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受力特性研究

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受力特性研究

来源:独旅网
2014年第4期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总第156期 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受力特性研究 万 欢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507) 摘要:小半径曲线箱梁在立交跨主线匝道桥中较为常用,其跨径往往都超过50m,半径100m至250m之间。 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相对于常规的支架现浇曲线连续箱梁,其受力特性受其施工方法的影响有着较大不同。本 文以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东涌互通立交C匝道50m主跨曲线半径150m的悬浇箱梁为例,通过计算 分析,对其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其受力特性提出了优化方案。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受力特性 O前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桥 梁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设计遇到的大型立交也日 益增多,而立交中的曲线桥梁设计一直是桥梁设 计的一个难点,而实际也出现过部分曲线桥梁由 塞盛蕉型煎重 1030 o0. 27o .100 于设计、施工不合理而发生整体倾覆、支座滑移、 墩柱开裂等病害,以至于现在很多设计单位为了 避免风险遇到小半径曲线桥梁时都只采用小跨径 的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而小跨径连续箱梁 缺点也很明显,最主要的缺点就是跨越能力有限, 而立交中跨主线的小半径匝道桥在中分带不允许 立墩的情况下跨径一般都超过50m。这种情况下, 采用悬浇箱梁跨越即经济又简单,景观性也较好。 180 支点梁高2.7m,跨中梁高1.65,二次抛物线 变化。 上部结构轴测图: 1研究对象 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除了具备一般悬浇箱 梁的主要受力特点之外,还受平曲线半径影响呈 现出曲线桥梁的特性,并且由于悬浇过程中发生 过体系转变,其曲线效应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 现。 全桥空间计算模型及钢束布置: 1.1研究对象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S01合同 段)东涌互通立交C匝道桥跨越广珠东线高速庆 沙高架桥的C30 ~C33 联,10.5m桥宽,跨径组合 为(35+50+35)m,悬浇连续刚构箱梁,其平曲线 半径R=150m。 跨中及支点横断面如下: .模型完全按桥梁实际曲线半径(R=150m)建 立,钢束均按实际位置定义。下文重点研究曲线 14・ 2014年第4期 万欢: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受力特性研究 总第156期 效应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及其对策。 2 曲线主梁扭转引起的基础偏心弯曲 悬浇箱梁在最长悬臂状态和合龙后结构体系 发生了变化,使合龙前后结构曲线受力发生了颠 覆性变化。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荷载作用下主墩侧 向弯矩(即主梁扭矩)的变化。 最大悬臂状态下主墩侧向弯矩(曲线外侧受 拉): 成桥状态下主墩侧向弯矩(曲线外侧受拉):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在T构施工过程中,由曲 线引起的结构扭转均是使得桥墩向曲线内侧弯 曲,但合龙结构体系发生变化,结构就恢复了与一 般的支架现浇曲线箱梁一致的特性,即二期恒载 及后期活载作用下,主墩弯矩方向为向曲线外侧 弯曲。这就解释了为何桥墩侧向弯矩从最大悬臂 状态的6811kN—m下降到3081kN—m,需要特别 注意的是,成桥后桥墩弯矩方向仍然是向曲线内 侧弯曲。 