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喆
【摘 要】结合隧道工程实例,从施工工艺流程、超前地质预报及深孔帷幕预注灌浆等方面,介绍了全断面深孔帷幕预注浆止水的施工技术. 【期刊名称】《建材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08(000)008 【总页数】2页(P16-17)
【关键词】隧道;超前预报;帷幕注浆 【作 者】高喆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1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55.49 引言
南京市九华山隧道地处象山群岩体,隧道设计为双向6车道双连拱,单拱净宽13.345 m,高8.68 m,中墙为净宽2.0 m的空心墙。该隧道最大埋深仅50 m,属浅埋及超浅埋隧道,且穿越两条富水断裂破碎带,地层构造复杂,岩石破碎,不规则微张裂隙极为发育、密集,局部岩体被节理切割成角砾状,裂隙面可见明显铁锈斑和擦痕,沿结构面有大量水渗痕迹,施工难度较大。 1 施工工艺流程
在穿越富水断裂破碎带施工时,施工面出现了大面积涌水,需要进一步钻孔探水,当使用流量为200 L/min的泵向孔内送钻探液时,孔口不见回水,孔中漏浆严重。为了减少九华山隧道修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隧道的顺利施工,该工程运用新奥法原理,对该涌水段采用全断面深孔帷幕预注浆止水的技术。具体做法是沿隧道开挖轮廓线按轴向呈辐射状全面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固结破碎岩体,使岩体形成整体;另一方面,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具有迅速堵水、止水的作用,可以沿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切断裂隙水的通路,保持围岩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施工安全。
为了有效地实施全断面深孔帷幕预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案,该工程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为:设备就位→钻勘探孔,超前地质预报→筑封堵(止浆)墙→布孔→钻孔→安孔口管→制备浆液→压水试验→注浆→钻检查孔,注浆质量检验→隧洞开挖。 2 超前地质预报
为了使施工方案的制定更加合理,采用工作面水平超前钻孔探水法。具体做法是在地质雷达指导下,在工作面上利用潜孔钻在拱顶、两拱脚和隧洞中、下部位钻5个Φ 76 mm的超前水平钻探孔,随时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并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综合判断工作面前方20 m长度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预报前方水文、地质状况,以探明地下水的发育情况。根据地质预报结果,将钻孔起点确定在预测突水处之前5~10 m,终点确定在超过预测突水段5 m以上。如果钻孔后5孔中有4孔出水或总流量>10 m3/h时,则可以实施全断面深孔帷幕预注浆止水施工方案。 3 深孔帷幕预注灌浆施工
该方案确定的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4.5 m范围内的围岩,施工时,沿隧道轴向划分灌注孔段,每个灌注孔段长度为30 m,分6个环分步实施,第1环长度为11.0 m,第2环长度为17.0 m,第3环长度为23.0 m,第4、5、6环长
度为30.0 m。每个灌注孔段完成后留下5 m不开挖,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止浆岩盘。 (1)封堵(止浆)墙施工。第1个灌注孔段施工前,在开挖面后设置封堵墙,厚度为0.8~1.0 m,用C 20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
(2)布孔。注浆孔由工作面向开挖方向呈辐射状布置成矩形圈,以保证注浆充分、不留死角,浆液扩散半径为2.5 m,孔底间距<3.55 m。
