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香娥
葡萄酒旅游(Wine Tourism)是指游客对葡萄酒厂及葡萄酒产地的访问,以
体验其独特的与品尝葡萄酒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品酒、赏酒、美食以及游览参观酒厂周围风景、体验葡萄酒文化等娱乐活动。葡萄酒是一种高雅的液体,文化是她的生命。葡萄酒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旅游。葡萄酒旅游凝聚的是葡萄酒的文化,包括历史、个性,地理特征……
一、中国葡萄酒发展状况
随着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葡萄酒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发展亮点,但是葡萄酒旅游在中国是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在发展葡萄酒旅游的时候,还是要多学习外国的学习经验,融入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来。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葡萄酒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空白,将会有非常前景的发展。
中国著名葡萄酒庄:
葡萄酒庄一词源于波尔多,法语为城堡之意,它是指一块陆地单位,包括葡萄园、酒窖、葡萄酒及其相关的建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国外葡萄酒庄,都已发展成具有旅游功能的庄园。当今国际上顶级的红、白葡萄酒无不来自酒庄。
名称 瑞事临酒庄 地理位置 山东烟台市 概况 烟台瑞事临酒庄于2004年,坐落在生长8年的600亩优质葡萄园中,依山傍海,毗邻烟蓬旅游观光大道,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酒庄布局为酒堡、绿色葡萄种植园和文化休闲服务山庄三个部分,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其中酒窖面积占2500多平方米。酒庄生产车间为透明设计,游客可以亲眼看到葡萄酒的主要生产流程。自05年以来,酒庄发展定向于优质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旅游、会议接待、休闲娱乐、餐饮食宿等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 山东省烟台市 酒庄占地两千一百亩,其中酿酒葡萄园五百亩,主体建筑五十亩,葡萄长廊、道路二十亩。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成为烟台市又一旅游景点;同时它又是张裕高档葡萄酒的酿造基地。 北京张裕卡斯特酒庄 北京 预计年产萄萄酒500-10000吨,可安排劳动力就业900余人。北京张裕卡斯特酒庄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将成为北京市又一旅游景点;同时它又是张裕高档葡萄酒的酿造基地;而且还是引进、选育国内外优良葡萄新品种,进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的的重要场所。 君顶酒庄 中国蓬莱·南王山谷 是目前亚洲最大、最具创新意义的酒庄。 打造为以顶级葡萄酒生产为核心,涵盖优质酿酒葡萄苗木研发和种植、葡萄酒文化推广、世界顶级葡萄酒交流、葡萄酒主题休闲旅游、艺术经营等的产业集群,建设最具东方神韵的个性化葡萄酒庄,首创中国全方位葡萄酒文化体验之旅。 园中葡萄的成熟时间大约为9月中旬至10月初。每年收获时节,酒庄都将在葡萄酒文化广场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宣告当年葡萄采摘与酿造的开始。游客可以在酿酒师的指导下,亲手采摘下串串葡萄,用传统的手工酿酒工具自酿葡萄酒,并签名存放在酒庄地下酒窖的VIP专区。 华东·百利酒庄 山东青岛 中国第一个以酒庄方式建设和经营的企业。不但种植葡萄、酿酒,还融合了葡萄酒旅游并由此促进了葡萄酒知识的普及。酒庄地处著名旅游景点 — 青岛崂山,当地一个叫做九龙坡的优美恬静的山坳里,占地 1000 余亩。经过 20 多年的打造,这里已经成为青岛的一大景观,经常可以看到有俊男靓女来拍婚纱照;同时也给酒庄赋予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朗格斯葡萄酒庄 河北昌黎 1999年,朗格斯酒庄在中国酿酒葡萄之乡——河北昌黎建成了“中华第一绿色人文酒庄”。葡萄酒庄,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她凝结了这个时代的科技、人文、社会与文化等要素,也携带了特定的传统要素与地方文化符号,同时她还代表了这个年代流行的时尚与对未来的向往。朗格斯酒庄不仅希望能够给客户带来无限享受和沉醉,更希望能够开创别具一格的葡萄酒文化,从而展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波龙堡酒庄 北京市房山区 中国有机红酒第一庄。成立于1999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北京市房山区八十亩地村雾岚山脚下。