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年第2期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述评 赵伟伟,白永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摘 要]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 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 健全、内战等问题。因其明显的政策含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经济增长 源泉为线索,区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以 帮助找出我国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资源开发绩效。 [关键词]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经济学解释;社会学解释 [中图分类号]Fl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X(2010)O2一O045—07 早期资源研究的结论是自然资源能够促进发 展,但是近期研究发现资源开发产生了糟糕的经济 “挤出”逻辑,即资源部门挤出了X,而x是经济 增长的动力,因此资源部门阻碍了经济增长。 (一)贸易条件恶化 绩效,这种糟糕的经济绩效既指经济增长问题,也 指社会发展和政治问题,即资源诅咒。资源诅咒是 否成立,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荷兰病、挤出教育 投入、挤出投资、挤出创新、贸易保护、寻租、腐 败、产权不清分别被不同学者认为是资源诅咒的根 本原因,但是几乎没有文献可以在证明自己观点的 同时排除其他假设。 从20世纪5O年代开始,结构主义经济学家开 始注意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副作用,主要视角是对外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性,直接表现是资源出口使 本国贸易条件恶化。一方面,资源等初级产品价格 相比制造业有下降趋势。部分原因是初级产品市场 存在的竞争性,它通过价格将成本降低的结果传导 给消费者;而制造业占有市场优势,它使制造业的 一、资源诅咒的经济学解释 成本下降不通过价格形式向外传导,而是通过提高 工资将超额利润转移给工人,通过增加股息转移给 股东。长期而言,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必须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经济学研究基本使用了 [收稿时间] 2009—11—23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地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研究” (08 ZD027);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07YZZo3) [作者简介] 赵伟伟(1983一),女,山东滨州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搏士研究生; 白永秀(1955一),男,陕西清涧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感谢匿名评审人的意见,笔者已做了相应的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4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年第2期 增加出口以平衡制造业产品的进口,这使居民福利 增长变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但是这一观点存在争 议。首先,这可能仅仅反映了制造品品质的提高; 益递增和正外部性,制造业缩减降低了投资收益率 和生产率,再次加速了投资转移。_1 最后,资源丰 裕国家金融系统通常不完善,间接阻碍了储蓄和投 资的增长。 (三)荷兰病 其次,即使进出口产品价格比率下降是事实,这一 事实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不是确定的;_】 最后,资 源的稀缺性使其价格趋势不同于一般初级产品。同 时,资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但波动是否阻碍经济 20世纪80年代开始,荷兰病成为解释资源诅 咒的主流观点。荷兰病主要阐述两种效应:出口剧 增长,学者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实证结果也表明,出口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方向不确定。有人认为出口波动推动了经济高增 长。[2 也有人认为出口波动和产出增长负相关,但 是如果仅考虑初级产品出口波动,则测量不到任何 影响。 当然也有大量研究发现,出口波动阻滞了 经济增长。_4 还有部分学者强调出口波动只是表象, 本质是政府对出口波动的管理是否得当。_5 (二)投资不足 1.挤出教育投资,降低人力资本积累速度。 资源丰裕国家的政府没有动力投资教育。一方面政 府认为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源 收入使得政府投资缺乏约束,投资效率降低,大量 发展项目挤出了政府教育投入,减小了人力资本积 累速度。即使政府投资学校并保证质量,居民也不 一定投资教育,除非教育投资回报的期望值大于接 受教育的经济和机会成本。 实证研究也支持了上述观点。哥理法森(Gyl— fason)使用政府教育公共支出、女孩受教育年限 和中学入学率等指标度量教育投入、产出和参与程 度,发现资源丰裕国家的变量值都低于资源贫乏国 家。 