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以一个小孩的视角展开故事,以儿童的善良、纯真,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世态炎凉、虚伪冷酷。
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了“我”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答案】 D
【解析】【分析】D.“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错误,应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及留恋。 故答案为:D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B.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 “弱冠”是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花甲”是六十四,“天命”是五十岁。故按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应为: “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花甲”。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阅读下面文字,结合《儒林外史》中关于范进的其他章节,分析范进形象。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
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若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儒林外史》第四回
________
【答案】 示例:范进是一个虚伪的人。他在为其母守丧期间,不用所谓象征奢靡的银箸和象牙筷子,按说也不应吃荤菜,但他却捡大虾丸子吃,可见他心口不一,虚伪之极。纵观全书,他热衷功名,几十年皓首穷经,只为了考取功名;他猥琐、卑微,没有中举时,在胡屠户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中举后变得庸俗虚伪,比如对周进嘱咐要照顾的荀玫特别用心。总之,他是一个人格被扭曲的腐儒的形象。
【解析】【分析】选段中范进不用所谓象征奢靡的银箸和象牙筷子,按说也不应吃荤菜,可是文中却写到“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可见他心口不一,虚伪之极。纵观全书,他热衷功名;没有中举时,在胡屠户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中举后变得庸俗虚伪,比如对周进嘱咐要照顾的荀玫特别用心。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范进是一个虚伪的人。他在为其母守丧期间,不用所谓象征奢靡的银箸和象牙筷子,按说也不应吃荤菜,但他却捡大虾丸子吃,可见他心口不一,虚伪之极。纵观全书,他热衷功名,几十年皓首穷经,只为了考取功名;他猥琐、卑微,没有中举时,在胡屠户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中举后变得庸俗虚伪,比如对周进嘱咐要照顾的荀玫特别用心。总之,他是一个人格被扭曲的腐儒的形象。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A)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
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B)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但是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呢?” ……
(1)请用扼要的语言简述选段(A)中所提到的主人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2)选段(B)中加点的“这条道路”是指什么?联系小说,简要说说最后的结局如何。 (3)结合选段,联系这部小说,请谈谈你从保尔的身上看到了哪些闪光的精神。 【答案】 (1)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返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使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2)“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最后保尔成功了,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文学创作这条道路重新回到了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3)保尔投身于革命事业,经受战争的考验,四次死里逃生,表现出了他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当身体遭受伤病的折磨时,他也战胜了自己的懦弱,表现得镇定坚强、乐观自信,最终仍以文学创作的途径回归战斗的行列。
【解析】【分析】(1)保尔的四次死里逃生经历,分别为: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第二次是在一次激战中,被炮弹击中头部;第三次是紧张的肃返工作击倒了他,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修路时得了伤寒病和肺炎差点要的他的命。
(2)根据积累知:保尔所受的苦有“筑路工作中得了伤寒引发肺炎;忘我工作,体质越来越差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还能活动”;“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最后的结局是“最后他成功了,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文学创作这一条道路重新回到了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3)通读名著,明确保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益而充实,最终选择了保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益而充实,最终选择了。保尔的精神品质能结合语段概述出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品质即可。关键词: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故答案为:⑴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返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使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⑵“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最后保尔成功了,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文学创作这条道路重新回到了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⑶保尔投身于革命事业,经受战争的考验,四次死里逃生,表现出了他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当身体遭受伤病的折磨时,他也战胜了自己的懦弱,表现得镇定坚强、乐
观自信,最终仍以文学创作的途径回归战斗的行列。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名著联系起来。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⑵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保尔坚持文学创作,最终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最后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⑶本题考查名著的精神内涵。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联系创作背景及小说的主题进行答题。
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
保尔开始工作了。
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 (1)“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联系原著说说,保尔所选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结合选文说说,在这条路上保尔是如何奋斗的? (2)联系原著,你对保尔的性格有何看法?请结合选文进行简要分析。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保尔精神对你的影响。
【答案】 (1)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
(2)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选文
