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
第一章综合站房水泵房深基坑开挖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郴州复烤厂易地技改项目综合楼及客服中心等工程 (2)工程地址:项目位于位于郴州市华塘镇油山村 (3)建设单位: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郴州复烤厂 监理单位:湖南长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勘察单位:核工业郴州工程勘察院、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 质监、安监部门:郴州市质安站
设计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合肥设计院
(4)工程简介:工程总建筑面积21903.75㎡,由综合楼、客服中心、倒班宿舍食堂及综合站房等组成,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7441.00㎡、客服中心建筑面积5682.5㎡、倒班宿舍及食堂建筑面积7250.00㎡、综合站房建筑面积1230.25㎡、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300㎡,结构形式为框架,楼层为4~6层,建筑物最高檐口27.0m。
二、编制依据规程、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13(J)133-2012); 《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三、综合站房水泵房场地地质条件
3.1、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
①现场自然面标高±0.00相对于绝对标高246.80m;②基坑垫层底面相对标高-6.80m;③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底面相对标高-7.30米;④基坑开挖深度7.3米(含坑底排水沟500*500)。
3.2、场地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郴州大道北面,拟建的菁华路以东、拟建的凤凰路以西交叉地段,场地基本已平整。工程三通一平已完成,具备施工条件。场地周边无建筑物。场地上无高架线路。
3.3、地质构造
本场地无全新的活动性构造带分布,区域上为相对稳定区域,上覆土层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灰岩,场地地质构造不发育。
3.4、气象水文
本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夏多雨,秋季多阵雨,冬季干旱、寒冬。根据郴州市气象局统计资料(1960~2008年),历年来最大月降雨量585.80mm(1998年8月),历年最大日降雨量315.00mm(2006年7月15日),年平均降雨量1571.90mm,暴雨及大暴雨出现在夏秋的6~8月份。
3.5、场地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勘察查明,场地岩土层结构自上而下分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下伏 基岩为灰岩,现将其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 人工填土:人工成因,褐黄色、杂色等,厚度为0.0~10.00m,平均厚度为7.6m,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等组成,结构松散,分布不均,厚度变化较大,主要场地南部的中水处理站、主大门。该土层在场地少有分布,力学强度低且差异性大,具非均匀性。
2) 粉质粘土:破积成因,褐黄色,絮状结构,硬可塑-硬塑状态,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高,韧性好,摇振无反应,光泽反应弱,在场地均遇见该层,厚度较大,层厚2.70~15.40m,平均厚度为9.30m,含有较多灰岩碎石。该土层在场地多揭露到,力学强度较高。
3) 强风化灰岩:陈积成因,灰色,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心呈碎块状,岩石RQD指标较差,岩石较破碎,揭露厚度为1.20~6.00m,平均厚度为2.80m,其埋藏深度在7.00~15.40m,平均埋深11.00m,该岩层在场地多有分布。
4) 微风化灰岩:沉积成因,灰色,微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心呈短柱状~柱状,岩石RQD指标较好,其埋藏深度在0.00~17.20m,平均埋藏深度为13.10m,岩石较完整、坚硬、性脆,属较硬岩Ⅲ类。
3.6、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粉质粘土层结构紧密,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岩溶裂隙水,储水空间是基岩之岩溶裂隙。场地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临近区空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地下水埋深5.60~11.30m之间,迳流排泄条件良好,主体迳流排泄方向呈东西向,由东向西迳流排泄于图幅之外,场地及周围无地下水污染源。
地下水化学成分结构资料,水化学类型为近中性低矿化度重碳酸钙型水,水中侵腐蚀性介质含量甚微,故地下水对砼具微侵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3.7确定方案
本工程周边地面开阔,附近无建筑物和地下管道,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赋存类型主要为赋存于分化岩石中的孔隙潜水。
本工程的土质分别为素填土、碎石、卵石、全风化片麻岩、强风化片麻岩、中风化片麻岩、强风化石灰岩、中风化石灰岩,土质较好。根据设计图纸,地基应满足承载力达到120KPa,基坑从自然地面至-6.8米,基坑底在第二层土中,所以本工程支坑支护采取放坡开挖,基坑壁放坡采取基坑土方放坡坡度采用1:1,挖至设计深度以上200mm处停止挖土,最后采用人工清理,排水采取明沟排水。基坑壁边坡采取薄膜覆盖,防止边坡发生坍塌。
