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2.了解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中国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发给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
1.师:上节课结束时,我们布置了“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这节课我们便来讲讲孩子们收集的故事。
2.在小组内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或英雄人物故事。
3.全班请两三名同学代表交流。
4.师:这些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的历史故事。
5.揭示课题: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圆明园的诉说
(一)了解圆明园及其毁灭的真相
1.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视频https://v.qq.com/x/page/v30155km85r.html 2.说说你对圆明园的了解。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
3. 外国人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看法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维克多.雨果
(1)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 (2)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4.师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
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圆明园的延伸
1.观看电影《圆明园》或《圆明园的毁灭》,写观后感。(课后任务) 2.阅读别人写的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纪录片《圆明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野蛮无礼的英法联军闯进了圆明园。他们被圆明园的美景和园中数不胜数的珍宝惊呆了,震惊之后就开始了疲狂的抢劫。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毁掉。他们用大斧把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砸碎,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又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园内有几百人被活活烧死,真是惨不忍睹。举世无双的“万园之园”就这样被毁了。
看到这里,我紧握着拳头,感到十分屈辱,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盛,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1)认真阅读这位同学的观后感。 (2)说说你读了以后给了你哪些启发? 3.辩一辩: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1)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认为应该重建的为正方,认为应该保留旧址的为反方。
(2)学生进行辩论。
(3)师小结: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有秦代的青铜的,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这是我国的巨大损失,更是我国的巨大耻辱。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勿忘国耻才能奋勇前行。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而铭记的最好方式就是保留这段见证。所以,让圆明园的毁灭深入人心,继续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
4.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夺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活动二:甲午风云 (一)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 1.学生自由学习书50页上的内容。 2.学生交流甲午战争的起因 3.师小结: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航舰,从而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
1. 听民族英雄的故事——民族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说过:“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规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危急时刻,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舰同归于尽。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其射击,致远规不幸中弹沉没,邓世昌与全舰
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2.思考: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
3.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找资料,说一说他们的故事。
(1)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2)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老师拓展介绍民族英雄丁当昌的故事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安徽合肥人,原名先达,也作禹亭,号次章。祖先明初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年)迁居巢县汪郎中村。丁汝昌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光绪七年(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三)甲午战争的结局 1.猜猜甲午战争的结局。 2.了解甲午战争的结局
黄海海战失利后,旅顺、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
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3.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想一想:这些条约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不签吗?
5.议一议: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1)《马关条约》真是亡国的条的啊!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伦为丰封建丰殖民地社会。 (3)历史上的屈辱,我们永志不忘,屈辱中的抗争精神,我们要永远继承!
(4)中国之所以受欺负,主要是我国太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只有让自己不断强大。
三、总结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割让的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是何时回归祖国怀抱的?
板书设计:
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圆明园的诉说:万园之园,洗劫一空 甲午风云: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1860年10月6日,( )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 2.( 圆明园 )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 )件。
