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韶关市2014-2015学年八下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一)

广东省韶关市2014-2015学年八下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一)

来源:独旅网


广东省韶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文言文阅读复习(一)

一.按要求默写:

1.<十五从军征>表现出老翁凄凉处境和心情的诗句是: 2.<十五从军征>点明封建兵役制度极为不合理的诗句是: 3.<诉衷情>回忆作者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句子是: 4.<南乡子>使用了典故的句子是: 5..<满江红>暗示写作背景的一句是:

6..<朝天子 咏喇叭>中写”喇叭,锁哪”的作用的句子是:

7..<满江红>中表现作者匡扶天下、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8..<诉衷情>中能表达出诗人”心有余而力不足”,饱含满腔的爱国深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的诗句是:

9..<满江红>中表现作者不甘雌伏的巾帼豪情的句子是:

10.<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 , 的豁达胸怀和 , 的政治抱负.

11.<桃花源记>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 ,

1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 , , . 13.写出下列诗词的主旨句

<渔家傲>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长相思> , <归园田居> , <终南别业> , 二.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练习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陈轸谓秦惠王曰:“大王尝闻闻卞庄子刺虎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

- 1 -

‘两虎方且食牛,食寸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惠王曰:“善。”大国果伤,小国亡,泰兴兵而伐,大克之。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朝服衣冠( ) ②今齐地方千里( ) ③臣之妻私臣( ) ... ④王之蔽甚矣( )⑤卞庄子以为然 ( ) ⑥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④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

3. 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全文中,你还得到什么启示?

答: 4. 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因此得出了“ ”的结论;齐威王纳谏后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在诸国中取得了“ ”的地位。

6.汉语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甲文第三段的 就是这样的成语。可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中“卞庄子刺虎”的故事,这个成语是 7.结合选段内容,试对齐威王的形象做简要分析。

答: 8. 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9.细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填空。(4分)

甲文中,邹忌用自己受妻、妾、客蒙蔽的故事,来推断齐威王必然“ ”;乙文中,陈轸用“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建议秦惠王只要等待时机,就能收到

- 2 -

“ ”之效。(用原文填空)(2分)

10.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

1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3分)

(1) (2) (3)

13.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除甲、乙两文之外)(1分)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4.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2分)

答:

15.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痴“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2分)

答:

- 3 -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与余舟一芥( )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④是金陵人,客此( ) ..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7.解释下面中加点的词。(4分)

(1)天子且至 且: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曩: .1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1)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文:

20.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划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3分)

答:

21.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 4 -

广东省韶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文言文阅读复习(一)

答案: 一、默写答案 1.

二.1.穿戴 方圆 偏爱 受蒙蔽 正确 一年后 2. ①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

蔽很深啦。②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③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④大国果然伤亡惨重,小国灭亡,秦国起兵攻打,大获全胜。

3. 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启示:齐王纳谏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善于接纳合理化建议,要讲究劝说的方式、方法等。

4. D 5. 王之蔽甚矣 皆朝于齐 6. 门庭若市 坐山观虎斗或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或一举两得7.虚心纳谏 知错就改的明君 8.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

9. 王之蔽甚矣,一举必有两实 10.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要善于听取或接纳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能够做到闻过则喜、闻过则改。11.(1)离开(背弃);(2)厌恶(嫌弃)。(2分,每空1分)12.(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3分,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13.(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1分,符合要求即可)

14. 示例: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高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如果立在岸上,湖上能看得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的两三个人影罢了。15.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16.止,停, 小草,大酒杯 客居

17.(4分)(1)将要(2)规定(3)告知(4)先前 18.(2分)A

- 5 -

19.(3分)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书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无何”“诏”“劳”各1分)

20. (3分)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21.(4分)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 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以上4点,只要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22、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3、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24、(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25、(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26、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27、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28. (4分)(1)破 (2)方圆(面积) (3)通“屈”,理屈 (4)入侵 29.(4分)(1)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30.(2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面积狭小、物产贫乏 31.(4分)九设 九距 公输盘诎(公输盘之攻械尽) 吾请无攻宋矣 32.他意识到墨子是攻宋的障碍,陡起杀机,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33 .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2分)34.略35.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2分)36(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1分),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1分)(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1分),(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1分)37.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38.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39.环境方面(优美);物质方面(富足);和睦安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40.记叙(描写),想象.41、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42. 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无可奈何的的叹惋之情.43.环境优美,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44.担心外人知道后,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45.进入桃花源,再寻桃花源.46. 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对陌生人到来感到很惊异。47.D 48.(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 49.(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50.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1.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2.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53.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54.55略 56. 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57. 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58. 与民同乐 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59.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60.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 6 -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