3.8开挖和排水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土方采取放坡分二阶开挖,第一阶开挖深度为3.0米,第二阶开挖深度为3.8米。基坑底的长度和宽度为边轴线外加1.5米作为施工作业面和挖排水沟用。
排水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内集排水。基坑外在离坡顶1.0米外自然地坪处设置500×500的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直径为1500mm,井底比沟底深1000mm,并配置一台50水泵,不让
地面水流入基坑内,将水排至城市管网。在基坑底距坡角500mm处设500×500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这样,自然降水及部分①层土内存水通过上层排水沟排至于、集水井,由潜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网,部分①层土内含水和自然雨水及极弱透水层渗水可通过基坑内排水沟和集水坑泵至基坑外排水沟内,由潜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网。具体情况如图下图所示(详细图附后)。 3.9安全围护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式安全网网封闭,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四、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4.1施工准备
1.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旧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煤气、供热管道,电缆、沟渠、基础、坟墓等,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
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
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元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0.3%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
5.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2开挖路线
本工程采用2台挖掘机同时从中间向两侧分步(层)和接力开挖法。
4.3开挖方案
1.本工程采用分步(层)和接力开挖法,为配合基坑围护施工,分二步挖土。第一阶开挖深度为3.0米,第二阶开挖深度为3.8米。采用接力开挖法,分2步开挖,1台反铲机由地面挖至-3.0米,实际挖土3.0米,直接装汽车运走;另一台反铲机由-3.0米挖至-6.8米,实际挖土3.8米,将土挖甩至上边挖土机工作面内,装汽车运走。
2.挖土过程中测量工配合测定标高,当挖土快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在槽底测设5×5m的放格控制网,并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
3.开挖时机械挖土、人工修坡,开挖过程中,随时用标杆检查边坡坡度是否正确无误。 4.挖土之前做好坑外排水,坑内明沟集排水。
5.挖土至设计标高,地基钎探后,尽快会同地勘、设计、甲方、质监站、监理等部门共同对基底进行验槽,办理验槽手续。
4.4成品保护
1.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2.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设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3.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
4.5安全措施
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山坡坡度陡于五分之一,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土;
2.机械行驶道路平整、坚实,底部应铺设碎石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
3.机械挖土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用推土机回填,铲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倾覆。陡坡地段堆土设专人指挥,严禁在陡坡上转弯。推土机陷车时,用钢丝绳缓缓拖出,不得用另一台推土机直接推出。
4.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应相距30m以上,挖掘机离下部边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5.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人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挖掘机、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6.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7.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不得小于2.5m与4~6m(110~22OKV时)。
8.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第二章污水处理池深基坑开挖及支护
一、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郴州复烤厂易地技改项目综合楼及客服中心等工程 (2)工程地址:项目位于位于郴州市华塘镇油山村 (3)建设单位: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郴州复烤厂 监理单位:湖南长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勘察单位:核工业郴州工程勘察院、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 质监、安监部门:郴州市质安站
