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0时隙的头两个码道是PCCPCH主公共物理信道,用于映射BCH传输信道。 Dwpts映射DWPCH物理信道,用于下行导频的发送 UPPTS映射uppch物理信道,用于上行导频的发送
(2)一个时隙可以提供多少物理信道?扩频因子决定一个时隙的物理信道数目吗?
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可以提供16个码道。普通物理信道由频率、时隙、信道码、训练序列位移、帧来共同定义
是的,扩频因子不同,一个时隙内的码道数目也不同。TD-SCDMA的下行链路扩频因子为16,因此码道数也为16。
(3)P-PCCPCH和S-PCCPCH有何区别,映射码道相同吗?
P-PCCPCH映射BCH广播信道 S-PCCPCH映射PCH和FACH这两个信道可以时分复用,占用一个时隙的两个码道。P-PCCPCH只能映射入TS0时隙,S-PCCPCH可以映射所有下行时隙,也可以和TS0时隙中的P-PCCPCH时分复用。 (5)频点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 1、考虑可用频点资源多少 2、考虑用户数和用户构成 3、考虑业务类型和业务量 4、考虑我们的站型选择
(6)TD-SCDMA的覆盖特点是什么? 1、不同业务的覆盖半径是基本相同的。
2、下行覆盖要略大于上行覆盖,即上行覆盖受限。
3、下行公共信道(TS0)的覆盖与下行业务信道覆盖相当,且略大于上行业务信道的覆盖。
(7)按码道受限进行分析,请简述10M带宽的TD-SCDMA系统12.2KCS、64KCS、144KPS、384KPS业务的容量
1、对于12.2Kbps的语音业务,其扩频因子为8,共有8个相应的扩频码,因此一个时隙最多支持8个语音用户。考虑上下行对称的情况,最大容量:8(用户数/时隙)×3(时隙)×6(载波个数/10MHz)=144(用户数)。
2、对于64KCS业务,其扩频因子为2,共有2个相应的扩频码,因此一个时隙最多支持2个用户。考虑上下行对称的情况,最大容量:2(用户数/时隙)×3(时隙)×6(载波个数/10MHz)=36(用户数)。
3、对于144KPS业务,其扩频因子为2且同时占用两个时隙。考虑4个下行时隙和2个上行时隙,在下行的4个时隙中传送144KPS业务,上行的2个时隙传送其他业务。则下行144KPS的最大容量:2×(4/2)×6=24(用户数)。
4、对于384KPS业务,占用4个时隙,每个时隙占用一个扩频因子为2的码道和一个扩频因子为8的码道。所以在10M的带宽内最多只能有6个下行用户。 (8)简述TD-SCDMA的网规流程1、需求分析2、规模估算3、基站选址4、预规划输出5、基站调整6、规划输出
1. 请将“TD-SCDMA”的英文全称写出并用中文解释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
2. TD-SCDMA频段的有哪些?
1880~1920 2010~2025 2300~2400
3. TD-SCDMA系统有哪些技术优势? TDD技术
智能天线(提高接收灵敏度 降低干扰 增加了系统容量 降低基站系统成本 提高系统可靠性)
联合检测(降低干扰)
同步CDMA(降低码道间干扰,提高CDMA容量 简化硬件,降低成本)
软件无线电(满足不同的需求 支持多种标准 快速改变运营模式 未来技术趋势)\\
接力切换(所有的码可用于业务信道克服了软切换的弱点) 动态信道分配
功率控制(开环功控、内环和外环闭环功控)
4. TD-SCDMA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TD-SCDMA系统采用不需配对频率的TDD(时分双工)工作方式,以及
FDMA/TDMA/CDMA相结合的多址接入方式。TD-SCDMA系统还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接力切换及自适应功率控制等诸多先进技术,与其它3G系统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频谱灵活性和支持蜂窝网的能力 (2)高频谱利用率
(3)适用于多种使用环境 (4)设备成本低
5. 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有哪几部分组成
用户识别模块域、移动设备域、无线接入网域、核心网域 6. TD-SCDMA系统为何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1、TD-SCDMA单载频仅有1.6M的带宽,在相同频谱宽度内,系统可支持更多的用户数和更高速的数据传输
2、自适应或预设调整上下行时隙分配方案来响应不同业务上下行数据量的需求差异,进而提供高速的下行数据业务,提高频谱利用率 。
3、由于TD-SCDMA采用TDD技术,不需要对称的频率资源,可以利用比较零散的频率资源。
1. 请描述TD-SCDMA空中接口物理层结构,并简要说明各时隙中涉及的码资源分类和功能。
物理信道都采用四层结构:系统帧号、无线帧、子帧和时隙/码。TS0~TS6常规时隙涉及到Midamble码、扰码、OVSF码。Midamble码的作用:上下行信道估计、功率测量、上行同步保持;扰码用来区分小区;OVSF码用来扩频;DwPts(下行导频时隙)涉及到SYNC_DL下行导频码,SYNC_DL下行导频码用来唯一的标示一个小区和一个码组;UpPTS(上行导频时隙)设计到SYNC_UL上行导频码,SYNC_UL上行导频码用来进行上行同步和随机接入过程。 2. 请画出TD-SCDMA网络中UE的随机接入过程。 SYNC_UL 终端选择SYNC1,以估 算的时间和功率发送 FPACH(PC,SS„)
基站检测到SYNC1,并
回送定时和功率调整 PRACH(RRC接入请求) 调整定时和功率, 发送 随机接入请求 CCPCH(RRC连接建立响应) 指配信道, 继续完成 接入过程和鉴权 按L3信令要求,在DCCH(RRC连接证实) DCCH上向网络发送 证实消息
