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诅咒”现象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来源:独旅网
第l2卷第3期 2010年5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V01.12 No.3 Mav201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与“资 源 诅咒’’ 现象分析 以山西省为例 王浙鑫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 通过对“资源诅咒”现象的分析,阐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逆向相关的关系。以 山西省“资源诅咒”现象为例,将“资源诅咒”研究从国家间的讨论代入地区,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讨论山西 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诅咒;经济发展;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8229(2010)03-0068—02 晋煤年产量3亿吨左右,其中有2亿吨以上调往全国,占全 国省际调量的80%。同时供应了1700多万吨优质煤出口到 2O多个国家和地区 J。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自然资源的丰富能带来一国经济 的增长,自然资源禀赋优裕的国家一般能通过与他国进行资 源贸易积累财富,从而促进本国的发展。但是自20世纪中 晚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拥有丰富资源的同时却陷入了 贫困的境地。原先具有资源禀赋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于另 一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态势却并不乐 观。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山西省GDP从1978年的87.99 些资源缺乏的国家;更有甚者,如荷兰、墨西哥等国,在发 亿元增加为2008年的6938.7亿元,但同期山西省的经济实 力在全国的位次却逐年地下降。1978年山西省GDP在全国 的排名为15名,1993--2002年期间山西地区GDP在全国的 排名一直在20名上下波动,2008年为l8名,1979年—2oo8 现新的油气资源后,反而从资源探明前的良性经济发展转变 到之后的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等种种不良后果。对此, 经济学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赋予了这种现象以“荷兰 病”、“资源诅咒”、“资源劫难”等一系列名词以表示自然资 年山西省的人均GDP从全国的第7名下降为14名。 J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山西省更着重发展资源型产业而缺 少对省内其他产业的扶持。在资源型产业发展“一枝独秀” 的同时,制造业、服务业等重要产业却无法齐头并进,出现了 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负向关系。 上世纪60年代,荷兰在境内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但随后经济状况不升反降,经济学界将此现象统称为“荷兰 病”。研究“荷兰病”的经典模型推导出自然资源的急剧增加 将导致一国汇率上升、制造业部门劳动力成品上升、制造业 和不可贸易部门竞争力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从而阻碍经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成为了山西省自然资源丰富却 仍属于经济落后省份的原因,资源禀赋的优势反而成为了其 发展的阻碍。 三、山西省“资源诅咒”现象原因浅析 济的发展。而后,奥提在研究矿产国经济发展问题时第一次 提出了“资源的劫难”这个概念,即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 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而 (一)劳动力需求提高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 煤炭业在山西省的发展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吸纳了省 内大量的劳动力,且随着每年煤产量的提高,从事初级产业 以上这类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走势逆相关的现象,被 统称为“资源诅咒”。 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的地区也发现这一病症存在 的劳动力数量也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初级产业一直维 持着对劳动力资源的高需求。制造业等部门虽然对劳动力 的迹象,如资源丰裕的山西省,普遍为较贫困的省份,而东部 沿海地区如浙江等省自然资源稀缺,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 的地区。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资源诅咒”问题。 二、山西省经济现状 也有需求,但若要将劳动力从初级产品部门抢夺过来就必须 支付更高的工资水平。这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制造业而 言是非常困难的。劳动力问题带来的生产成本提高也让山 西省工业产品在与其它省产品的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006年末山西省劳动力总量为2412.5万人,采掘业劳动力 为137.6万人,占总数的5.7%;制造业劳动力为181.6万 人,占总数的7.5%。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2006年中国采掘 业劳动力人数总劳动力比值为4.5%,而制造业则为28. 山西省是国内一个遭受“资源诅咒”的典型省份。山西 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从20世纪8O年代至今,晋煤 总产量累计达到54.2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3。目前 [收稿日期]2009—12—24 [作者简介]王浙鑫(1988一)男,汉族,湖南株洲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 第3期 王浙鑫: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诅咒”现象分析 69 7%。这正说明了山西省采掘业所用劳动力人数占总劳动力 比值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采掘业又抑制了制造业对劳动 力的需求,导致制造业所用劳动力数量严重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限制了山西省制造业的发展。 此外,由于煤炭资源向其他省份输出会导致省内收入的 增加,这也必然带来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扩大。