杰菲利蒲斯(Jean—Philippe)使用多元化的 资源丰裕、人力资本积累指标也发现两者负相 关。_7 邵帅、齐中英认为,国内的资源丰裕削弱了 教育投入。L8 2.挤出物质资本投资,降低资本边际收益率。 研究者指出,国家丰裕的资源会降低投资,途径有 以下三种:首先,资源开发带来的大量财富降低了 个人储蓄和投资需求。因为资源可以提供持续的未 来收入,居民产生了收入稳定的安全感,所以未来 财富状况不再依赖人为地将资本跨期转移。lg 其次, 资源繁荣增加了资源部门收益,使生产要素分配由 制造业向资源部门转移;而且,制造业具有规模收 46 增引起本国货币升值,同时将农业、制造业的劳动 力和资本吸引进入资源部门,这两种效应导致制造 业出口下降和非贸易品成本上升。科登和内亚里 (Corden and Neary)等人从理论上推导了资源部 门繁荣、制造业衰退和经济增长减缓的关 系。l1o]_11]n 南卡尼(Nankani)等人实证检验了荷 兰病是否成立。l】 l】 后续研究对荷兰病机制提出了质疑。首先,荷 兰病的核心假设是否成立。没有证据表明资源部门 不具有干中学特征或者技术进步更慢,世界银行指 出一些工业化国家因为发展与资源相关的技术和资 本产品变得更富有。l1 卡尔多(Kaldor)发现,最 近几十年重要的生产率提高活动大多发生在农业和 服务业,所以,即使资源丰裕挤出制造业也可能促 进经济增长0[16]其次,赫斯曼和罗伯托(Hausman and Rigobon)认为,按照荷兰病逻辑可以推导出 资源部门萧条有利于资源丰裕国家经济增长,但是 事实并非如此。r1 ]再次,荷兰病假设资本和劳动力 供给固定不变,并充分就业,所以资源部门当然挤 出其他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并提高生产成本。但 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并且资源部门繁荣吸引 了国外资本和劳动力进入,足以对冲国内生产要素 的稀缺。[ 最后,荷兰病假设国内外产品完全替 代,放松这一假设,即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经常进口 中间品,而不是最终消费品,一旦货币升值,这些 中问品进口价格会更低,那么荷兰病并不会破坏制 造业的竞争力。 (四)挤出创新 丰裕的资源会挤出创新活动,最直接的表现是 减少企业家在制造业和研发部门的活动。口{)]一方 面,资源丰裕国家寻租收益大于企业家创新收益, 企业家会努力进行寻租活动,而寻租活动几乎不具 生产型;另一方面,资源丰裕国家支持采掘业发展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的政策框架为企业家活动设置了障碍,造成企业家 活动急剧下降。 2010年第2期 属性约束性更大。由于运输成本不断下降,在资源 采掘地加工资源不再有吸引力,资源部门和其他部 门之间原本存在的主要经济联系进一步弱化。另 外,加工品比原材料的关税更高,这创造了将下游 加工产业和制造业转移到采掘资源以外其他地区的 另外,资源依赖对创新、企业家活动、人力资 本投资的挤出结果会进一步相互加强,形成恶性循 环。人力资本投资减少会降低创新能力;没有人力 资本投资支持企业家活动,实际上保护了企业现在 使用的旧技术,陈旧技术影响进一步扩大,这种保 激励,这再次弱化了资源部门和本地制造业的产业 联系。 护主义反过来又抑制了创新。 。。 (五)挤出开放度 为了克服荷兰病等问题,资源丰裕国家往往采 取措施保护本地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但这些旨 在解决问题的政策本身也有问题,它的影响在国家 间和一国内部不同区域间表现不同。 资源丰裕国家旨在支持和保护非资源产业的经 济政策反而使被保护产业更落后,成为增长缓慢的 原因之一。_20]_2 首先,政策保护某些产业免受国际 竞争的不利影响,但是,恰恰是激烈竞争使企业更 有效率;其次,制造业因为保护政策具有寄生性 质,从而抑制了企业创新和企业家活动;最后,保 护政策将资源收入从资源部门转移到被保护部门, 而转移过程一般不透明,这滋生了资源部门和公共 部门的腐败。∞ 在区域层级上资源丰裕也影响经济开放程 度。_2。 首先,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增加了资源丰裕地 区经济的不稳定性,为了保护本地居民就业,当地 政府对居民给予补贴,而其他人将承受福利损失。 其次,当地资源部门可能会阻止培育竞争的制度环 境,导致寻租和腐败,这会增加贸易门槛。[2 (六J飞地属性 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很少, 不能刺激其他部门增长。l2 这一观点始于20世纪 50 6o年代。那时跨国企业在资源丰裕国家资源 开采业中占主导地位,它们被法律允许将资源收益 转移回国,而资源产品用于出口,与国内其他产业 几乎没有联系。_2 ]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 采取强硬政策将资源企业收为国有。国有化后政府 有能力培养产业联系,关于资源产业缺少前向和后 向联系的研究减少。但是政府政策却常常失灵,存 在问题并没有解决。随着技术进步,资源部门和其 他部门之问的联系进一步变得松散,资源部门飞地 资源诅咒的政治学解释 资源诅咒的政治学解释强调资源开发增加了国 家寻租、腐败、冲突和不稳定性。资源丰裕国家的 政府功能只是改变了私人收益分布,而没有培养出 经济发展的环境。_2 另外,政府直接获得资源收 益,预算约束变得宽松,实质形成了“政治资源诅 咒”。l_2。 资源诅咒的政治学传导机制逐渐成为了研 究热点,但是,因为其模糊的变量、案例和因果机 制,使理论很难转化为可检验形式,进而给出具体 数量化模型,所以,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很难深人并 给出详细说明和实证检验。 (一)政府治理 1.资源收入管理不当。一方面,资源部门繁 荣时,政府扩大了公共支出,居民分享了资源部门 繁荣的成果,此时,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对象—— 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运输和耐用品等部 门都以大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扩张。