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唐诗宋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二)
《临江仙》教案
教学1.了解晏几道2.掌握意境分析题与手法鉴赏题的技巧目标3.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不失绵绵婉转阴柔美。东坡、易安居士名传千古。其实宋词流派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很多词人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北宋初晏殊和欧阳修即是,他们的婉约词以抒闲情、离愁为主,和婉细切、理深旨远,开有宋一代词风。
一、两大宋词流派影响深远,“豪放”大方高歌,气势如虹,有导入一种撩人心绪的进取美;“婉约”和婉细切、疏隽细腻,亦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三、(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诵读【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词?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
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思考2】把握上下片的内容。
【提问1】找出词中表时间的词:梦后、酒醒、去年、初见、当时。(时间上由近及远)
【提问2】找出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的词语:春恨。
【提问3】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是哪两个画面?并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深情。
A.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B.初见小蘋:两情相悦、以琵琶说相思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恨”二字连缀为一体。
二、知识链接
上片: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写“春恨”,下片: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写相思。(2) 二读诗歌,评品赏析【鉴赏1】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手法A.梦后酒醒。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互文,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孤寂的心境。B.去年春恨:“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C.落花微雨。“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烘托、渲染。D.双飞独立。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反衬手法,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鉴赏2】说小蘋这个少女的美好形象吗?①回忆初见小蘋的穿着:“两重心字”暗指心心相印,②回忆小蘋的技艺:“说相思”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形象:天真烂漫、娇美可人、温柔多情。【鉴赏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如何理解?彩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意,彩云常用来比喻美好而薄命的女子。明月传统意象也暗写分离。当时的明月今日仍在,而明月之下的彩云(人)却已不在,以“物是”衬“人非”,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三)三读诗歌,总结归纳总结:这首词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板书 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