(3)钻孔。钻孔使用潜孔钻,开孔采用Φ 89 mm的钻头;掏孔清碴采用Φ 76 mm的钻头。钻孔时,应安装导向指示器控制孔的偏角,角度参数如仰角、俯角、左偏角、右偏角等均控制在3°~26°。钻机开孔时采用低转速,钻深达到20 cm以上后转入正常钻速。第1根钻杆钻完后,钻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2根,依次接杆继续钻进。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钻机后退带出钻杆,用卡具或大扳手卡紧前杆,钻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的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4)安孔口管。注浆孔内放置长度为3~6 m的Φ 89 mm无缝钢管(或橡胶止浆塞管)作为孔口管,外露长度为0.2~0.3 m,与孔壁2 m深度范围内的空隙用沥青麻丝、胶泥或锚固剂堵塞固定。孔口管的管口接注浆管和闸门开关,采用焊接连接或将注浆管与孔口管1 m长度范围内的空隙用沥青麻丝、胶泥或锚固剂堵塞严实。 (5)注浆。①注浆材料:水泥采用P·O 32.5水泥;水玻璃采用出厂浓度为42~45 Bé,比重为1.42~1.45,模数为2.6~2.8的水玻璃原液;拌和水的水质应符合JTG F 30—2003《公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的各项规定。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W/C=0.8;水玻璃稀释浓度为25~35 Bé;双液体积比(C/S)为1∶(0.6~1.0)。凝胶与凝结时间:为满足浆液扩散半径的要求,控制其凝结时间为:一般地段3 min;富水地段1~2 min。③施工控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液比例:当水玻璃溶液所占比例由小到大时,则凝胶时间由长至短,初、终凝由慢至快;水玻璃浓度不变,双液比例固定,变换水灰比:当水灰比由小到大时,则凝胶时间由短至长,初、终凝由快至慢;水灰比不变,双液比固定,变换水
玻璃浓度:当水玻璃浓度由高到低时,则凝胶时间由短至长,初、终凝由快至慢。④注浆:注浆管路连接完毕,先用注浆泵压水以检查管路是否漏水,设备状态是否正常,然后再做压水试验,以冲洗岩石的裂隙,扩大浆液的通路,增加浆液冲塞的密实性,核实岩石的渗透性。清孔后,先压水泥浆液,再压CS双液浆。注意要标定注浆泵上电接触点的压力表的最大压力指标,并在泵压后观察压力变化以及水泥浆和水玻璃的消耗数量,记录注浆时间和注浆量。当注浆达到标准后,打开三通混合器的减压阀排浆,卸下混合器换注另一孔。⑤作业方式:钻灌方式采用全孔一次钻灌压入式或全孔分段钻灌前进式,钻孔过程中未出现涌水现象的就一钻到底,全孔一次压入注浆;否则应停止钻孔,采取注一段钻一段的前进式注浆,直至达到设计灌注孔的段长要求。在水压、水量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泄水减压、分层注浆方式,即下层管注浆、中层管放水;中层管注浆、上层管放水,这样逐层抬水,将水排挤到拱顶以上规定的止水固结圈以外。注浆顺序为由下而上,由里向外;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一旦发生窜浆或跑浆现象,则采取隔孔灌注或数孔同时灌注的方式。⑥注浆参数:注浆压力及单孔扩散半径: 注浆压力一般为地下水静水压力的2~3倍,考虑到岩层裂隙阻力,初始压力为2.0 MPa,终压为3.0~5.0 MPa。单孔浆液扩散半径为2.5 m。注浆速度:钻孔出水量>50 L/min时,注浆速度取80~100 L/min;钻孔出水量在0~50 L/min时,注浆速度取60~80 L/min。注浆扩散范围:注浆有效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4.5 m,灌浆孔段有效长度20 m。注浆量:一般按注浆范围内围岩体积的4.8 %考虑,实注量由钻孔、压水试验确定。注浆结束条件: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值,并继续注浆10 min以上;或单孔注浆量大致与设计注浆量相同,进浆量在20~30 L/min以下时,可结束该孔注浆。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单孔结束条件,可以结束该段注浆。
(6)注浆效果检查。一个灌注孔段内的注浆孔全部注完后,应在工作面钻3个检验孔,取岩芯观察浆液充填情况,并观察检验孔内的涌水量,当单孔水量<0.2
L/(min·m),且某一处漏水量≯10 L/min,同时进行压水试验,在1.0 MPa压力下检验孔进水量应<10 L/(min·m),否则需再加密钻孔注浆。 4 结语
九华山隧道涌水段采用了全断面深孔帷幕预注浆止水技术,注浆完成后,岩溶管道水被完全封堵,堵水效果很好,检查孔均无水无砂,成孔良好。在随后的开挖中岩壁干燥无水,溶管水得到了有效封堵,破碎带得到了明显的加固。施工实践表明,全断面深孔帷幕预注浆止水必须按要求严格控制施工,一次注浆段长度≯20 m;注浆帷幕厚度≮4.5 m;堵水率≮90 %;注浆结石体7 d的单轴抗压强度≮5.0 MPa。此外,施工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聚氨酯材料,以备应急堵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