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叠床架屋?叠床架屋,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致序》,原文是:“魏晋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这里我们借用来比喻说话重复累赘的毛病。
高考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列举病句类型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就是重复累赘。 A、在语言应用中,一不留神,就会犯叠床架屋的毛病。
1.亲眼目睹(“目睹”一词,已含“亲眼看到”之意。删去“亲眼”) 2.十分酷爱(“酷”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3.非常罕见(“罕”就是“非常、很”之意。删去“非常”) 4.过去的往事(“往事”就是过去的事。删去“过去的”) 5.目前的现状(“现状”就是目前的状况。删去“目前的”) 6.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删去“过高的”)
7.活着的幸存者(“幸存者”自然是活着的。删去“活着的”)
8.认真重视(“重视”的意思是认为某事物重要而认真对待,删去“认真”) 9.胜利地战胜了洪水(“战胜”自然是胜利。删去“胜利地”) 10.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应删去“这”)
11.出自于名家之手(“自”与“于”在此都相当于介词“从”,删去“于”)
12.游客来自于世界各地(“自”和“于”都是介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删去“于”) 13.加强德育教育(“育”即“教育”。删去“教育”) 14.现在当务之急(“当务”含有“现在”之意)
15.涉及到、波及到(“及”与“到”同义。删去“到”) 16.邂逅相遇(“邂逅”包含“相遇”之意。删去“相遇”) 17.无数莘莘学子(“莘莘”含“许多”之意。删去“无数”) 18.不许互相厮打(“厮”即“互相”。删去“互相”)
19.妄自菲薄自己(“妄自菲薄”是宾语前置,“自”即“自己”)
20.密切人际间关系、加强国际间交流(“际”意即“彼此之间”。删去“间”) 21.阅读报刊杂志(“报刊”是报纸、杂志的总称。删去“杂志”)
22.来我校莅临指导(“莅临”即“到来”,故应改为“莅临我校指导”) 23.安排部署(“部署”:安排;布置(人力、任务))
24.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即“苦衷”。删去“之隐”或“的苦衷”) 25.浑身遍体鳞伤(“遍体”与“浑身”同义。删去“浑身”)
26.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意即“被大方之人见笑”,删去“被人”)
27.因公殉职(“殉职”: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为公务”和“因公”意思相同,一般常说“以身殉职”)
28.感到自惭形秽(“自惭形秽”这个成语本身已含有“自己感到,自己觉得”的意思。删去“感到”)
29.百姓生灵涂炭(“生灵”即“百姓”。删去“百姓”) 30.正方兴未艾(“方”就是“正”。删去“正”)
31.首次破了天荒(“破天荒”即谓“首次”。删去“首次”) 32.连续蝉联冠军(“蝉联”即谓“连续”。删去“连续”)
33.差别悬殊很大(“悬”意即“距离远、差别大”;“殊”相当于“很、十分”。“悬殊”等于差别很大、差距很大)
34.您的令郎、您的令尊(“令”是敬辞,只用于对方,“令郎”即对方的儿子,“令尊”即对方的父亲。删去“您的”)
35.我的家父、我的家兄(“家”是谦辞,只用于己方,“家父”即自己的父亲,“家兄”即自己的哥哥。删去“我的”)
36.胜利凯旋归来(“凯”即“胜利”,“旋”即“归来”。“凯旋”等于“胜利归来”) 37.付诸于行动、见诸于报端、发诸于真情、取诸于生活(“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于”。删去“于”)
38.近乎于(近,接近;乎,于。“近乎”即“接近于”,其后再跟“于”字,语义重复;宜删去“于”字,或改“近乎”为“接近”)
39.又复活了(“复活”的“复”即“再、又”,“又~了”的“又”字显然是多余的,应该去掉)
40.截至到(“截至”即“截止到(某个时候),”与“到”字意思重复。删去“到”) 41.不少莘莘学子(“不少”,就是很多;“莘莘学子”,就是很多学子。删去“不少”) 42.可以堪称(“可以”跟“堪”语义重复,删去“可以”) B、在阅读报刊时,常常遇到的词语“叠床架屋”使用的现象。
