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创新乡村医生服务模式,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把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以辖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家庭服务医生)为指导,乡村医生为服务主体的“划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模式,现将我区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总人口**人,辖区有*个街道、*个行政村。我区设有二级医院*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村卫生室*所,为辖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医疗等。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涉及到的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村卫生室。
二、工作进展
辖区内医疗机构组建了由临床、护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专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组成的签约服务团队,包村指导、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包户包人的原则,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以村卫生室和农村居民家庭为签约主体。针对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了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重点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医疗技术诊疗规范、医疗安全等知识培训,指导乡村医生应用适宜卫生技术、实施基本药物,开展基本卫生服务。对于乡村医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计划免疫、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糖尿病、高血压、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重性精神病筛查等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做好了工作的衔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质保量的开展。同时,加强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各项服务的考核,对服务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监督检查,使
—1—
签约服务各项服务项目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目前我区共签约***人,签约率达43.3%。重点人群签约人数为**人。
三、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2018年共召开专题会议2场,参加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培训30人次,多次召开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卫生室相关医务人员参加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部署会议”、“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等工作会议,会议都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服务内容、人员构成、经费保障、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布置、推进、并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为保障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我区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同时通过下乡义诊、健康咨询、知识讲座、入户上门等多种活动形式向居民宣传1241人次,同时,我区还统一印制了以宣传家庭医生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主题的宣传栏2版、黑板报31期,有效营造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舆论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总结经验,推广服务。根据市卫计委的部署,我区将及时总结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的做法和初步成效,特别是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按照确定目标人群、签订服务协议等工作流程,逐步向全区居民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
—2—
(二)深化内涵,完善服务。根据居民日益提高的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及时调整签约服务内容,将医疗、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项目逐步纳入家庭医生式服务范围,有效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