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师魂》课程简介
课程背景
1. 全国每年60多万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2. 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师德,“学高为师,德正为范”,为人之师,当率先垂范;
3. 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融数十年从教经验,以榜样的力量传播育人理念是情怀亦是使命。
课程设计原则
1.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摒弃说教,以实例启发学生。
2. 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将古今中外师德观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课程目标
1. 引导学生明确师德的重要性,掌握师德的内涵
2. 提升学生的师德修养乃至道德修养水平
3. 引领学生自觉履践师德的要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师魂》教学大纲
第一章 贵师德,中华文明立其根
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历代教育家的师德观,以及以五常、八德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阐述,提出了师德内涵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一致,中国历代教育家的师德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一致的观点。
1. 师德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提出“师德的内涵应该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相融”的观点;提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五个特点,并进一步详解为十大方面
2. 中国历代教育家的师德观
阐述了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陶行知等古代和近现代教育家的师德观
3. 中国历代教育家的师德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简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提出“历代教育家的师德观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
第二章 重师德,国际杏坛有共识
梳理了对古代和中古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师德观,以及现代西方教育界和俄国教育界的师德观
1. 古代和中古时期西方的师德观
初步介绍古代和中古时期西方的道德观,尤其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观点
2.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师德观
主要介绍了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师德观
3.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的师德观
主要介绍了以赫尔巴赫、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等为代表的西方师德观
4. 现代西方教育界的师德观
介绍了以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的师德观
5. 俄国教育家的师德观
介绍了以乌申斯基、马卡连柯等为代表的教育家的师德观
第三章 析师德,师德建设重要性
通过历代教育家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作用
等方面,阐述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 历代教育家的重视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
通过历代教育家的的教育理念和国家领导的观点论证师德的重要性
2. 当前新形势对师德的新要求
通过社会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等角度阐述当前形势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
3.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介绍了教师素质的含义、内容和界定的原则等
4. 师德的作用
介绍了师德的重要作用,强调好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第四章 传师德,促成我的师德观
通过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强调了师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自己的师德观。
1. 成长之路
用丰富的事例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自己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的
2. 我的师德观
提出了自己的师德观:师业(爱岗敬业)、师爱(关爱学生)、师能(严谨治学)、师风(为人师表)
第五章 论师业,爱岗敬业铸师魂
阐述了爱岗敬业的内容、实质和途径三个方面,强调爱岗敬业是塑造师德的出发点。
1. 爱岗敬业的内容
阐述了爱岗敬业的主要内容
2. 爱岗敬业的实质
阐述了爱岗敬业的实质以及具体体现
3. 怎样爱岗敬业
从有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做到爱岗敬业
第六章 讲师爱,无私大爱最神圣
阐述了师爱的表现、性质及其作用
1. 师爱的表现
阐述了师爱的两大表现:爱在细微中和爱在生死时
2. 师爱的性质
阐述了师爱的性质及其主要特点: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以严慈相济为手段;以一视同仁为原则;以学生成长或成才为目的。
3. 师爱的作用
阐述了师爱的作用,强调师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第七章 有师能,严谨治学守规范
介绍了严谨治学的含义与目的,以及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创新教育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等相关因素。
1. 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从事德育的能力,尤其是当班主任的能力.主要用丰富的事例介绍了当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如何做好班主任。
2. 教学能力
提出课堂教学效果的八个标准;提出“三的、三点、三实际、两基本、一灵活、纵横
联系”的备课原则以及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六大关系等。
3. 创新教育能力
提出“创造性(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学校三种群体产生五种效能的教育”的观点,介绍了三种群体五种效能的含义
4. 教科研能力
提出“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内在要求”,介绍了教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八章 立师风,为人师表重履践
阐述了教师为人师表要处理好的四种关系: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职业的关系、教师与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
1. 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阐述了教师为人师表要处理好的四种关系: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职业的关系、教师与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
2. 教师与职业的关系
强调忠诚教育事业和廉洁从教是教师与职业关系的两大主要表现
3. 教师与集体的关系
强调团结协作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教师与集体关系的两大主要表现
4.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强调教书育人和甘当人梯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两大主要表现
5. 教师与自我的关系
强调以身作则和闻过则喜、改过迁善是教师与自我关系的两大主要表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