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的秋风,吹落了乡村小道的枯叶,焦化厂的浓烟笼罩着山边零落的四合院,又是一个初冬的清晨,早霞不再妩媚,空气不再清新,漫步在上班的路上,跟几个孩子一路同行,突然感觉这也是一种惬意,一种放松,一时间忘记了空气的恶臭,初冬的寒气。
不同年级的几个孩子说笑着,不紧不慢的漫步在熟悉的小路上,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光,那个时候,天比现在蓝,空气也比现在清。伴着粗布衣衫,手工千层底鞋,吃着粗粮窝头、红薯稀饭,却也乐得自在,除了上学就是盼着过会过年,因为有好吃的,有新衣裳。
现在的孩子们,对这些也感兴趣,不过层次是提高了,他们身上的时髦衣衫,肚子里的麦当劳、肯德基,大概麻痹了一些天真的想法吧,或许他们不会想到这污浊的环境跟他们的吃穿有关系吧?
不觉中,已进校门,思绪一下子回到了现实中。
我的那些捣蛋鬼们还等着我给他们写作文呢,写点啥呢,就借此机会发泄一下心情吧!
人,不能太忙碌了,也不能太清闲了,写文章也需要一种心情,对我而言,静下心来写点东西简直是一种奢侈,有时候竟然连站在讲台上的时间都被剥夺了,被有的人看做是累的讲台倒成了我逃避繁忙事务的港湾了。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跟人家交流了,当时确实不理解,现在想想,确实如此,如果,整天像鲁宾孙那样一个人生活,多寂寞啊,没有人的环境会冷清,没有朋友的日子会孤单,我们没有体会到,是因为我们天天处在有人,有朋友的环境中,如果哪天让我们独处了,或许突然会觉得无聊的,所以啊,失去的东西才会觉得应该珍惜,既然如此,还是在拥有的时候去感受,去感恩吧!
课堂上,并不是每个人的乐园,宽敞明亮,温暖舒适,已经不再是他们感觉幸福的理由了,站在这里,脑海里总会出现当年的破房子、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场面,每到冬天,泥孩子们会挤到教室后面的墙角,把挤撞作为游戏来取暖,那时候啊,天真烂漫里充满着贫穷、饥饿和寒冷。
生活的改善,幸福的感觉是应该在对比中产生的,他们从小就不愁吃穿,没有受过冻,挨过饿,所以身在福中而浑然不知,也无可厚非。走过黑夜的人才知道白天的可贵,我总会提醒他们,让他们知道,安逸的生活的背后,有一个或者几个成人在坚强的支撑着,努力着,那崭新的作业本,那漂亮的书包里都包含着一个成年男人或者女人甚至老人的血汗啊。也许,等到他们也要承担这些责任的时候才跟我一样,后悔当年的今天荒废的时日,感慨万千。
为什么,这样的轮回还在继续,难道这就是上天给我们幸福和困惑的理由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