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2016年9月 第15卷 第9期 Healthwaetember2016 Volume15 No.9 S yp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对策
王学智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东小庄镇卫生院 涿鹿 075600
目的:分析妇科腹部手术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对应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科收治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病患为例进行对象研究,针对感摘要:
染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病患肥胖、手术时间、病后护理等因素均是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手术处理,并进行相关药物的感染预防,同时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可预防感染状况的发生。结论:病患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需要采取相应方法进行预防处理,以期降低病患身体、心理不适。
关键词:妇产科 腹部手术 腹部切口 切口感染:/i.ssn.1671-8801.2016.09.167oi10.3969Dj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R4 【B 【1671-8801201609-0134-01 【
对患患者腹部切口感染是常见手术并发症, 对于妇产科病患而言,者身体、心理的负面影响较大,且刀口感染增加了病患治疗费用,整体精神压力过大。切口感染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如宫腔感染、器官功能受损、败血症等均为并发症,对病患身体的不良作用十分突出,对应医疗官司频发。为此,针对妇科手术病患进行感染原因分析,并获取最佳感染防止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妇产科接受1.
年龄2诊疗的36例行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3~40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体质指数(/mkg2)比例为1其他疾病未有效防控占比例为1病房感染的比1.11%,9.44%,有效诊断,对应切口感染均得到了治后期经过科学处理、例为8.33%,愈,两组实验结果表2所示。
表2
手术时间1.1±0.3 2.2±0.4 缝合人员(非主刀)1 4 未预防用药0 7 病房消毒感染不全0 3 0 8 换药不当1362.2±1.13 2 64.6±1.43 2 )岁,平均年龄(岁,另选取同期手术但未出现切口感染的332.5±2.46例3 结果讨论
妇1 切口感染。医疗行业进步带动了医院对感染预防控制的处理,年龄2平均年龄(岁,腹部手术类型包括子宫3.患者,34~39岁,0.4±1.8)
但是受多方因素影响,切剖宫产术、附件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宫外孕病灶清除术。产科切口一般可以实现后期充分愈合的状况,切除术、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病程、疾病史等无统计学差异,对感染因素的对比分析无影响。
口感染仍存在复杂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感染发生率仍处于较高状况。心理伤害较为突对病患的身体、据报道国内平均感染几率高达9.7%,
需要进行相关原因分析、应急处理措施落实。器官感染,一般妇科病患腹部切口的感出,2 感染标准分析。深部切口、1.
2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36例病患的切口感染存染原因是深部切口的软组织或解剖部位的受损。标准:切口组织、器官3.
且病菌感染包括真菌、肠杆菌等,可引流出一定量脓液,切口打开内部有脓性分泌物质排出,并发可表现在复杂多变的特点。实验室结果表明,为高烧、压痛感,对应样板采集细菌培养后,结果为阳性;再者经过病理分析,临床主治医师诊断为深部感染。B超、X射线检测后证明为感染;
表浅切口感染:病症一般是手术一个月后发生,包括切口部位、对应切口皮下组织部位。标准:前切口位置发生脓性表态、分泌物多,由浅表组织培养得到病原菌;同时存在红、肿、热、痛中任一感染病症,对应样品培养结果为阳性,临床判定为表浅切口感染。
非切口感染:病患腹部切口缝合后,发生少量分泌物质排放,表现为
上述细菌对青霉素具有一定耐药性。对比未发生感染的病患,切口感染原因包括:肥胖、手术时间、预防药、缝合及消毒操作等。肥胖对感染危害的影响表现为:肥胖患者的血容量相对较低,抵抗力差;肥胖增加了手术暴露的负面影响,导致手术时间过长,无法消失腹壁脂肪层死腔;手术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同时医护专业能力对出血量、缝合操作等环节具有影响;消毒不当、预防药使用不当均会增加感染几率,一般需要避免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
3 防治对策分析。针对妇科腹部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案主要以预防为轻微炎症,切口液化,对应样本培养后表征为阳性。根据上述标准,本文3.
主、治疗为辅。预防切口感染主要做好手术期的处理工作,包括:第一、选取的感染病例中,22个为浅表感染、4个为深部感染。1分泌物需要3 实验室检测。针对选取对象的切口进行实验室分析,1.
进行全面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结果表明碓冰病原菌的分布如表1所示。试验方法方面,对两组病患的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后,针对切口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寻求对应防治方法。
表1 阳性病原菌检出分布情况
病原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杆菌属真菌
例数01 5 12 4 5
占比例27.8%3.9%133.3%1.1%13.9%1
减少患者术前的住院时间,尽早进行手术,这样可以减少院内耐药菌株对皮黏膜部位的定植。第二、术前患者要洗澡,手术当天要剃毛备皮。第三、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应针对最可能污染切口的病原菌进行选择,术前一般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确定患者的感染情况,术后尽早停药。第四、预防伤口感染较为重要的是要手术质量,提高医师的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年轻医师缝合技术指导,手术过程中进行严格无菌的操作,术后要防止伤口直接接触感染。第五、针对病患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工作,调整其紧张状况,加强病患手术期间的各种体征参数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即刻进行紧急处理应对。第六、合理应用电刀操作,对体中指数高的病患尽量降低电刀接触时间,避免反复切割引起脂肪组织出血点的盲目电凝;在缝合前需要对坏死脂肪组织进行充分的处理控制。
参考文献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皮内缝合1中国健康月刊·理论86例观察分析[1]J. 周海燕.
2
:版,1011(8)142组间的评分资料进行t检验和X检验,理,计量资料采用X±S,P<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做手术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肥胖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比例为13.89%,持续时间长占1切口消毒不当导致感染占2非主刀缝合6.67%,2.22%,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中国实用医2]J. 高媛媛.
:药,1012,21(7)19-1212
[周毛婴,张腾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3] 阮晓翠,
:]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9010,20(7)35-936J.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