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黑吉界)至公路YSTJ11合同段
(K183+100~K200+635)
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
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
榆树 (黑吉界) 至公路YSTJ11合同段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二日
`
目录
一、编制依据……………………………………………………………3 二、编制原则……………………………………………………………3 三、工程概况……………………………………………………………4 四、总体规划……………………………………………………………5 五、沿线土地资源情况……………………………………………7 六、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7 七、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11 八、各项保证措施…………………………………………………11
Word文档
`
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会议纪要; 2、建设单位下达的施工安排要求、工期和质量要求; 3、施工设计图纸; 4、施工调查报告;
5、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施工管理指南;
6、施工设计文件采用的施工技术规、标准、规定以及现行的施工定额和工期定额;
7、施工单位满足其承包施工项目的施工能力,包括机械设备、施工项目经理及各类人员配备等基本情况。 二、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技术标准;地方政府及行业有关规、标准、规定。
2.合理部署、调配施工力量。包括人力、材料、设备、机具,按工期、施工需要和定额进行调配和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合同规定工期。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化、工厂化、装配化水平。
4.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根据项目所处地区自然和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施工,做到均衡施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施工运输及投入。
Word文档
`
5.贯彻“永、临结合”的原则,凡有条件利用的设计文件上的施工现场均应优先安排施工。应充分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 6.贯彻国家环境、水土资源、文物保护政策及节能的要求。 三、工程概况
铁力至科右中旗段高速公路(简称铁科高速)是《国家高速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G10)的联络线,拟建的榆树至段高速公路为铁科高速境东段,也是《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2030) “五主、一并、一环、七联络”中的联三线,在国家和区域路网中居重要地位。本项目的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带一路”和东北亚开发开放等战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与互联互通大通道,改善沿线交通条件,促进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铁科高速联络线起自省铁力市,向西跨越拉林河进入省境,经榆树市进入市,东西走向穿越后经市通榆县,向海保护区南经过,进入自治区境,止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在扶余市及市分别与京哈高速相交及大广高速西绕越段公路对接。本项目榆树至段是铁科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省榆树市与省五常市交界处(吉、黑省界),经榆树市、扶余市,止于市解放村,全长183.377km。按中标通知书及勘察设计文件,本设计段为B合同段,路线起于榆树市与扶余市分界处的前大房身村,终点为市大广高速公路解放互通处,路线全长为110.540km。主体工程划分为七个设计段,我公司参与施工的11合同段为榆树至段,起点于K183+100,止点于K200+635。有分离式立交1处、汽车
Word文档
`
天桥16座、混凝土箱涵23道、通道2处、互通区1处、停车区1处、主线道路长度17.535km、汽车天桥改道17.878km、农耕道22.320km。主要工作容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排水与防护工程、交安工程、机电工程、绿化工程等。
本标段主线长17.535 km,主要工作量有:路基挖土方254530.398m3,路基填方2754196.368m3,沥青混凝土路面890722m2,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共1278509.31m3,沥青混凝土及碎石混合料共436761m3,桥梁22座共长2777.6m,涵洞23道共长691.68m,绿化植草、植树700083m2,植乔木、灌木树3582476株(丛)。设停车区一处。
四、总体规划 4.1规划原则
为满足《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及业主要求为目标,结合本标段施工中的特点、难点,按照“技术领先、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进行总体规划 (1)符合性原则:严格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工程质量目标和标段工期要求,全面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容。
(2)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搞好劳动力、材料、
Word文档
`
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做到施工方案科学、技术先进,确保设计意图实现。
(3)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尽量少占土地,保护耕地,保护植被。
(4)积极引进、创新,加强综合管理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综合管理,合理调配,运用网络施工管理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的施工,科学安排各项施工顺序,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5)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创新“一个平台、两个准入、三个集中”的管理手段,建立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小型预制构件集中设置。
(6)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7)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经济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8)高度重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严格遵GB/T24001-2004