3. BBU+RRU方式在室内分布系统中采用的优势有那些?
BBU 与 RRU分别承担基站的射频处理部分和基带处理部分,各自独立安装,分开放置,通过电接口或光接口相连接,形成分布式基站形态。它能够共享主基站基带信道资源,使得Iub接口中继增益最大化,根据话务容量的需求随意更改站点配置和覆盖区域 和宏基站相比,由于RRU是尽可能的靠近天线,在相同的机顶输出功率的情况下,RRU降低射频部分的馈缆传输损耗,充分利用其输出功率。
和直放站相比,RRU增加容量,而直放站不增加容量;RRU不降低系统的灵敏度,而直放站会降低系统的灵敏度;系统的灵敏度直接导致宏蜂窝的覆盖和容量降低;直放站作为双向放大器,只能区分不同频率而不能区分不同码字。 4. TD 室内分布系统和GSM 室内分布系统共网的时候需要关注那些地方? 通常,现有的GSM室内分布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TD室内覆盖的要求,这时需要
对现有的分布系统进行改造,如使用新的设备和器件,或者更换原有设备的位置,所
有这些修改都会影响到2G 系统的覆盖,因此应当综合考虑,在改造时尽量利用原分
布系统的设备和器件,控制改造成本,确保新网络和原有网络在改造后都能达到覆盖 要求。
工程改造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是以下一些问题: 1)、系统合路
TD 和GSM系统的合路可以采用近端合路和远端合路两种方式。所谓近端合路是 指TD 和GSM的信号在从信源输出后立刻合路,通过同一干线输送到远端的方法。这
种方法施工较简便,但不利于今后调整。对于中途需要放大信号的情况,需要使用合
路器将信号分路后经过干放组放大后再合路。所谓远端合路是指TD 和GSM信号分别
通过各自的干线输送到覆盖区域后在进入天线前才合路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
但是需要两条干线。对于不同的场景,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不同的合路方法。如果
两个系统均为无源分布系统,采用近端合路即可;对于多通道方案和无线光纤分布方 案,则只能采用远端合路。两个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时合路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选用和更换合路器时需要注意:合路器需要满足系统间隔离度的要求;合路器的价格较为昂贵,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尽量减少它的使用,以降低成本。 2)、无源器件(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
由于以前所建设的GSM 室内分布系统中,所使用的无源器件工作频率范围大多 为890~2000MHz,不支持TD 的工作频率2010-2025MHz 和2300-2400MHz,所以在
进行原有GSM系统的改造时需要对无源器件进行更换。考虑到WLAN 系统的合路, 故建议更换后的无源器件满足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 另外,为了保证天线口输出功率尽量平均,需将功分器和耦合器进行数量调整或 更换不同耦合比的耦合器。同时更换无源器件时还需注意其他技术参数,最好与更换
前保持一致,并且要考虑系统隔离度指标、插入损耗指标、杂散、互调指标等。 3)、电缆
现有的GSM 室内分布系统使用的馈线大多为8D/10D/1/2,2000MHz 与900MHz 的损耗相差较大。工程中,1.9GHz 频率以上一般不采用8D 和10D 馈线,建议馈线改
造按以下要求:
原有GSM分布系统的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需更换为1/2 馈线,主干馈线中不要使用8D/10D馈线;
原有GSM 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 的1/2 馈线均需更换为7/8 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 馈线,均需更换为7/8 馈线;
考虑到进行馈线改造所产生的馈线与接头的成本控制的问题,更换下来的1/2
馈线与接头可以用于更换8D/10D 馈线。 4)、天线
对于原系统的天线的更换可以按以下建议进行:
全部天线需要更换为支持800MHz~2500MHz频段的天线;
原有八木天线的频带无法覆盖到2GHz,所以需要更换为对数同期天线或者 板状天线;
原 GSM如果用较少天线数量,较大天线口功率覆盖的区域,引入TD信能达到TD 的边缘场强要求的,需要增加天线密度,以使信号覆盖更均匀;
根据原有天线的距离,适当改变天线的位置。
5. TD-SCDMA系统中如何判断导频污染?针对此类问题应该如何优化? 当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时候,即定义为 导频污染。判断TD-SCDMA网络中的某点存在导频污染的条件是:A:CCPCH_RSCP>-85dBm的小区个数大于等于4个;B:PCCPCH_RSCP(1st)-PCCPCH_RSCP(4th)<=6dB。当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时,即为导频污染。 优化方法:(1)天线调整内容主要包括:天线位置调整、天线方位角调整、天线下倾角
调整、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宽度调整。(2)无线参数调整(3)采用RRU单独增强该区域的覆盖,使得该区域只出现一个足够强的导频。 6. 简述CS呼叫的主要流程? 起呼流程:(1)建立RRC连接;(2)通过直传信令给CN,建立鉴权和加密(加密可选)(3)建立RAB连接 被呼流程:(1)发起寻呼;(2)建立RRC连接;
7. ZXTR RNC的功能机框分成几类?分别插什么单板?
控制框是RNC的控制核心,控制框的背板为BCTC,可装配的单板有: RNC操作维护处理板(ROMB);RNC控制面处理板(RCB);通用控制接口板(UIMC);控制面互联板(CHUB);时钟产生板(CLKG)。资源框负责RNC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处理和适配转换。资源框的背板为BUSN背板,可装配的单板有: ATM处理板(APBE); 千兆IP接口板(GIPI);数字中继板(DTB);光数字中继板(SDTB); IMA/ATM协议处理板(IMAB); 通用媒体接口板(UIMU); RNC用户面处理板(RUB)。交换框是ZXTR RNC的核心交换子系统。交换框的背板为BPSN,可装配的单板有: 分组交换网板PSN;千兆线路接口板GLI;通用控制接口板UIMC。 8. 简要描述一下GPS天线施工的问题及如何应对?(10分) GPS 天线可安装在走线架、铁塔或女儿墙上,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
上方90 度范围内应无建筑物遮挡。GPS天线需安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同时,建议
GPS天线安装位置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一定距离,以避免干扰。 9. 请说出TD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5点即可)。(10分) 1智能天线的增益可以有效增强覆盖能力并降低功放要求;2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对本小区及领区的干扰抑制,降低呼吸效应,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3小区呼吸效应不明显;4各种业务覆盖方位近似相同;5使用同一频率,上下行具有相同的无线传播特性。 10. 简述功率控制的种类和内容。(5分) 1)、开环功率控制
开环功率控制的过程就是对各物理信道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过程。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主要用于移动台在UpPTS信道以及PRACH信道上发起随机接入
过程,此时UE 还不能从DPCH 信道上接收功率控制命令。 2)、闭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每条链路的发射功率,尽量保证基站接收到所有 移动台的功率都相等。 上行内环功率控制
移动台根据开环功率控制,设定初始DPCH 的发射功率,初始化发射之后,进入 闭环功率控制。内环功率控制是基于SIR 进行的。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
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由网络设置,直到第一个上行DPCH到达。 以后的发射功率由移动台通过TPC命令进行控制。 外环功率控制
在 TD-SCDMA 系统,外环功率控制主要是高层通过测量BLER 与QOS 要求的门 限相比较,给出能满足通信质量的最小的SIR目标值。 11. TD-SCDMA的帧结构中的TS0,DWpTs,UpPts是做什么用的?
TS0时隙的头两个码道是PCCPCH主公共物理信道,用于映射BCH传输信道。 Dwpts映射DWPCH物理信道,用于下行导频的发送 UPPTS映射uppch物理信道,用于上行导频的发送 12. 一个时隙可以提供多少物理信道?扩频因子决定一个时隙的物理信道数目吗?
