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研究—以金寨县为例——卢红磊孙开亮推动乡村振兴,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然而,当前金寨摘要:金融活则经济活、经济活则产业旺、产业旺则乡村兴,本文县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在金融产品、金融融资和信用体系等方面已成为束缚乡村振兴发展的拦路石,完善和保障资金来源渠道、以及金融支出乡村将从金寨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出发,着重从农村金融支持模式、为金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振兴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发挥金融杠杆和助推作用,金融杠杆关键词:金融供给;抵押贷款;等资源向乡村回流,提升乡村的内生活力,助力乡村变美。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支持模式近年来,金寨县持续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积极推试点探索了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一批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支农模式,为有效解决农业贷款难、贷款贵、风险高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模式。支持双模式(一)“政银担”和“政银保”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政银担”是指政府、银行、势,密切分工协作,政府扶持或直接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政银保”是指保险公司对符合条件的信贷项目予以担保。政府提供保费为贷款主体提供保证保险,银行提供贷款,通过财政、信贷、保险三补贴、贴息补贴和风险补偿支持,双模式可以为轮驱动,共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乡村产业升级发展提供金融资金保障,农民贷款有了担同时政府及金融机构成为保,可以顺利的获取发展资金。担保公司,可以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4321”金寨县2018年实现新型政银担县域金融机通过“4321”构全覆盖,模式发放贷款964笔5.87亿元;等涉农金融产品投加大扶贫“快捷贷”“劝耕贷”“油茶贷”放力度,2018年已累计发放贷款近近1亿元;持续加大农村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2018年已累计发放贷款9200万元。支持模式(二)“小额信用贷款”在核定的“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的信誉为基础,担保的贷款。乡村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无需抵押、农民作为小农经济的个体户,可以通过自己的信誉获取流动性强,灵活性信用到款,不需要任何抵押或者质押,高,虽然资金小,但是受益面广。一般乡村农民比较愿意接受小额信贷。目前金寨县小额信用贷款主要以扶贫小额贷款为主,2018年全县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770户15620.7万元,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4.14%,贫困户户贷率超过60%。该支付模式有利的支持了乡村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一)以扩大农村金融供给解决资金要素核心是抓好“人地钱”三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素,其中“钱”包括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农业和农民都是弱势产业和群体,农村的基础设施大都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需要政府发挥统筹主导作用。面对农村旺盛的资金需求,当前金融供给明显不足,主要有单位管理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融资规模小,本高,贷款收益相对较低,然而这成为了银行金融机构发.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放贷款的最大障碍。二是乡村农业生产固有风险和市场散,法律意识不高,管理不风险高,农业个体普遍小、弱、三是农村担保资源规范,导致了农村金融相对风险较高。抵押、流转机制尚不健不足,各类产权确认、登记、评估、在农村尚全,一些在城市、在其它行业行之有效的做法,未成型。(二)以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产业兴旺科技、和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就要充分引导资本、做好乡村理技术经验进入乡村,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改造,整合优化。要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机构以信贷手段支持金寨县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动乡村多产业并举发展,实现乡村资源整合升级。把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由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延伸到乡村的其他各个产业,带动乡村整体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三)以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实现生态宜居当前金寨县农村基础设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要实现生态宜居,必须改施薄弱是振兴乡村的突出短板,鼓励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扶持乡村危房改推进造、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人员整体素质培训等,城乡道路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积极支持乡村特色小镇促进资金、技术、土地建设,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7振兴发展。(三)“特色农业保险”支持模式特色农业保险支付模式是指根据当地实际农特产为基准,购买保险,提高风险意识的模式,当农产品受灾面积比较严重时,农民的收入可以有保险公司赔偿,以保障农民的实际收入,降低农民的损失。金寨县为增强广大农业生产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规避农业生产风险,金寨县深化农村保险改革创新,加大保险产品的开发力度,2018年开展了茶叶、生姜、猕猴桃、茭白、露地蔬菜、高山有机稻和生猪等16个品种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出台《金寨县2018年农产品目标价格(平滑)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黑毛猪、生姜等价格风险分散机制,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力度。(四)“保险支农融资”支持模式保险支农融资支付模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引进保险公司进行农业融资,以达到支持农业发展为目的的融资。2017年金寨县与人保财险六安分公司签订了保险金融支农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引入支农融资项目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金寨县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将进一步推动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金寨产业扶贫,实现保险与地方的互利共赢。三、完善和保障资金来源渠道(一)建立财政资金快速流通渠道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引导机制,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产业振兴和区域发展,优化涉农财政专项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在乡村产业中,注重发展有潜力有长远战略的行业发展。在财政资金支农方式中,做好资金风险的管理,为资金的使用做好信用担保,加大财政资金的补贴扶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注重扶持一批特色产业,然后由特色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拓宽社会资金筹集渠道以推进农业PPP模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抓手,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创新多元化融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全面落实“一事一议”支农惠农项目政策。制定相关社会融资渠道,对于有资质有条件的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建设,投产建立企业,助力农业发展,带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不断拓宽社会资金筹集渠道是当前我国解决乡村振兴融资的重要手段。(三)推动金融机构回归农业渠道金融机构回归农业是乡村融资的重要渠道,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资金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金融机构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农业发展,资金倾向于三农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机构助力振兴乡村可以通过直接助力和间接助力。直8接助力就是直接投产农业行业,形成规模农业经济,例如:政策性银行通过政策性扶持农业,把资金直接拨付到农业等。间接助力指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及保险的方式助力农业生产。例如:小额农业信贷,农产品保险等。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策略(一)加快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继续做优做强扶贫“快捷贷”“劝耕贷”“油茶贷”等金融新产品,加快推进扶贫小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以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突破口,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上寻突破,因地制宜探索农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农机设备抵押贷款等。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开发符合金寨县农业特色的新型保险产品,继续推动“特色农业脱贫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发挥农业保险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的“稳定器”作用。(二)深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做好“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县域金融机构承担起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任务,加大“两权”抵押贷款投放力度,不断加大“两权”抵押贷款产品的规范性,健全完善抵押物流转处置体系,探索建立新的处置机制,着力破解试点核心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在加强对贷款第一还款来源考察的基础上,明确将“两权”作为合格担保品的标准化流程,通过与其他担保、保险等增信手段配合,创设多种形式的贷款模式。(三)大力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全面规范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办理,把流转经营权证作为抵押贷款,产业扶持奖补申报,农业类招商项目审核把关的重要依据。全面推行进场集中交易,严格执行交易目录》,防范私下非法交易。做好水产养殖所有权和经营权,宅基地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登记工作等,为农村产权全面入市交易打下坚实基础。(四)加强防范乡村非法集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对阻碍乡村振兴进行非法集资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要充分认识农村地区非法集资问题的危害性,充分认识加强防范和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坚决防范非法集资向偏远乡村蔓延,维护农业农村财产安全,确保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参考文献:[1]农业部发布“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J].农村百事通,2017(22).[2]金融支农试点政府购买服务方式[J].中国合作经济,2019(08).(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工程管理中心、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