Word文档
`
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4.2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本项目共设置五个剥离土施工场地存储地点,二个取土场。
剥离的表土进行集中堆放,周围采用3m高草袋土围挡。临时占地及二次倒运合理的规划,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五、沿线土地资源情况
本项目省榆树至段位于省扶余市永平乡及市宁江区境。我国土地资源紧,耕地尤其珍贵,故总体设计中将充分贯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精神,在公路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 6.1表土资源剥离位置
1、全线剥离量以及剥离位置如下表
表土剥离位置一览表
工程名称 位置或桩号 主线(K183+100-K199+620) 三家子停车区66587 (K193+880-K194+920) 表土剥离 解放互通区84993 (K199+620-K200+635) 松长分离改道(K196+475) Word文档
剥离量(m2) 513451 备注 按照30cm清除表土 15217 `
汽车天桥改道 合计
2、剥离土堆放位置 工程名位置或桩号 称 K185+500左侧 K189+700右侧 K193+700左表土临侧 时弃土场 K197+000左区大洼侧 镇 市宁江K199+400左区大洼侧 镇
6.2、表土资源剥离的目的
1.5 1.8 镇 市宁江区善友1.5 县、乡 扶余市2.6 永平乡 扶余市2.7 永平乡 市宁江顷) 所属旱田(公285684 965932 弃土量备注 (万方) 3m高草袋土25.034 围挡长645m 3m高草袋土25.997 围挡长657m 3m高草袋土14.443 围挡长490m 3m高草袋土17.331 围挡长537m 3m高草袋土14.443 围挡长490m Word文档
`
表土资源剥离技术具有诸多优点。表土剥离技术能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有效保护地表熟土资源不被浪费;减少复垦造地时外调土产生的额外资金投入;保证剥离表土的土壤肥力;保证了作物产量和建设使用土地面积等。 6.3、表土资源收集利用
本项目里程长,扩建后增加占地较多,地表清表土工程量也相应较多。根据表土富余量情况,按就近原则,将这些营养价值较高的表土用于防护、环境保护、景观绿化及临时用地侵占后的复垦,达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的目的。 6.4、耕作层土壤剥离工艺
对主线、互通立交基底(两侧坡脚之间)采用推土机结合挖掘机作业的方式,借鉴“条带表土外移剥离法”、“梯田模式表土剥离法”等表土剥离工艺进行剥离。剥离路基部分时,从两侧剥离,阶段性剥离,剥离完成后,集中运输至就近表土临时弃土场。
剥离前,对地表植被进行清除,保证收集土壤的质量,剥离厚度按照30cm清理(一般耕地、荒地段),待施工完毕后用于场地恢复。 按照表土剥离原则,施工场地占用水田及旱地部分直接采用机械进行剥离,本标段工程需剥离的位置为主线、解放互通立交、三家子停车区、小九连山取土场、黑沙坨子取土场及16座汽车天桥改道。 6.5、耕作层土壤运输
剥离收集的耕作层土壤使用汽车运输到指定的表土临时弃土场。采用1立方米挖掘机装自卸汽车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尽量采用最短
Word文档
`
距离。挖掘、装运过程中需注意减少土壤的损失,必要时需苫盖裸露土方。
6.6、耕作层土壤存储工艺
对于临时存储的表土,土壤剥离后采用推土机直接推至存储区,依据各存储区地势条件,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回填。由于耕作层土壤存储设计无压实度要求,采用推土机推平并稍作碾压即可。坡面采用1立方米反铲挖掘机按设计坡比进行削坡,坡比采用1:2。填土高度3米高。表土剥离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如下: V表=S×h
其中:S—剥离面积; h—为开挖表土平均厚度。
回填时层面向坡外做成3%的坡度以利用排水,避免施工围形成积水,保证边坡稳定。回填到设定的围和高度后,在堆放场四周修建3m高草袋土围挡防护,并修建临时截水沟排水。 6.7、耕作层土壤回覆利用工艺
耕作土壤剥离后应用于防护、中央隔离带的绿化、路肩的培植、边坡的培植,以及取、弃土场复垦后的绿化。
耕作层土壤回填采用74KW推土机推平,从地块两侧向平整后的地块中间进行均匀回填。此种方法可尽量有效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耕作层土壤资源不流失、土壤空间组配优化、土体构型优良、土壤质量不降低、作物增产,且施工效率较高。 七、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
Word文档
`
公路永久占地的计算方法为:公路两侧排(截)水沟边缘 以外1.0米。
本项目充分贯彻交通部“关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精神,为新建工程。
设计采用如下工程措施以减少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 ① 、路线经过基本农田保护区时,路及两侧设置路肩挡土墙,减少占地。
② 、对于因工程需要占用耕地时,则利用荒地、旱地进行造田复耕。
③ 、将清表耕植土、清淤的淤泥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尽量保持该路段填挖平衡,减少取弃土场数量,从而降低了公路的永久用地。 八、各项保证措施 8.1质量控制措施
1、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实施施工全过程控制,保证达到工艺标准。
2、严格执行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2安全保障措施
1、我部施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Word文档
`
2、施工技术交底时编制安全交底,配备专职安全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3、设备交叉作业时设置专职指挥人员,严禁多人指挥,并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围。
4、施工前检查设备操作人员相关证件,做到人证合一、持证上岗。对施工设备定期检查并记录,严禁施工设备带伤运行。
5、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优化作业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考虑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噪声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建立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如隔声屏障等。 6、废泥浆外运采用专用车辆,指定专人管理,检查车辆的密封性能,并严禁在中途排放。
7、对耕植土存放点耕植土堆积较高的场地树立安全警示标示,并定期巡查和记录裂缝、滑坡、水土流失等情况。
Word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