设计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合肥设计院
(4)工程简介:工程总建筑面积21903.75㎡,由综合楼、客服中心、倒班宿舍食堂及综合站房等组成,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7441.00㎡、客服中心建筑面积5682.5㎡、倒班宿舍及食堂建筑面积7250.00㎡、综合站房建筑面积1230.25㎡、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300㎡,结构形式为框架,楼层为4~6层,建筑物最高檐口27.0m。
二、编制依据规程、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13(J)133-2012); 《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三、污水处理池场地地质条件 3.1、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
①现场自然面标高±0.00相对于绝对标高239.50m;②基坑垫层底面相对标高-5.80m;③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底面相对标高-6.30米;④基坑开挖深度6.3米(含坑底排水沟500*500)。
3.2、场地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郴州大道北面,拟建的菁华路以东、拟建的凤凰路以西交叉地段,场地基本已平整。工程三通一平已完成,具备施工条件。场地周边无建筑物。场地上无高架线路。 3.3、地质构造条件
该场地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缘,华南褶皱带之湘东燕山褶皱带中,属于湘东南新华夏构造系,是骑田岭-郴县-永兴新华夏构造带的组成部分。主要的构造带走向为北北东向,构造类型表现为区域褶皱或断裂的组合。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表明,该场地内无大的活动性构造带分布,属相对稳定区域。
3.4、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结果,场地内自上而下分第四系人工堆积填土,第四系残坡积粘土,石炭系中风化灰岩。具体描述如下:
1)
填土
黄褐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由粘性土,含有少量灰岩碎石,主要为新近期人工填筑而成,填土时已分层碾压,但尚未完全自重固结,下部为耕植土,含有少量植物根系,该层整个场地内均有分布,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厚度7.80~13.50m,平均厚度为11.54m,层顶标高238.48~240.37m,层底标高225.08~231.64m,厚度不大。
2)
粘土
残坡积成因,黄褐色、褐红色,硬可塑性,以粘粒为主,局部含有碎石,粘性较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是拟建场地内的主要地基土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30~7.70m,平均厚度为3.65m,层顶标高225.08~231.64m,层底标高219.47~230.24m,厚度变化较大。
3)
中风化破碎灰岩
石炭系,青灰色,灰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心破碎,呈碎块状,块状,该层仅钻孔编号为ZK17、ZK21、ZK22号三个钻孔未揭露外,其余钻孔均有揭露,层厚0.90~9.8m,平均厚度为3.18m,层顶标高219.47~230.24m,岩面起伏变化较大。
4)
中风化完整灰岩
石炭系,青灰色,灰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岩心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节长4.00~30.00cm,RQD=65%左右,局部岩石有溶蚀现象,多呈蜂窝状及孔洞状。本次钻探中揭露有溶洞,溶洞详细情况见下表表3(揭露溶洞钻孔一览表),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III级,该层整个场地钻孔均有揭露,据揭露钻孔表明,层顶标高214.07~227.94m。
揭露溶洞钻孔一览表表3
孔号 位置(m) 溶洞厚度(m) 顶板厚度(m) 顶板标高 ZK3 20.50~22.10 1.60 1.20 219.63 ZK4 ZK9 18.10~19.20 20.10~22.10 1.10 2.00 2.70 2.80 1.60 2.00 1.70 2.20 1.60 2.80 1.90 1.90 1.00 0.80 0.60 2.1 221.44 219.60 224.10 219.50 221.34 218.20 215.95 220.25 底板标高 218.03 220.34 217.60 221.40 216.70 219.74 216.20 214.25 218.05 充填物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ZK25 15.60~18.30 20.20~23.00 ZK26 ZK29 ZK33 18.10~19.70 21.30~23.30 23.50~25.30 19.20~21.40 ZK34 ZK37 18.60~20.80 24.60~26.70 2.20 2.10 1.0 2.30 220.76 215.55 218.56 213.45 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可塑状粘性土全填充 3.5、水文地质特征 场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土层孔隙潜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填土层结构松散,孔隙比大,富水性差,残坡积粘土孔隙率低,含弱孔隙潜水;石炭系灰岩含岩溶裂隙水,含水中等~丰富。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以蒸发排泄方式为主,部分补给深部含水层。勘查施工期间,勘探钻孔均测得有稳定水位。实测各孔稳定地下水位埋深9.50~13.90m,标高224.68~230.87m,地下水位埋深一般较深。 3.6、不良地质作用 I、岩溶