一旦资源价格 下跌,以资源利润为基础的政府税收就会随之下 降,但政府很难缩减已有的财政支出规模。为了维 持原有支出规模,政府有三种选择:限制资本输入 和中间品投入,这会降低将来产出;发行更多的钞 票,这会引起通胀;提高本国产品税率,这会降低 投资。任何选择都会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l_2。。另一 方面,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放大了政府对资源收益管 理的不利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进入国际资本 市场非常困难,除了使用资源抵押的贷款外,几乎 没有其他融资方式。政府财政计划又旨在经济的短 期发展,从而政府债务快速增长。当政府贷款没有 预见到资源市场低迷或衰退时,问题变得更加 严重。 2.资源受益者偏好阻滞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 4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年第2期 这一观点经常被用来解释20世纪7O~80年代拉丁 美洲资源丰裕国家经济增长低于资源贫乏的东亚国 家和地区的现象,持这一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韩 国和中国台湾采用了出口带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而 拉丁美洲各国政府长期采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另 外一些学者将拉丁美洲坚持进口替代战略的原因归 咎于资源,因为拉丁美洲的制造商和工人享受了源 自资源的经济补贴,他们会阻止政府放弃进口替代 战略。但是韩国、中国台湾几乎没有资源,因此改 革阻力较小,容易转型成功。l_3 这一理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大部分研 究都选择了5个案例国家和地区(韩国、中国台 湾、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巴西),但是理由并不充 分,也不清楚这一逻辑能否解释其他国家的资源诅 咒。第二,这一理论的关键是贸易政策保护了资源 受益者,但是,萨克斯和沃纳发现,资源出口和贸 易保护的相关性很弱。_1 第三,非政府行为者占有 大部分资源收益时,这一理论最有效,但是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政府完全占有资源收益。 (二)制度质量 制度影响资源效应并被资源效应影响。第一, 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问的关系取决于现有的制度,即 现有的制度决定了资源丰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Ⅲ3 第二,资源影响制度,改变国家发展路径。即资源 丰裕或者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制度间接影响经济增 长。[3 两种理论都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第一种 理论在制度不完善的国家或地区;L3圯第二种理论主 要验证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有没有直接显著影响, 而制度可以解释不同国家发展差异的大部分 原因。[。。 (三)产权 产权是解释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稳定的产权 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首先,产权不完善提高了经营成本,降低了边 际收益,削弱了相应部门的竞争力。_3胡如果产权不 完善,但假设资源企业保护产权的成本完全外生, 那么,制造业边际利润将不能及时补偿投资损失的 风险,企业无法正常运行。但是,资源收益抵消私 人执行产权成本后仍可获利,资源开发可以正常进 行。于是,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但是资源开发地区 4R 的经济却快速增长。此时,经济低增长和资源大量 输出都是产权执行不力的结果,资源和经济低增长 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另一种情况是,资源开发企 业潜在帮助武装势力,为它们提供生存机会。资源 产业的垄断租金催生了武装势力,并使其进一步发 展,它们不受法律支配并获得“保护租金”。 如 果这些势力限制了国家保护产权的行为,非资源部 门得不到应有的产权保护,经济增长就变得十分困 难,这是资源诅咒的极端形式。此时资源部门间接 导致产权不稳定,降低了非资源部门的增长性。 其次,如果私人投资者购买了资源开发权,因 为产权不清,企业并不占有完整产权。l_3 寻租激励 使不完整产权不稳定,于是产权不完善的资源丰裕 总是和没收、毁约联系在一起。_3 另外,能否继续 开发资源,其决定权更多依靠政府官员意愿和政府 决定,所以,不稳定产权激励私人企业更多地投资 “关系资本”,这增加了腐败和寻租的机会。 在很大程度上,制度质量决定了产权完善程 度。制度通过交易成本影响产权,当制度不稳定或 不完善时,产权就相应不稳定、不完善,交易成本 升高。不完善产权和过高的交易成本可能产生腐 败、寻租,降低资源开发效率。因此,制度因素才 是资源诅咒的根源。 (四)寻租 资源诅咒寻租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 种研究企业家选择寻租还是生产,另一种研究政治 家为了寻求连任如何使用配置资源的权力。两种研 究的政策含义不同,前者强调私人部门激励制度, 后者强调公共部门管理制度。 企业家模型(第一种思路)的代表人物是哈尔 沃等人(Mehlum,et a1),其逻辑是,企业家进行 生产活动的收益率取决于制度。如果制度完善,平 衡状态时,所有企业家都是生产者;如果制度不完 善,部分企业家成为寻租者。