1.岗下是一条沟,涌着竹柳杨榆、青枫梧桐的绿,深而不可叵测。「贾平凹《浮躁》」 (叵:不可。叵测,不可推测或不可测量。前面再加“不可”,就成了“不可不可测量”的意思了,显然重复)
2.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当前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做到三个“强化”。「《教师报》2002年7月24日」
(当务之急:当前所有应完成任务中最紧要急迫的事。可见,“当务之急”已含有“当前”之意,无须在前头再添加“当前”二字)
3.1945年在延安就当了外交官的凌雪青,作为林则徐的第五代玄孙,谈到回归,格外激动。「《新民晚报》1997年25日」
(玄孙:是从本人往下数起的第五代孙。若在“玄孙”前加“第五代”,不仅多余,还易引起误解)
4.锁钥:比喻做好一件事的重要关键。「《现代汉语词典》正文释义用语」
(关键: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然“关键”已含“最关紧要”之意,当然不必再用“最”来重复了)
5.当地记者,我们称之为好人郑强平,一分不差地准时等在车站上,是早上四五点来钟「《北京晚报》1996年9月24日」
(来:可用在“十、百、千”等数词或数量词后表示约数,“来”字前应是确数,而“四五点”已经是一个概数,不宜与“来”字搭配使用)
6.至此,10万元现金全部完璧归赵。「《郑州晚报》2000年2月23日」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故“完璧归赵”前的“全部”二字实属赘疣) 7.创业15年来的西译方舟「西安翻译学院」,希冀过硬4500名莘莘学子潜心深造、立志成材的美好憧憬„„「《教师报》2002年7月24日」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故“莘莘学子”是一个概数,前面加“4500名”则不伦不类,更不能再加“众多”等词了)
8.时至20世纪末的文明世界,不把人当人,尤其不把女人当人的种种恶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难道就会完全绝迹了吗?「《文汇报》1996年10月31日」
(绝迹:断绝踪迹,完全不出现。在“绝迹”前用“完全”作状语修饰,实无必要) 9.惟其因为有信号弹的提醒,才能使我们确实感到阶级斗争就在我们身边。「《大荒河·信号弹》」
(惟其:正因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而”、“所以”等连用。可见,“惟其”后面的“因为”是“蛇足”) 10.我同时窃以为,通过与玛依努尔的相好,他那些不够健康的心理举止将得以校正过来。「《淡灰色的眼珠》王蒙」
(窃:谦词,用来指称自己的意见。故“窃”已含有“我”的意思,不可再把“我”与“窃”并列使用)
11.因而夏悲的文章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随笔》1998年第三期」 (一新:全新。故“一新”与后面的“全新”语意重复。宜删去后者) 12.现在可以说,部分达到了我的原始初衷,可还没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姜昆外传》青汶」 (初衷:最初的心愿。那末,又何必再用“原始”来“初衷”呢?)
13.除此而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的许多诗作的诗句的形成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钱江晚报》1999年8月8日」
(愚:可用作自称的谦辞,如“愚兄、愚以为”等,故“愚见”前的“我的”多余) C、平时语言运用也出现叠床架屋现象。
1.忽然恍然大悟。(“恍然”就有“忽然”之意,前缀“忽然”自然显得多余) 2.囊括全部金牌。(“囊括”即“全部包括”,后面没有必要再加上“全部”)
3.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为“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4.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5.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其中已含有“笑了起来”的意思,病例中在“忍俊不禁”后又加了个“笑了起来”,岂非叠床架屋?)