根据现场踏勘,场地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经钻探揭露,下伏岩石为碳酸盐类岩层,为灰岩,本次勘查阶段揭露有溶洞,详见表3(揭露溶洞钻孔一览表),揭露溶洞钻孔共计9个钻孔(占总钻孔数的23.6%),岩溶发育,基于各孔岩心局部发现有溶蚀现象,所以不排除场地除已揭露溶洞钻孔外有发育溶洞的可能,本场地岩溶发育。 II、边坡
根据建筑物设计地坪标高、场地地形地貌条件,据现场踏勘,客户中心与凤凰路之间已形成7.0~9.0m左右的填方边坡,食堂与郴资桂大道之间已形成约7.0~9.0m左右的填方边坡。 综上所述,本场地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边坡失稳及岩溶。 3.7、确定方案
污水处理池为天然基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地勘报告,采用机械开挖方式进行土方施工,由于基坑深6.3米及离污水处理站距离仅2米远,且污水处理站的PHC管桩已经施工完毕,为防止边坡垮塌及对污水处理站桩的扰动,对基坑边坡壁进行土钉锚喷支护,锚杆与基坑侧壁的角度按照规范需在5~25,考虑到现场情况此方案选择锚杆角度15。在基坑的四周设置4个观测点,并且注明清楚观测点的绝对高程,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后图。基坑底的长度和宽度为边轴线外加1.5米作为施工作业面和挖排水沟用。 3.8、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
根据土质要求,合理选择放坡系数放坡。采用斗容量PC260型履带挖掘机一台配合自卸车8台进行基坑土方开挖以保证施工机械的连续作业,挖出土方全部外运出场至北侧倒土场。挖至设计深度以上200mm处停止挖土,最后采用人工清理。基坑壁放坡采取基坑土方放坡采用1:1,同时边开挖边进行边坡支护,每层开挖厚度不大于2m。 3.8.1、挖土方施工方法
。
。
,
A、开挖时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应分层进行。每层开挖厚度不超过2M,每挖2M就及时进行基坑支护工作,待上部支护砼强度达到70%时才可以进行下层开挖以此类推;当土方开挖快接近基底标高时,在边坡上放出基底标高控制线,控制线采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挖掘机应使用平刮方式进行挖土,现场配合测量人员随时测量挖土的标高,避免土方超挖。
B、基坑开挖完毕,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考虑到基坑部位土方全部是回填区,所以进行1m的级配砂石换填,然后应全面进行钎探,然后会同勘察、设计、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槽,在确定已达到设计标高及容许承载力,并办完隐检手续,签证齐全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最后预留200mm左右厚,采用人工清理。
工艺流程:放线→分层开挖→修边(坡)→基(槽)底整平→基(槽)底预留土层→基(槽)底找平。 3.8.2基坑支护方案
I、基坑边坡支护:
由于基坑深6米左右,为防止基坑坑壁边坡垮塌,必须对基坑壁进行边坡支护,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支护:
喷射砼→挂钢筋网→二次喷射砼→打土钉→土钉压力灌浆→继续土方开挖。 土钉钢材:Φ18钢筋,间距1000mm双向,入土长度1.5m。 放坡坡度i=1:1。
面板厚度为100mm,面层喷射砼强度为C30速凝混凝土。
土钉泄浆孔:钻眼Φ8,间距500mm,在土钉入土端头150mm处设置。 钢筋网布置:双向Φ6@200; II、基坑支护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程序:
土钉施工:用专用土钉机将土钉顶入地层中; 人工修整壁面:按有限放坡量修整平直;
挂网:在每一段土钉施工完成后,将编制好的钢筋网片挂在已修整好的壁面上; 焊接主筋:在钢筋网片的外面铺设主筋,并与土钉焊接起来; 喷射混凝土:上述工作完成后,向壁面喷射细石混凝土,厚度100mm; 灌浆:对土钉进行压力注浆,使土钉周围形成锚固体,增加抗拔力。
3.9、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
土钉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交叉同步进行:土方机械开挖控深作业面高度不超过2.0m,遇土层较差时每层开挖高度不得大于1.0m,土钉间距相应调整。待上一作业面喷锚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
一作业面的开挖,严禁超前超挖,挖开的作业面必须及时支护封闭,如因各种原因挖开的作业面不能及时支护,则机械挖土方必须及时组织回填封闭作业面,以免作业面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险情。 四、边坡变形观测方案
为保证工程施工期间基坑边坡、周边道路及邻近建筑安全使用,同时为科学指导施工,对基坑边坡及邻近有关建筑进行变形观测。
1、基坑坡顶沉降位移观测
沿基坑周边布置,以监测基坑边坡的变形,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点,水平距离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数量不宜少于3个。部分观测点应布设在重要建筑物、构筑物上及重要管线位置,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观测点的数量及布置。 2、观测流程
沉降观测点在施工前埋设好,每开挖一层观测一次,开挖完成后每天观测一次,位移与沉降稳定后每三天观测一次,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每七天观测一次。若发现变形异常或者遇大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对检测结果应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以便指导施工或便于及时处理。
五、排水处理
排水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内集排水。为防止地表水的渗漏对护壁土体的浸蚀,基坑壁表面素喷C30细石砼厚50mm宽1500mm,在基坑四周竖向护壁中设置排水孔,排水孔间距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处应立即增设排水孔。基坑外在离坡顶1.0米外自然地坪处设置500×500的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直径为1500mm,井底比沟底深1000mm,并配置一台50水泵,不让地面水流入基坑内,将水排至城市管网。
