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2.了解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中国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发给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
1.师:上节课结束时,我们布置了“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这节课我们便来讲讲孩子们收集的故事。
2.在小组内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或英雄人物故事。
3.全班请两三名同学代表交流。
4.师:这些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的历史故事。
5.揭示课题: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圆明园的诉说
(一)了解圆明园及其毁灭的真相
1.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视频https://v.qq.com/x/page/v30155km85r.html 2.说说你对圆明园的了解。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
3. 外国人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看法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维克多.雨果
(1)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 (2)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4.师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
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圆明园的延伸
1.观看电影《圆明园》或《圆明园的毁灭》,写观后感。(课后任务) 2.阅读别人写的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纪录片《圆明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野蛮无礼的英法联军闯进了圆明园。他们被圆明园的美景和园中数不胜数的珍宝惊呆了,震惊之后就开始了疲狂的抢劫。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毁掉。他们用大斧把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砸碎,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又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园内有几百人被活活烧死,真是惨不忍睹。举世无双的“万园之园”就这样被毁了。
看到这里,我紧握着拳头,感到十分屈辱,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盛,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1)认真阅读这位同学的观后感。 (2)说说你读了以后给了你哪些启发? 3.辩一辩: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1)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认为应该重建的为正方,认为应该保留旧址的为反方。
(2)学生进行辩论。
(3)师小结: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有秦代的青铜的,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这是我国的巨大损失,更是我国的巨大耻辱。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勿忘国耻才能奋勇前行。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而铭记的最好方式就是保留这段见证。所以,让圆明园的毁灭深入人心,继续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
4.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夺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活动二:甲午风云 (一)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 1.学生自由学习书50页上的内容。 2.学生交流甲午战争的起因 3.师小结: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航舰,从而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
1. 听民族英雄的故事——民族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说过:“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规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危急时刻,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舰同归于尽。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其射击,致远规不幸中弹沉没,邓世昌与全舰
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2.思考: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
3.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找资料,说一说他们的故事。
(1)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2)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老师拓展介绍民族英雄丁当昌的故事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安徽合肥人,原名先达,也作禹亭,号次章。祖先明初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年)迁居巢县汪郎中村。丁汝昌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光绪七年(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三)甲午战争的结局 1.猜猜甲午战争的结局。 2.了解甲午战争的结局
黄海海战失利后,旅顺、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
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3.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想一想:这些条约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不签吗?
5.议一议: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1)《马关条约》真是亡国的条的啊!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伦为丰封建丰殖民地社会。 (3)历史上的屈辱,我们永志不忘,屈辱中的抗争精神,我们要永远继承!
(4)中国之所以受欺负,主要是我国太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只有让自己不断强大。
三、总结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割让的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是何时回归祖国怀抱的?
板书设计:
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圆明园的诉说:万园之园,洗劫一空 甲午风云: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1860年10月6日,( )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 2.( 圆明园 )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 )件。
4.( 1894 )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 )”。
5.我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有( )、( )等。 6. ( )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7.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 ),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 ( )
二、判断。
1.1860年,英美联军将圆明园洗却一空。( )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3.圆明园规模宏大,被称为“万园之园”。( )
4.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人为了称霸亚洲而故意挑起的。( )
5.198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
6.《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了辽东半岛及台湾各岛屿。( ) 三、简答题。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 )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 2.( 圆明园 )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 150万 )件。
4.( 1894 )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 甲午中日战争 )”。
5.我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有( 邓世昌 )、(丁汝昌 )等。 6. ( 1895 )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 )。
7.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 轮番欺凌 ),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 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判断。
1.1860年,英美联军将圆明园洗却一空。( X )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 3.圆明园规模宏大,被称为“万园之园”。( √ )
4.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人为了称霸亚洲而故意挑起的。( √ ) 5.198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X )
6.《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了辽东半岛及台湾各岛屿。( √ ) 三、简答题。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 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 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2.在分享与家人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的过程中,体会家人对你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一个小学生的烦恼自述
我已经五年级了,可爸爸妈妈还是把我当作小孩子,什么都不让我作主。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我说看会儿电视,可他们俩偏偏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就是不让看。报兴趣班时,我喜欢舞蹈和书法,可他们却说舞蹈和书法对学习没有帮助,所以他们非要让我选英语和作文,一点儿都不尊重我的选择。你说,当他们的女儿怎么这么难呢?我都烦死了。我都不想理他们了。
2.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呢?
3. 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呢?是不是也不想理他们呢?
4.揭示课题:1.读懂彼此的心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主动交流常沟通 (一)主动化解矛盾
1.议一议: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
(1)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经验 (2)各小组将有用的经验收集起来。 (3)全班交流与家人产生矛盾时的有效做法。 (4师小结:
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将矛盾化解。
2.听一听,说一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
(1)发生矛盾还不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我,而且他们也不总是对的。所以,我会跟他们吵,把事情说清楚,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2)我会努力做到不与他们争吵,也不说过头话,避免激化矛盾。事后我会和他们说我的道理。
(3)我不会和他们争吵,反正总是我不对,他们说我就听着,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4)我会先反思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然后站在家人的角度想一想,想通后就向家人道歉,再商量解决的办法。
(5)我会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多想想他们平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这样一想,就觉得不应该和他们大吵大闹。
3.议一议:不同的处理办法,会产生不同的后果。说一说:这上面的5个同学的处理方法会带来哪些后果?