在后一种情况下,资 源超额收益使稀缺的企业家进行非生产性活动。此 时企业家为寻租花费的时间和努力挤出了其他生产 性活动或者技能的学习,于是人力资本积累降低, 国民收入减少。[313 政治家模型(第二种思路)研究在职者为了寻 求连任的政治寻租。[3 资源部门繁荣提高了在职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年第2期 权力的价值,在职者为了连任配置更多资源,会出 现政治寻租,这增加了生产要素错配的可能性。因 被提到。 1.资源可以强化国家专政,增加独裁力量。 此,制度直接影响政治家的政治激励,而资源部门 繁荣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制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铁腕人物或者团体控制了资源就能购买武器和军 队,镇压挑战其权力的活动或者团体;独裁者可以 使用资源收入贿赂反对运动领导人,扼杀正在酝酿 的反对运动;_4。。资源丰裕国家自由媒体更少,舆论 公共部门使用资源的制度。在政治家模型中,寻租 不仅浪费了资源收益,也降低了政府最大化资源收 益的能力。 监督更困难。l_4 寻租、寻租收益和制度环境密切相关。资源丰 2.内战是资源丰裕国家遭遇诅咒的重要原因, 裕的国家政府对寻租行为的反应可能增加寻租激 因为内战通常伴随着低增长。资源可能引发内 励,进而创造政治多米诺骨牌效应,激励企业家进 战0[42]近代历史上资源在很多国内冲突中起着关键 一步寻租,这使寻租更加严重。l3 作用。很多反政府组织通过占领资源丰裕地区,出 (五)腐败 卖资源供应部队开支;一些军事领袖为了控制某些 发展中国家政府垄断了资源收益管理权。假定 区域出卖资源开发权。 私人企业可以参与资源开发并获得垄断利润,产权 不明确、不稳定的属性使它们能否持续获利由政府 三、小结 在职者决定,私人企业为了获得资源收益进行激烈 竞争,愿意满足在职者的腐败性支付要求,这形成 本文把资源诅咒的原因划分为经济学和政治学 了特殊的共谋性腐败。[383 因素,以此为线索按照理论逻辑和实证检验两条主 理论上资源丰裕与腐败存在因果关系,但实证 线系统说明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随着西部大开 研究并未支持这一结论。资源和腐败的相关性在实 发的持续推进,西部地区逐渐走向资源繁荣,资源 证中得到了验证,但是将相关关系当成因果关系可 及相关产业被地方政府定位为支柱产业。但是很多 能是错误的。比如,有学者认为,资源丰裕国家经 统计资料和研究显示,似乎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源诅 济低增长的原因是腐败,而腐败由资源丰裕滋生, 咒。如果资源诅咒确实存在,随着西部资源开发种 特别是资本密集型资源是腐败的主要决定因素。_2 4l_ 类和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其影响必将扩大。此时, 但是,也有人认为,腐败是资源和低增长之间的中 只有搞清楚我国资源丰裕地区资源诅咒的传导机 介变量0[39]因为相关研究存在问题,所以很难辨认 制,找到产生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才能对症下 哪种结论才是正确的。 药,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资源开发的 (六)其他 绩效,实现资源丰裕地区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在资源诅咒的大量文献中,专制和内战也经常 参考文献 [1]J.E.Tilton.The Terms of Trade Debat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Primary Product Producers[EB/OI ].http:// www.minecon.org/ProceedingsO5/Presentati0ns/T订t0npaper.pdf, 2009—11—11. [2]O.Knudsen,A.Parnes.Trade Instability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l-M].London:D.C.Heath,1975. [3]M.Lutz.The Effects of Volatility in the Terms of Trade on Output Growth:New Evidence[J].World Develop— ment,1994,22(11). [4]G.Ramey,V.Ramey.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Volatility and Growth口].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 E5]T.Dunning.Resource Dependence,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Stability[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005,49(4). [6]T.Gylfason.Natural Resources,Educa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 49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45). [7]Stijns Jean—Philippe.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World Development, 2006,34(6). E8]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1). [9]T.Gylfason,G.Zoega.Obsolescence[z].CEPR Discussion Paper,2001. ElO]J.Sachs,A.Warner.