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5.1长度与时间(教案)

5.1长度与时间(教案)

来源:独旅网


课题:第 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1、98%的学生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98%的学生知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90%的学生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

量长度。

3、95%的学生 知道记录测量的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知道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

5、了解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习惯测长度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1、长度的单位以及长度的单位换算。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3、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

难点:1、读估计值 2利用刻度尺测长度

情感调节: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测量长度实验活动,学生观察、手记数据、互帮

的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获取快乐和愉悦。

教学过程与教法设计: 一、自学指导: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自学1内容与方法:(阅读课本P106~107完成下列任务) 1、 长度的国际单位:________ 米 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 符号________ 、分米 符号________ 、 厘米 符号________ 、毫米 符号________ 、微米符号_______ 、 纳米 符号________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1Km = 10m 1cm = 10-2m 1μm = 10-6m 1dm=10-1m 1mm=10-3m 1 nm=10-9m 雾霾中污染物颗粒PM 2.5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原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 自学2内容与方法:(阅读课本P107活动5.2完成下列任务) 教师介绍长度的册来那个工具 仔细观察:学生的刻度尺、三角板 1、 刻度尺的量程______________、刻度尺的分度值________________。 2、 三角板的量程______________、三角板的分度值______________、 自学3内容与方法:(阅读课本P108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 (1)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方正刻度尺

1

二次备课 的位置, (2)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对象的一端_____________;观察时,视线与尺面____________ 。 (3)测量时应估读 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___位 ;记录测量结果是,要写 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量 思考: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如何测量物理书的宽?如何测量物理书的厚度? 释疑:用累积法(测多求少) 序号 1 2 3 平均值/ 物理课本的宽/cm 物理课本的厚/cm 一张纸后/cm 学生活动2 合作测量:用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 用卷尺 测量 人伸直的量前臂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 人的身高________________拳头的宽度________________ 一拃的长度______________ 、人的大拇指的宽度____________ 教师讲解 1、 记录测量的结果三部分(1)准确值(2)估计值(3)单位 阅读课本P108页的“信息快递”。1、误差只能想办法减小,而不能绝对避免。 测量时,因估读数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导致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有差异,叫做误差。 2、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通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例题、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_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厘米 课堂练习: 1、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_. 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看课本P106页的 “信息快递”记住他们的换算关系。完成: 1千米= 米, 10分米= 米,,23毫米=_____米, 45微米=_____米,76纳米= 米。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 µm (2)4.2nm= cm (3)6.7dm= km (4)0.18km = m (5)1.7dm= cm= mm nm µm (6)20min= h (7)0.5h= min= s 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

2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具体有,直尺和卷尺两种,较精密的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器。学生常用的有直尺和三角尺。仔细观察你们自己的直尺或三角尺,看看他们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O”线,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量程。并注意: (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___; (2)使刻度尺的______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__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_____位数值。 (4)测量工具的选择与 有关,测量要求越是精确,测量工具越要 。 3.如下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长度为________厘米. (3)如右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mm. 4.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5.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2)一本物理书长2.67 (3)一元硬币的直径18.0 (4)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 6. 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 (1)18.74厘米 (2)1.87X10毫米 ( ) (3)0.187米 (4)1.874X10毫米 A.(1)和(3) B.都符合要求 C.(2)和(4) D.(1)和(4) 三. 误差: 1. 一同学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 。某学生测得100页书的厚度为0.42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完成课本P108页的“做一做”;该同学的实验结果绝对准确吗?

3

22 2.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________叫做测量误差。阅读课本P108页的“信息快递”。误差只能想办法减小,而不能绝对避免。即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误差总是______的。但是,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均可使误差______。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3.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4.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 (1)4.57cm; (2)4.56cm; (3)4.44cm; (4)4.58cm; (5)4.59cm.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 。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 。 互帮:6号与1号、5号与2号、3号与4号互帮,互查、纠错、订正 释疑:把有疑问的问题题号写在展示板上 教师释疑 知者加速:补充习题 释疑:释疑学生提出的问题 知识建网 1、望远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显微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小作业量: 课练P 教后反思: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