葡萄种植基地占地70公顷,年生产葡萄酒250吨。波龙堡酒庄借鉴法国著名酒堡的建筑风格,设计独具特色。波龙堡干红葡萄酿酒采用世界一流的意大利全套自控和发酵设备,并将葡萄酒陈酿于法国橡木桶内,储存在古朴而典雅的储酒酒窖中。 怡园葡萄酒庄 中国山西太谷 怡园的两位创始人是香港陈进强先生和法国詹威尔先生。在世界著名的法国葡萄学者 Denis Boubals 教授的专业协助下,在中国山西太谷境内找到这一片宝地。她座落在晋中盆地东北部太谷县的一片黄土高坡上,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以南40公里的地方。这里具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旱、雨水少,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很适合酿酒葡萄的种植。晋中一带大规模种植葡萄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七世纪的唐朝。 中法王朝酒庄 “DYNASTY 王朝”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品牌名称简洁、高雅、隽永、易记,同时寓意了王朝公司要在我国葡萄酒业的腾飞之际大展宏图的壮志雄心。 圣马法式葡萄酒庄 中国·河北·李马 2000年迁至中国·河北·李马,她占地498亩,是中国第一座严格按照圣马教堂小酒庄传统手工工艺种植葡萄,酿造、储存葡萄酒的酒庄。 瑞云酒庄 河北怀来 瑞云酒庄是专一生产高档葡萄酒的小型酒庄。瑞云酒庄位于长城脚下的“中国葡萄酒之乡”河北怀来县,是唯一可以看到长城的酒庄。 新疆西域酒庄 中国新疆天山 位于中国新疆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上游,准葛尔盆地南缘(东经85度,北纬44度)的石河子市,酒庄总面积4万余亩,引天山远古山水浇灌着这万亩葡萄园.葡萄园中汇集着世界各地优良酿酒葡萄近200种,主要有赤霞珠、梅鹿辄、品丽珠、黑皮诺和雷司令、霞多丽、白诗尔、贵人香、白羽。 华夏酒庄 河北昌黎县 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第一瓶干白,亚洲大酒窖。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华夏首家引进国际名种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黑比诺等脱毒苗木,最早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实现了\"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良种区域化\",使天赐好产地、好年份与最适合这里生长的好品种完美结合。与此同时,先后从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引进发酵、陈酿、净化、深层过滤、冷稳定、灌装等国际先进全套设备,保证了现代管理模式和现代生产工艺的高效运行。 龙徽葡萄酒博物馆 北京海淀区 这座博物馆由北京百年葡萄酒老企业“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坐落在龙徽公司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地下酒窖上,是北京市唯一一家讲述北京葡萄酒百年文化及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她是一座古朴典雅的明清风格建筑,分地上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是北京葡萄酒百年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葡萄酒文化培训教室,地下部分则是龙徽的地下酒窖、酒池和储酒长廊。龙徽葡萄酒博物馆从历史沿革、葡萄酒生产储存以及葡萄酒文化等角度全面清晰地介绍了北京地区葡萄酒产业从20世纪初至今,在生产工艺、研发技术、瓶储窑藏、品牌建设及文化传播方面的历史沿革及其对推动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成就与贡献。 澳门葡萄酒博物馆 澳门 澳门葡萄酒博物馆于一九九五年开幕,介绍了葡萄酒酿制文化的发展,由公元前一万年的高加索时代到今日,特别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其占地面积有1400平方米,是一个富有文化、娱乐和教育特色的场所。展览馆内收藏了各式各样的古老制酒器皿和用具,如旧式的榨葡萄机;展示了酿酒的历史、技术和品味。博物馆内介绍的葡萄酒超过1050个品牌,展出了近700种行销酒和300种珍藏酒。最早的葡萄酒是一瓶在收藏区展出的1915年的“马德拉酒”。在每周交替更换的酒牌上,均有十几种产自葡国不同地区的美酒。中国内地所产的葡萄酒样品也在酒类陈列区展出。另外,酒牌上列有多种葡国佳酿,游客可品尝其中一种美酒。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葡萄酒各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亲身体验“葡萄美酒夜光杯”滋味,何乐而不为呢? 