4.( 1894 )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 )”。
5.我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有( )、( )等。 6. ( )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7.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 ),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 ( )
二、判断。
1.1860年,英美联军将圆明园洗却一空。( )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3.圆明园规模宏大,被称为“万园之园”。( )
4.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人为了称霸亚洲而故意挑起的。( )
5.198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
6.《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了辽东半岛及台湾各岛屿。( ) 三、简答题。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 )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 2.( 圆明园 )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 150万 )件。
4.( 1894 )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 甲午中日战争 )”。
5.我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有( 邓世昌 )、(丁汝昌 )等。 6. ( 1895 )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 )。
7.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 轮番欺凌 ),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 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判断。
1.1860年,英美联军将圆明园洗却一空。( X )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 3.圆明园规模宏大,被称为“万园之园”。( √ )
4.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人为了称霸亚洲而故意挑起的。( √ ) 5.198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X )
6.《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了辽东半岛及台湾各岛屿。( √ ) 三、简答题。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
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随着我们_____的增长和__________的逐渐增强,我们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_______,有时还会与家人产生一些_______。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_____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____。 3、在长辈眼里,我们缺乏生活____和社会____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4、家人的人生_____、生活经验相对丰富,我们与他们在生活态度、_____、兴趣爱好、__________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5、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_____面对,学会以积极的______、有效的______,主动将矛盾______。 6、主动与家人______,能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
7、高要求和常______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爱;独立和______标志着逐渐长大。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逐渐长大每小题3分,共18分)
1、小明同学对妈妈的嘱咐关心很反感,有时还和家长抬杠。( ) 2、我们要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和教育中感受她们的爱。( ) 3、张萌与家人发生矛盾时,默不作声,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 4、与家人发生矛盾时,应该首先反思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 ) 5、在沟通时,遇到父母不理解的地方,用吵闹来解决。()
6、在与父母沟通时,如遇到父母不明白的地方,要放慢语速去解释。()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当自己的意愿与父母意见不一致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A、坚持自己的意见,与父母吵闹 B、置之不理,不分辨
C、理性面对,以积极的态度与父母沟通,主动化解矛盾
2、小亮很调皮,有时也会惹父母生气,但他与父母的关系很融洽。他可能采取了什么办法( )
A、与父母交往时讲究技巧,会与父母沟通 B、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亮的。
C、只要和父母说说好话就没事了 3.下列属于家人关爱我们的是( ) A、小芳的所有要求妈妈全部满足
B、小亮的爸爸对小亮非常严格,经常教育他要懂礼貌、守纪律。 C、小华的爸爸因为他没完成作业狠狠地打了他一顿
4.周末,李明玩游戏一个小时了,妈妈以快要考试为由不允许他再玩了,并没收了他的手机,李明应该( ) A、和妈妈大喊大叫非玩不可
B、不和妈妈打招呼就跑去奶奶家,让妈妈担心、着急 C、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安心复习功课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要介绍家长对我们的关爱方式有哪些?让我们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2、与父母主动沟通需要注意什么?“四心”沟通法是什么?
五、自主探究分析题:(共14分)
“业界红人爸爸”
张浩的爸爸是一名搬运工,主要搬运装修材料和家具等用品,张浩给爸爸做了几天帮手后,对爸爸刮目相看,他发现爸爸在不超载的情况下装的物品总比别人多,而且很少发生磕碰,这不仅因为爸爸是内行,而且因为爸爸认真负责。每次货物到达目的地,他总是认真按照客户的要求将物品摆放整齐,并帮客户把场地打扫干净才离去。
爸爸每晚回到家,总爱看我经常读的一本《如何提高效率》的书,而且结合自己搬运工的工作谈理解。
问:(1)张浩爸爸身上有哪些优点,他是怎样发现的?
(2)你的爸爸妈妈身上有哪些优点,请举例说明? 你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发现的?
答案
一、填空题
1、年龄 自主意识 不一致 不愉快 2、心理 想法 3、经验 阅历
4、经历 观念 行为方式 5、理性 态度 方法 化解 6、沟通 7、督促 自主 二、判断题
1、×2、√3、×4、√5、×6、√ 三、选择题
1、C 2、A 3、B 4、c 四、简答题:
1、答:家长或严格地要求我们,或精心的照顾我们,或民主的与我们协商等等各不相同的关爱方式,让我们体会到浓浓的亲情。(答对3个即可得分) 2、答:与父母主动沟通需要讲技巧,注意方式方法。如,在沟通前先了解父母的真实想法,沟通过程中可选择彼此熟悉的话题。“四心”沟通法是留心看、细心听、用心讲、耐心说。 五、自主探究分析题: 分析:
(1)①张浩爸爸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能力强,爱学习。
②张浩和爸爸在一块劳动中发现的。
(2)①我的爸爸很孝顺,每天给爷爷打电话,周末去给爷爷做饭,洗衣服。
②我的妈妈是一名老师,心地善良,对学生特别好,经常给学生做饭,
给困难学生买笔记本。
③我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的。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