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可以提供16个码道。扩频因子不同,一个时隙内的码道数目也不同。TD-SCDMA的下行链路扩频因子为1或16,因此码道数也为1或16。 13. P-PCCPCH和S-PCCPCH有何区别,映射码道相同吗?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仅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BCH的数据,提供全小区覆盖模式下的系统信息广播。P-CCPCH 通常使用TS0 时隙的前两个扩频因子为16 的信道码发射P-CCPCH 信道的天线方向图总是覆盖整个小区范围。P-CCPCH 只承载BCH,所以不需要TFCI。 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FACH和PCH的数据。S-CCPCH 信道使用固定的扩频因子SF = 16,因为S-CCPCH 信道上可以复用不同的公共传输信道,所以需要使用TFCI。通常S-CCPCH 和P-CCPCH 信道一起使用TS0 时隙。S-CCPCH 可以与P-CCPCH 采用码分复用(CDM)的方式同时发送,也可以采用时分复用(TDM)的方式发送。 14. TD-SCDMA系统为何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1、TD-SCDMA单载频仅有1.6M的带宽,在相同频谱宽度内,系统可支持更多的用户数和更高速的数据传输
2、自适应或预设调整上下行时隙分配方案来响应不同业务上下行数据量的需求差异,进而提供高速的下行数据业务,提高频谱利用率 。
3、由于TD-SCDMA采用TDD技术,不需要对称的频率资源,可以利用比较零散的频率资源。
1TD-SCDMA系统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多址接入方式: TDMA/DS-CDMA、 双工方式:TDD、码片速率: 1.28Mbps(WCDMA的1/3)、载频宽度:1.6M Hz、扩频技术:OVSF、调制方式:QPSK,8PSK、编码方式:1/2-1/3的卷积编码,Turbo编码
2.TD-SCDMA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频谱灵活性和支持蜂窝网的能力(2)高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容量大。适于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传输对称与非对称业务。(3)能全面满足ITU的要求,适用于多种环境。(4)设备成本低,系统性能价格比高。 4.什么是CDMA软切换?它与硬切换有什么分别
答:移动通讯是建立在移动之中的。有了频率的复用,必然带来移动中的频率切换问题,一个网络质量的好坏在无线方面主要表现在掉话、频率丢失等指标上,切换方式将对这些指标产生影响。
硬切换:在FDMA和TDMA系统中,所有的切换都是硬切换。当切换发生时,手机总是先释放原基站的信道,然后才能获得新基站分配的信道,是一个\"释放-建立\"的过程,切换过程发生在两个基站过度区域或扇区之间,两个基站或扇区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这样一方面给交换系统增加了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
软切换:在CDMA系统中,切换的情况有所不同。当一部手机处于切换状态下同时将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基站对它进行监测,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将逐帧比较来自各个基站的有关这部手机的信号质量报告,并选用最好的一帧。可见CDMA的切换是一个\"建立-比较-释放\"的过程,我们称这种切换为软切换,以区别与FDMA、TDMA中的切换。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5.3GPP R4 的核心网做了哪些技术上的改进?
答:3GPP R4的核心网在电路域引入了软交换(Softswitch )的概念,提出了分层的网络结构,即将网络分成四个层次,包括业务层、承载层、控制层和接入层,将呼叫控制和承载层相分离,非常有利于与固话NGN网的融合,向全IP的网络结构迈出了重要一步。
6.简述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过程?
答:闭环功率控制是基于SIR进行的。在功率控制过程中,Node B周期性地对接收到的SIR的测量值和SIR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小于目标值,则TPC命令置为“up”,当测量值大于目标值时,TPC命令置为“down”。在UE 端,对TPC比特位进行软判决,若判决结果为“up”,则将发射功率增加一个步长,若判决结果为“down”,则将发射功率降低一个步长。目标SIR 值由高层通过外环进行调整。
7.简述上行同步的建立过程? 答:上行同步建立过程如下:
(1) UE发送UpPCH,发送定时:TTX-UpPCH = TRX-DwPCH – UpPCHADV + 192TC
(2) Node B检测UpPCH的到达时刻UpPCHPOS(3) Node B用FPACH将UpPCHPOS通知UE(4) UE根据UpPCHPOS设置PRACH发送定时:
TTX-PRACH=TRX-PRACH–(UpPCHADV+UpPCHPOS+128TC(5) UE发送PRACH,建立上行同步
8.画出TD-SCDMA物理层传输信道编码和复用的整个过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8题和9题可选做一个)
答:- 给每个传送块加CRC - 传送块级联/码块分段 - 信道编码 - 无线帧尺寸均衡 - 交织(分两步) - 无线帧分段 - 速率匹配 - 传输信道的复用 - bit 加扰 - 物理信道的分段 - 子帧分段 -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9.为什么CDMA手机能保持低的发射功率(可选)
答:这是由于CDMA系统有一套精确的功率控制方法。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分为仅有手机参与的开环控制和手机、基站同时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反向开环功率控制由手机独立完成,手机根据它本身在小区中所接收功率的变化,迅速调节手机发射功率。正是由于这些精确的功率控制,才使CDMA手机能保持适当的发射功率
2、简要列出TD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过程
答:发送:数据-编码交织-扩频-加扰-调制-射频发送 接收:射频接收-解调-解扰-解扩-解码解交织-数据 3、 网络优化常用的工具包括?(至少列举5项)
答:规划工具、网管系统、路测工具、扫频仪、信令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网络优化平台
4、覆盖问题掉话?
答:a,覆盖空洞导致掉话 b,越区覆盖问题 c,孤岛效应切换 d,导频杂乱 e,阴影衰落。
四、论述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8分,共15分)
1. 拉网路测应注意哪些问题?(最少列举五项做详细分析)
答:1、在每天测试前,提前向厂家了解测试区域站点运作是否正常,尽量避免站点问题进行测试做无谓工作,问题站点的区域不要测试;
2、 手机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测试前,检查测试手机是否正常,正常后再进行测试。
3、 大唐8110手机发热较快,特别是视频测试,发热较快,尽量在测试时间手机置于空调口或散热较快通风区域,持续测试时间超过0.5小时,停下车,将手机电池拨出来,让手机散热5-10分钟。 4、 目前终端手机在弱信号区域经常会出现吊死或假死现象,在测试中如果遇到这种问题,必须断开通话,重拨,以免影响整体测度指标。
5、 如果终端软件统计结果出现异常,分析异常问题,做好异常事件剔除工作。
6、DT测试语音业务的测试和数据业务的测试,两者分开进行。即不可以同时在一部车内进行测试;语音业务包括AMR12.2K话音业务,主被叫和CS64K 视频电话主被叫测试;数据业务测试为PS64K上传业务、PS128K下载业务、PS384K定点下载业务、HSDPA等其它3G业务、3G/2G互操作性能测试。
2. 接力切换和硬切换的区别是什么?
