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省普通⾼中学业⽔平测试(必修科⽬)模拟试题(⼀)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阔的国⼟划分为若⼲⾏政区,每⼀⾏政区都配备⼀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A.周天⼦实⾏分封制 B.秦始皇设⽴郡县制C.汉⾼祖实⾏郡国并⾏制 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统⼀国家和中央集权制B.开创皇帝制度C.统⼀度量衡、货币D.中央建⽴三公九卿制
3.图1和图2反映了某⼀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4.以下图⽚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观点的是
A B CD
5. 有⼈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部‘帝王专制史’;⽽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太平军⼥官A.鸦⽚战争B.⾟亥⾰命C.新⽂化运动D.五四运动
6. 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的政党政治
是打橄榄球,⼀定要把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合唱。”这⾥的“⼤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民代表⼤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7. 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民⼴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
语⼴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外电对此评述最为恰当的是A.“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个信号” B.“中国放弃敌视西⽅的政策”C.“中国开始奉⾏亲西⽅政策” D.“中国积极谋求世界⼤国地位”
8.“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的⼀句俗语,中⽂⼀般翻译为“⼊乡随俗”。从这⼀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战 D.遵守法律制度9.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组设计的⽰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的制约与平衡》
10.“⼀个受⼈尊敬⽽富裕的国王,有⽆限的权⼒做好事,却⽆⼒为⾮作⽍,当了⼀个⾃由、强盛、擅长经商、⼜很开明的国家的国王。⼀边是贵族重⾂,⼀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法之权。”伏尔泰赞扬英国政体的这句话表明英国国王A.拥有⽆限的权⼒ B.擅长经商⼜很开明C.独⾃享有⽴法权 D.权⼒受到法律制约
11. 1920年1⽉2⽇,美国司法部长⽶切尔·帕尔默⼀声令
下,⼀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被怀疑为激进分⼦,以“激进分⼦”的罪名被逮捕,⼀向标榜民主⾃由的美国出现这样的“红⾊恐怖”的原因是
A.俄国⼗⽉⾰命的影响 B.遭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巴黎公社⾰命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诞⽣
12.某校⽂科班同学围绕“⼆战后初期的美欧关系——欧洲不再是欧洲⼈的欧洲”的主题举⾏了⼀次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了记录整理。其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马歇尔计划 B.北⼤西洋公约组织成⽴
C.两极格局的确⽴ D.欧洲共同体的成⽴13.《尉潦⼦·治本》载“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事,则有诸储。……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练(于)布帛。”上述材料⽆法体现:A、男耕⼥织B、⾃给⾃⾜C、以家庭为单位D、富⾜有余
14.“国初海禁严,⽴意⽐驱鳄。借端累⽆辜,此事实⼤错。”清末黄遵宪诗中提到的“⼤错”实际指的是A 打击了出⼝商品⽣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B 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C 禁⽌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D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时代
潮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