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程 技 术 交 底 书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南城洛河大桥 日 期 图 号 桩基砼施工技术交底 桩基成孔后,检测合格后尽快安放钢筋笼,进行砼灌注,减少成孔的闲置时间。桩基砼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拌合,由砼输送车运输入孔。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接头为螺旋扣接口式,直径≥250mm,分节长度为2m,底节长4m。导管要求内壁圆顺、内径一致,使用前须进行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尺度。导管在吊入孔内时,其位置应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钢筋笼安放好,复测沉碴厚度合格,孔内泥浆密度达到规范要求,及时灌注混凝土。每根桩混凝土灌注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内。 编制者 接收单位 桥梁一队 复核者 接收者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书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南城洛河大桥 日 期 图 号 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数量应能满足混凝土首批量要求,其数量以下列方式计算: 混凝土首批灌注量V=πd2h1/4+kπD2h2/4 h1=(h-h2)γw/γc V——混凝土首批灌注量 h1——导管内砼高度与管外泥浆压力 平衡高度(m) 漏斗h——护壁泥浆深度(m) h2——初灌砼导管外砼面高度, 取2.3—2.5m γw——泥浆重度,取11—12KN/m3 γc——砼重度,取23—24KN/m3 h=53m 导管护壁泥浆γd——导管内径(m) D——桩孔直径(m) k——砼充盈系数,取1.3。 各部位置详见右图所示。 灌注砼γ2324初次砼灌注量计算简图编制者 接收单位 桥梁一队 复核者 接收者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书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南城洛河大桥 日 期 图 号 灌注首批混凝土之前先放入篮球或球胆,在配置0.1~0.3 m3水泥砂浆放入滑阀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确认初灌混凝土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自身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泥浆,篮球或球胆从孔底上浮使滑阀留在孔底。 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灌注过程中要经常用测量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要保证导管埋置深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m,一般控制在1m~3m左右,最大埋深不得超过5m,灌注过程中设专人经常测量导管埋入深度,做好记录。 桩基砼尽量在2~4小时内灌注完毕,以防顶层混凝土失去流动性,提升导管困难。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底部时,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放缓砼灌入速度,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1~2m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的埋置深度,增大钢筋骨架下部的埋置深度,并适当放慢灌注速度,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 最后拨管时注意慢提,以保证桩芯砼密实度。 为确保桩顶砼质量,桩顶砼应加灌0.5~1m高度。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编制者 接收单位 桥梁一队 复核者 接收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