答:使用上行预同步技术,在切换过程中,UE从源小区接受下行数据,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数据,即上下行通信链路先后转移到目标小区。具有软硬切换的优点,避免软硬切换的缺点。 根据目标小区属性决定切换类型(接力切换、硬切换),RNC向目标小区发送radio link addtion请求,若为硬切换,则只向源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数据,若为接力切换,则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同时发送下行业务数据,向UE发送切换命令(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
一、 简答题:
1. 3G包括美国高通为代表提出的CDMA2000、欧洲厂商提出的WCDMA、中国大唐
为代表提出的TD-SCDMA三种标准。请填出三种标准比较表格中TD-SCDMA的技术参数? 载频间隔 码片速率 检测方式 基站同步 WCDMA 5MHz 3.84Mcps 相干解调 不需要 TD-SCDMA 1.6MHZ 1.28 相干解调(联合检测) 需要,GPS CDMA 2000 1.25MHz 1.2288Mcps 相干解调 需要,GPS 2. 以下信道中,属于传输信道的有 5,7,9,12,13 ;没有对应的传输
信道的物理信道是 14,15 。
(1) CCTrCH (2) DCCH (3) DPCH (4) CTCH (5) RACH (6) PRACH (7) DCH (8) S-CCPCH (9) BCH (10)BCCH (11)P-CCPCH (12)FACH (13)PCH (14)PICH (15)FPACH (16)CCCH 3. TD-SCDMA 系统结构?
UuNode BUERNCNode BRNSIubIurIuMSC server/VLR/CS-MGWNode BUENode BRNCRNSUTRANCNSGSN 4. 简述远近效应?
答:距离基站近的信号功率大,距离基站远的信号功率小,相互形成干扰,
并且大的功率抑制小的功率,造成远的UE通话效果很差或者无法通话。
5. 何为呼吸效应?
答:小区呼吸效应为: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或减小),小区覆盖半径收缩(或
扩大)的动态平衡现象。
6. 简述TD-SCDMA网络规划的流程?
答:需求分析,规模估算,基站布点,预规划输出,无线网络勘察,基站调
整,工勘输出,详细规划,规划输出
7. 网络优化常用的工具包括?
答:规划工具管系统测工具频仪令分析仪谱分析仪
络优化平台
8. TD-SCDMA的覆盖特点是什么?
答:1、不同业务的覆盖半径是基本相同的。
2、下行覆盖要略大于上行覆盖,即上行覆盖受限。
3、下行公共信道(TS0)的覆盖与下行业务信道覆盖相当,且略大于上行业务信道的覆盖。
9. TD-SCDMA的帧结构中的TS0,DWpTs,UpPts是做什么用的?
答:TS0时隙的头两个码道是PCCPCH主公共物理信道,用于映射BCH传输信道。
Dwpts映射DWPCH物理信道,用于下行导频的发送 UPPTS映射uppch物理信道,用于上行导频的发送
10. 请列举至少5个重要KPI指标。
答:覆盖指标:PCCPCH RSCP、PCCPCH C/I; (CS12.2K/64K)接通率、(CS12.2K/64K)掉话率、建立时长、切换成功率、MOS、PS64/128应用层速率、RLC层速率、数据掉线比、HSDPA覆盖率等。
11. TD-SCDMA的英文全称是什么?其系统带宽、码片速率分别是多少?
答:TD-SCDMA英文全称:Time Division Duplex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是中国在国际上第一次
提出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系统。系统带宽为1.6MHz,码片速率是1.28Mbps。
12. 列举出RRC连接建立过程中UE与RNC交互的3条消息名称?
答:RRC CONNECTION REQUEST
RRC CONNECTION SETUP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13. 简述功控对于TD-SCDMA系统中的作用?
答:CDMA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必要的功率控制可以有效地限制系统内部的
干扰电平,从而可降低小区内和小区间的干扰及UE的功耗。另外,功率控制还可以克服远近效应,从而减小UE的功耗。
14. 工程上如何改善切换成功率?
答:a,调整覆盖,构造主导小区。b,在可能出现越区孤岛切换的区域加强覆盖。
15. 覆盖问题掉话?
答:a,覆盖空洞导致掉话 b,越区覆盖问题 c,孤岛效应切换 d,导频杂乱 e,阴影衰落。
16. 干扰问题掉话?
答:a,同频干扰,b,相关性强的扰码引起的干扰,c,上下行交叉时隙干扰,
d,导频污染,e,上下行导频间干扰,f,卫星接收器等干扰
17. 路测的流程依次是那几步?
答:测试设备连接、测试地图导入、站点地图导入、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束。
18. 一个时隙可以提供多少物理信道?扩频因子决定一个时隙的物理信道数目
吗?
答: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可以提供16个码道。普通物理信道由频率、时隙、
信道码、训练序列位移、帧来共同定义,是的,扩频因子不同,一个时隙内的码道数目也不同。TD-SCDMA的下行链路扩频因子为16,因此码道数也为16。
19. 简述传输信道DCH、BCH、PCH、FACH、RACH到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
答:DCH——DPCH(专用物理信道);
BCH——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CH——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FACH——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RACH——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20. 简述联合检测作用。
答:降低干扰(MAI&ISI)、提高系统容量、降低功控要求、削弱远近效应。 21. 路测的分类有那几种?
答:网络性能的评估测试、网络优化测试、网络性能对比测试、传播模型校正测试。
22. TD-SCDMA系统中所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 (1)时分双工方式; (2) 联合检测; (3)智能天线; (4)上行同步;
(5)接力切换; (6)软件无线电; (7)功率控制; (8)动态信道分配
23. 在TD-SCDMA系统中,上行同步的目的是什么?
答:(1)保证CDMA码道正交; (2)降低码道间干扰;
(3)消除时隙间干扰;
(4)提高CDMA容量;
(5)简化硬件、降低成本。
24. 请简单描述TD-SCDMA系统的越区覆盖情况?
答:当选择市区或郊区高山或过高的高楼建站,不能很好的控制传播,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当确定站址及天馈主瓣方向时,若小区方向与具有波导效应的地物如街道、江河走向一致也可能产生越区覆盖。 25. 请你说出TD-SCDMA的组网策略?