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3)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解析】【分析(1)根据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的了解可知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从选文中筛选出保尔如何写作的内容即可,如: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
(2)结合原著内容和选文中保尔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保尔的性格,从“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可以看出保尔不向命运低头、英勇顽强、乐观的性格特点;从“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可以看出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3)在明确保尔的经历、性格特点后再结合生活实际谈保尔对自己的影响,不必要面面俱到,从一个侧面谈即可。如 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故答案为:⑴ 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
⑵ 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选文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⑶ 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了解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
⑵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②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③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⑶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6.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定认真阅读了《艾青诗选》,请参与下面两个活动。
(1)【活动一:我是诗评家】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作出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①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航海的没有罗盘,打枪的没有准星。 ——艾青《光的赞歌》
②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2)【活动二:我是鉴诗人】根据你对艾青的了解,判断哪首是艾青的诗,并说明理由。 ①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答案】 (1)①艾青的诗歌中,光的意象有很重要的位置。光是希望是动力是目标,诗歌用了一个排比写出了光的重要,我们需要光。②写了大堰河忙完家务后,对儿时的我细致的照顾,深情的语言体现我对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
(2)②是艾青的诗歌。艾青的诗歌意象是太阳和土地,蕴藏着爱国激情。艾青笔下的雪无比寒冷,象征中国土地受到严酷的压迫。而徐志摩诗中的雪飘逸轻盈,充满着浪漫。两人的诗歌风格并不相同。
【解析】【分析】(1)活动一:本题考查做批注的能力。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侧面烘托等表现手法;可以从人物的角度归纳人物特性,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也可以从情理的角度畅谈阅读感受。①适合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人没有眼睛,航海的没有罗盘,打枪的没有准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突出强调。“要是没有光,等于……”写出了光的重要,突出了意象“光”的象征意义:光是希望,是动力,是目标。②适合从人物的角度归纳人物特性及情感,“抱在怀里,抚摸我”运用动作描写,写了大堰河忙完家务后,对儿时的我细致的照顾,运用第二人称,语言包含神情,表达了“我”对细致照顾的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活动二:本题考查对诗人及其诗作的了解。艾青,现当代爱国诗人。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土地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两段诗句都运用了意象“雪”,①中的“雪”是“翩翩的”“潇洒”的、“飞扬”的,是浪漫的雪,不符合艾青的诗风;②中的“寒冷”“封锁”写出了雪的无比寒冷,且有艾青诗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土地”,以此象征中国土地受到严酷的压迫,饱含着作者的爱国激情。由此可见,②是艾青的诗歌。回答时,先作出判断,再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⑴①艾青的诗歌中,光的意象有很重要的位置。光是希望是动力是目标,诗歌用了一个排比写出了光的重要,我们需要光。②写了大堰河忙完家务后,对儿时的我细致的照顾,深情的语言体现我对大堰河的感激和怀念。
⑵②是艾青的诗歌。艾青的诗歌意象是太阳和土地,蕴藏着爱国激情。艾青笔下的雪无比寒冷,象征中国土地受到严酷的压迫。而徐志摩诗中的雪飘逸轻盈,充满着浪漫。两人的诗歌风格并不相同。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文章的做批注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结合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对语句的理解。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及其诗作的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要注意对诗人及其诗歌要广泛
阅读,了解诗人的独具特点写作风格,诗歌常表达的情感。由此进行判断。
7.读下面对联·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对联一: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奋起,都学这秀才先生 (冯玉祥题山东青州范公亭) 对联二:
正气足千秋,只今砥柱中流,得力在惶恐滩头、零丁洋里 忠臣惟一死,壮此崇祠孤屿,触景到罗浮山下、扬子江心 (清·黄惟诰题温州文天祥祠) 对联三: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题山东济南稼轩祠) 对联四: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幡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请一草堂 (清·顾复初题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1)对联一下联说“都学这秀才先生”。“今人”可以向范仲淹学些什么?用《岳阳楼记》中连续且意义完整的两句话回答。
(2)对联二上联赞扬文天样的崇高气节。联系《过零丁洋》,写出诗中最能体现文天样“正气足千秋”的连续的两句。
(3)对联三下联赞扬辛弃疾抗金复国的爱国精神。联系《破阵子•为陈同甫賦壮词以寄之》,写出词人报效国家,实现理想的凌云壮志的连续的两句。
(4)对联四下联说“先生亦流寓”,是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联系《月夜忆舍弟》,写出诗中情景交融,抒写思念之情的连续的两句。
【答案】(1)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示例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赢,露。
故答案为:(1)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示例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对联和古诗文名句理解型默写。答题时应注意,按照所给材料的提示语,背诵相关诗文,找到符合要求的句子默写。易错易混淆词句有:留取丹心照汗青,赢得生前身后名。
8.嘉禾中学九年级开展“今人读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趣解古诗文】 时髦网络语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少年。 以对。 多大点事儿呀。 ⑤________,⑥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唯美古诗文 岂曰无衣?①________。——《诗经·无衣》 《龟虽寿》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此中有真意,④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任务二:看图猜诗文】你能从下面三幅图画猜出它们分别指代哪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
名
句
吗
?
