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上语文素材-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习作例文(知识单)部编版

来源:独旅网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知识单)

一、交流平台

1. 说明性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2. 说明性文章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说明方法。 3. 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4.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有的活泼。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二、初试身手

将《白鹭》2-5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1. 示例: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仿佛它们会打扮一样,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和白鹭比起来好像一个成人和一个毛孩子一样。即使是粉红色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也觉得比白鹭大了点。但是,白鹭却因为它太常见,所以被人们忘却了它的美。那犹如天空中的白云一样的蓑毛好像一件雪白的西服;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犹如一个十几厘米的削铁如泥的利剑;那青色的脚大约有8-10公分,如果把脚伸向天空好像要把天空捅破似的。它真是完美啊!增加一厘米都嫌长,减去一厘米又嫌短了。它的颜色好像是好心的画家涂上去的,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 体会不同:前者重在抒发作者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后者主要介绍事物客观的特 征;前者语言优美、抒情,后者语言准确、清晰;前者对运用修辞,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后者一般会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习作例文(知识单)

一、《鲸》 (一)课文内容

1. 《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1)、进化过程(2)、种类(3)和生活习

性(4-7)等方面进行介绍。

2. 每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鲸的形体特点 第二段:鲸的进化过程 第三段:鲸的种类 第四段:鲸怎样进食 第五段:鲸用肺呼吸

第六段:鲸如何睡觉 第七段:鲸的生长特点 (二)说明方法

1.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 鲸。(作比较)

2.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列数字)

3.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 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4.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分类别)

5.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举例子、列数字)

6.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废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打比方)

7.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能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举例子)

8.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六多米长,一两吨重。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近一百年。 (列数字)

(三)课后题: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答: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 二、《风向袋的制作》 (一)课文内容

《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 了制作步骤:1.准备材料和工具;2.缝制口袋;3.穿绳打结;4.绑上竹竿。 (二)课后题:说说课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答:1.首先介绍制作风向袋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

2. 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 3.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制作过程写得更清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