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z].NBER Working Paper No.5398,1995. 1-1 1]W.M.Corden,J.P.Neary.Booming Sector and De-industrialisation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The Economic Journal,1982,92(368). [12]K.Matsuyama.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 ic Theory,1992,(58). [13]G.Nankani.Development Problems of Mineral Exporting Countries[R].wor1d Bank,1979. [14]J.Sachs,A.Warner.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 [15]World Bank Group Management Response.The World Bank Group and Extractive Industries EA].The Final Report of the Extractive Industries Review Ec].http://www.bicusa.org,2990—1 1—1 2. [16]J.A.Frankel,D.Romer.Does Trade Cause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3). [1 7]R.Hausman,R.Rigobon.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ource Curse:Theory and Implications for Stabili— zation,Saving,and Beyond[Z].NBER Working Paper No.9 424,2002. -[18]Tan Tat Wai.Management of Resource—based Growth in Different Factor Endowment Conditions[A].Miguel Ur— rutia,Setsuko Yukawa.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Resource—rich Countries[c].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1988. [19]E.Papyrakis,R.Gerlagh.The Resource Curse Hypothesis and Its Transmission Channels rJ].Journal of Compar— ative Economics,2004,(32). [2O]w.F.Maloney.Missed Opportunities:Innovation and Resource—based Growth in Latin America Ez].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2 935,2002. [21]E.Weinthal,P.J.Luong.An Alternative Solution to Managing Mineral Wealth[J].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2006,(10). [22]D.Acemoglu,S.Johnson.Reversal of Fortune:Geography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In— come Distribu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1 231). [23]E.Papyrakis,R.Gerlagh.Resource-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7,(51). -124]C.Leite,J.Weidmann.Does Mother Nature Corrupt?Natural Resources,Corruption,and Economic Growth[A]. G.Abed,S.Gupta.Governance,Corruption,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ww.imf.org/external/pubs/ft/wp/1999/wp9985.pdf.2009—11—12. [25]s.M.Murshed.When Does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Lead to 3 Resource Curse[EB/OI ].EEP Discussion Pa— per 04—0l,2004,http: /www.iied.org/pubs/pdfs/925OIIED.pdf,2009—11—12. [263 J.V.Levin.The Export Economies:Their Pattern of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27]D.K.Leonard,S.Straus.Africa’s Stalle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Causes and Cures[M].Boulder:Lynne Ri— enner,2003. [28]R.Lam,I .Wantchekon.Political Dutch Disease[EB/OL].http://www.nyu.edu/gsas/dept/politics/facu1ty/ wantchek0n/research/lr一04—10.pdf, 2009—11—12. E29]D.Wheeler.Sources of Stagn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J].Development,1984,(12). [3o]R.M.Auty.Industrial Policy Reform in Six Larg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EJ].world Development,1994,22(1). 