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填充的色谱柱不能马上使用还需要进行老化处理。老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彻底除去填充物中的残余溶剂,和某些挥发性杂质,另一个目的是促进固定液均匀的、牢固分布在单体的表面上。
老化的方法:
----把柱子与汽化室连接,与检测器一端要断开,以氮气为载气,流速是正常的一半即,温度选择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间大约20小时,老化完成后将仪器温度降至近室温关闭色谱仪,待仪器温度恢复室温再将色谱柱连接到检测器上(老化时接汽化室的一端最好接在检测器上),开机,在使用温度下看基线是否平稳,如果平稳色谱柱就算老化好了,否则要继续老化。建议到实验室社区看看。
三乙胺,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为N,N-二乙基乙胺,是具有有强烈的氨臭的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微发烟。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水溶液呈弱碱性。易燃,易爆。有毒,具强刺激性。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固化剂、催化剂、阻聚剂、防腐剂,及合成染料等。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一级易燃液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氨臭。
熔点(℃):-114.8
相对密度(水=1):0.726
沸点(℃):89.5
爆炸上限%(V/V):8.0
引燃温度(℃):249
爆炸下限%(V/V):1.2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2]
毒性:有毒,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LD50 46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mg/m3
有机碱,与无机酸生成可溶的盐类。[3]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2]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
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2]
工作内容
1.每天一早去上班,先去抄刮覆膜的报废数据,有时间再去入电脑。
2.周一和周二早上去看A和C溶液配制。
3.周三和周四早上去看PS溶液配制。
4.周五和周六早上去看回收E的开机过程。
5.周一、周二、周三下午去刮膜测温度和测厚度,巡检。
6.周四、周五、周六下午去覆膜A、C和水箱溶液测温度,测A、C浓度和水箱溶液浓度,巡检。
7.周一到周日每天回收E 的气相测定,并出具报告。
8.每天关注刮膜报废情况,做好跟踪记录。
9.每个月还有原材料到货,进行原材料的测定,并出具报告。
1.1#水箱的盖子需修改,需设备帮助。
2.2#、3#修改溢水口。
3.覆膜中有黑斑,在入1#水箱前,有黑斑可以调整。
4.刚开机时,过A槽后,布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看好布,防止把C槽弄混浊。
5.通量一直上不去,有人建议换个台子测测,现在用2#台测试的通量,就很好。
6.增加生产计划兼统计人员,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膜片的使用情况,严禁UF膜放置时间过长,水分蒸干,减少RO膜片黑斑的形成。
7.增加检修
8.刮覆膜每周清洗一次辊轴,特别是膜片正面的辊轴,及时领取抹布来清洁,对于A和C槽辊轴也要清洗,水箱上的各辊轴,放卷处和收卷处的辊轴,必须清洁,无杂质,减少膜片针眼的形成;覆膜的各个配料桶和勺子也要一周清洗一次,特别是称取TMC的小勺,因为TMC容易氧化,所以小勺每次用完后,都要清洗干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