成桥状态的桥墩侧弯必然导致基础处于偏心 受力状态: A、桥墩侧向偏心弯矩,但由于桥墩一般采用 板式墩,侧向宽度较大,抗偏压能力强,且设置侧 向偏心对桥梁景观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仅通过 加强桥墩横桥向配筋解决即可; B、桩基反力不均匀,在最大悬臂及成桥状态 下,结构扭转引起的内外侧桩基反力差分别为 1 336kN・m和603kN・m,因此有必要通过构造 措施对其进行改善,理论上可行的方法有:第一, 内外采用不同桩径的桩基,但该方法可操作性不 强,不推荐采用;第二,设置基础横向偏心,偏心方 向为曲线内侧: 基础偏心设置示意: 桥嵌中心线\ 耻泰 F■ zocm 100. 290 290 .150 一一 / \ I f , O 、 f I,—/ 』 , \ / / / 一5l }0 通过设置偏向曲线内侧的25era偏心,使得内 外侧桩顶反力基本一致。 基础偏心25em后下部反力包络图: 基础偏心25era后下部标准值组合反力: 类别 标准值组合反力/kN 最大 最小 由上文所列计算结果可发现,通过设置基础 横向偏心可有效解决桩基反力不均匀性问题。 3 曲线主梁断面形式的选取 箱梁断面形式的选取,须综合考虑曲线梁受 力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A、曲线箱梁承受的扭矩较大,外悬臂宽度的 选取需要保证一定的箱室宽度,以保证主梁抗扭 能力。 B、顶、底板及腹板,除了考虑活载及温度等框 架受力之外,还应考虑其抗扭受力,特别是顶底板。 ・1 S・ 2014年第4期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总第156期 C、箱梁桥面横坡的形成方式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底面水平 方式二:顶底同坡 对于悬浇箱梁,由于扭转引起的腹板竖向剪 应力与直剪引起的竖向剪应力在曲线内侧的腹板 方向是相同,也就是说,内侧腹板在扭剪作用下其 “名义剪力”大于外侧腹板,这与支架现浇的曲线 箱梁正好相反,因此,对于小半径的曲线悬浇箱 梁,建议采用顶底同坡的箱梁断面形式,避免内侧 腹板受力大反而高度小的窘境。 4 曲线主梁合龙前顶推里的施加 为解决连续刚构下部在收缩徐变及温度作用 下纵向弯曲的不利影响,连续刚构在合龙前一般 都需要进行顶推,但曲线刚构桥顶推也表现出于 一般直线梁不同的特性。 4.1顶推对下部纵向受力的改善 与直线桥一致,合龙前施加的顶推可以有效 改善曲线桥下部纵向受力。 中跨合龙前,主墩纵桥向弯矩: 中跨合龙前顶推60t,主墩纵桥向弯矩: 成桥状态(十年),主墩纵桥向弯矩: 由此可见,顶推60t后可有效改善下部结构 受力。 ・16・ 4.2顶推对下部扭转影响 合龙前顶推对结构受力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的,由于桥梁位于小半径曲线上,任何沿主梁中心作 用的力都会在主梁产生侧向弯矩,并在主墩内产生 扭矩,顶推力如作用于截面形心处,则可在主墩内产 生1 149.5kN・m的扭矩。因此对曲线刚构,施加顶 推力时应注意作用点位置,本桥顶推力作用点取内 弧侧腹板处,基本可消除对下部结构的扭转影响。 5 主要结论 小半径曲线悬浇箱梁的受力特点受其施工方 法影响,不同于一般的支架现浇曲线箱梁,在最大 悬臂状态下与成桥之后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受力特 性完全不同。除了重视对曲线悬浇箱梁主梁抗扭 设计外,还可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改善其曲线受力: A、建议采用顶底同坡的断面形式,使得在扭 剪共同作用下受力更不利的内侧腹板高度不受横 坡影响而减小。 B、基础设置一定的横向偏心来改善内外侧桩 基反力的不均匀性,偏心方向与一般支架的曲线箱 梁设置基础偏心的方向相反。偏心距的大小则需根 据桥宽、曲线半径、桩间距等因素结合空间计算确定。 c、曲线悬浇连续刚构施加顶推力可有效改善 下部结构在收缩徐变、预应力次内力及温度等作 用下的受力,但会引起主梁侧弯和下部扭转,建议 顶推力施加的作用点选在内侧腹板处。 参考文献: [1]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桥涵设计规范[S]. [2]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桥梁设计工程师手 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孙广华.曲线梁桥计算[M].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1997. [5]范立础.桥梁工程(上、下册)[M].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1993. [6]项海帆.高等桥梁结构理论[M].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