六、基坑后期维护
(1)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坑边材料及机械堆载,不得大于3kN/㎡;
(2)严禁向坑壁排水和浸泡基坑四周土体,避免地表水流入基坑;
(3)在施工地下室时,严禁停断抽水的电源,以防水位回升造成重大损失,后续施工单位应与基坑降水工作密切配合,确保安全,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不得在原支护体系条件下超挖,否则有可能导致基坑变形过大,甚至出现更大的险情,给工程带来安全质量隐患;
(5)应加强变形观测工作,在基坑开挖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应加密观测点、增加观测次数; (6)在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护壁段需作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的变形观测。
第三章质量控制措施
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一)、修整面壁质量控制措施
A、按有限放坡线修整到位。质量较差时,可先挂网、喷射砼,及时封闭作业面,再进行土钉施工。
B、壁面上有浸水时,应用排水管疏导。
C、每次作业面高度宜控制在1.5~2.0m,不宜过短、也不得超高。
(二)、土钉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A、同一根土钉上钢筋与钢筋之间采用搭接。
B、土钉入土端头150mm处设置泄浆孔Φ8@500,保持泄浆孔通畅。
(三)、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
A、作业前必须先对机械设备、风管、料管、水管及电线电路进行检查并试运转。
B、喷射时,喷头与喷面应垂直,宜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喷射手必须控制好水灰比,宜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
C、网与坡面的间隙宜大于20㎜。钢筋网与下层搭接25d以上。 D、喷砼4h后,必须洒水养护3~7d。
(四)、土钉压浆质量控制措施
A、压浆是喷锚施工的关键工序,必须严格、认真。
B、压力控制根据土层情况确定,压浆纯水泥浆液水灰比按1:1~2:1控制,稳定水灰比为1:1。
(5)土钉成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保证成孔深度:允许偏差±50㎜ B、保证孔距:允许偏差±100㎜
C、保持土钉施工倾角:允许偏差±5%,为避开障碍物时角度可以加大 二、重要部位控制措施
(1)填土层
填土层土钉制作时,严格用角钢∠20×20×3制作倒刺护焊于泄浆孔处,压浆施工时,控制好压浆量,如果一次压浆量超过400Kg,必须采取间歇式二次压浆,以确保整体压浆质量。
(2)邻近建筑物及对变形较为敏感的护壁段
根据空间效应理论,确定出变形敏感护壁段,在此部位施工土钉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施工一排竖直超前土钉,增加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改变滑移面位置,并将竖直土钉用Φ14主筋与喷锚体主筋焊接在一起,填土层的喷锚面层加强筋采取双筋与土钉焊接,保证基坑的稳固安全。
第四章施工中有关问题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一、施工噪音
为避免噪音过大影响周围环境,本项目工程将有噪音的工序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同时采用电动式空压机,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 二、环境保护
如果不加以管理控制,喷锚施工时会伴有大量的灰尘产生,将四周油山村村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喷锚施工时应随时注意用清水吸取清理灰尘,在喷射砼的前台和后台设置一些隔离布或隔离板,尽量减少灰尘的产生。
第五章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一、局部垮塌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垮塌时的应急方案:在护壁施工时,由于未及时封闭土壁,或由于渗水原因造成坑壁来不及支护就出现垮塌,此时用平时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应急沙袋(用水泥空口袋装上土或砂)及时反压在坑壁上,如继续出现险情,应组织挖掘机或装载机回填部分土,然后重新施工,将分层高度减少至0.50~1.00m,且采取分段施工措施,此时应加密钢筋网,主筋直接与相邻的已施工完成的稳定土钉焊接,待喷射面层砼完成后,再补打土钉,土钉施工完成后,应加大此段的压浆量。 二、裂缝处理
坑边出现裂缝且发展接近报警值时的应急预案:立即施工超前土钉,用Φ14螺纹钢将超前土钉与喷锚体有效焊接成整体,并对Φ14拉筋施加预应力。采取以上措施后如果裂缝继续发展,则应搭设脚手架,从第一排土钉开始补打土钉,补打土钉的长度应超过原来施工的土钉1~2m,再将补打的土钉之间以及与原土钉之间均用主筋焊连在一起,喷射砼形成腰梁,从而使基坑稳定安全。
三、软弱层处理
基坑开挖时遇到很厚软弱层(如细砂层)时的应急预案:立即回填至砂层顶面,在基坑内施工竖直超前土钉(竖置深度穿过砂层进入卵石层0.50m以上),并将竖直超前土钉与上几排已施工完成的土钉焊接用。然后再分段(分段长度小于20m)分层(分层高度小于1.0m)开挖护壁,从而使基坑稳定安全。
四、雨季施工处理
1、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需在雨期来临前高度重视,成立防汛小组,由项目经理李新波牵头,技术负责人李雄卫全面指挥,合理调配设备、人员和物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如有意外情况及时修订补充方案,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