4.师小结:
当与家人发生矛盾或是思想不一致时,我们要端正态度,不能抱有抵触情绪,同时还要与家人坦诚交流,和他们讲道理,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如果我们和他们吵闹,或者不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都会让我们与家人的误会越来越深。
(二)我与父母做朋友
1.想一想:我们能不能与父母做朋友呢?
2.师: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是我们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当然可以说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就来学学下面这位同学如何与父母做朋友的。
我跟妈妈的关系特别亲密。我有快乐,要和妈妈分享;有痛苦,要向妈妈倾诉。我的妈妈也是我的好朋友。
一次,我在学校遭遇“不公平”,一回到家就让妈妈“评理”:“这周轮到我们组值周,上周我就给每个组员分配好任务,并一再嘱咐大家一定要各司其职。结果,今天负责开门的王明朝迟到了,影响了早读。过后,我跟王明朝很诚恳地向全班同学解释和道歉了,可老师还让我们小组再反思一下工作疏漏,尤其是我这个组长的工作。”妈妈搂着我的肩膀,安慰我说:“妈妈懂你,觉得受委屈了吧?”
“我觉得挺无辜的。组长又替代不了他人,组员出了问题,我也给大家解释了。”
妈妈说:“我理解你,已经承认自己有责任了,却因为别人的错误让你反思就感到无辜了。但我觉得老师只是让你想想以后怎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他是在帮你积累经验。你认为呢?”
听宪妈妈的话,我的心情很快平静下来,再想想自己刚才那股怨气,还真显得有点几小气呢!
2.在小组内交流:
(1)你经常和家人聊哪些话题?与同学分享你在生活中主动沟通、促进和家人相互理解的事例。
(2)当我们与父母有冲突时,我们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冷静下来,用心沟通吗?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4.师小结:
我们要主动与家人做朋友,主动与家人沟通交流。我们可以与家人聊一聊自己的朋友,也可以与家人聊一聊自己班级里发生的趣事,还可以把自己的快乐与家人分享,把自己的忧愁与家人说说,让他们帮忙分担,让家人帮忙排忧。
(三)沟通“四心”法
1.师:与家人沟通还要有方法,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呢? 2.沟通“四心”法
(1)留心看:观察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 (2)细心听:听父母讲想法和需求、听父母讲担忧和压力
(3)用心讲:外出时讲清时间、地点和回家时间、主动讲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4)耐心说:用正常语速和语调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遇到父 母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放慢语速去解释。
2.说一说: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你用过这“四心”法吗?效果如何?
3.照着这“四心”的方法给家长写一封信,让家长看出我们的诚意。 (四)发现家人的闪光处
1.师:虽然平时在家人的口中,他们经常会说我们有多么不争气,有多么不听话,他们也是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一直是他们的宝贝。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和了解过你的家人,发现家人的优点呢?
2.说一说:说说你家人的闪光点。 (1)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家人的闪光点。 (2)全班同学交流,找找家人的闪光点。 (3)说一说:可以怎样发现家人的闪光点? 3.师小结:
在我们的家人身上都有许多的闪光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便一定能发现家人的闪光点。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也可以问问父母身边的朋友,还可以多和父母聊天,这样总会发现家人的闪光点的。
三、课后拓展
1.说出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如果不知道,想办法了解,但不能让父母察觉。
2.为父母做一件事,拉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
父母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敌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遇事要多听父母的意见,毕竟他们的人生阅历比我们丰富。
板书设计:
1. 读懂彼此的心 主动沟通
主动沟通常交流: 与父母做朋友 沟通“四心”法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 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 )的,我们需要( )面对,学会以( )的态度、( )的方法,主动将( )化解。
2. 主动与家人交流,能增进相互的了解与( )。
3. ( )和( )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爱;独立和自主标志着我们在( )。我们要主动与家人( ),让自己( )的需求和做法得到他们的理解。
4.家人在陪伴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 ),也在( )。 二、判断。
1.我们有很多种方式与父母沟通交通。( )
2.父母经常督促我们完成作业,这也是对我们的爱。( ) 3.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让父母先与我们交流。( )
4.妈妈经常叫我做作业,还给我报很多实习班,她一点也不爱我。( ) 5.只要与父母多交流沟通,我们的不合理的要求他们也会答应。( ) 6.家人在陪伴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和成长。( ) 三、论述题。
你有哪些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内容和方式?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 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 正常 )的,我们需要( 理性 )面对,学会以( 积极 )的态度、( 有效 )的方法,主动将( 矛盾 )化解。
2. 主动与家人交流,能增进相互的了解与( 理解 )。
3. ( 高要求 )和( 常督促 )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爱;独立和自主标志着我们在( 逐渐长大 )。我们要主动与家人( 交流沟通 ),让自己( 合理 )的需求和做法得到他们的理解。
4.家人在陪伴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 学习 ),也在( 成长 )。 二、判断。
1.我们有很多种方式与父母沟通交通。( √ )
2.父母经常督促我们完成作业,这也是对我们的爱。( √ ) 3.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让父母先与我们交流。( X )
4.妈妈经常叫我做作业,还给我报很多实习班,她一点也不爱我。( X ) 5.只要与父母多交流沟通,我们的不合理的要求他们也会答应。( X ) 6.家人在陪伴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和成长。( √ ) 三、论述题。
你有哪些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内容和方式?
答:我们可以主动与家人聊一聊自己的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班级,谈一谈自己的烦恼和愿望。写信、留便条等,也是我们主动与家人交流的好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