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班《小猫钓鱼》教案

大班《小猫钓鱼》教案

来源:独旅网
大班《小猫钓鱼》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小猫钓鱼》,主要围绕第六章“比较与排序”展开,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小猫钓鱼》,学习使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对故事中的鱼进行分类,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理解故事《小猫钓鱼》的内容,感受故事中比较和排序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理解比较和排序的概念,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故事《小猫钓鱼》PPT,小鱼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每组一套小鱼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猫钓鱼的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故事中,小猫钓到了哪些鱼?它们有什么不同?

2. 新课呈现(10分钟)

(1)教师出示小鱼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鱼的特征。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将这些小鱼进行比较和排序? 3. 实践活动(10分钟)

(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小鱼卡片。

(2)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比较和排序方法,将小鱼进行分类。 (3)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其他组幼儿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出示一组小鱼,引导幼儿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

5. 随堂练习(5分钟)

(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根据所学方法,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鱼。

(2)幼儿相互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比较和排序的概念。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小猫钓鱼 2. 内容:

(1)小鱼比较与排序 (2)大小、颜色、形状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鱼,并与家人分享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2)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进行分类。 2. 答案:

(1)小鱼画作品。 (2)家庭物品分类清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2)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

(1)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与家人共同完成比较和排序的实践任务。

(2)组织幼儿外出参观,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比较和排序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执行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重点:理解比较和排序的概念,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补充说明:

1. 教师应充分重视比较和排序概念的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实物演示等方法,使幼儿对这两个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2. 针对难点,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补充说明:

1. 教师在实践活动前,应确保幼儿对比较和排序的概念有基本的了解。

2.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让幼儿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补充说明:

1. 例题讲解时,教师应详细讲解解题步骤,让幼儿跟随步骤进行操作,逐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 补充说明:

1. 作业设计应注重生活化,让幼儿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中寻找比较和排序的实例,增强幼儿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

2. 作业应鼓励幼儿与家人共同完成,提高家庭教育的参与度,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关注幼儿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执行 补充说明:

2. 拓展延伸活动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幼儿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故事时,教师应注意语调的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故事情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讲解比较和排序概念时,语速要适中,吐字清晰,便于幼儿理解。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3. 实践活动:10分钟,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 5. 随堂练习:5分钟,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2. 提问后,给予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3.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故事《小猫钓鱼》导入,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比较和排序的趣味性。

2.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氛围。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比较和排序概念的理解。

2.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故事导入、实践活动、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课堂氛围方面:注重提问和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4. 时间分配方面:时间分配合理,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但需注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反应灵活调整。

6. 不足之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今后需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个别辅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