2、雨期来临前,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制定雨期施工计划,并组织各分包单位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方案中各项措施进行落实、实施,检查施工中存在的隐患。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来临前落实到位;进入雨期后,每周定期综合检查。
3、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除包括工程本身外,还应包括现场及周边居民小区的安全。项目经理部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设天气预报员,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
4、做好施工人员的雨期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排水情况等。派专人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区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5、(1)、场地排水施工现场进行硬化,清理现场障碍物,道路两旁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现场道路畅通。
(2)、保证物资安全
(3)、施工现场及生产场地的仓库等在雨期前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证基础、屋面不塌陷、不漏雨,四周不积水。
(4)、加强雨后监测雨天过后加强基坑变形监测,遇到非正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
(5)、加强天气预报收集工作,防止暴雨突然袭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
(6)、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各施工机械台、班组的主要负责人兼职安全员,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7)、夜晚施工需要有足够的照明度。
(8)、开工前对参加的施工人员,特别是司机进行安全教育,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向监理、甲方报告。
(9)、设立电工值班制度,非电工不得随意接电,电工应随时检查电路情况,及时排除隐患。严禁电缆、电线落地,必须用木架架空。严禁使用破损等不合格电缆、电线,并设专人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储存和堆放
(1)、水泥全部存入仓库,下面要架空通风,保证水泥不受潮,不被浸泡。 (2)、砂、石等材料要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7、施工机械设备保护
(1)、现场的混凝土喷射机、挖掘机、空压机、电焊机、钢筋加工机等设备操作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夜间或不用时应停放在安全区域和较高位置,防止雨水浸泡或坍塌。
(2)、变压器等要采取防雷措施,用电和机械设备要按照相应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经常检查和测试可靠性,保证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4欧姆,防雷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10欧姆。
(3)、电动机械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容量要与用电机械的容量相符,并专机专用。
(4)、雨施前,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以及跑漏电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严禁迁就使用。
(5)、各种电器动力设备,雨施前必须进行绝缘、接地、接零保护的遥测(用接地摇表),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动力设备的接地线不得与避雷地线在一起。
8、施工人员保护
(1)、做好雨天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2)、做好雨季施工劳动保护,劳保用品发放到位并且要求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3)、做好避雷和防触电的保护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4)、做好宿舍的防雷和防触电的保护工作,防止私拉乱接。 (5)、做好防汛的演练工作,保证能顺利完成防汛工作。
第六章安全应急施工措施
该工程由于在坑下作业,所以安全防护是该工程的安全管理重点,为此,我公司建立各级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在施工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制定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
一、管理目标
1.1、在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湖南省及郴州市关于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达到“郴州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要求。
1.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严格控制轻伤频率,现场管理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执行。
二、组织管理
2.1、成立由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负责人为首,各施工班组工长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2、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与各施工班组工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人,层层负责。 三、安全防护管理
3.1、环境安全措施
