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汇 200811 .(中旬刊) 任化信匙素质教霄 垮养合格创新人 口杜贞仪王宇 430035) (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湖北・襄樊摘要文章从分析强化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几点与培养合格创新人才相适应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 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与危机,信息量的增加要求人们必须 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掌握新的知识。科学技术迅速发 展,信息资源急剧扩张,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一个大学生无论他所 学的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若干年后,都会碰到相对应用领域而言 的专业知识过时问题。这就使得以强化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 创新人才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才能适应高 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国民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信息时代的高等院校,应该紧紧把 握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时代主题,大力加强对学生信息 素质方面的教育。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含义界定 素质教育的内涵很丰富,它不仅包括技术素质、科学素质、工 程素质等方面,还包括信息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等方面。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理所应 当朝着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换言之, 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来看,它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培 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最终 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的 能力。信息素质是一种判断、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综 合表现。一般来说,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即信息理 论知识和信息实践能力。信息意识教育,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 感悟,即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它的核 心是倡导与培养信息活动中信息行为的自主性、独立性。而信息能 力培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及科研活动中对信息的搜集、选择、 加工、传递、吸收和利用的信息处理能力。具有信息能力的人才能 将事实、数据、信息转换为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将信息与自己的 实践相结合进行知识创造。尤其是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应着重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技能,包括各种不同载体的信息检索 技术方法及途径,要学习了解现代化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信息 检索中的作用,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文献信息源的利用。 二、强化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的特征是信息化与全球化,其核心就是对知识信息 的学习与创新。知识信息化生存对人的基本要求是:具备科学的思 维、科学的工作和科学的能力,掌握不断摄取自己所需的新知识和 利用有关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创造能力是创新人才 最本质的特性,创新人才要有创造力就J必须具备精深的知识结构。 广博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重视思想的流通性、 变通性、独特性,善于分析、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创新作为人 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改变思维的基本活动之一,是指根据发展 变化的客观条件,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要求,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 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创 造新事物的思想和行为。这里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组织以及 个人拓展生存空问,谋求发展的根本力量。从心理学角度讲,创新 能力是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信息 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 文章编号:1672—7894(2008)11—063—01 域,所需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信息使用和信息创新能力,而适合 高信息技术需求的合格创新人才的培养急需强化信息素质教育。 因此,强化信息素质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合格创新人才意义十分重 大。 三、强化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构想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信息素质的培 养上,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办法。 (一)创新管理工作方法 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在自身的管理工作中进行 创新,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这 包括,一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严格,这是保障高校进行正常 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必然要求。二是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必须发自 真心地为学生服务,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学生角度思考 问题,这样才能为大学生信息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环 境。三是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工作 方法,注重对学生个性的保护。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在管理 工作中,不能一贯地照搬照抄,生硬教条。 (二)拓宽信息实践渠道 1.网络实践。根据有关统计报告,我国目前890万因特网的用 户中,有157万为在校大专以上学生。由此推算,目前我国在校大 学生上网的比例已接近35%。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 对大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也能对大学生产生很大 的负面影响。因此。高等院校应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帮助学 生利用网络,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进而培 养大学生的信息创新素质。综上所述,培养具有信息素质的合格创 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不 竭动力。 2.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为 课堂,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教材,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信息人才的实践活动。它是我 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 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桥梁,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着重要 作用。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学科间交叉也日益加剧,科学技术的 综合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和 技能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对信息分析、开发、加工的能力,才能扩大 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对事物的认识力和对社会的适应力。 院校应注重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 间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农村、学校、社区,用自己所学的 信息知识为社会服务,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信息 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1赵卫红.论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7.3. 【21杨峰京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9. 【31刘景军,王永明.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途径的探讨.文化建设.2008.6.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