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13期 2.2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传统护理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沿 性,绝大多数护生均为女性,她们本性乖巧、温顺,易于管理。 但这种管理方法无形中让护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愿意被动 袭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课程内容,不利于护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培养。很明显,课程教育是培养护生创新能力的 核心,因此,首先我们以发展护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 标,参照国际先进课程标准,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 接受管理,这样便扼杀了一些护生的管理才能,而且不利于她 们毕业后走上管理岗位,因此有必要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 式。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大部分护生年龄在20岁 左右,她们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比较成熟的观念,学校与护生 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共同参与型”关系,如让护生自己参与制 定人才培养计划、自己制定可行性的规章制度。学校在管理 过程中只发挥把握原则的作用,以及担当调控者、指导者、帮 助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同时这也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 整体护理思想指导下,构建了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创 新课程体系,即按照“生命周期模式”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 科护理重组整合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和老年护理 课程,避免了因临床护理分科过细而导致的内容重复,优化了 教育资源。将分散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护理 学中的各项操作技术,重组整合为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教材 编写过程中尽町能将本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其中, 以激发护生的探索、求知能力。重组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使临 床护理专业知识相互交叉、相互联系,体现了专业知识的整体 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其次,在课程设置中,减少必 修课,增加选修课,多给护生选择的空间,进一步拓宽护生视 野,丰富护生的想象力。最后,重视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 缺陷是当今护生综合素质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大部分护生 进入大学后,局限于护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且 学习的目的是极端功利主义的应付考试,而不是增强人文修 养。因此,她们忽视患者的社会性,不能从社会学、伦理学、经 济学、美学等多角度、全方位来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在课程设 置上增设了艺术导论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培养护生的人 文修养。 2.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 改革主要体现4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发挥护生的主体作 用,有利于培养护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新精神, 有利于护生个体和潜能的发展 。课堂教学上注重启发式、 讨论式,教师讲重点、讲方法。实验课采用了讲学练式教学、 模拟教学、交互式教学等方法。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护生质 疑争论,最终能寻求出正确的答案,体现以护生为主体的现代 教学观。 2.4改革学院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仍属于“家 长式 管理,管理者与护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动一被动”型关 系。护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在学校的整体监控下井然进行。这 种“家长式”管理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代岩,郑田淑,于晓丽 (文登整骨医院 山东威海264400) 临床带教影响着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决定护 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能否顺利走上护理岗位,适应护理工作, 使护理事业后继有人。近年来,我们每年带教护生80余名,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1护生入科前准备 1.1优选总带教老师选取两名本科毕业、业务强、具有丰 富临床护理及带教经验的护师担任总带教老师,一名负责专 科知识带教,一名负责护理基础及中医护理带教。要求两名 管理理念。 2.5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2.5.1教师应具有创新性思维方式创新性思维方式不是 与生俱来的,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强调教师要学习 创造基本理论,掌握创造教育的基本方法,学习新知识、新技 能,并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 2.5.2教师应注重科学研究 注重护理科研是护理专业教 师具备创新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必备条件,积极进行教学与学 术研究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此外,教师应具备广 博的知识,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2.5.3创新教育需借鉴先进的理论和经验从当代人类优 秀教育宝库中学习可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如美国布鲁纳的结 构主义教学论、德国瓦根舍因的案例教学论、保加利亚洛扎诺 夫德的启发式教学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促发展理论、达维 多夫的学习活动理论、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理论等等,他们均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不同程度的潜在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伍庆.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创新教育的思考[J].护理 研究,20o5,19(9):1867—1868. [2] 孙建玲,周郁秋,袁一厘.护理创新型教育群体的5个转 变[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56—57. [3] 朱梅初.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创建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 人才培养新模[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9):22— 23. 收稿日期:2008—03—14 老师配合默契,分工不分家,携手完成带教任务。 1.2召开科周会分析护生的优势和缺点,集思广益,共同 研讨带教计划和带教方案,由总带教老师根据实习大纲要求 及内科特点确立带教目标和内容,书写带教方案,制定周密的 带教计划。 2护生入科后培训方法 2.1 入科考试考核 由总带教老师完成,根据护生考试考核 情况调整带教方案,做到因人而宜,每周有计划,每天有重点,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