容晨酒庄(德尚酒庄) 河北怀来 容辰葡萄酒园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经营,立足发展环保型生态葡萄酒,集种植、酿酒、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庄园葡萄酒公司,注册地在有\"中国葡萄酒之乡\"美称的河北怀来,拥有葡萄园、葡萄酒园和旅游度假村等。公司始建于1997年,是中国葡萄酒企业中的新生代。 南山庄园 烟台 是个庄园式的现代化葡萄酒公司,2001年由南山集团投资2亿元,在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建成。烟台地区气候宜人,雨量充足,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具有良好的葡萄酒生长条件,是中国优质葡萄酒生产产区之一。南山庄园建立了20000亩优质葡萄酒基地,种植着蛇龙珠葡萄、赤霞珠葡萄、品丽珠葡萄、贵人香和雷司令葡萄等世界优质酿酒品种,为生产南山庄园葡萄酒提供了优质而丰富的原料保证。庄园拥有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引进地先进成套酿酒设备,年设计生产能力为优质葡萄酒50000吨,白兰地5000吨。
二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特点
(一)目前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打
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从改革开放后开始蓬勃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国的葡萄酒仍然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打,中国葡萄酒高端产品几乎空白,引导性品牌基本没有。而且中国本土葡萄酒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模糊概念,不成熟的消费市场纵容了标贴上只要有葡萄字样,颜色只要是的都算是葡萄酒。销售量大的就是主流,中国农村的人口量最大,因此凭借糊弄农民兄弟实现大销量的杂流居然与真正的主流葡萄酒品牌分庭抗礼。 (二)中国葡萄酒市场拓展潜力巨大
2004年就有专家预测,中国葡萄酒市场至少还有6倍的增长空间。良好的经济形势给我国的葡萄酒业提供了积极的发展环境,而且世界葡萄酒的平均消费水平为7升,美国为45升,阿根廷每年人均消费葡萄酒38升,而中国每人每年仅消费0.3升,中国的葡萄酒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洋葡萄酒进军中国促使中国葡萄酒市场发生变化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口关税下调,大量进口葡萄酒集结中国,盘踞高端市场虎视群雄的时候,高端酒市场今后必将成为中外对决主战场,谁抢得高端,就会在未来竞争中占尽先机。这也促使了我国的葡萄酒企业向高端市场进发。早在05年7月,长城就开始发动品牌整合运动,寻求自身的国际突围路径。而一直奉行高端路线的王朝,投资1.5亿元、意在加大高端红酒产量的五期、六期扩建工程业已启动。与此同时,王朝还冀图通过海外上市寻求资本的国际化。葡萄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张裕更是高调提出进军全球10强的国际化战略。张裕总经理周洪江称,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08年,张裕将实现销售收入至少50亿元人民币。“到那时,张裕完全可稳步进入全球葡萄酒十强。” (四)高端是我国将来葡萄酒业的发展趋势
由于国外葡萄酒的进入导致了我国葡萄酒业的竞争加剧,中国的葡萄酒不得不改变努力提高品质,以应付外来挑战。由于葡萄酒营销渠道复杂,使得成本增加,中低档葡萄酒已难以维持行业发展。而高端酒以餐饮终端为主销售渠道,使得渠道变得相对简单;由于高端酒价格使利润空间加大,提高了渠道成员的积极性;高端酒有能力预留足够的市场费用用于品牌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拉动销售。消费者因为广告而形成品牌倾向,产生购买欲望,就会主动到卖场购买。这使得更多葡萄酒商家青睐于高端葡萄酒而向其发展。据专家预测,2010
年中国对葡萄酒的需求中,高档酒将占50%,中档酒占40%,而低档酒只占10%。
二、中国发展葡萄酒旅游的机遇
(一)中国葡萄酒市场大发展的条件
正当西方葡萄酒大国的葡萄酒供大于求,酒价走低,甚至陷入危机的时候,中国的葡萄酒业却正在火起来。2004年就有专家预测,中国葡萄酒市场至少还有6倍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追求日益重视,在世界范围内的葡萄酒热方兴未艾,中国也正形成消费热潮。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城镇的西式葡萄酒消费量今年显著增加,年增长速度达到15%至20%;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从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的第16位提高到第6位; 2005年,我国葡萄酒产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局面。葡萄酒总产量达到43.43万千升,同比增长25.40%。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就是葡萄酒旅游的潜在客源,葡萄酒市场的热潮将转化为葡萄酒旅游的热潮。