答:1同频组网。
2异频组网。
3多载波同频异频联合组网。(主载波异频,同载波同频)。 4多载波同频组网。
26. 简要列出TD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过程
答:发送:数据-编码交织-扩频-加扰-调制-射频发送
接收:射频接收-解调-解扰-解扩-解码解交织-数据
27. 频点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1、考虑可用频点资源多少
2、考虑用户数和用户构成 3、考虑业务类型和业务量 4、考虑站型选择
28. 简述TD-SCDMA的网规流程。 答:1、需求分析
2、规模估算 3、基站选址 4、预规划输出 5、基站调整 6、规划输出
29. 在测试过程中出现RSCP值良好,但是C/I比较差,请分析原因。
答:主要原因有:1、同频干扰;2、导频污染;3、漏配邻区 30. 简述腔体功分器和微带功分器的特点和比较。
答:腔体功分器插损小(0.1db),微带功分器较大;腔体功分器承受功率大,
一般在100W以上,微带功分器较小;腔体功分器无隔离度,微带功分器有隔离度。
31. 简单列举商用前 (初级优化-Initial Tuning)和商用后 (高级优化-KPI
Acceptance) 优化的主要内容?
答:商用前优化主要内容:1、单站验证;2、覆盖控制。
商用后优化主要内容:1、KPI; 2、最差小区或区域;3、热点问题;4、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32. TDD双工方式的优点?
答:1、频谱灵活性:不需要成对的频谱。上下行使用相同频率,上下行链
路的传播特性相同,利于使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
2、支持不对称数据业务:根据上下行业务量来自适应调整上下行时隙
个数
3、成本低:无收发隔离的要求,可以使用单片IC来实现RF收发信机。
33. 画出TD-SCDMA物理层传输信道编码和复用的整个过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
的主要功能?
答:- 给每个传送块加CRC - 传送块级联/码块分段 - 信道编码 - 无线
帧尺寸均衡 - 交织(分两步) - 无线帧分段 - 速率匹配 - 传输信道的复用 - bit 加扰 - 物理信道的分段 - 子帧分段 -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34.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与其它3G的区别?
答:TD-SCDMA为时分双工(TDD),WCDMA、cdma2000为频分双工(FDD),空
中接口的技术体制也不同,因此,其室内分布系统也有所不同。室内分布系统中主要是信源不同,信源主要包括宏基站、微基站、拉远型基站和直放站四种。
35. 天线的电气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电气指标有:天线增益、方向图、极化方式、电压驻波比、三防能力、
雷电防护、工作温度和湿度、风载荷、天线尺寸和质量、天线输入接口、上副瓣抑制、零点填充、功率容量、回波损耗、端口隔离度、前后比。
36. 对于日讯前台测试软件,在业务测试过程当中,怎么得到服务小区的CELL
ID?
答:在层三信令视图窗口中:双击“CCCH RRC Connection SetUp”打开,
会出现另外一个窗口,找到cell_id =„„„ Hex:XXXXXXX0。对于16进制的Hex字段,去掉最后面的0,然后取后四位,将这四位转换成十进制,所得到的就是服务小区的CELL ID。
37. 对测试路线进行规划,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1、尽量用最小的重复路线达到测试目的
2、尽量避免行车左转弯过多 3、避免在交通忙时进行测试
4、对当地的单行道、步行街、阶梯路、规划中的道路等进行了解
38. TD-SCDMA系统为何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答:1、TD-SCDMA单载频仅有1.6M的带宽,在相同频谱宽度内,系统可支持
更多
的用户数和更高速的数据传输 2、自适应或预设调整上下行时隙分配方案来响应不同业务上下行数据量的需求差异,进而提供高速的下行数据业务,提高频谱利用率 。
39. TD-SCDMA系统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多址接入方式: TDMA/DS-CDMA、
双工方式:TDD、码片速率: 1.28Mbps(WCDMA的1/3)、载频宽度:1.6M Hz 扩频技术:OVSF
调制方式:QPSK,8PSK
编码方式:1/2-1/3的卷积编码,Turbo编码
40. TD-SCDMA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频谱灵活性和支持蜂窝网的能力
(2)高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容量大。适于在人口密集的大、
中城市传输对称与非对称业务。
(3)能全面满足ITU的要求,适用于多种环境。 (4)设备成本低,系统性能价格比高。
41. 3GPP R4 的核心网做了哪些技术上的改进?
答:3GPP R4的核心网在电路域引入了软交换(Softswitch )的概念,提出
了分层的网络结构,即将网络分成四个层次,包括业务层、承载层、控制层和接入层,将呼叫控制和承载层相分离,非常有利于与固话NGN网的融合,向全IP的网络结构迈出了重要一步。 42. WCDMA、CDMA2000以及TD-SCDMA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WCDMA是异步CDMA系统,而CDMA200及TD-SCDMA是同步CDMA系统,都
是采用GPS来实现小区间的同步;WCDMA和CDMA2000采用频分复用(FDD)方式而TD-SCDMA 采用时分复用(TDD)方式;WCDMA的码片速率是3.84MHz,CDMA2000 是1.2288MHz,而TD-SCDMA 是1.28MHz。
43. 简述鼎利软件有哪些功能?
答:1、全业务测试:语音、视频、PS上传下载、MOS、扫频、HSDPA等; 2、GSM网等其它网络测试; 3、详细的各种指标统计; 4、图层处理;、
44. 在测试中,如果出现测试邻区列表中没有某小区的信息,但扫频中扫到某小
区很强,是何原因?
答:主要为手机的服务小区跟某小区没定义邻区关系。
45. 在未加载小区数据库的情况下,如何在“地理视图”上显示出小区的名字?
请简要写出步骤。
答: 1、加载小区数据库 2、“地理视图”的“图例”菜单下右击“Cells
TDSCDMA” 3、选择“显示参数” 4、选择“Cell_Name”即可
46. 测试过程中导致掉话的原因可能有?
答:覆盖不良 、无主PCCPCH 、 临区设置不合理、PCCPCH污染 47. 造成无法接入的问题可能有
答: 覆盖问题、 干扰问题 、链路问题 、设备异常 、乒乓切换 48. 如何在地图里显示信号强度渲染轨迹?
答:1、点开无线参数。2、找到TD-SCDMA。3、找到Downlink Measrments(下
行测量),选中PCCPCH_RSCP(主载波的信号强度)。4、用鼠标点住PCCPCH_RSCP(主载波的信号强度)往地图里拉,就能显示。
二、 论述题:
1. 无线接口的信道类型及特点?