6.80年代中期,他独自孓然一身来到深圳闯天下。(孑然一身,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7.本来我们已经说好了去送他,可因临时有事没能去送行,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耿耿于怀”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迄今也不能忘记”已含在其中)
8.所以,在上不要怕,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只要当局敢下决心,凡地球上的炎黄子孙都会赞成的。(“小小的”与“弹丸之地”重复,去掉“小小的”) 9.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去掉“各自”) 10.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 11.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
12.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
13.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大众”与“民”重复)
14.“神来”、“顿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所必然会产生的瓜熟蒂落。(“自然”与“水到渠成”重复。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会成渠。比喻条件成熟,顺利完成,“自然”已含其中)
15.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已含在其中)
16.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潜移默化,形容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感染、影响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影响”已含在其中)
17.一览无余地看到。(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已含在其中)
18.三令五申地强调。(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告诫,“强调”已含在其中)
19.一天天日臻完善。(日臻完善:一天天达到完善。日,一天天,与“一天天”重复) 20.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不虞,没有预料,与“没想到”重复)
21.广大灾民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
22.百姓生灵涂炭。(生灵涂炭:形容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生灵,指百姓,与“百姓”重复)
23.浑身遍体鳞伤。(遍体鳞伤:满身的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遍体,全身,与“浑身”重复) 24.显得相形见绌。(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显得”已含在其中) 25.几天几夜通宵达旦。(通宵达旦:一夜到天亮。与“几天几夜”重复)
26.优良校风蔚然成风。(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尚。风,风尚,与“校风”的“风”重复) 27.到处漫山遍野。(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漫”与“遍”有满是、到处的意思,与“到处”重复)
28.这两则惊人相似的故事,说明肥猪定理并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比喻流言乘隙而入,消息的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句中成语前再加“并非”否定词,与成语本身否定的含义重复,造成失误)
29.象土崩瓦解一样。(土崩瓦解:像泥土倒塌瓦片破裂。比喻彻底垮台或溃败。“象„„一样”应去掉)
30.领导应当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出现问题之前”与“未雨绸缪”语意重复)
31.他一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书就”就是写成的意思与“一气呵成”语义重复)
32.我拙作了一首诗。(“拙”是谦称,含有的意思。删去前面的“我”)
33.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毕业生”就是同学们,与“同学们”语义重复,应删掉) 34.这可能就是作品的艺术魔力之所在的地方吧!「李春青、桑思奋主编《诗词曲联精鉴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所在:存在的地方:病因~|力量~。”这里“所在”和“地方”重复了。应删除“的地方”)
35.小小火苗,有风助燃方可燎原;小小扁舟,有水托举才能启航。「安造计《善用表扬》」 (《现代汉语词典》:“扁舟:小船。”怎么能说“小小小船”呢?应把“扁舟”改为“木船”)
36.这门语文教育研究新学科的建立,肯定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其间肯定还要经历失败的痛苦和打击。但我认为,这是历史赋予给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也可以为此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李海林《关于“新语文教育”的通信》」
(《现代汉语词典》:“赋予:交给(重大任务或使命等):这是历史~~我们的重任。”“赋予”已有“给”的意思。应删除“给”)
37.至今,仍有不少人不能言而由衷说话的,不敢于说真实的心里话的。「韩军《再谈人文精神》」
(“言而由衷”是由“言不由衷”变化而来。《现代汉语词典》:“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显然,这里“言”和“说话”重复累赘。应删除“说话的”)
38.当干部人们称之为走仕途之路。「电视台二套某期《人在单位》节目,任志宏解说」 (《现代汉语词典》:“仕途:<书>指做官的道路:仕途多舛|仕途得意。”此句中“途”与“路”重复。应把“走仕途之路”改为“走上仕途”) 39.请大家稍事休息一会儿。「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政在主持《正大综艺》节目时常说的一句话。」
(“稍”就有时间短暂的意思,与后面的“一会儿”同意。说“请大家稍事休息”或“请大家休息一会儿”均可,但不能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应删除“一会儿”或“稍事”) 40.走私光盘首犯徐枚中到处东躲。「2002年9月4日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走私光盘法不容》」
(“东躲”是到处躲藏的意思,前面不必再加“到处”。应删除“到处”或删除“东”“西”)
41.陶越依然风韵犹存。「电视连续剧《阳光地带》中的一句台词」 (“依然”是依旧、仍然的意思,而“犹”也是还、仍然的意思,叠用岂不重复?应删除“依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