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数字营销概论课程是借助互联网络、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应用科学,能够促进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融合与创新,是基于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并结合市场营销课程理论知识而形成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课程。
主要内容和课程目标:在本课程实践中,充分考虑宁夏理工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及应用能力要求,并结合1+X课证融合的标准,让学生熟悉当前数字化营销前沿发展趋势,开拓前沿视野,培养学生数字化营销创新理念,提升学生数字化营销的能力,掌握数字化营销的方法及技能。通过案例等形式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数字化营销的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及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既能勇于坚守原则,又能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优势,为加快数字化中国建设增加自己的力量。通过近年来我国相关企业在数字营销领域做出的新突破、取得的新成就、探索出来的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热爱所学专业,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奋力前行。
课程特点:课程根据宁夏理工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及目标,制定成果导向的教学知识体系,并融合数字营销1+X证书制度,将课程与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衔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互融互通。基于中教畅享数字营销实训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合新时代数字营销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数字营销法律意识,通过数字营销行业洞察,培养学生数字营销职业素养,并结合当代营销现实案例分析,树立数字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学生营销统筹规划能力。
1
二、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课程思政的目标与专业知识技能融合的教学模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信息安全素养、法律规范、职业素养等角度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数字营销概论课程的全过程、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
从数字营销法律规范、数字营销行业洞察、营销公平诚信价值观、广告营销职业道德感、网络安全的使命感等模块入手,约束学生的营销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价值观,并结合实践操作,提升学生问题应对能力,为学生走上数字营销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时代热点话题,让学生了解中国数字营销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数字营销方面的成就,树立大国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案例讨论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话题讨论、引导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思考,时刻牢记数字营销法律规范,树立正确的数字营销价值观,具备数字营销能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数字营销人才。
三、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团队通过对教学内容及知识脉络的梳理,挖掘、分析不同知识点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大量正反面案例分析比较、启发引导、互动研讨等教学方法,在传授专业知识同时树立正确的商业伦理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以育德于教,育道于教。
(一)从行业洞察中,挖掘思政元素
通过对数字营销行业发展方向及发展热点话题,让学生了解当前数字营销发展趋势。在学习广告营销策划中,指出整合营销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搜索引擎排名优化中讲解智能搜索、语音语义识别技术;在推荐引擎营销中介绍头条号信用分设置、LBS;在广告效果分析中讲解Python与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现状,及不同科技在营销活动场景中的应用。拓宽学生营销前沿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
(二)从数字营销法律规范中,挖掘思政元素
从数字营销典型法律规范案例入手,通过网络舆情事件、百度信息流广告违规事件、短视频拿来主义等案例,进行相应的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字营销中的公平竞争、广告内容合规管理、网站备案、竞价排名商品或服务等相关的法律规范,培养学生树立公平意识,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数字营销环境,合法合规的获取、分析竞争对手数据,遵守法律规范,遵循公序良俗,注重数字广告营销内容价值导向的正确性,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三)从数字营销职场透视中,挖掘思政元素
通过广告营销策划人员、搜索引擎竞价推广、搜索引擎优化人员、推荐赢取广告优化师、以及数字营销广告推广人员等职业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及人员的基本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相关职业能力培养的意识,并增强学生对数字营销相关职业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四)从数字营销实战项目中,挖掘思政元素
通过在数字营销1+X技能实训平台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搜索排名、推荐引擎优化以及搜索竞价营销优化的实战运营,让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数字营销方式以及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法律规范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企业营销行为与目标受众需求关系,坚决抵制误导目标受众的错误行为,培育学生的敬业专注的工匠精神。
四、课程思政实施案例
案例1:这些“拿来主义”都属于侵犯版权,千万别踩坑! (一)教学内容描述
1、教学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广告内容策划) 2、教学重点:广告内容确定
3、教学难点:广告营销目标确立
4、思政元素:从广告内容创意设计加强专业伦理建设及培养数字素养。
(二)教学案例分享 1、学情分析:
3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的是数字营销广告内容设计,从营销目标的设定、广告内容及创意的策划和广告落地页创意等方面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在课前,发布课程学习任务清单及学习资料,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熟悉课程相关案例。课程过程中,通过“这些“拿来主义”都属于侵犯版权,千万别踩坑!”等案例,让学生来了解数字营销实际生活中我国对侵权的法律规定,让学生了解数字营销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营销价值观,诚信经营管理的职业道德观,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2、教学活动
提问: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会经历哪些阶段呢?
通过提问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购买过程,进而引出营销5A模型。
讲授:营销5A模型的含义以及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需求,根据顾客内容需求明确广告内容策划的主要过程。引出广告内容策划中的第一部分确定广告内容。
广告内容从营销目标、营销策略、广告功能等等维度进行内容的确定,让学生了解广告内容的不同类型,并基于此确定广告内容展现的具体目标。
互动:广告内容确定的方法有哪些?