50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31] H.Mehlum,K.Moene.Institutions and the Resource Curse[J].The Economic Jouma1,2006,(116). E323 J.Isham,M.Woodcock,L.Pritchett,G. Busby.The Varieties of Resource Experience:Natura1 resource ExDort Structure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Growth[J].The World Bank Econotnic Review,2005,19(2). [33] P・Bardhan.Corruption and Development:A Review of Issue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B・Klein,G.Robert,C.Crawford,A.Alchian.Vertical Integration,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0mDetitive Con— [34] tracting Process[J].JournaI of Law and Economics,1978,(21). [35]C・Gaddy,B.W・Ickes.Resource Rents and the Russian Economy[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546(8). , [36]Stijns Jean—Philippe.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sited[J].Resource Policy,2005,30 (2). [37]J・A・Robinson,Q.N.Parsons.State Formation and Governance in Botswana[J]Journal 0f African Econ0mies, .2006,15(1). [38]P.Bardhan,n Mookherjee.Decentralization,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 Acc0untability:An Overview厂A]. S・Rose-ackerman,E.Elgar.Handbook of Economic Corruption[c].Northampton,MA CheItenham,UK.2006. E39]n Serra・Empirical Determinants of Corruption:A Sensitivity Analysis[J].Public Choice,2006(126). ,[4o]N・Jensen,T・Gylfason,G.Zoega,L.Wantchekon.Resource Wealth and Politica1 Regimes in Af rica口]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4,(37)。 .Compara— [4 1]G・Egorov,S・Guriev,K. Sonin. Media Freedom,Bureaucratic Incentives,and the Resource Curse[z]Economic Development&Institutions Working Paper No06—10。2006. ..Centre for [42]P.Collier,A.Hoeffler.Civil War[EB/OL] 2009—11—12. //users.OX.ae.uk/ econpco/research/pdfs/Civi1一War.pdf, (责任编辑:杨万东) RESOURCE CURSE AND ITS TRANSMISSION CHANNELS:A SURVEY ZHAO Wei—wei,BAI Yong—xi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 1 0 1 2 7,China) ,Abstract:Resource curse is the term to describe economy and political problems resulted from natura1 resource boom such as lower economic growth,trade protection,inadequate education inputinsufficient ,phYs caj capital mvestmg,less innovation,inequality,rent seeking,corruption,civil war and so on. The mam work of the paper lS to provide a complete specification on transmission channels of resource curse. The work could help to locate the critical factor how resource curse haPPen which aims to policies—making and then bet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 resource curse;transmission channels;eeonomic interpretation;political interDretati0n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