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编 制: 审 核: 总工程师: 院 长:
.-
.
目 录
1、地理位置 ............................................................................................ 1 2、危岩基本情况 .................................................................................... 1 3、灾害规模 ............................................................................................ 1 4、危岩成因分析 .................................................................................... 1 4.1地质环境条件 ............................................................................... 1 4.2引发因素 ....................................................................................... 2 5、发展趋势及潜在危害 ........................................................................ 2 6、危岩崩塌防治 .................................................................................... 2 6.1防治方案 ....................................................................................... 2 6.2主要工程量 ................................................................................... 4 6.3防范措施 ....................................................................................... 4 6.4防治费用 ....................................................................................... 5
.-
.
1、地理位置
插图1:交通位置图
2、危岩基本情况
2.1发生时间:该危岩区7年前经工程治理后,由于治理时岩腔填撑的“漏洞”以及植物的“根劈”作用,在近期发生新的变形迹象。
2.3灾害威胁对象:该危岩区直接威胁下方34户1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约800万元。
3、灾害规模
危岩体长4m,宽3m,厚约4m,体积约48m3,见下图照片1。
照片1:危岩体
4、危岩成因分析
4.1地质环境条件
危岩区地形为西高东低的斜坡,斜坡坡度约45°~60°,表面由于岩石的差异风化作用,坡面呈锯齿状凹凸不平,硬质的砂岩突出于地表30~50cm,软弱的泥岩则凹进。危岩位于斜坡坡顶处,斜坡下部为半边街居民和城乡主要交通要道。
危岩区出露地层单一,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岩性为青灰色砂岩及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危岩形成的陡崖地带,主要由巨厚层砂岩构成,单层厚度一般1~2m,最后可达4~5m,崖下斜坡段
.-
.
多为巨厚层砂岩及泥岩互层。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在斜坡表面普遍分布,主要为坡残积层,其次为崩积层,岩性主要为砂质粉土含碎块石,厚度一般为0.5~1.5m。
4.2引发因素
主要引发因素是降雨,降雨的浸润、冲刷及动静水压力促进了岩体结构面的发展,降低了岩体完整性和力学强度,加之岩体由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组成,在差异风化作用下,泥质粉砂岩风化成凹腔,凹腔底部浆砌块石工程破坏,危岩容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母岩脱离发生崩塌。
5、发展趋势及潜在危害
该危岩体后部裂隙扩大,底部浆砌块石也发生破坏,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有发生崩塌的危险。一旦危岩发生崩塌,将危及乡镇公路和半边街34户1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必须对该危岩进行紧急排危,及时消除隐患。
6、危岩崩塌防治
6.1防治方案
(1)在实施排危之前,先在危岩下方搭设临时性的垂直防护架,防止危岩在排除之前或施工过程中受到振动突然崩塌。垂直防护架可以采用搭设脚手架,并用钢丝绳锚固。
在危岩体下方斜坡上选择地势较缓的地段设置一道防护网,拦截排
.-
.
危过程中滚落的岩石。
为了保证拦截的效果,安全防护网设置的长度不得小于30m,具体设置方法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2)采用人工排危的方法排除危岩。施工时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
危岩治理区剖面示意图
.-
.
危岩治理区俯视示意图
为了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必须身系保险绳。保险绳另一端固定于坡顶安全牢固的设施上,并设专人看守,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将施工人员拉到安全地带。
6.2主要工程量
该应急排危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应急排危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1 项目名称 人工清除危岩 单位 m3 数量 48.00 备注 危岩长约4m,宽约3m,厚约4m。 解体后的岩石由人工转运至安全2 人工转运石方 m 348.00 地带堆放。 3 4 5 水平防护 砂浆封填裂缝 垂直防护架 m2 m3 m2 60.00 1.50 1650.00 防护网长度30m,高2m。 排危后封填坡面裂缝。 垂直防护架。 由于该工程属于应急抢险项目,威胁乡镇公路和半边街34户1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工作面,加大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投入,10日内完成排危任务。
6.3防范措施
该工程治理危险性较大,施工时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
.-
.
(1)落实专人加强对危岩体及周围的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组织疏散避让并上报主管部门。
(2)在危险区的两端设立警示标志,加强该路段的交通管理,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观察通过。
(3)在治理期间危岩体下方的居民必须搬迁避让,危岩体下方坡体设置安全防护网和警戒线,禁止非施工人员通行。
(4)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治理施工期间危岩体下方禁止任何耕种作业。
(5)为防止在治理期间诱发危岩崩塌,施工作业应先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禁采用爆破作业清除危岩。
6.4防治费用
该工程费用主要包括排危治理建筑工程费103611.09元,临时工程费28069.65元,独立费用48911.68元,基本预备费9029.62元,估算工程治理总费用为189622.04万元。详见附表(附后)。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