答:逻辑信道:直接承载用户业务;根据承载的是控制平面业务还是用户平面
业务分为两大类,即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传输信道:无线接口层二和物理层的接口,是物理层对MAC层提供的服务;
根据传输的是针对一个用户的专用信息还是针对所有用户的公
共信息而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两大类。
物理信道:各种信息在无线接口传输时的最终体现形式;每一种使用特定
的载波频率、码(扩频码和扰码)以及载波相对相位(I或Q)的信道都可以理解为一类特定的信道。
2. 简要说明无线网络中路测的目的及优、缺点。
答:目的:主要是沿着设定的路线通过测试手机、仪器等对网络的主要性能
指标进行测试,获取用以进行网络性能分析的数据,从而达到预定的测试目的。
优点:由于路测同时对GPS信号进行采集,能够确切地定位到具体的道
路和地点,因此能够准确的发现现网存在的问题,得到第一手的原始测试数据,这是用信令仪表、后台统计数据所不能做到的。
缺点:不能对上行信号和电平进行测试、不能了解到具体的切换原因、
少量的测试数据具有典型的意义但不具有统计意义、测试数据的获取成本较高等。
3. 智能天线的优点是什么?
答:(1)提高了基站接收机的信噪比;
(2)提高了基站发射机的等效发射功率,增大天线覆盖范围; (3)降低了系统干扰;
(4)提高系统容量和质量; (5)减小基站和手机发射功率;
(6)提高移动站定位精度; (7)增加新的定位服务。
4. 接力切换和硬切换的区别是什么?
答:使用上行预同步技术,在切换过程中,UE从源小区接受下行数据,向目
标小区发送上行数据,即上下行通信链路先后转移到目标小区。具有软硬切换的优点,避免软硬切换的缺点。
根据目标小区属性决定切换类型(接力切换、硬切换),RNC向目标小区发送radio link addtion请求,若为硬切换,则只向源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数据,若为接力切换,则向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同时发送下行业务数据,向UE发送切换命令(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
5. 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
答:1站址规划:包括数量和确切站址经纬度。
2基站设备配置,包括无线配置和载波配置。 3无线参数设置,包括载频,路由区和位置区
4无线网络性能测试分析,通过仿真,覆盖,切换,导频结果等。 5 RNC配置规划,包括容量,数量,那些站归那些RNC,RNC控制范围
划分
6无线网络传输规划:1Iub,2Iucs 3Iups 4Iur。
6. DwPCH的功率比PCCPCH功率设置过高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答:在DwPCH功率设置过高的小区边缘,可能导致即使UE可以同步到小区,
但是由于路损过大,无法解析PCCPCH所携带的BCH信息,无法在小区上发起呼叫。即使可以发起上行同步DwPCH(或接下来的PRACH),由于BN的接受灵敏度是一定的,就要求UE加大发射功率,来抵消过大的路损,但是UE受到功率限制的,从而可能造成UE由于路损过大无法完成
上行同步(或网络侧无法收到PRACH上的消息),导致接入失败。
7. 简述内环功率控制过程
答:基站通过测量上行信号的信噪比,与目标信躁比比较,并向移动台发送
指令调整它的发射功率。若测定SIR>目标SIR, 则命令TPC为DWON,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若测定SIR<目标SIR, 则命令TPC为UP,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移动台通过解码出来TPC值进行调整发射功率,如果是DWON就降低一个步长的发射功率,如果是UP就增大一个步长的发射功率,TD的步长有1dB,2dB,3dB.
8. 简述TD-SCDMA系统有哪些码资源(共5个)?各有多少个?他们的作用分
别是什么?
答:下行同步码(SYNC-DL) 32个 用于下行同步和小区搜索
上行同步码(SYNC-UL) 256个 用于建立上行初始同步和
随机接入
扰码(Scrambling Code ) 128个 用于区分小区
训练序列码(Midamble Code ) 128个 上下行信道估计,功率测
量
扩频码 16个 用于区分同一个时隙的不
同用户,增加容量,降低干扰,提高保密性。
9. 简述接力切换的工作流程及接力切换的好处
答:流程:UE收到切换命令前:上下行均与源小区连接
UE收到切换命令后:利用开环方式保持与目标小区的同步,首先只将
上行链路转移到目标小区,而下行链路仍与源小区通信
UE执行接力切换完毕后:经过N个TTI后,下行链路转移到目标小区,
完成接力切换
接力切换的好处:减少切换时间,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因切换而导致
的掉话
10. TD-SCDMA系统KPI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覆盖类:PCCPCH RSCP、PCCPCH C/I;
呼叫建立特性类: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AB建立成功率; 呼叫保持特性类:电路域掉话率、分组域掉话率
移动性管理特性类:同频硬切换成功率、异频硬切换成功率、同频接力切
换成功率、异频接力切换成功率、系统间切换成功率;
质量类:语音建立时延、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
11. 在测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掉话,请分析都有什么情况会引起掉话。 答:掉话的主要原因有: 1.设备原因;2.覆盖差,导频RSCP低,不同业务有不同覆盖指标要求; 3.下行干扰大,导频RSCP不低,Ec/Io差,不同业务有不同要求;
4.上行干扰大,RSSI扫描结果存在上行干扰;5.切换区小;6.邻区漏配。 12. 什么是导频污染?导频污染会导致哪些问题?解决措施有哪些?
答: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信号。一般认
为有N(N>4)个导频信号,最强PCCPCH- 次强PCCPCH<6DB.
导频污染导致的问题:1、C/I恶化;2、切换掉话;3、容量降低。 解决措施:1、覆盖调整(天线位置、方位角、下倾角以及导频功率调整); 2、无线参数调整(增删邻区、更改频点和扰码等等)。 13. 什么是越区孤岛效应?引起孤岛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较近小区的信号由于阻挡产生一定损耗,而
其他小区可能会从建筑物夹缝中透射过来,形成较强的越区覆盖,会存在越区孤岛切换。引起孤岛效应的原因有:
1、天馈因素:天线挂高太高,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发射
功率太大;
2、无线环境影响:存在反射折射源。
解决措施:1、调整工程参数;2、调整功率;3、优化邻区配置。
14. 对于高层多小区室内覆盖,如何做好邻区配置?
答:对于多小区高层室内分布系统,邻区配置只限于覆盖大堂的小区,对于
覆盖高层的小区原则上不配置邻区关系。如果在高层区域确实存在一个比较强且比较稳定的室外信号,则考虑将室外信号和高层室内信号加为单向邻区,保证室外信号可以切入室内,但是室内信号不能切出室外
15. 结合自己的优化经验,简述一下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答:对于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商用前优化和商用后优化。
商用前优化的内容有:单站验证、覆盖控制、邻区列表以及簇优化。 商用前优化的方式有:路测、物理优化(RF调整等)
商用后优化的内容有:KPI、最差小区或区域、热点问题、提高系统资
源利用率
商用后优化的方式有:路测、物理优化、话务统计数据、参数优化。
16. 简述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过程?