中国葡萄酒市场以中低端为特点。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从改革开放后开始蓬勃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国的葡萄酒仍然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打,中国葡萄酒高端产品几乎空白,引导性品牌基本没有。中低端的葡萄酒市场培养了的大量的大众化的葡萄酒旅游者,为采摘+民俗游切入葡萄酒旅游提供了桥梁。葡萄酒作为一种品质生活的体现,与过于通俗化的采摘+民俗游难以结合,而我国的葡萄酒市场的特点,为在民俗游中引入葡萄酒市场成为可能。两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最后达到共同提升。 (二)中国葡萄酒旅游正在崛起
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中国葡萄酒旅游的发展。随着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葡萄酒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发展亮点。目前,中国许多品牌葡萄酒已经发展出自己的酒庄,并正努力向高端市场迈进。
这正是发展葡萄旅游的恰当时机,借助中国葡萄酒大发展和中国葡萄酒业刚刚起步的势头,发展葡萄酒旅游,利用这种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带动地方的传统农业旅游向品质化发展。
中国的葡萄酒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一直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打。培养的大量的大众化的葡萄酒旅游者,为采摘+民俗游切入葡萄酒旅游提供了可能。葡萄酒作为一种品质生活的体现,与过于通俗化的采摘+民俗游难以结合,而我国的葡萄酒市场的特点,为在民俗游中引入葡萄酒市场成为可能。两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最后达到共同提升。
三、中国发展葡萄酒旅游的总体思路
葡萄旅游是一个西式文化的泊来品,在发展中国葡萄旅游的时候引入西式文化,体现西风情。依托地区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以中国发展相对成功的采摘+民俗旅游为基础,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乡村的现有优势,我们提出一个核心,两条主线的中国葡萄酒旅游发展思路。
(一)一个核心:体现西式风情因素
西式风情葡萄游:西方文化对中国人仍然具有吸引力。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的今天,现代都市人群更注重品质性的生活。享受浪漫生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风尚,而以高品质著称的西方文化,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葡萄酒文化的欧洲发展历史久远,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品味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本土葡萄文化还未发展起来的中国,体现西式风情的葡萄旅游成为吸引人们的核心因素。
酒庄:酒庄最早就起源于法国。每个酒庄面积都不大,但是从种植、酿造和销售,这
一系列工作都在酒庄中完成。所以不论从葡萄品种的选择,种植方法和酿造方法都体现出酒庄独一无二的特性。“精工细作”的方式,造就了葡萄酒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酒庄本身的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体现了酒庄胜名的品牌与高雅的品质。中国引入了酒庄,不管在建筑,或是经营理念上,都带着西方文化的元素。
葡萄酒文化:将传统乡村游与葡萄酒结合中,应该引导自己的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中
国的葡萄酒文化欠缺,而人们对葡萄酒的品味需求却已经形成,体验真的葡萄酒文化,将成为人们前往乡村酒庄的动机。
乡村小酒堡:乡村小酒堡:在葡萄酒发展历史最悠久的法国,有许多著名的大酒庄,
但更多的,遍布乡村的小酒庄,小酒堡。每到周末,驱车前往小型私人酒庄(Boutique Winery)品尝当年新酒、享用午餐俨然已成风尚。小酒堡,为喜欢个性化的西方国家所钟爱。而在中国,细分化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人们在旅游的时候不再追随潮流,而是寻求符合自己性格的旅游方式
(二)两条主线:采育传统采摘+民俗游与葡萄酒旅游