工地,有事进入工地者,门卫必须认真作好记录,并交待安全注意事项。 3.2、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
0mm管材,打入地面200m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不吊”。严禁吊物下或护壁工作范围内站人,各种作业人员,操作前,应先检查工作面,相邻和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可靠,若发现险情,应立刻上报,采取可靠措施后,方能工作。
、理顺、分散堆码,并分品种按规格堆放稳当,防止倾倒、塌落、回弹伤人。
第七章文明施工措施
一、现场总平面管理
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总平面及工程特点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各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图应做到现场材料堆放布置合理,现场施工用电、用水布置合理,现场排污、排水畅通合理、施工道路畅通,垂直运输布置经济合理。尽量做到生活设施与生产分开,互不影响,在各阶段的施工中,严格按照各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场总平面进行管理。
1、组织保证上,项目上设立现场总平面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亲自担任组长,组员包括材料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长,以便在管理上协调一致。
2、建立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如现场材料布置管理办法,钢筋房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职责分明。
3、现场材料、周转材料的堆放必须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堆放,其中现场材料的布置堆放由现场材料员根据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协调布置。
4、对现场的排水管及沉砂池随时进行治理,保证排水畅通,在雨季项目成立排洪领导小组,做好防洪的准备工作及应急措施。
5、加强对施工道路的管理,随时对施工道路进行修理,保证道路的畅通,特别在雨季,做好道路的排水工作,保证材料的进场。
6、现场用水、用电管线的布置必须根据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现场电工每天应对现场的各个配电箱进行检查,做好记录,每隔半个月应对所有的线路进行一次检修,发现损坏的电器应立即换掉,加强对现场水、电管线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穿越道路的水管、电线应达到规范的埋置的深度,平时应加强保护。 二、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严格按照郴州市地区城市管理有关文件及城建监察的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降低施工噪音,真正做到不影响施工现场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拟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门前三包,负责工地范围内及出口100米范围内的清洁卫生,设专人每天进行清扫。
2、在基础施工阶段,对运土方的车辆在进出大门时需对汽车轮胎及车箱外壁进行高压冲洗同时应设置沉砂池进行污水排放,在大门口应满铺麻袋,保持道路的清洁。
3、控制尘土飞扬,对建筑尘土、水泥等采取隔离处理。
4、选用低噪音的施工机具,同时合理的安排施工,克服施工噪音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5、施工过程中所进砂石材料严格用彩条布封闭。水泥库房与压浆设备、喷射系统均应进行降水防尘遮盖。
6、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布置及排水措施,随时保证施工现场内无积水,现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现场食堂、民工宿舍、浴室、厕所、下水道的卫生检查,并定期施放药物防止蚊虫、蝇蛆滋生。
7、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严禁乱倒。 8、派专人每天打扫现场临设,做到卫生整洁。 三、施工操作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现场文明施工的好坏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也是关系到我公司和甲方郴州复烤厂的社会形象和声誉的问题。为确保施工场地文明、整洁,特制订如下保证措施:
1、 项目所有进场的操作班组签订文明施工合同,并加强对班组的教育,使人人都养成文明施工的良好习惯。
2、 按照文明施工及有关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班组施工过程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到奖罚分明。
3、 加强对工人“落手清”工作的教育,制定相关的奖罚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人,真正使每个班组做到完工场清。
4、 制定完善的材料领用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办法,使工人自觉地养成节约材料的习惯。
四、消防管理措施
消防措施,防火管理按照消防及防火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施工现场消防及防火的管理,拟采取如下措施:
1、 加强对作业班组防火意识的教育,做到人人养成自觉防火的习惯。
2、 按照有关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防患于未然。
3、 现场布置专用的消防水管,并利用本工程的沉砂池作为临时消防水池,随时储备一定数量的消防用水,做到一旦火灾发生时有水灭火。
4、 现场电工定期对所有线路例行检查,防止因线路老化而发生火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