请
任
意
选
择
两
幅
来
挑
战
一
下
吧
。
【答案】(1)“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欲辨已忘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甲图为送别诗,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乙图: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丙图《出师表》,名句示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题目设计新颖别致,用古诗文名句注解学生熟知的网络流行语,例如用“欲辨已忘言”和“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名句的含蓄隽永明显胜出,引导学生多学经典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表示并肩战斗的“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后来成为词语“袍泽”,此空较难,其他三题难度不大。
(2)本题考查图画解读和名句默写。准确解读图画,甲图内涵比较宽泛,后两图指向明确。必须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答题才能顺手。送别名句比较容易,乙图: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丙图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故答案为:(1)“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欲辨已忘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甲图为送别诗,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乙图: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丙图《出师表》,名句示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点评】(1)默写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丟字添字。易错字有同袍、同泽、骥、伏枥、辨。 (2)这是综合应用型默写,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9.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右侧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 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 C. 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 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2)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 (1)C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分析】⑴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这是一幅行书作品, 行书 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有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的特点。 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⑵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整洁,即不要涂改。注意“会、凌、绝、览、众”等字的规范书写。 故答案为:⑴C
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点评】⑴本题考查书法鉴赏。答题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汉字字体特点: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故选A。
⑵本题考查用楷书抄写汉字。答题时应注意,楷书主要要求是笔笔不连,突出笔画和偏旁部首的独立性,所以要规范仔细书写,速度不能太快,注意写端正,笔画和间架结构搭配合理,尽量美观。
10.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完成问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 十一个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 气韵贯通,展现毛泽东的胸襟 D. 采用隶书字体,方正典雅 (2)请用行楷将毛泽东所书的八个字抄写在方格内。 【答案】 (1)D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分析】(1)ABC赏析正确。D这幅书法作品不是隶书,是行书,行草,也就不具有行书方正典雅的特点。
(2)首先要在欣赏的基础上辨析这几个字,上面书写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是毛泽东的签名。注意书写时要用正楷字书写,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把字写规范、整洁、美观。 故答案为:⑴ D 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点评】⑴本题考查有关书法的文学常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了解汉字的有关常识,了解各种书体的特点,答题时要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⑵此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书写汉字时,要求用正楷字书写;要保证绝对正确;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要考虑标点符号。本题注意“刨、忌、拈”的书写。楷书也叫正楷、正书。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汉字手写正体字。答题时要在观察仔细的基础上在田字格中规范的书写,注意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春节是条弯弯的路,一走就是数千年,骨髓里的烙印根深dì① 圈。 春节是条弯弯的路,爆竹声声,烟花朵朵,yáo yè② 成连绵不断的画幅。 春节是条弯弯的路,摩肩接踵 , 翘首以盼,一路都是风尘仆仆的脚步。 在农历己亥新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为亲朋好友送上最美的祝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dì ________ ②________yáo yè (2)划线字“翘”的正确读音是( ) A. qiáo B. qiào
(3)“己亥”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与此相同的一项是( )
A.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 B.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 C.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苏轼《水调歌头》 ) D.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 【答案】 (1)蒂;摇曳 (2)A (3)C
【解析】【分析】(1)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要注意“蒂”和“曳”的字形。 (2)文本中加点字“翘”的正确读音是qiáo,举起,抬起,向上:~首。~望。读qiào的意思是一头向上仰起:~尾巴。
(3)C项中的“丙辰”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ABD三项是用皇帝或皇帝年号来纪年的。故选C。
故答案为:⑴ 蒂;摇曳; ⑵ A; ⑶C
【点评】⑴ 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仔细体会形近字、音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⑵本题考查的是汉字字音的识记和辨析的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常见的易读错的基础字,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注意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中出现的基本的文化常识。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12.填空。
(1)《驱遣我们的想象》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现代作家、________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________“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________》,白话小说《春宴琐谭》,长篇小说《________》。 (2)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____》) (3)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 (1)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叶绍钧;教育;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稻草人;倪焕之
(2)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 (3)纸上得来终觉浅
【解析】【分析】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注意“绍钧 、倪焕、塞上、终觉浅 ”等字的字形,要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1)① 文艺作品的鉴赏 ;② 叶圣陶 ;③ 叶绍钧 ;④ 教育 ;⑤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⑥ 稻草人 ;⑦ 倪焕之 。 (2) 大漠孤烟直 , 使至塞上
(3) 纸上得来终觉浅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名句默写。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