两条线发展的思路——光发展传统的采摘+民俗游旅游容易陷入我国当前雷同的单一发展模式;如果只将重心只放在葡萄酒旅游,不顾我国葡萄酒旅游刚刚起步的特点,摒弃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传统旅游游,则是一种盲目的旅游发展行为。因此,中国葡萄酒旅游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传统乡村旅游:葡萄采摘+民俗游的方式。另一条是葡萄酒旅游。这两条缺一不可。发展传统乡村旅游可以带动中国葡萄旅游突破传统的乡村游模式,而葡萄酒旅游又必需以采摘及民俗游为依托。
1、传统采摘加民俗旅游——精品化发展
针对当今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现在都市人群,将葡萄园与乡村家庭一起,发展完全绿色的、健康的葡萄旅游休闲园。
中国的是一个民俗文化深厚的国定,具有深沉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和民俗游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沿续和提升旧线传统葡萄采摘与民俗旅游。中国的传统葡萄游是中国葡萄酒旅游的重要方式,应继续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力争把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我镇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周末游的重要旅游方式,乡村游仍然是采育未来的主打旅游产品,面对国内巨大的客源市场,我们应该将中国的乡村游推向精品化。在发展葡萄园的生态旅游同时,应该将更多的文化吸纳进来,只有文化才能酿制醇厚的生态与民俗旅游。巩固发展、增大规模、提升档次、延长葡萄产业链、发展葡萄酒
酿造业及围绕葡萄酒产业的旅游,真正形成“大葡萄产业”。
万亩葡萄观光园——与葡萄酒结合发展:葡萄酒结合,发展体验型旅游产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乡村葡萄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与葡萄酒相结合的葡萄观光园在原先的采摘项目上融入葡萄酒的元素。策划开发出融参与、知识、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品尝中国乡村的特色饮食,欣赏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参观各种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设施;旅游者可以自由参观采育葡萄园内的葡萄作物;参与各种农业健身运动,例如用机械或手工采摘葡萄;品尝甜美的葡萄和葡萄酒,还可以学习品酒知识;葡萄酒浴则是美容健身的特色项目;专人授课的农场学校能够让游客在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学到很多葡萄及葡萄酒知识。
民俗游发展出乡村小酒堡:利用国内已经发展起来的民俗游,与葡萄酒相结合。在酒庄的带动下,将乡村家庭发展成乡村小酒堡,人们在体会农家乐的同时也可以用简单的酿酒工具自己酿酒。
2、葡萄酒旅游发展——渐近化发展
酒庄因为葡萄品种的选择,种植方法和酿造方法不同而体现出独一无二的特性。中国的的葡萄酒庄应该是以一带多的模式,以一个大酒庄带动乡村小酒堡的发展,走新旧界的两条路线:
一个大酒庄:葡萄酒堡。大酒庄大气,注重高品质和品牌化经营。大酒庄应该利用规模优势,打造出自己的葡萄酒旅游品牌。同时大酒庄还应发挥自己的主导性作用,利用自己的葡萄酒技术和经验,带动乡村小酒堡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乡村家庭发展自己的小酒堡,在民俗游的基础上结合葡萄酒旅游,让游客在体验乡村生活的时候同时可以自己酿葡萄酒,亲身体验葡萄酒文化。
多个乡村小酒庄的发展:小酒却更温情,细致,体贴。小规模使她“精工细作” ,造就了葡萄酒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葡萄的历史与文化沉淀,也更容易在小酒庄中体现。把乡村小家庭发展成的家庭小酒堡,因为规模小更具个性化。犹如小家碧玉,也同样彰显风情。
小酒庄更现代和个性化的旅游方式:市场细分化是中国旅游市场的趋势,大众化的旅游仍然是主流,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追求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越来越细分化的市场成为趋势。现在旅游者更注重个性化,人性化。小酒庄在细分化市场中需求发展,其彰显个性的旅游方式对现在旅游者更具有吸引力。在葡萄酒发展历史最悠久的法国,有许多著名的大酒庄,但更多的,遍布乡村的小酒庄,小酒堡。每到周末,驱车前往小型私人酒庄(Boutique Winery)品尝当年新酒、享用午餐俨然已成风尚。采育小酒庄作为示范,在现有的民俗旅游基础,在家庭发展乡村小酒堡。
五、葡萄酒旅游产品
传统葡萄游与葡萄旅游其实是分不开的,葡萄酒旅游在某种程度上包括葡萄旅游,而葡萄酒旅游又不过是葡萄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外,葡萄酒旅游从一开始就是主打,采摘等体验性的葡萄旅游是葡萄酒的派生旅游方式,是葡萄酒旅游的补充。而采育在传统的葡萄旅游基础上发展葡萄酒旅游,最后再两者融合,这是由我国不一样的旅游发展历程决定的。
(1)葡萄酒科技旅游产品