答: 闭环功率控制是基于SIR进行的。在功率控制过程中,Node B周期性
地对接收到的SIR的测量值和SIR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小于目标值,则TPC命令置为“up”,当测量值大于目标值时,TPC命令置为 “down”。在UE 端,对TPC比特位进行软判决,若判决结果为“up”,则将发射功率增加一个步长,若判决结果为“down”,则将发射功率降低一个步长。目标SIR 值由高层通过外环进行调整。 17. 简述上行同步的建立过程?
答:上行同步建立过程如下:
(1) UE发送UpPCH,发送定时:TTX-UpPCH = TRX-DwPCH – UpPCHADV + 192TC(2) Node B检测UpPCH的到达时刻UpPCHPOS(3) Node B用FPACH将UpPCHPOS通知UE(4) UE根据UpPCHPOS设置PRACH发送定时: TTX-PRACH=TRX-PRACH–(UpPCHADV+UpPCHPOS+128TC(5) UE发送PRACH,建立上行同步
18. 为什么CDMA手机能保持低的发射功率?
答: 这是由于CDMA系统有一套精确的功率控制方法。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
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分为仅有手机参与的开环控制和 手机、基站同时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反向开环功率控制由手机独立完成,手机根据它本身在小区中所接收功率的变化,迅速调节手机发射功率。正是由于这些精确 的功率控制,才使CDMA手机能保持适当的发射功率。 19. 请描述 TD-SCDMA系统中小区搜索的过程: 答:第一步,同步码搜
UE利用DwPTS中的SYNC_DL获得下行同步。在实现上体现为用一个
匹配滤波器(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组,由32个可能的SYNC_DL中分辨出本小区所使用的序列。
第二步,扰码及基本中置码确定 SYNC_DL的确定意味着basic midamble组(128个,4个一组,共32
组)的确定,再用一匹配滤波器(相关器)即可确定小区的basic midamble,由于basic midamble与扰码是一一对应的,小区所使用的扰码也就确定了。
第三步,多帧同步(control multi-frame synchronisation)
UE确定BCH(由P-CCPCH承载)上与自身有关的系统信息块的位置(MIB)。
第四步,读BCH
UE由BCH上相应的位置读取属于自己的系统信息,完成有关的配置。 20. TD-SCDMA技术的优点?
答:1有利于频谱的有效利用,不需要成对的频段,分配频段也比较简单,
而WCDMA系统的FDD技术却需要成对的频段;2更适用于不对称的业务,因为上下行资源可以灵活分配,因此更适用于Internet,多媒体应用和文件传输业务;3而WCDMA系统此时只能是浪费一个上行频段;4上下行链路的相关性,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因此对称的电波传播特性使之便于使用诸如智能天线等新技术,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的作用;5而WCDMA上下行不使用同一个频段,因此不具备相关性;6TDD设备成本较低,主要是由于信道是对应的,因此就可能简化接收机;7无收发隔离的要求,可以使用单片IC来实现射频收发信机。
21. TD-SCDMA系统的缺点?
答:基站之间的同步:为了减小基站间的干扰,需要基站间的同步;TDD中
的干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非常重要,而TDD系统本身是一个同步系统,因此对同步的要求就很高。同时上下行同处于一个频段,又造成了干扰类型的增加。TD-SCDMA系统的覆盖较WCDMA系统小;移动速度问题,ITU-R要求的TDD支持的最高速率为120km/h,而FDD系统的最高速率为500km/h。发射功率:TD-SCDMA有着TDMA的因素,导致脉冲功率干扰,需较大的瞬时发射功率,FDD则是在所有时隙上发射的,不存在该问题。
22. TD系统对GPRS天线的安装有何要求? 答:1、GPS天线安装位置净空90°
2、在45°避雷区域内,否则需要专门为GPS 天线制作并安装避雷针 3、固定GPS天线的抱杆必须接地
4、GPS电缆最大传输距离200米
5、线路放大器直接安装在馈线和设备之间,由直流馈电供电 6、GPS避雷器直接安装在馈线和设备之间
23. TD-SCDMA单基站覆盖半径受限于TD-SCDMA中子帧的GP为保护时隙时长,允
许的双向传播时延最大75us。现在要设计一直放站覆盖项目,假设施主基站(2020MHz)天线功率为30dBm,信号为自由空间传播,在直放站选址处接收场强RSCP=-88.55dBm,预计直放站覆盖半径为1000米,直放站对信号的传输按5us时延考虑,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2位。 (1)写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计算公式。
Lp(dB)=32.44+20lgf(MHz)+20lgd(km) (2)计算该直放站选址处和施主基站的距离。 Lp =-88.55=30-32.44-20lg2020-20lgd 20lgd=30-32.44-66.11+88.55=20 所以,d=10km
(3)从时延角度计算满足条件前提下直放站和基站之间的最大距离。 L=V×65/2-R_repeater=9.75-1=8.75km
(4)题干所指的该直放站选址能否满足时延需要? 因为d=10km,L=8.75km,d>L
所以该选址不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24. 简述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过程?
答:闭环功率控制是基于SIR进行的。在功率控制过程中,Node B周期性地
对接收到的SIR的测量值和SIR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小于目标值,则TPC命令置为“up”,当测量值大于目标值时,TPC命令置为“down”。在UE 端,对TPC比特位进行软判决,若判决结果为“up”,则将发射功率增加一个步长,若判决结果为“down”,则将发射功率降低一个步长。目标SIR 值由高层通过外环进行调整。
25. 简述上行同步的建立过程?
答:上行同步建立过程如下:
(1) UE发送UpPCH,发送定时:TTX-UpPCH = TRX-DwPCH – UpPCHADV +
192TC
(2) Node B检测UpPCH的到达时刻UpPCHPOS
(3) Node B用FPACH将UpPCHPOS通知UE(4) UE根据UpPCHPOS设置
PRACH发送定时
(4)TTX-PRACH=TRX-PRACH–(UpPCHADV+UpPCHPOS+128TC) (5) UE发送PRACH,建立上行同步 26. 简述传播模型校正的意义?
答:有利于对一个新的服务覆盖地区的信号进行仿真预测;可以大大降低进
行实际路测所需要的时间、人力和资金;可以为网络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可以对现有网络的信号覆盖情况进行分析,为网络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节省大量的基站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可以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27. 切换问题掉话?
