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承台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承台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独旅网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承 台 交底部门 工序名称 钢筋加工与安装 施工单位:

项目名称: 编号: 交底提要:钢筋进场验收、试验,搭接长度,焊接力学性能检验,加工与安装,预埋件 交底内容: 一、钢筋进场检验 1、进入现场的钢筋必须是持有质量证明书的合格品。 2、检查钢筋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 3、经进场检验合格后的钢筋,应立即通知试验人员进行制取试件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才能用作工程材料。 4、进场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等级、直径符合设计要求。未经设计变更,不得随意更换。 5、钢筋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上盖下垫,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钢筋加工应设置专用的加工场,并按牌号、炉罐号、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6、钢筋加工制作前必须清除其表面油渍、漆污、浮皮及铁锈等。 二、钢筋加工 1、 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2)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保持平直,无局部折曲、死弯、小波浪形。 3)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大于5%的伤痕。 4) 当利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大于1%。 2、钢筋下料: 钢筋加工制作时,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1

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并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表中项目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成批制作。严格按照图纸规格、形状、数量等施工。 3、钢筋弯曲成型时,必须按设计弯曲角度一次弯曲成型,不得反复弯折。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不宜加热。 4、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2)受拉热轧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5d。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项 目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3 尺量 检验方法 三、钢筋焊(连)接 1、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连)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 2、所有钢筋主筋采用电弧焊搭接。焊接作业位于加工场棚区时宜采用双面焊,位于施工现场时宜采用单面焊。 3、钢筋电弧搭接焊,注意焊条使用“5”字头电焊条,严禁使用“4”字头焊条。搭接焊时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焊接长度单面搭接焊为10d,双面焊为5d。 4、钢筋焊接作业必须由专业焊工进行,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施工过程中应2

根据工程施工情况按验收标准对焊接接头抽检,确保焊接质量合格。 5、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6、焊缝厚度h不应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0.8d。 钢筋焊接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抗拉强度 冷弯 接头弯折 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 焊缝厚度 焊缝宽度 焊缝长度 横向咬边深度 焊缝表面气孔夹渣数量和大小 允许偏差(mm) 符合材料性能指标 符合材料性能指标 ≯4° ≤0.1d且≯3mm 0~+0.05d 0~+0.1d -0.5d 0.05d且≯1mm 数量≯2个 四、承台钢筋安装 1、承台钢筋安装必须在桩检合格、桩头处理完毕、承台底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施工作业,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2、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禁止偷工减料,网片联结拉筋要认真按设计要求间距安装。 3、承台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cm。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m2,布置均匀。采用混凝土垫块时,混凝土垫块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不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标准。 4、安装承台底层、顶层钢筋网时,注意每种编号钢筋的安装布置方向必须和设计一致,不得随意更改布置。 5、承台底层钢筋越过桩头时不得截断。 3

6、顶层钢筋网安装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措施防止钢筋变形和倾斜。 7、承台钢筋安装完成应注意预埋墩台身钢筋及上部所需预埋件等。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受力钢筋排距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基础) 分布钢筋间距 箍筋间距 钢筋保护层厚度c(c≥30mm) 允许偏差(mm) ±5 ±20 ±20 ±10 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尺量连续3处 尺量连续3处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100 交底人 施工员 复核人 作业班组 作业人员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