案例:这些“拿来主义”都属于侵犯版权,千万别踩坑!
讨论:“拿来主义”是否可取?这对消费者和作者又怎样的影响?
案例点评:
适用范围:本案例主要适用于数字营销等课程。
思政元素:本案例通过了解一些企业营销中的侵犯版权案例,让学生理解并避开侵权雷区。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侵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如何在制作营销方案时提前避免;提高法治意识并加强数字素养建设。
4
相关教学经验:与时事紧密联系,充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散性思维。在课堂讨论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并加强数字素养建设。
教学反思:短视频、博文等内容社交发展越来越多,用户可以通过短视频发布、微博微信等宣传软文增加收入,对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来说都是相对较好的宣传途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法律规范问题,通过对实际发生的案例,提醒学生,“拿来主义”不可取,增强学生的权益意识,也通过反面教学案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案例2:2分钟赔50万!全国首例短视频广告侵权案宣判了! (一)教学内容描述
1、教学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广告内容表现) 2、教学重点:广告内容表现
3、教学难点:广告内容营销指标设计
4、思政元素:从广告内容表现方式讲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
(二)教学案例分享 1.案例简介
一提到短视频,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短视频平台上大量内容的模仿和搬运。某个主题、动作、BGM火了,就会有一大波人跟进和模仿。有一句话总结的很好:我们不生产内容,我们只做内容的搬运工。在短视频野蛮生长的初期,各种“搬运工”大量诞生,出没于各大短视频平台,有的甚至单纯靠着搬运内容成了百万粉丝的网红。大家可能觉得短视频“短”,所以根本没有形成版权意识。而且大家都在搬运,我不搬运就吃亏了。这是十分错误的,这损害了原创者的权益。
2019年4月26日,全国首例广告使用短视频侵害著作权案宣判,2分钟短视频赔偿50万,是目前为止短视频判赔金额最高的案件。这个案件让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到短视频版权的重要性。侵权2分钟,赔偿50万。刘先生在2018年1月,独立创作了一段自驾某品牌新款汽车去滑雪的2分钟短视频,发表于专业影视创作网站“新片场”。随后一条公司未经授权,擅自将短视频发布在微信和微
5
博上进行传播,用于该品牌汽车宣传并收取广告费用,且未署名作者。刘先生要求一条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及合理开支3.8万元。一条公司辩称,一短视频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二短视频收取的广告费并不高。经过法院的审理,最终判决一条公司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0万余元。
短视频维权的未来。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报告中称,中国短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8亿。短视频行业也从差异化竞争进入了存量竞争和商业化加速的新阶段,版权问题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从短视频平台发展初期,版权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各个平台间的用户互相转载,剪辑,搬运,未经许可擅自传播,随意抄袭和借鉴相同的创意和拍摄手法。
这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初期,可能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没有人想到站出来维权。但随着行业逐渐发展成熟化、产业化、规范化。版权是一个迟早会暴露出来的问题。这次全国首例广告用短视频案件就是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标志着短视频行业的版权意识的觉醒,标志着具有独创性的短视频同样受著作权法保护。案件的结果对于短视频行业的版权规范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短视频原创作者的权益将得到重视。还在不把原创当回事,把抄袭当家常便饭的“搬运工”们要小心了,接下来短视频维权的案件将会越来越多,短视频原创者的春天来啦。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程内容是结合广告目标确定,对广告内容展现形式的策划进行讲解,通过不同的展现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字营销广告前沿发展现状,同时通过案例展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充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散性思维。在课堂讨论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并正确认识著作权法保护。
3.教学活动
互动:当我们明确教学内容后,该如何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呢?
6
讲授:从软文内容表现、图像广告内容设计、视频广告内容设计等不同类型的内容,讲解相应的展现方法,并结合实际的广告案例,分析表现形式的优缺点。
案例分析:2分钟赔50万!全国首例短视频广告侵权案宣判了!
互动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什么?我们在制作视频广告内容时,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案例点评
适用范围:本案例主要适用于数字营销及短视频营销的相关课程。本案例是一个描述短视频版权问题,探讨原创权利及责任意识,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重视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
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加強学生法治素养,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维护原创作品。
五、教学效果分析
数字营销课程结合案例讲解、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将知识点与时事紧密联系,充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散性思维。在课堂讨论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并正确认识著作权法保护。
六、教学特色与创新
课程根据宁夏理工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及目标,并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成果导向的教学知识体系,并融合数字营销1+X证书制度,将课程与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衔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互融互通。基于中教畅享数字营销实训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合新时代数字营销中的思政
7
元素,培养学生数字营销法律意识,通过数字营销行业洞察,培养学生数字营销职业素养,并结合当代营销现实案例分析,树立数字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学生营销统筹规划能力。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