葡萄酒科技旅游指以葡萄酒工业厂区、农业园区的各种科技旅游资源(例如酒厂布局、生产设备、罐装线等)为吸引物,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阅历等旅游需求为目的,融参观、考察、学习、娱乐、购物等活动于一体的一种专项旅游。2004年澳大利亚共有1798家酿酒厂,其中78%涉及旅游业务;酒厂普遍对公众开放,通过向公众展示其高新技术设备及产品、现代化生产流程、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代表性的知名葡萄酒厂有Southcorp、Tyrells、McWilliams、Rosemount、Rothebury等。葡萄酒科技旅游不仅给酒厂带来了酒窖直销收入和旅游门票等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获得了宣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建立良好客户关系、拓展业务领域等间接效益。开发的具体旅游项目包括: 组织游客深入生产一线参观葡萄酒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例如罐装车间、库房、储藏运输罐;观看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线,了解葡萄酒制作的全部过程,从葡萄的接收与处理、发酵、勾兑酒的澄清、过滤等具体生产流程;各种品牌、不同年代葡萄酒样品的展览与品尝等。
(2)葡萄酒体验旅游产品
葡萄酒体验旅游指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乡村葡萄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形式。葡萄酒体验旅游在产品特色上更加强调形式的创新、互动以及知识性。澳大利亚的许多庄园将当地的葡萄资源优势与旅游有机结合,策划开发出了许多融参与、知识、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澳大利亚远离城市的偏远酒庄,住进条件简陋的农舍,品尝葡萄酒产地的特色饮食,欣赏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参观各种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设施;旅游者可以自由参观园内的葡萄作物;参与各种农业健身运动,例如用机械或手工采摘葡萄,用简单的酿酒工具自酿葡萄酒;品尝甜美的葡萄和葡萄酒,还可以学习品酒知识;葡萄酒浴则是美容健身的特色项目;专人授课的农场学校能够让游客在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学到很多葡萄及葡萄酒知识。
(3)葡萄酒节庆旅游产品
葡萄酒节庆旅游指以各种葡萄酒主题节庆活动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它以其巨大的经济增量效应、关联产业带动效应、综合就业乘数效应、地区形象传播聚焦效应而普遍受到地区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在澳大利亚的主要葡萄产地,葡萄收获季节和葡萄酒装瓶的日子都是当地重要的节日。在葡萄酒节期间,政府和商家会举办策划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旅游活动以吸引游客,扩大地区知名度。例如举办集文化展示、产品推介、销售于一体的葡萄酒会、品酒会、评酒会,传统歌舞表演、音乐、佳肴、烟火等大型庆祝活动。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葡萄酒节是每年2月在玛格丽特河区卢因葡萄酒庄园举办的卢因音乐节。
(4)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
葡萄酒文化旅游是以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历史、葡萄酒产地的地域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形式。在澳大利亚,很多葡萄酒产地(例如南澳的巴罗莎地区、维多利亚东北地区、新南威尔士的猎人谷、西澳的西南地区等)甚至是葡萄庄园(Rosemount、Rothebury、Southcorp、Tyrells、McWilliams等)都建有葡萄酒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文字材料、图表图片、工具器皿以及不同品牌的陈年酒和新酿酒来感受葡萄酒酿制文化发展,了解酿酒、葡萄种植历史以及地域历史文化的演绎。在葡萄庄园,星级酒店往往是古建筑式样的民居;葡萄酒专卖店、酒吧、餐馆在店内装饰、服务礼仪、员工服饰等方面都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游客在品尝美酒、美食的过程中可以聆听当地酒窖典故和奇闻逸事。总之,丰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不仅丰富了澳大利亚的旅游产品类型,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而且满足了旅游者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需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