答:a,硬件故障导致切换异常,
b,同频同扰码小区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异常
c,越区孤岛切换问题引起掉话
d,目标小区上行同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e,原小区下行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 f,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
28. RRC子层包含功能实体
答:路由功能实体(RFE)
广播控制实体(BCFE)
寻呼及通告功能实体(PVFE) 专用控制功能实体(DCFE) 共享控制功能实体(SCFE) 传输模式实体(TME)
29. 测试异常事件的表现现象和处理方法? 1. 手机死机
有如下几种情况出现手机死机:手机没有电、手机持续满功率发射(24dB)、手使用过久,发热、VP业务时手机切换失败也容易导致手机死机等等。
表现为:测试软件中RSCP一条直线,手机界面没有反应,手机直接关机,以及无线参数中TXPOWER、SIR、Target SIR三者关系失衡,电脑提示发现新硬件。
处理方法:停车→停止命令→重启手机→恢复连接→执行命令→开车 2. 软件死掉
现象:出现出错提示,请求发送错误报告。
处理方法:关闭软件重启电脑,最好重新设置测试模板,不行就卸载软件重装。
3. GPS飞点、不打点
U口GPS和逆变器充电器之间存在接口冲突,容易出现GPS乱打点(即飞点现象)及不采样现象,建议拔掉充电电电源,还不行则拔掉GPS重新连接死机
4. 电脑蓝屏,及电脑 直接重启电脑 5. FTP拨号不上
产生原因:服务器地址不对、服务器关闭或上次FTP完成后笔记本网络连接(调制解调器)没有通过软件释放掉链接
表现现象:测试日志中提示“远端调制解调器错误”信息
处理方法及顺序:检查命令设置→手动断开网络链接、调制解调器→重
启电脑
6. FTP128K时登陆服务器了不能执行下载
服务器中根本就没有要下载的文件,建议上传一个2M大小文件。 7. VP连续呼叫失败
说明:有可能是电脑配置低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软件性能问题(有待验证),一台笔记本同时接两台电脑进行VP测试时,容易出现连续呼叫失败和比较无谓的掉话(各无线参数良好,仅UU_BLER_Agg/误码率变差)。 处理方法:重启手机,掉换主被叫 30. 覆盖优化思路及其方法?
答:常见的PCCPCH RSCP覆盖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邻区缺失引起的弱覆盖
(2)参数设置不合理引起的弱覆盖 (3)缺少基站引起的弱覆盖 (4)越区覆盖 (5)背向覆盖
(6)天馈实际安装与规划不一致引起的覆盖问题 (7)基站GPS故障引起的弱覆盖
对于不同的覆盖问题,有着不同的优化方法,以下是常见覆盖问题的优化方法:
(1)对于由于邻区缺失引起的弱覆盖,应添加合理的邻区
(2)对于由于参数设置不合理引起的弱覆盖(包括小区功率参数以及切换、
重选参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相关参数
(3)对于由于缺少基站的弱覆盖,应通过在合适点新增基站以提升覆盖 (4)对于由于越区覆盖导致的覆盖问题,应通过调整问题小区天馈的方位
角/俯仰角或者降低小区发射功率解决,但是降低小区发射功率将影响小区覆盖范围内所欲区域的覆盖情况,不建议此种方法解决越区
(5)对于背向覆盖,大部分由于建筑物反射导致,合理调整方位角/下倾角 31. 拉网路测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在每天测试前,提前向厂家了解测试区域站点运作是否正常,尽量
避免站点问题进行测试做无谓工作,问题站点的区域不要测试; 2、 手机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测试前,检查测试手机是否正常,正常后
再进行测试。 3、 大唐8110手机发热较快,特别是视频测试,发热较快,尽量在测试
时间手机置于空调口或散热较快通风区域,持续测试时间超过0.5小时,停下车,将手机电池拨出来,让手机散热5-10分钟。 4、 目前终端手机在弱信号区域经常会出现吊死或假死现象,在测试中
如果遇到这种问题,必须断开通话,重拨,以免影响整体测度指标。 5、 如果终端软件统计结果出现异常,分析异常问题,做好异常事件剔
除工作。 6、 DT测试语音业务的测试和数据业务的测试,两者分开进行。即不可
以同时在一部车内进行测试;语音业务包括AMR12.2K话音业务,主被叫和CS64K 视频电话主被叫测试;数据业务测试为PS64K上传业务、PS128K下载业务、PS384K定点下载业务、HSDPA等其它3G业务、3G/2G互操作性能测试。 32. NTAS Professional软件的小区信息表的导入及制作.CELL 文件的方法:
答:打开菜单:“工具”----“小区管理”弹出对话框 点击“打开小区文
件”弹出对话框在文件类型选项选择以.TXT 为扩展名。选中小区信息文件 然后 “打开”弹出对话框“选择网络制式”选择 “TD-SCDMA”确定 弹出对话框“小区文件导入”在“映射字段”选项空闲项和“关键字段”一一对应,在窗口下面选中“映射完成”。小区数据库就制作
OK然后在“小区管理”对话框第三项“导出小区文件”弹出对话框选择“导出”保存为.CELL文件明就OK.
33. Pioneer的测试流程是怎样的?
34. Pioneer的地图怎样导入?
答:选择Edit->Maps->Import,选择导入数据的类型:
Digital Map Files AutoCAD *.Dxf
MapInfo *.Mif *.Tab Terrain *.Tmb *.Tmd USGS *.Dem Arc Info *.Shp
None Earth *.Bmp,*.Img等
35. Pioneer测试模板怎样设置?
答:双击导航栏Test中的Template或选择Configuration->Template,弹出模板维护窗口,新建测试模板。点击Edit->Templates->Import,导入以前保存的测试模版。
36. Pioneer设备怎样连接?
答:设备连接设置完成,模板设置完成后,开始测试 1. 选择Connect/Disconnect,连接设备 2. 点击Start/Stop Logging,开始测试
37. Pioneer的 Map窗口显示参数的阀值和颜色如何修改? 答:Map 窗口中显示参数的阀值和颜色设置,可通过Map 窗口的GIS 图层设置图
标设置。点击,弹出GIS Layer Organizer Window 窗口,在ThemeVector 目录下,显示导入的数据的显示参数阀值和参数颜色.双击显示参数,弹出参数阀值和参数颜色设置窗口。添加、删除、修改阀值,同时可以修改对应阀值显示的颜色。 38. 测试的规范有那些?
答:1、在语音短呼测试中,要求通话持续40s,两次通话之间的间隔为20s,
呼叫超时时间为20s.一个地方完成10次主被叫拨打测试.
2、在语音长呼测试中,要求通话时间为无穷长,两次通话之间的间隔为20s,呼叫超时时间为20s.
3、在视频测试中, 要求通话持续40s,两次通话之间的间隔为20s,呼叫超时时间为20s.一个地方完成10次视频拨打测试. 4、在ps域的测试中,上传要求上传1M大的文件,下载要求下载2M大的
文件.
5、在切换测试中,要求对大厅,停车场出入口进行切换测试,每个地方10次切换.而2-3G互操作的只有在适合的场景下进行测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