但由于山西 省自身的工业不发达,省内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将会先被外 省更优质的产品率先满足。而本地的工业因生产成本高、缺 乏技术优势等原因无力与外地产品竞争,其竞争环境显得愈 发恶劣。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主的“短视” 在一般省份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禀赋给经济带来的拉动 力量有限,因而政府自然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制造业与服务 业,从而建立起相对现代的产业结构。但山西省资源丰裕度 高,因而在短期内,将资金继续投资于煤炭业等初级产品部 门所获得的收益势必比投资于其他领域更多。政府为了获 得更多的财政资金与短期经济繁荣,会更倾向于继续发展初 级产业。但从长远来看,这压制了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制造业 与服务业,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乃至倒回。虽然在一定 时间内财政收入能够增加,但将制约了长远经济结构的优化 与产业升级。 除政府外,企业主对于收入的使用也具有“短视”特征。 煤炭企业因自然资源而获利颇丰,无意将所得利润投入再生 产和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他们将所得资金大多投资于房 地产行业或进行大量的奢侈品消费,这些“短视”行为不利 于资本形成,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变得愈发困难。 (三)自然资源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贡献进一步加大,高技术的人 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怎样留住 人才已成为新世纪我国许多省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 山西省虽然人口众多,采掘业等产业虽然对劳动力需求旺 盛,但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偏低,并且在企业间有低估人力 资本长期投资价值的倾向。企业不愿意在人力资本上做太 大的投资,因为从事这些产业的生产往往并不需要高素质的 劳动力。 四、解决对策 (一)加大资本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资本形成不足与 产业结构失衡,其中制造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不发达很 大程度上又是由资本形成不足而造成的。要防止资本继续 外逃,就需要政府实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企业将 资金更多的用于再生产过程中,提高企业规模,实现技术进 步。政府自身也要将因资源禀赋取得的财政收入投入其他 更需要发展的产业中去,直接动用政府资金可以较快扭转这 些产业中资本不足的问题,并促进其自身造血机制的完善。 将大量资本从资源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资本与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另一个目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解 决山西省的“资源诅咒”问题,突破口之一就是减少对资源 部门的依赖,实现产业多样化。政府应在长远的时间里不断 将政策向新兴发展、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倾斜,培育重点行 业的竞争能力。 (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积累人才资源 要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加强对人 才的培育与吸引。首先,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要继续积极 培养高素质人才,让从学校走出来的人才有更强的技能应对 市场的需要;其次,企业自身应该做大做强,增强企业自身凝 聚力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强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防止人 才外流。但在积累人才资源的举措中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 作用,政府一方面应该运用政策把学校培养方案和企业需求 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供需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还需 要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将更多资金投人到学校和高技术 人才需求企业的建设上,在帮助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基础上, 立足于培养本地人才,提高本地的人力资本素质。最后,政 府还可以采取多种优惠政府吸引外来人才。在本地人才培 育和本地人才市场完善尚需时间的情况下,运用政策手段积 极从外省引人人才能够为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智力支持。 (三)完善产权制度,推进政企分离 产权制度的完善可以鼓励企业公平竞争以获取正常利 润,缓解低效率滥用资源的行为。而从政府人员的方面看, 规范的产权制度将不再使他们的腐败行为有可乘之机,可以 将政府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要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政资职能分开,即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必须分开,这是政企职责分开的基础。另一方面政企职责分 开,必须明确划分和分离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职能。 政企分 开既可以达到帮助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又可以 促进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割断与政府之问不合理的依附关 系,这对于消除政府工作人员与企业之问的腐败行为具有重 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云.“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及破解[J].经济问题,2008 (D1). [2] 王云.“资源劫难”假说的实证检验及政策启示[J].当代经济 管理,2008(01). [3] 陈厚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陷阱”及对策研究[D].武 汉理工大学,2009. [4] 山西省统计信息网hup://www.stats一8x.gov.cn/html/nd ̄/in— dex.htm1. [5]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 学,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