无1例出现后遗症。

参考文献:

[1]黄忠平。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00例。福建体育科技。2005,24(l):49一50

[2]唐光丽。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100例临床分析。按摩与导引。2003,19(6):28一29

[3]王春林,杨云才,夏惠明.手法治疗肩周炎48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2):23

[4]黄传雄,黄秋丽,黄任康.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陕西中医,1996,17(2):78~79

[5]李国准.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75例.湖南中医杂志,2003,19(1):28

[6]屠晓钢,乔凌,刘兵.按摩加外敷中药泥膏治疗漏肩风100例.中医外治杂志,2002,11(3):21

[7]李子成.肩凝效灵散外敷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外科实用杂志,2004,13(2):52

[8]夏冬成.理筋扳动手法外敷九分散治疗肩周炎126例.湖南中医杂志,1995,11(2):81

[9]林伍伍.手法与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50例效果观察.广西医学,2003,25(4):631

[10]周就荣.独活寄生汤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86例.中医外治杂志,2003,12(2):49

[11]毛定华.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50例.湖南中医杂志V,2000,16(2):29

[12]仇连峰.手法松解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52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3,35(9):45~46

[13]高强强,刘继华,长短针配合关节松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41例临床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1):35一36

[14]杜培学,朱江.条口透承山配合运动手法治疗肩周炎176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16一17

[15]任玉华,李淳娥.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42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医药学刊,2005,3(1):53一54

[16]彭玉初.推拿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漏肩风86例.按摩与导引,2000,16(l):23~24

[17]崔峻,徐杰.局部刺络拔罐治疗初期肩周炎116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6):20

[18]李汉基,易建军,潘长青.推拿配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100例疗效观察.现代康复,2001,5(1):138

[19]陈银环,田平.小针刀及弹压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周炎87疗效观察.新中医,2005,37(12):57一58

[20]张远东,王庆雷.小针刀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8(3):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